飼養魚是一種樂趣。魚能生存的地方必不可少的是水源。但魚卻可以安置在多個地方,不過現在最多人喜歡用水族箱飼養在家裡,或者工作單位中。很少有人會自己製造一個池塘來飼養魚,製造一個池塘難嗎?或者說需要多大的地方才能安放得到一個池塘呢,看看以下的事項就懂了!
自然的生長
把青鱂魚飼養在池塘裡,相對比飼養在水族箱和睡蓮缽上,養在池塘裡的青鱂魚,更能展現出最接近自然的風貌。
養在水族箱或睡蓮缽上等空間有限的容器,就很難觀察到青鱂魚原本會群遊的樣子,但如果是池塘這種寬敞的空間,就可以欣賞到和它們徜徉在大自然時一樣的泳姿。
而且,如果養在池塘,除了睡蓮,就還有空間容納野慈菇等會運用在群落生境的抽水性植物(會突出水面,在水上長出葉片)。如果在池塘邊再種些菖蒲,看起來就很有水邊的風情了。只要願意動腦花點心思,就可享受到更多元的樂趣,這也是選擇把青鱂魚養在池塘裡的優點吧。
不過,雖然說是池塘,飼養青鱂魚的水池不需要像飼養鯉魚的一樣大。最簡單的方法是到水族店或者專門觀賞的寵物店買一個塑料材質的葫蘆型池子,埋在院子裡。市面上的水池有各種造型和大小,請配合院子的空間大小選擇適當的款式。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在院子裡挖個洞,在洞底鋪層很厚的塑料布防止漏水。
雖然比較麻煩,優點是水池的大小和形狀,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決定。為了固定塑料布,可以用石頭等生物壓住池塘的邊緣,而且又能達到裝飾的效果喲,可謂是一舉兩得。
製造池塘的注意事項
選擇什麼樣的地點製作池塘也很重要。因為只要做好了,就不可能輕易地變動位置。選擇日照充足的地方,到了夏天水溫上升,很容易讓青鱂魚失去活力,所以請儘量把池子的一半安頓在有樹陰等較為涼爽之處。
其它的注意事項和睡蓮缽和群落生境等同樣飼養在戶外的方式相同。
也就是要保護青鱂魚免於被其它生物獵食和作弄。另外,遇到大雨,颱風的日子,要注意水位的高度,必要時要加裝覆蓋物。對水溫的變化也不能忽略。只要確實做好這三項工作,就能看到青鱂魚們在池塘裡活蹦亂跳的模樣。
常受到日光直射的關係,所以水池裡會產生植物性微生物,讓水面渾濁成一片綠色,不過對青鱂魚健康並不會造成負面影響。
池塘裡的水量很多,因此不需要常常上換水。只要清除掉落池裡的雜物,垃圾等,就沒有其它太麻煩的工作了。另外,每到春天和秋天,如果能更換池裡一半的水,就可以讓青鱂魚過得更有活力。
養了一段時間後,只要人站在水池邊,魚兒們就會以為有餌料可以吃,因此成群結隊地遊過來。此外,只要青鱂魚過得很健康,即使沒有特別的照料,到了夏天,應該就可以在池塘邊發現很多小魚的蹤影。家裡有院子的人,請務必在庭院的一角,打造個小小的自然空間,盡情地享受養魚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