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閱讀

2020-12-04 愛教育凹凸

1.說明文的概念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以介紹事物的特點、性質、狀態、功能或闡明事理為主要內容,以給人以知識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文體。

2.說明文的分類

按說明對象與目的

事物說明文

解說實體事物的形態、結構、性質、特徵等內容的說明文,如《蘇州園林》。

事理說明文

闡釋抽象的事理、本質、關係、規律等內容的說明文,如《大自然的語言》說明了物候現象。

按語言特色

平實性說明文

直截了當地說明所寫對象,不誇張、不描寫,沒有弦外之音,如《恐龍無處不有》。

生動性說明文

通過文藝的形式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如《大雁歸來》用抒情筆法介紹了大雁的生活習性。

3.說明對象及其特徵

說明對象

①事物說明文

因為其說明對象具有事物性特點,故而事物間的區別非常明顯,容易把握。如《蘇州園林》的標題正是它的說明對象。

②事理說明文

著重於說明事理,分析事物間的因果關係,揭示事物的發展規律,因其說明內容相對抽象,故而說明對象比較難把握。

如《大自然的語言》文章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 第1~3段 )引出什麼是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 第4~5段 )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第6~10段 )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 第11~12段 )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由此可知本文的說明對象是「物候學」。

說明對象的特徵

特徵是指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也就是這一事物的個性、特殊性。

如《中國石拱橋》中石拱橋的特徵是結構堅固、歷史悠久、形式優美。

4.說明文的結構

總分式

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三種,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中「分」的部分一般是並列式。如《蘇州園林》一文,圍繞「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一總特點,從五個方面加以說明: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門窗雕鏤琢磨和顏色等。

遞進式

事理說明文多用遞進式結構,一層一層地剖析事理,把道理說深說透。如《大自然的語言》按照從物候現象到物候規律的認知過程進行說明,是層層遞進結構。

並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內容沒有主次之分,沒有輕重之別,是平行式的結構。多用於空間順序的說明文。

5.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

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在邏輯關係或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常見的邏輯順序有:①由主要到次要:如《中國石拱橋》第9段介紹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三個原因時,就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順序來說明的。

②由概括到具體:如《中國石拱橋》一文,按照「石拱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的順序進行說明,由概括到具體。

③從整體到局部:如《蘇州園林》一文,第2段總說蘇州園林的設計,第3~6段分說園林的建築、假山池沼、樹木、花牆、廊子等在景物布局上是如何體現圖畫美的。

④由特點到用途:如《大自然的語言》通過介紹各種物候現象,說明物候學的研究意義。

⑤從結果到原因或從原因到結果。

⑥從現象到本質:如《恐龍無處不有》通過介紹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一事實佐證「板塊構造」理論。

時間順序

按照事物發展變化的時間先後來安排說明順序。語言標誌為表示時間的名詞,如由早到晚、由春到冬、由古到今等。介紹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製作工序等常採用這種順序。如《中國石拱橋》在舉橋梁例子時就使用了從古到今的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按照事物的空間存在形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前到後,或由遠及近依次進行說明。一般用於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特徵。以空間方位詞為標誌,如東西南北中,上下前後左右,裡外遠近等。如《夢回繁華》中對《清明上河圖》畫面內容的介紹就採用了空間順序。

6.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列數字

特點:用具體數字具體說明某事物或物體特徵和本質的方法。

判斷標誌:確數、約數、小數、分數、百分比、度數、倍數等。

作用:用具體而準確的數字說明事物的大小、長短、多少等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體現了說明文的準確性。

舉例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 《中國石拱橋》 )

作比較

特點:將兩種類別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象加以比較來說明事物的特徵。

判斷標誌:較……比、相對於等。

作用 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舉例: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衝毀,但是這座橋極少出事,足見它的堅固。( 《中國石拱橋》 )

舉例子

特點:列舉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特徵、解釋抽象的道理或深奧的科學知識。

判斷標誌:比如、例如、譬如、如等。

作用:舉……的例子,真實地說明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舉例: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 《大自然的語言》 )

打比方

特點: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說明事物特徵,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判斷標誌:像、仿佛、有如、猶如等。

作用:把……比作……,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舉例: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中國石拱橋》 )

分類別

特點: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為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加以介紹。

