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村我們都見到過很多大大小小獨立的池塘,這樣的池塘有一個相同點,就是它們之間都是互相不流通的,其它的水源流不進去,它的水源也流不出來,這樣的池塘我們都稱它為死水池塘。這時候有的養殖戶就該想著這麼一片水域白白放置在那裡是多麼的可惜,所以就想在裡面養殖些什麼,但是它與活水池塘不同,我們就要考慮死水魚池的環境是不是適合魚類養殖,如果可以養殖適合養殖什麼樣的魚類呢,我們下面就來看一看吧。
(1)治理魚池周邊環境
首先在自然環境下的死水池塘的底部我們能想得到,肯定有特別多的淤泥雜質,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提前準備,在想要養殖的前一年就要進行池塘底部的清淤工作,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放養魚苗時,魚苗有大量的死亡現象。清理池底淤泥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一次性清理乾淨。
如果第二年放養的時候池塘底部清理並沒有到位,可能就會使自身的經濟受到損失。清理這樣池塘,在底部的淤泥深度不超過15CM就差不多了。在我們平常的養殖中如果發現淤泥超過了這個高度,那時候就要及時的做出處理,清除掉多出的淤泥。
(2)對池塘消毒
像這樣的死水魚塘養殖戶們一般都是一年只收穫一次,等到魚群成熟期也大概就是天氣比冷,春節的左右,那時候水產市場的物價還是很高的,池塘裡的魚也能售賣出好的價錢。在我們把魚打撈售賣出去後,這時候就要給魚池消毒的處理了,我們就需要把水池的水抽乾淨,然後採用對池塘暴曬的方式來進行消毒,在池塘裡投放適量的生石灰也是一種養殖戶們常用的消毒方法,你們可以選擇適合方法去消毒。消毒的時間間隔大概七天左右一次就行了。
(3)放水準備養殖
基本的池塘消毒工作完成後,就要開始下一步的養殖工作了,把沒有受過汙染的水灌溉到池塘中去,等池水灌得差不多時就可以投放魚苗了,此時就要注意魚池密度的把握了。死水魚池的沒有流動性,所以它水中的氧氣含量肯定比不過活水,所以投放魚苗的時候密度不能太大,太大會造成魚苗缺氧而死,當然密度也千萬別太小,小了我們的收益就不能那麼高了。在養殖時還要隨時觀察著水質,發現不合格就要及時更換。有條件的養殖戶可以適當的給魚池增加些增氧機,使水中保持著足夠的氧氣。
(4)選擇魚種
在死水池塘對養殖的種類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它周邊的環境也對魚群的生命力有一定的考驗,它的水質的特殊性也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選擇生命力旺盛的魚種來進行養殖,為了使池塘的水質有一定的改善,養殖的時候推薦大家最好多個品種一起養殖。
以上就是為大家簡單的注意事項的介紹了,希望各位對各位養殖戶有一點幫助,本文章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