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 說明文閱讀(完結)

2021-01-15 每天6點半

(4)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花中氣節最高堅

中國是詩的國度,無論是山川河流,還是日月星辰,無論是治國為政,還是行旅勞作,古人總習慣用特有的韻律去抒懷感嘆。在中國人眼中,天地萬物皆有情致,而人最為精華的思維或靈感,只有賦予其詩意,吟詠成詩句,就像剖蚌得珠,才能永放光輝,讓人讀來風煙俱淨、口齒生香。

中國作為「梅」的原產地,對梅推崇備至。梅花與蘭花、竹子、菊花並列為「四君子」,又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常詠的題材。

「暗香」是梅花的別稱。這源於詠梅最著名的句子,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兩句有形有姿、有影有神,有香有色、有質有魂,濃縮的信息量極大,從視覺、嗅覺及動覺帶給人梅花的美感,也流轉著詩人「梅妻鶴子」澄澹高逸的情懷。

耐寒是梅花的精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已成為勵志名句,該詩出自唐代黃櫱禪師之口,其機鋒峻烈,道出了一個真理,那就是「世間事皆須迎難而上,只有堅持信念不動搖,才有可能苦盡甘來」。在數九隆冬的嚴寒時節,鳥獸不出,草木凋零,但梅花卻在此時凌寒獨放,所以明代道源寫道:「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一個「獨」字,可見詩人對梅花的憐愛。南朝的何遜也稱讚:「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勾勒出梅花迎霜傲雪的高標逸韻。

潔淨是梅花的特質。辛棄疾妙筆生花,「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只用這十個字便寫出了梅的潔淨神採,清冷之氣撲面而來,既詠梅而又詠己,在「無」與「有」當中,流露出自己的取捨與風骨。張孝祥覺得梅與雪月最為相配,故吟詠道「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三者兼具才稱得上光景通徹。張孝祥與辛棄疾一樣,都經歷幾番起落,但決不肯從流俗,放棄理想。梅花不僅成景,還可以入畫,王冕《墨梅》寫道:「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託物言志,雖無一個「梅」字,但句句寫梅,以「羲之學書」之典,表明自己注重內在修為,不去討好他人求得誇獎,而要追求神清骨秀、蕭散超逸的一生。

報春是梅花的美德。梅花既是一年中最後綻放的花,又是新一年最早盛開的花,被譽為「報春使者」。北朝陸凱在贈友人的詩中寫道:「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先用否定的語氣,再說寄枝梅花,讓你早點看到春天,其意更深一層,這一枝梅花是濃濃的友情。黃庭堅在詞中寫道:「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在被貶之地竟然看到了江南的梅花,真是意外之喜,梅花開了,春天也就要來了,喚起了作者對往事的感懷,這一枝梅花便是深深的鄉情。要說最為堅強樂觀的詠梅詞,應是毛主席所作,「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梅花在「百丈冰」上怒放,終於迎來了春天,但作為引領者,卻無私無求,厚德以待,與百花共享春光,更顯其大度豁達的風採,一個開朗明媚的「笑」字,點活了梅花的搖曳生姿,其崇高的思想境界讓人欽佩,其意韻讓人回味無窮。

中國人的情趣與志向表達,多在蘊藉而幽深的言語中,積存著堅定而熱烈的氣節,其中詠梅詩最為典型,在含英咀華中,詩人的生命體驗被後人口口相傳,這也許就是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千年淵源吧。

選自《人民日報》)

1.整體感知,根據說明內容,分析文章是怎樣體現「花中氣節最高堅」的。(2分)

2.下列選項中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濃縮的信息量極大,從視覺、嗅覺及動覺帶給人梅花的美感」句中加點的詞都是虛詞。

B.治國為政、高標逸韻、風煙俱淨、口齒生香、含英咀華全都是主謂短語。

C.「梅花既是一年中最後綻放的花,又是新一年最早盛開的花。」屬於並列關係的複句。

D.「這也許就是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千年淵源」這句中的「中國人」充當句子的賓語。

3.材料連結題。(2分)