判斷標誌:表序數的詞、一種( 方面、類 )……另一種( 方面、類 )……

作用: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

舉例:首先是緯度……經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此外,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 《大自然的語言》 )

引用( 引資料 )

特點:為了使說明內容更充實具體,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言警句等進行說明。

判斷標誌:引名言詩文、新聞報導、軼聞趣事、文獻等各類資料。

作用 :①引用故事、神話傳說:以……這個生動的故事引出說明的事物,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②引用名人名言:用……這句名言說明了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③引用詩句( 諺語/俗語 ):該詩句( 諺語/俗語 )的引用,寫出了××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意蘊和可讀性,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④引用文獻資料:引用……文獻資料增強了文章的可信度。

舉例: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蘇州園林》 )

下定義

特點:用簡明的語言、科學的術語對某一事物的本質特性或某一概念的內涵作規定性的說明。

判斷標誌:……是……、這就是……

作用: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使讀者對說明對象有一個直接、清晰的概念。

舉例:句子是由詞或短語構成的、能夠獨立表達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

作詮釋

特點: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判斷標誌:因為……、由於……、這是由……造成的

作用:使讀者在閱讀時對抽象的概念、術語能夠更加明白,易於理解。

舉例: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 《中國石拱橋》 )

摹狀貌

特點:通過描寫事物的形狀或面貌來說明事物的特徵。

判斷標誌:類似於記敘文裡的描寫語句、對事物進行細緻的描摹。

作用:具體、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舉例: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中國石拱橋》 )

列圖表

特點:採用繪製圖形或表格的方法進行說明。

判斷標誌:各種類型的圖形、表格等。

作用:條理清晰、直觀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使人一目了然。

[下定義與作詮釋的區別]

①從形式上看,下定義在說明事物本質特徵時,常用判斷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詮釋可用多種句式來表述;

②從特點上看,下定義要準確簡明,概括性較強;作詮釋則具體而通俗,有時帶有一定的描述性;

③從內容上看,下定義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徵,說明的內涵和外延與事物相等,說明的對象與說明的內容可交換位置,意義不變;而作詮釋對說明對象的解說往往側重於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徵,或者解說它的構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質的因素,因而說明的內容不能與被說明的對象交換位置。

7.說明文語言特點

準確嚴謹

常見詞有:

表程度:比較、幾乎、相當、更、最、分外、尤其

表猜測:大約、可能、左右、可算、也許

表時間:當時、剛剛、迄今、目前

表範圍:一切、部分、全部

表頻率:經常、常常

通俗易懂( 口語詞 )

深入淺出,幫助讀者輕鬆理解抽象、深奧的道理。

如《大自然的語言》將物候知識用通俗的語言和自然界中的現象變化來說明,通俗易懂。

生動形象( 比喻、擬人 )

語言輕鬆活潑,幽默風趣,具有趣味性。

如法布爾在《蟬》中寫蟬脫殼的過程,準確運用動詞「騰躍」「翻轉」「倒懸」「伸直」「張開」「翻」「鉤」「脫」等,並以「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來比喻蟬的離殼過程,語言生動形象。

