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節,我們談談中考語文試題中,說明方法的作用。

說明方法是是說明文中常見的考點,其實從難度上來講,並不是特別難,但是為什麼很多同學掌握起來比較的不好,就是因為缺乏整體的把握。對於說明方法的答題,我們是有一些固定的答題模式的。網上很多的老師喜歡稱其為「模板」,其實小編認為更準確的表述應該是「一種思路」,順著這條「路」,我們就可以避免答題的不全面,下面,我們就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首先,我們要知道語文中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哪些?大體上來說,有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引資料、打比方、分類別、下定義、畫圖表這八種,當然還有其他的,但是這八種是最常見的,應付語文考試絕對是夠夠的了。那麼因為說明文主要是對事物或者是現象進行說明,所以說明方法的這些詞都是很直白、很簡單的,並不需要做額外的解釋,所以我們就不給出每種手法的概念了,小編相信大家應該都能理解。比如「舉例子」就是「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打比方」就是「比喻」,只是由於文體不同換了一個名字罷了。重點是接下來的「答題思路」。

1、舉例子:「通過列舉某某事例,具體而明確地說明了事物的某某特點。」
2、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了該事物的某某特點,從而使文章的說明更有說服力。」
3、打比方:「把某某事物比作某某事物,形象生動地說明了該事物的某某特點,進而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較:「將某某事物和某某事物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某某特點(或者是某某地位、某種影響等等)。」

5、引資料:「通過引用具體的事例(具體的數據、名言、格言、諺語、神話傳說、新聞報導、典故等等),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6、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某某特點。對事物的特徵和相關信息分門別類地加以說明,使得文章更有條理性。」
7、畫圖表:「這樣的圖表可以使讀者一目了然。從而更加直觀形象地說明的事物的某某特點。」
8、下定義:「用科學而又簡潔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或者說明對象的本質)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簡練地表示出事物的特徵。」

好了,上述的就是說明文中常考的題型之一——說明方法作用題的答題思路。當然,在考試的時候,不同的文本可能會使得我們的答案發生相應的改變,不可能完完全全的相同,所以需要我們「因材施教」,但大體的思路是一樣的,關鍵的詞語是不能遺漏的。

好了,這就是這篇小文全部的內容,希望能給那些在語文學習世界了掙扎的同學們一些啟示。咱們下次再見啦。(聽說,喜歡的意思是「點讚、關注、分享、轉發」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