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調標是門大學問,但初中物理課講到的浮力知識就能解答

2020-12-06 騰訊網

有個朋友考了我個問題:調四釣二該怎麼解釋?我明白,他的意思並不是單純地指調四釣二,他是泛指那些網上、學者所介紹的調釣方法。這可把我難為壞了。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我有N種解釋。

首先,單從字面上看,調四釣二是多年前的一個辦法;其次,這種調釣需要考慮標尾的浮力,還要考慮餌料的重量,甚至還會因上下餌的重量不同而使釣組在水下呈現出不同的狀態。

不過既然有人問到了,我恰巧還能答上那麼一點,那我就盡力而為吧。

尤其我發現新手們常愛研究這個問題——你調幾釣幾啊?我認為直接回答絕對不嚴謹。

那麼我就先講講同樣是一樣的調釣,水下釣組會有什麼區別。

調四釣二,是二十幾年前的一種辦法,那時候的浮標精度和現在的浮標不可同日而語,釣法也是。當年,一粒魚餌的重量基本上會壓下一目浮標,這說是還是釣鯉魚的餌團,釣鯽魚的小餌團根本實現不了調四釣二,最多只能做到調四釣三。

於是,空鉤調四,上餌後釣二成了最受追捧、最靈敏的調釣方式,水下的狀態是下鉤挨底,但餌料重量全部作用在浮標上,是極為靈敏的。而現在呢,浮標的精度極高,高到甚至可以媲美天平。

這樣說可能稍有誇張,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哪怕餌團的大小只有非常小的差異,在浮標的高度上也能表現出來。如果你不信,可以用任何一款鯽魚浮標做試驗,哪怕這款鯽魚標僅價十塊錢,這種差別也會表現出來。

在此,我想對新手朋友們說句題外話:昂貴的牌子貨未必比便宜的大路貨擁有更高、更穩定的精度。買浮標,其實只要選對了標型,100塊錢的不比10塊錢的好到哪裡去。認名牌,花的錢未必不冤枉。

咱們言歸正傳。如果用現在的浮標來調四釣二,我覺得已經屬於比較鈍的範疇了,不論是釣鯽魚還是釣鯉魚。

因為靈和鈍本身在我們釣魚的圈子裡並沒有明顯的定義,所以我認為比較鈍並不代表著所有人都認為是鈍的。

但是,我可以把這種情況下釣組在水下的狀態表達出來,是靈是鈍,大家都會有自己的判斷。

我依稀記得,在釣鯽魚的時候,我的一粒餌團應該壓下名冠浮標的10目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我還在堅守著幾十年前的調四釣二會得到什麼結果?

結果是,我的雙鉤都到底了,下子線彎曲,鉤餌的重量全部作用在水底,上子線釣餌有十分之八的重量作用在水底,只有十分之二的重量作用在浮標上。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分析一下,鯽魚吃餌後緩慢抬頭,浮標會有什麼反應。

注意,我說的是"緩慢"抬頭,如果是快速抬頭,因為子線在水下的阻力問題,浮標可能會有頓口出現呢。

我說的"緩慢"抬頭模擬的是初春輕口魚的動作,類似於下子線的鉤餌重量悄無聲息地消失了一樣。想一想,下子線的鉤餌重量消失了,沒有作用到浮標上,浮標會有動作嗎?起碼這個鯽魚抬頭的動作距離小於短子線的兩倍,浮標不會有動作。

那麼,魚吃的是上鉤短子線呢?鯽魚抬頭的動作小於2目時,浮標同步上升,大於2目時不再繼續上升,直到超過雙鉤的鉤距,下鉤的鉤餌開始作用在浮標上,這時候的釣組和浮標依然會有個平衡的過程,不存在位移,也就是說,浮標還是不會上升。然後上鉤繼續上升、再上升,直到能牽引著鉛墜也同步上升了,浮標才會繼續上升。

我想這肯定是條傻魚。但是這樣的鯽魚真的有,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回憶一下,以這種調釣方法釣魚時,是不是經常出現浮標剛開始頂起來一點,然後就停了,貌似沒有提竿的機會,過了一會兒又繼續上行,還是連續的,這時提竿雖然可能中魚,但提竿明顯晚了,魚沒跑算幸運。

這種調釣,浮標只要穩定地開始上升我就打,也就是說出現第一口我就抓住。調幾釣幾不但要根據浮標的精度,還要根據魚餌的重量來決定抓哪口,我這麼做的時節基本都是春天,因為春天風大,如果調得太靈,釣組在水中穩定性太差,所以需要一個鉤餌的重量作用在水底,起到錨的作用。

其他的時候我不這樣做,更靈一些讀標會更醒目,看起來更舒服。所謂更靈一些,就是指下鉤餌的重量也幾乎全部作用在浮標上,這樣任何一個釣餌的重量出現少許變化,或者受到外力的作用,浮標都能做出相應的反應。

