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講解一下小學語文說明文常見的,說明方法 以及每種說明方法具有的特點。說明方法一共有十種。小學語文常用的,或者比較常見的說明方法 ,有以下幾種。說明方法是中考和高考都會出現的考點。
一、列數字。為了讓說明文更具有說服力 ,採用列數字的方法數字在說明文中一定要準確。列數字這種說明方法最明顯的特徵是文字中夾雜著一些數據。
二、打比方。也就是說明文中使用了,比喻這種修辭方法。在說明文中我們不能說是比喻,而是把它稱為打比方。例句「太陽是個火球」。就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在說明文中運用了「好像、是仿佛」等比喻詞一定就是打比方。
三、舉例子。這也是說明文中常用的說明方法之一。為了說清楚事物的特點、性質,採用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 ,就能讓人信服。例如在五年級課文《太陽》,為了說明太陽與地球的遠。作者舉例子:步行走到太陽花費的時間,飛機飛到到太陽上要花費二十幾年。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在判斷的時候,要注意文中出現的關鍵詞,如果、例如等。在讀文時,要細細的閱讀。
四、引用。可以引用名言名句 ,民間傳說等。從而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在《太陽》這篇說明文中 ,就引用了《后羿射日》這一個神話故事。
五、作比較。說明文中為了說清楚,我們陌生的事物,採用我們熟悉的事物進行和他相比,從而給讀者留下具體而鮮明的印象。在六年級課文《宇宙生命之謎》,就採用了作比較的方法。為了說明宇宙是無限的這一論點。作者把地球和太陽系相比,而太陽系又和銀河系相比,襯託出地球的渺小。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一般都會出現:誰和誰相比,比較等關鍵詞。
六、下定義。就是對專業術語進行較為詳細的闡述和解釋。下定義語言嚴謹。在文中經常出現「是」這個關鍵詞。下定義這種說明方法,在小學語文中用的不是特別多。
七、分類別。在課文《鯨》中使用了分類別這種說明方法。為了說清楚鯨的種類,把鯨有無牙齒分為鬚鯨和虎鯨這兩類。在分類別這種說明方法中,關鍵詞有「類別、分類」。一般會出現冒號這個標點。分類別的這說明方法在小學中使用頻率不是很多,因此這種使用方法往往被孩子們忽略。
還有其他的說明方法 , 例如:畫圖表、做詮釋、摹狀貌等說明方法,這些都是在初中或者高中才接觸到,今天就不說這些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