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問題是初中物理八年級的重難點問題之一,很多同學雖然學完這章節,但是但是對於知識的系統性還是模稜兩可,計算題型頻頻出錯,甚至還會和壓強的計算混淆。今天唐老師就著重說說浮力,幫助大家更好理解的基礎上,輕鬆拿下它的計算題。
首先,我要知道浮力的產生是因為液體和氣體內部處處有壓力和壓強,對於其中的物體受到的向上壓力與向下壓力,存在壓力差,因此我們也就知道了求浮力最基本的方法。
那麼,對於浸入液體或氣體的物體的浮沉條件:
(1)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受力分析很關鍵,大家在做題之前就要完成這一步驟)
特別提醒:
① 密度均勻的物體懸浮(或漂浮)在某液體中,不論把物體切成多少塊,則每一塊都處於懸浮(或漂浮)。
②一物體漂浮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如果露出液面體積佔物體總體積的1/3,則物體密度為2/3,這就確定了該物體在液體中排開水的體積為2/3,而不是全部。
分析:F浮 = G 則:ρ液V排g =ρ物Vg 得到:ρ物=( V排/V)·ρ液
③ 懸浮與漂浮的比較
相同: F浮 = G
不同:懸浮 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 ρ液 >ρ物;V排小於物(根據密度來判定)
④判斷物體浮沉(狀態)有兩種方法:
(1)比較F浮與G
(2)比較ρ液與ρ物 。
⑤在測物體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時, 測力計示數為F則物體密度為:ρ物= Gρ/ (G-F浮)(根據達到靜止時物體所受力分析得F浮 = G可得出)
從計算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這裡大家可以和液體壓強進行比較記憶,液體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
最後,我們必須掌握的物體漂浮問題三大規律:
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它受的重力;(由受力分析可得F浮 = G)
規律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裡漂浮,所受浮力相同;(受力分析,達到平衡狀態,浮力等於物體的重力)
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裡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裡浸入的體積小;
大家在學習時只有弄明白了上述問題,理解透徹了,在解決計算題時才能分析到位,思路才能更加的清晰。
篇後語:大家整理完知識點的詳解後,注意每一個例題的分析過程,有助於大家做題思路的完善,而不僅僅知識了解其計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