梅花是中國人非常喜愛的花,下面的詩、歌詞、文都與梅花有關,請仔細閱讀這幾段材料,聯繫本文進行比較,然後答題。

材料1.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材料2.紅巖上紅梅開,千裡冰封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歌劇《江姐》主題歌《紅梅贊》)

材料3.薔薇露,荷花雨,菊花霜冷香庭戶。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時辜負。(馬致遠《落梅風·薔薇露》)

材料4.梅樹幹……或用勾勒皴擦,增強質感;或以墨筆直接揮寫,以篆書筆法入畫。老乾多曲折,用筆宜蒼老;新枝多挺直,用筆宜挺健。老乾墨色略淡,中見濃黑、焦墨;新枝則中鋒入畫,墨色宜濃宜焦,筆筆見書法功力。枝幹疏密聚散,穿插交錯,茂密繁雜,以「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美學原則進行描繪,實現畫面上的動感和節奏感。(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將至》)

上面四段材料都與梅花有關,但材料4與前三段材料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行文風格明顯不同。請結合本文語言風格試作簡略分析。

4.「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梅花的綻放常常韻含詩情蕩漾。其實詩人們喜好根據植物的自然特性來塑造其文學形象 ,你知道還有哪些植物曾在文學作品中出現過?請仿照本文的段式結構寫一段文藝性說明文字。(2分)

1.以「梅花」 為例,抓住梅花「暗香、耐寒、潔淨、報春」的特徵,來表達中國人的情趣與志向,在蘊藉而幽深的言語中,積存著堅定而熱烈的氣節。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說明內容。解答這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明確文本內容,再注意中心句或關鍵句,然後理清文章思路。

2.C 

[解析]A.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虛詞是不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的詞,有連接或附著於各類實詞的語法意義。B.「治國為政」「含英咀華」是並列短語。D.賓語是「淵源」。

3.本文屬於文藝性說明文,文中引用大量的詩句,為文章增添了文學色彩,前三段材料分別是詩、詞、歌詞,多出自典故,既合轍押韻,又朗朗上口,以歌頌、抒情、寫實為主;材料4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解析]所謂說明文,就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以知識的文章,它通過對實體事物的解說,或對抽象真理的闡釋來說明相關的知識。以說明為主是說明文與其他文體在表達方式上相區別的標誌。我們根據說明文的表現手法,大體上把它分為三類:一、闡釋性說明文,二、述說性說明文,三、文藝性說明文。

4.高潔是荷花的品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綠中點紅,嬌姿欲滴,縷縷清香似可聞。宋代的周敦頤在他的《愛蓮說》中寫到「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出了荷花的純潔、不與世同流合汙的品性。

[解析]仿照本文的段式,即「總分」的結構,根據自己的積累寫一段說明性的文字即可。

(5)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探秘樂山大佛

①古代的樂山是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雲山麓,水勢相當地兇猛,舟楫至此往往被顛覆,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度眾生而發起,召集人力、物力修鑿樂山大佛。

②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後,工程一度中斷。多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完工。

③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④大佛頂上共有螺髻1021個,這是1962年維修時,以粉筆編號數清的。遠看髮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單塊螺髻根部裸露處,有明顯的拼嵌裂隙,無砂漿粘接。螺髻表面抹灰兩層,內層為石灰。

⑤大佛的耳朵是木質的。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釐米的窟窿,維修工人從中掏出許多破碎物,細看乃腐朽了的木泥。這證實了南宋範成大在《吳船錄》中的記載「極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由此可知,內側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不過,這是唐代貞元十九年竣工時就是如此,還是後人維修時用這種工藝修補,已不可考證。

⑥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致為雨水侵蝕。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詠樂山大佛詩「泉從古佛髻中流」。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9層、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褶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兩側排解的表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長9.15米、寬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這些巧妙的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溼和通風系統,千百年來對保護大佛,防止侵蝕性風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⑦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髒洞。洞裡面裝著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據說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膝、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後遭毀。維修者將重建天寧閣的記事殘碑移到海師洞裡保存,可惜於「文革」被毀。

1.本文第①段有何作用? (2分)

2.本文圍繞「樂山大佛」哪些方面展開說明? (4分)

3.文中畫線部分採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2分)

4.大佛的排水系統的巧妙體現在哪些方面? (2分)