說到這裡,我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調釣不應該用具體的數字去表達,浮標的浮力不同,餌料重量不一樣,釣組在水下的狀態也是不一樣的。

那麼,如何通過浮標來判斷釣組在水下的姿態呢?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初中二年級的物理浮力課就講過,只是好多人生疏了,不善於應用罷了。

想要特別清晰地知曉釣組在水下的狀態,首先要使用精度高的浮標,那種老大爺使用的標尾截面直徑達到二三毫米粗的浮標就不太合適。

選好浮標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知曉一粒釣餌可以壓下幾目浮標、兩粒釣餌可以壓下幾目,例如空鉤情況下浮標露出10目,雙鉤上餌後浮標平水,那麼平均每一粒魚餌會下壓浮標5目(我說的是平均,實際情況卻未必,因為有的浮標標尾帶有錐度,尾尖的浮力更小,按平均來說更好解釋),那麼上拉浮標釣一目的時候則下鉤剛剛觸底上鉤懸浮,如果再上拉浮標一個餌重——也就是5目,則上鉤輕觸底,下鉤子線彎曲一個鉤距。

依此類推,釣組在水下的狀態就可以精確掌握了。

該過程我說得不夠詳細,我覺得我舉的例子足夠了。最後我再強調一點,如果半水調標,想要精準地掌握釣組在水下的姿態,需要考慮水線的重量,不如直接先找底來得快捷。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考物理模擬試卷——壓強與浮力專題(有解答)
    【分析】(1)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gh分析解答;(2)首先根據物體浮沉條件判斷石頭放人水後,小木船所受浮力變化,然後根據F浮=ρgV排判斷小木船排開水的體積變化,進而判斷木船上浮還是下沉一些,最後根據p=ρgh判斷對船底的壓強變化。
  • 2019中考物理複習:壓強、浮力、密度的綜合分析與計算,重難點!
    2019中考物理重點複習:壓強、浮力、密度的綜合分析與計算,敲黑板!(附詳細解析)初中物理學習中,很多同學抱怨力學太難了!尤其在浮力部分,同學們傻傻分不清為什麼F 浮=G排。其實,不是浮力難,是浮力經常找幫手來「打群架」!
  • 初中物理浮力相關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物理浮力相關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點擊查看 4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點擊查看 5 中考物理知識點:密度計
  • 當壓強遇上浮力,很多中考生毫無招架之力!物理到底有多難?
    由於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在中考題中的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壓軸大題中都會出現,因此其積累的分數值是所有知識模塊中最大的。由於力學知識不但是初中物理的難點和重點,也是高中物理的難點和重點,因此從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銜接來看,力學知識都是當仁不讓的物理考查內容之最。
  • 2018初中物理知識點:力學「順口溜」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物理知識點:力學「順口溜」》,僅供參考!
  •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題總結!含答案和解析,建議收藏起來慢慢練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題總結!含答案和解析,建議收藏起來慢慢練我們都知道學習初中物理,力學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而浮力就是力學其中的一個小分支。從定義上來講,浮力指的是浸在流體內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託起的作用力,也是指物體在流體內各表面受到的壓力差的合,因此同學們必須要重視這部分內容,因為浮力也是考試當中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從以往的考試題型來看,浮力在中考物理當中所涉及到的題型不會很多,基本上都是與其他題型一併考察的。
  •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題詳解!大部分學生都會出錯,啃透多拿30分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題詳解!大部分學生都會出錯,啃透多拿30分浮力是初中物理必學必掌握的一類知識點,而且在中考物理考試當中鐵定是會考察的,一般情況下會出現在選擇題、填空題、以及計算大題當中,所以同學們必須要掌握好浮力的相關知識點才行,特別是浮力計算大題,分值佔比相當高,如果得分率比較低的話,那麼肯定物理總成績是會受到一定影響的。
  • 想讓初中物理浮力得滿分,一定不能錯過這些知識點和典型例題
    初中物理《物體的浮沉條件、應用、四種求浮力的方法》知識總結和經典例題1、通過木塊簡單了解浮沉三種現象我們將一個正方體木塊完全浸沒在某液體中,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1)木塊上浮,最終漂浮在液面上;(2)木塊懸浮
  • 初二物理下冊重難點專題複習:利用浮力測密度
    利用浮力知識測密度的基本思路:(1)有體積測量工具,無質量測量工具時,利用浮體測密度:(2)有質量測量工具,無體積測量工具時,利用沉體測密度:2.利用液面高度求密度【經典例題】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中物理力學專題突破》-06浮力(下)-利用浮力測密度(1)小紅利用一個已經調零彈簧測力計、繫著細線的石塊、一個廣口燒杯和適量的水,設計了如下方案測量酒精的密度。如圖甲、乙、丙是小紅正確測量過程的示意圖。
