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運用還原法解答說明文閱讀試題

2021-01-13 人生底色看語文

說明文是中考當中一種常見的非常有規律的題型,其中的許多問法,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答案。

所以解答中考說明文閱讀,可以考慮還原法。

所謂的還原法,就是根據問題答案會顯現或隱匿在原文中的原理,把問題還原到原文當中,通過搜集並且篩選有關的信息,進而尋求到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下面,就結合一道例題,談一談還原法具體如何運用。

材料非常簡短,閱讀的文字也不多,就不在文中做標記,而是希望大家一氣讀完。

解題的順序。

只要是閱讀,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整體的感知都是非常的重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審清題目,還原問題並推敲出正確的答案,這可以看成是解題的順序。

解題的技巧

看完材料,再看一看具體的問題,一篇短文後面跟了六個問題,雖然都不是很難的問題,但是在解題上卻非常有典型性。下面說一下解題的技巧。

整體感知。

解答語段閱讀題,整體感知是前提。接觸到閱讀材料,先要迅速默讀,從整體了解文章,感知出寫的是啥內容,初步理清出結構層次,體會語言的特色。比如上邊的例文,雖然很短,卻也有三個自然段。

第一段,是說明沙塵暴來臨時出現的景象,第二段,說明了沙塵暴頻繁出現的原因,以及人類破壞自然的後果,第三段呢,則是呼籲人們趕快覺醒,語言風格是比較平實的。

2.審清題目。

這一步呢,是還原和解答問題的基礎。同學們要弄清題目問了什麼,是怎樣問的,把題目隱含的信息搞清,明確題目的要求,以及回答問題角度和思路。除了第五題,剩下的題目都問的非常明確,。第5題呢,則需要仔細審審:題目有兩個問,第二問為第一問的依據;第二問的實質呢,是分析「幾乎」一詞在句中的作用;問題之本身,包含著解答的方法:我們可以再做一下實驗,把原句與去掉「幾乎」後的句子進行比較,這樣一下子,便能看出表達的意思的不同,就是問題的答案。

3.問題還原。

怎麼是還原問題呢?就是將具體的問題還原到原文之中,看看問題是從哪裡提出來的,是針對哪句、哪段、哪部分,或者是面向全文,確定問題解答的有效區,也就是確定答案的範圍。像上文的例子,如第5題出自「春季幾乎無日不風」,第1題出自第一段,第6題則是從全文而來的。

4.推敲答案。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分析了一堆內容,忙活了一大陣子,就是為了做出正確答案。到底如何做到呢?就是根據題目要求,在有效「信息區」中進行比較、篩選、推敲、提煉,組織問題的答案。如第1題,在第一段中稍一篩選,便可找到它的答案:飛沙走石,天昏地暗,能見度極低。

總而言之,運用還原法解答說明文的閱讀理解題,符合一般的思維過程,符合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分析、解答閱讀題的基本原則。

題目非常的簡單,非常適合用來給大家示範方法。自然,答案也就不給大家,只要認真讀一讀分析,是可以看到答案的。

初中語文,閱讀走心,學會積累,重視語言建構,有能力自然得高分

中考語文,複習要有全局觀念,閱讀寫作合二為一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題目解題指導