5.本文③-⑦段採用的說明順序是什麼?請簡要地分析一下。(2分)

1.本段介紹了建造樂山大佛的緣由,引出說明對象——樂山大佛,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文段首的作用,解答時首先要概括這段寫了什麼內容,然後再表述引出說明對象,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2.文章從樂山大佛的建造歷史,佛像整體構造,還有排水系統,胸部的藏髒洞等幾個方面來展開說明。

[解析]本題考查對說明對象的把握。第①段介紹了樂山大佛修鑿的原因,第②段介紹了大佛的修建歷程,第③④⑤段介紹了樂山大佛的構造,第⑥段介紹了樂山大佛的排水系統,第⑦段介紹了大佛胸部的藏髒洞。

3.列數字,具體準確地說明了樂山大佛的規模之大,使文章內容更加準確具體,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方法的辨析。畫線句大量使用數據,可以看出是列數字,這些數字都非常龐大,目的就是突出樂山大佛規模的雄偉。

4.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佛頭部的螺髻中,第4層、9層、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衣領和衣紋皺褶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兩側排解的表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左右相通洞穴。這些巧妙的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溼和通風系統。

[解析] 本題考查對有效信息的篩選。第⑥段分別介紹了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頭部螺髻中、衣領和衣紋皺褶、兩耳背後靠山崖處等處的設計巧妙的排水系統。