  • 2021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壓強和浮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壓強和浮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1.浮力:一切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 浮力的計算公式是什麼,中考初中物理必考知識點
    對很多初中生而言,浮力的計算公式是什麼並不知道,然而這是中考初中物理必考知識點。根據受力分析:F浮=G物-G測產生浮力的原因:F浮=F下-F上產生浮力的原理,公式:F浮=G排浮力計算公式的理解。物體浸在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的時候會受到一個向上的浮力。方向豎直向上,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於排開液體的重力排開液體的重力又等於液體的質量乘以重力加速度。體質量的求法用液體的密度乘以液體的體積(F浮=G排=ρ液gv排)。
  • 浮力計算四大法寶!浮力計算題從此變成拿分題~
    浮力計算一般是中考的重點知識,同時也是力學部分比較有區分度的一類試題,為了大家能在考試中輕鬆應對這類試題,物理君在此精心總結了4
  • 初中物理力學知識沒學好?這份知識大全+練習題,先列印一份
    初中物理力學知識沒學好?這份知識大全+練習題,先列印一份在初中的時候,學生們會接觸到很多新的學科,物理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門理科學科,它跟數學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它們之間還是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初二的浮力知識幾乎包括並關聯了前面所學到的所有力學知識點!通過浮力題可以考查各種力、平衡、壓強知識點,還能關聯以後馬上要學習的槓桿、滑輪等知識模塊!既可以以單個小知識點來考查,也可以以前後相互關聯的多個知識點進行考查,幾乎每年中考物理的壓軸大題中,也必有一道題涉及到浮力相關知識點!因此,力學部分也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難點,很多學生丟分嚴重。
  • 初中物理:壓強與浮力精選練習題匯總!必須掌握,考試重點全覆蓋
    初中物理:壓強與浮力精選練習題匯總!必須掌握,考試重點全覆蓋壓強與浮力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重難點,而且幾乎是每年中考必考的一類題型,可是從同學們的學習情況來看,很多同學普遍都認為這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那麼壓強與浮力到底學習起來困難嗎?
  • 初中語文,運用還原法解答說明文閱讀試題
    說明文是中考當中一種常見的非常有規律的題型,其中的許多問法,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答案。所以解答中考說明文閱讀,可以考慮還原法。所謂的還原法,就是根據問題答案會顯現或隱匿在原文中的原理,把問題還原到原文當中,通過搜集並且篩選有關的信息,進而尋求到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 八年級物理|浮力重點知識詳解+方法總結+計算例題解析,收藏
    浮力問題是初中物理八年級的重難點問題之一,很多同學雖然學完這章節,但是但是對於知識的系統性還是模稜兩可,計算題型頻頻出錯,甚至還會和壓強的計算混淆。今天唐老師就著重說說浮力,幫助大家更好理解的基礎上,輕鬆拿下它的計算題。
  • 利用浮力的產生原因巧解浮力計算題
    【學習目標】體會如何利用浮力的產生原因解題。【方法點撥】1.不規則面壓力求解①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②根據公式求出規則表面的液體壓力;③結合浮力的壓力差公式從而求解出不規則表面的液體壓力。【經典例題】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中物理力學專題突破》-05浮力(上)-有關浮力產生原因的經典習題分析如圖所示,在容器中放一個上、下底面積均為10cm2、高為5cm,體積為80cm3的均勻對稱石鼓,其下底表面與容器底部完全緊密接觸,石鼓全部浸沒於水中且其上表面與水面齊平,則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取g=10N/kg)A.0
  • 浮力檢查,讓自己成為中性浮力--4個簡單步驟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為什麼一個潛水員要佩戴「適當」配重以及保持中性浮力?一個佩戴過重的潛水員通常會在浮力控制裝置(BCD)中加入空氣以便調整他們的浮力。在氣瓶接近空瓶狀態時,潛水員應該只需要一點或幾乎不用在BCD中注入空氣就能安全停留的深度保持靜止狀態。現在你也許會問,要如何知道自己適當的配重呢?簡單來說,大多數正確的配重是來自於不停地在錯誤中嘗試與練習。一開始,你可以透過下面的步驟來進行配重檢查:1.穿戴潛水裝備並攜帶測試的配重重量進入水中。
  • 初中物理力學綜合計算題專題訓練,搞懂這些例題,想不考高分都難
    初中物理力學綜合計算題專題訓練,搞懂這些例題,想不考高分都難!儘管同學上了初二之後才會接觸和學習物理知識,可是因為複製玄妙的物理概念知識還是讓很多初中生對於物理這門學科喜歡不起來,特別是力學知識更是讓很多學生在初中物理考試中頻繁丟分!
  • 浮力實驗
    浮力實驗 合肥市六安路小學翠微分校三年級 巫欣彤今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做一個家庭科學小實驗。回到家,我思考了一會兒,決定做一個關於浮力的實驗。於是,我準備了實驗用的材料:一杯清水、一罐食鹽、一個勺子、一根攪拌管和一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