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概括要點題目,解題指導和示範分析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記牢規則不丟分,說明文閱讀解題方法歸納總結
    各地的語文試卷,閱讀部分佔的分都不少,以150分為滿分的試卷為例,基礎知識一般考30分,作文60分,剩下的就都是閱讀。其中現代文閱讀要佔到40分。如果這一部分我們能多拿分,那麼在語文學科方面基本是穩操勝券的。
  •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精選100篇(答案),套路多多,高分很簡單
    從今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來看,情況並不樂觀,甚至有點慘不忍睹,如何改變這一情況,那還得同學們多下苦功夫才行。今天熊孩子要給大家講的是,閱讀理解——說明文。說明文在近年中考考試比例逐漸增大,其難度也是越來越高,出題角度也偏向於對能力的考察。
  • 初中語文閱讀 說明文閱讀(完結)
    (4)閱讀下文,完成問題。花中氣節最高堅中國是詩的國度,無論是山川河流,還是日月星辰,無論是治國為政,還是行旅勞作,古人總習慣用特有的韻律去抒懷感嘆。在中國人眼中,天地萬物皆有情致,而人最為精華的思維或靈感,只有賦予其詩意,吟詠成詩句,就像剖蚌得珠,才能永放光輝,讓人讀來風煙俱淨、口齒生香。中國作為「梅」的原產地,對梅推崇備至。
  • 小學語文說明文中常見的說明方法
    大家好 ,今天講解一下小學語文說明文常見的,說明方法 以及每種說明方法具有的特點。說明方法一共有十種。小學語文常用的,或者比較常見的說明方法 ,有以下幾種。說明方法是中考和高考都會出現的考點。一、列數字。
  • 淺談初中語文開放式閱讀教學
    所謂開放式閱讀,就是「不明確指示學習目標,不明確指示問題答案」,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打破時空限制,將課內獲得的閱讀知識和方法自主地運用到語文課外的閱讀實踐。它是積極主動地發現知識,甚至有創新地理解知識。學生通過對文字符號的解釋,不但還原文本,還滲入自己的看法和疑問,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評價。
  •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1孩子的語文考試經常因為課外閱讀理解題失分過多,通常失分過半,致使語文成績很難達到90分以上。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對文章閱讀的深度和廣度都要超越一般的老師。優秀的語文老師可以給孩子營造讓人享受的課堂氛圍,但是一般的語文老師就無法深入的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同時傳遞給孩子的閱讀感受就不夠深入。第二,孩子有閱讀障礙。就像有的人不會唱歌,有的人不會跳舞一樣,有的人感受、理解文字的能力弱、語感差,閱讀就有一定的困難。
  • 2020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答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明文基本知識   1、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用、製作方法、發展過程以及內在事理的一種實用文體。
  • 說明文講授有技巧,語文老師這樣給學生總結,可以提高分數
    其實,議論文、說明文的考察要點就像敘事線索一樣,只要讓學生掌握住了學習方法,或者掌握了關於這兩種文體考試時的必考類型,學生自己甚至能自學同類的文章。因為文體相同,考題也有共性,初中、高中學生基本上可以舉一反三的自學了。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卷,附答案,最新試題分享給愛學習的你們
    今天,胡老師給大家分享的這份試題,來自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卷,這份試題難易程度適中,題型新穎,題目看似簡單,卻不易考高分,這份試題如下:試卷01從試題的習題編排來看,主要有基礎題,閱讀題和作文題構成,基礎題佔了43分,閱讀題佔了27分,而作文佔了30分,從分值分布來看,這份試題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應用和記憶能力。
  • 北京中考語文試題關注熱點,作文題出爐,多數考生選「題目一」
    題目二考慮到初中階段的學生有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側重形象思維等特點,意在激發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想像,創造性地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個性化的認識。試題突出北京特色社會熱點「語文試題裡居然出現了《春曉》,太讓人想不到了!」上午語文考試結束走出考場,《春曉》一題成為不少考生討論的話題。有考生回憶,這道題目考查該詩最後一句,「花落知多少」表達了作者什麼情感。
  • 蔣智斌:一篇科普性說明文,能上出多少語文的味道
    其實,「語文」本身也不排斥「知識性」,只不過記好自己是站在語文課堂中,走在「語文」的路上,就能找到科學知識、說明方法與語言形式之間的和諧之路,科普說明文也能上出濃濃的語文味。 -3- 語感訓練——上出科普性說文的「語文味」 科普性說明文也是以生動的語言作為載體,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基於這一點,掌握其中的知識並不是其選入小學語文課本的初衷,也不是課堂追求的終極目標。
  • ...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
    試題要體現立德樹人根本要求,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注重體現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實踐能力。進一步增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特別是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問:考試方式是怎樣的?
  • 小學語文閱讀專項十五——說明文閱讀的簡單方法
    在小學閱讀理解中,除了記敘文,還有一種較為簡單的文章,就是說明文。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的表達方式,通過客觀的描述來闡明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它的特點是在內容上具有科學性,在結構上具有條理性,在語言上具有準確性。
  •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方法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方法高考語文閱讀理解怎麼答題得分高,有什麼方法技巧?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對考生們在高考語文閱讀中能夠有所幫助。
  • 2017年中考現代文閱讀知識科普:說明文
    說明文的結構   1、說明文的結構有:總分式、並列式、層進式、對照式(結構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說明文常常是幾種結構綜合運用的。   2、把握結構的意義。   說明的順序   1、說明的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包括發展順序)、事理順序(邏輯順序)等。
  • 小學必備知識點: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基礎知識、閱讀與作文是語文考試的三大塊,其中閱讀理解佔比很大,也很容易丟分。做好閱讀理解題,可以幫助孩子在語文考試中保持出色的成績,與其他考生拉開差距。閱讀理解的答題很有技巧,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學吧!4年級閱讀突破方法:概括中心思想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說明文閱讀是中考語文必考題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年語文中考中的說明文閱讀題。     閱讀《看雲識天氣》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題。     ①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捲雲。
  • 2012湖北高考語文試題點評:語文總體平穩 默寫題有點怪
    「語文試卷與湖北省四月份樣卷基本吻合,試題體現了新課改精神。」昨日,武漢外校高級教師、教科室主任吳小平說,試題總體上呈現新課改高考第一年,平穩過渡的特點。  語文基礎知識15分,沒有超過高考說明的題目,其中一個文學常識題,與新教材中要求考生考試中有新收穫有關。
  • 教師招考語文學科說課稿示範《松鼠》(一)
    說教材《松鼠》是蘇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5課,作者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也是一篇描寫大自然中的小動物的文學作品。通過對松鼠的形態、顏色、用途等方面的細緻描寫,勾畫出了這種小動物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愛的特點。
  • 小學說明文閱讀,一個公式解決語言準確性!
    【知識梳理】說明文屬於實用性很強的文體,語言的準確性是其最基本特徵和要求。如表示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性質、程序等,都要求科學準確。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主要體現在修飾限制性詞語(如形容詞、數量詞、副詞等)及短語對中心詞句的修飾限制或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