5.採用了由整體到局部的空間順序,先介紹大佛的整體規模,再從頂上的螺髻、耳朵、排水系統和藏髒洞這幾個方面從局部進行說明。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文章的說明順序。本題限制了段落,第③段寫了大佛的整體規模,第④段介紹大佛頂上的螺髻,第⑤段介紹大佛的耳朵,第⑥段、第⑦段分別講了大佛巧妙的排水系統和藏髒洞。從這些內容中不難判斷這是從整體到局部的說明順序。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運用還原法解答說明文閱讀試題
    說明文是中考當中一種常見的非常有規律的題型,其中的許多問法,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答案。所以解答中考說明文閱讀,可以考慮還原法。所謂的還原法,就是根據問題答案會顯現或隱匿在原文中的原理,把問題還原到原文當中,通過搜集並且篩選有關的信息,進而尋求到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精選100篇(答案),套路多多,高分很簡單
    從今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來看,情況並不樂觀,甚至有點慘不忍睹,如何改變這一情況,那還得同學們多下苦功夫才行。今天熊孩子要給大家講的是,閱讀理解——說明文。說明文在近年中考考試比例逐漸增大,其難度也是越來越高,出題角度也偏向於對能力的考察。
  • 中考語文,記牢規則不丟分,說明文閱讀解題方法歸納總結
    各地的語文試卷,閱讀部分佔的分都不少,以150分為滿分的試卷為例,基礎知識一般考30分,作文60分,剩下的就都是閱讀。其中現代文閱讀要佔到40分。如果這一部分我們能多拿分,那麼在語文學科方面基本是穩操勝券的。
  • 2020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答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明文基本知識   1、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用、製作方法、發展過程以及內在事理的一種實用文體。
  • 小學必備知識點: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基礎知識、閱讀與作文是語文考試的三大塊,其中閱讀理解佔比很大,也很容易丟分。做好閱讀理解題,可以幫助孩子在語文考試中保持出色的成績,與其他考生拉開差距。閱讀理解的答題很有技巧,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學吧!4年級閱讀突破方法:概括中心思想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 小學語文閱讀專項十五——說明文閱讀的簡單方法
    在小學閱讀理解中,除了記敘文,還有一種較為簡單的文章,就是說明文。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的表達方式,通過客觀的描述來闡明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它的特點是在內容上具有科學性,在結構上具有條理性,在語言上具有準確性。
  • 小學語文說明文中常見的說明方法
    大家好 ,今天講解一下小學語文說明文常見的,說明方法 以及每種說明方法具有的特點。說明方法一共有十種。小學語文常用的,或者比較常見的說明方法 ,有以下幾種。說明方法是中考和高考都會出現的考點。一、列數字。
  •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說明文閱讀是中考語文必考題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年語文中考中的說明文閱讀題。     閱讀《看雲識天氣》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題。     ①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捲雲。
  • 淺談初中語文開放式閱讀教學
    譚恢雄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效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程度,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是直接關係到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所謂開放式閱讀,就是「不明確指示學習目標,不明確指示問題答案」,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打破時空限制,將課內獲得的閱讀知識和方法自主地運用到語文課外的閱讀實踐。它是積極主動地發現知識,甚至有創新地理解知識。學生通過對文字符號的解釋,不但還原文本,還滲入自己的看法和疑問,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評價。
  • 說明文閱讀
    說明文的分類按說明對象與目的 事物說明文解說實體事物的形態、結構、性質、特徵等內容的說明文,如《蘇州園林》。事理說明文闡釋抽象的事理、本質、關係、規律等內容的說明文,如《大自然的語言》說明了物候現象。生動性說明文通過文藝的形式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如《大雁歸來》用抒情筆法介紹了大雁的生活習性。3.
  • 2017年中考現代文閱讀知識科普:說明文
    說明文的結構   1、說明文的結構有:總分式、並列式、層進式、對照式(結構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說明文常常是幾種結構綜合運用的。   2、把握結構的意義。   說明的順序   1、說明的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包括發展順序)、事理順序(邏輯順序)等。
  • 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用好這份語文閱讀提分公式,成績突飛猛進
    本篇文章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2講,主要內容是:1、記敘文思維導圖。2、體會語段的作用,題型及技巧3、賞析和理解文章中詞句含意,題型及技巧《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4類文章的閱讀理解常見題型和答題技巧,並用思維導圖進行梳理,化繁為簡,把握精髓,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水平。適合初中階段和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使用。每種文體,都有近10種題型分析和答題技巧。
  • 說明文講授有技巧,語文老師這樣給學生總結,可以提高分數
    其實,議論文、說明文的考察要點就像敘事線索一樣,只要讓學生掌握住了學習方法,或者掌握了關於這兩種文體考試時的必考類型,學生自己甚至能自學同類的文章。因為文體相同,考題也有共性,初中、高中學生基本上可以舉一反三的自學了。
  • 2019教師招聘考試專業基礎知識:關於現代文閱讀中說明文閱讀的幾點...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無論哪一學段,閱讀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所佔分值也比較大,是對考生閱讀、理解、歸納、總結、鑑賞、語言表達等能力的綜合考查。而且所給出的文本都有一定的篇幅長度以及相應的難度,需要較多的時間去閱讀、分析、做題。但在緊張、有限的考試時間內如何能快速、準確的理解文章,抓對關鍵,拿到備考,就成為考生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中考說明文閱讀文體常識及知識要點!
    說明文閱讀,在初中階段的各類考試中,佔有較大的分值,因而是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學實際情況,我們在八年級上下冊共安排六個專題進行系統訓練,以提高同學們的說明文閱讀能力。2.說明文的分類根據說明對象的不同,說明文可以分為兩類: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3.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是說明文常用的說明順序。
  • 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考點--說明文閱讀91
    三十三(2016·成都中考)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後面的題目。   猴年說猴   ①對於普通民眾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見過真正的猴,但對猴似乎並不陌生.在中國,猴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 相關推薦: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考點--說明文閱讀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說明文閱讀理解想要不丟分,這10種說明文說明方法,必須爛熟於心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6講,主要分享了4個說明文閱讀理解答題方法:1、說明文中的10種說明方法2、說明文分類3、說明文中的說明順序4、說明文文體知識思維導圖本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
  •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1孩子的語文考試經常因為課外閱讀理解題失分過多,通常失分過半,致使語文成績很難達到90分以上。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對文章閱讀的深度和廣度都要超越一般的老師。優秀的語文老師可以給孩子營造讓人享受的課堂氛圍,但是一般的語文老師就無法深入的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同時傳遞給孩子的閱讀感受就不夠深入。第二,孩子有閱讀障礙。就像有的人不會唱歌,有的人不會跳舞一樣,有的人感受、理解文字的能力弱、語感差,閱讀就有一定的困難。
  •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實至名歸話「襄陽」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實至名歸話「襄陽」     說明文閱讀是中考語文必考題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年語文中考中的說明文閱讀題。
  • 2018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海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海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