相關焦點

  • 小學必備知識點: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基礎知識、閱讀與作文是語文考試的三大塊,其中閱讀理解佔比很大,也很容易丟分。做好閱讀理解題,可以幫助孩子在語文考試中保持出色的成績,與其他考生拉開差距。閱讀理解的答題很有技巧,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學吧!4年級閱讀突破方法:概括中心思想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 2020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答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明文基本知識   1、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用、製作方法、發展過程以及內在事理的一種實用文體。
  • 說明文閱讀知識點及答題技巧歸納
    一、說明文分類 1、依據說明對象與目的的不同分為: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著重介紹說明事物的特點(如:形態、位置、結構、功能等)事理說明文:著重闡明事物內在機理(如:概念、特點、種類、原因、規律等)2、依語言特色分為:平實說明文、生動說明文 二、說明對象 1、分兩類
  • 中考說明文閱讀文體常識及知識要點!
    說明文閱讀,在初中階段的各類考試中,佔有較大的分值,因而是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學實際情況,我們在八年級上下冊共安排六個專題進行系統訓練,以提高同學們的說明文閱讀能力。2.說明文的分類根據說明對象的不同,說明文可以分為兩類: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3.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是說明文常用的說明順序。
  • 初中語文閱讀 說明文閱讀(完結)
    (4)閱讀下文,完成問題。花中氣節最高堅中國是詩的國度,無論是山川河流,還是日月星辰,無論是治國為政,還是行旅勞作,古人總習慣用特有的韻律去抒懷感嘆。在中國人眼中,天地萬物皆有情致,而人最為精華的思維或靈感,只有賦予其詩意,吟詠成詩句,就像剖蚌得珠,才能永放光輝,讓人讀來風煙俱淨、口齒生香。中國作為「梅」的原產地,對梅推崇備至。
  • 小學語文閱讀專項十五——說明文閱讀的簡單方法
    在小學閱讀理解中,除了記敘文,還有一種較為簡單的文章,就是說明文。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的表達方式,通過客觀的描述來闡明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它的特點是在內容上具有科學性,在結構上具有條理性,在語言上具有準確性。
  • 2017年中考現代文閱讀知識科普:說明文
    說明文的結構   1、說明文的結構有:總分式、並列式、層進式、對照式(結構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說明文常常是幾種結構綜合運用的。   2、把握結構的意義。   說明的順序   1、說明的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包括發展順序)、事理順序(邏輯順序)等。
  • 小學生怎麼閱讀和分析說明文?學會策略,才能應用自如!
    學生第一次接觸說明文這種文體大概在五年級,五年級有個單元專門學習說明文,學生分別學習了《太陽》和《松鼠》這兩篇課文。學生學習完說明文後,當然要做相關的訓練來鞏固知識啦,那麼小學生應該怎麼去閱讀和分析說明文呢?接下來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去學習學習。
  • 說明文閱讀理解想要不丟分,這10種說明文說明方法,必須爛熟於心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6講,主要分享了4個說明文閱讀理解答題方法:1、說明文中的10種說明方法2、說明文分類3、說明文中的說明順序4、說明文文體知識思維導圖本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
  • 閱讀技巧公式:說明文怎麼做到不丟分?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對事物、事理、程序進行介紹、解說的一種文體。說明文的考查頻率略高,考查的材料幾乎全部來自課外,閱讀題中的失分率還是相對較高。說明文常考題型中說明的順序及思路也很很多同學的丟分點,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精選100篇(答案),套路多多,高分很簡單
    從今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來看,情況並不樂觀,甚至有點慘不忍睹,如何改變這一情況,那還得同學們多下苦功夫才行。今天熊孩子要給大家講的是,閱讀理解——說明文。說明文在近年中考考試比例逐漸增大,其難度也是越來越高,出題角度也偏向於對能力的考察。
  •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說明文閱讀是中考語文必考題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年語文中考中的說明文閱讀題。     閱讀《看雲識天氣》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題。     ①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捲雲。
  • 2019教師招聘考試專業基礎知識:關於現代文閱讀中說明文閱讀的幾點...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無論哪一學段,閱讀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所佔分值也比較大,是對考生閱讀、理解、歸納、總結、鑑賞、語言表達等能力的綜合考查。而且所給出的文本都有一定的篇幅長度以及相應的難度,需要較多的時間去閱讀、分析、做題。但在緊張、有限的考試時間內如何能快速、準確的理解文章,抓對關鍵,拿到備考,就成為考生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初中語文,運用還原法解答說明文閱讀試題
    說明文是中考當中一種常見的非常有規律的題型,其中的許多問法,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答案。所以解答中考說明文閱讀,可以考慮還原法。所謂的還原法,就是根據問題答案會顯現或隱匿在原文中的原理,把問題還原到原文當中,通過搜集並且篩選有關的信息,進而尋求到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 中考語文,記牢規則不丟分,說明文閱讀解題方法歸納總結
    各地的語文試卷,閱讀部分佔的分都不少,以150分為滿分的試卷為例,基礎知識一般考30分,作文60分,剩下的就都是閱讀。其中現代文閱讀要佔到40分。如果這一部分我們能多拿分,那麼在語文學科方面基本是穩操勝券的。
  • 小學說明文閱讀,一個公式解決語言準確性!
    【知識梳理】說明文屬於實用性很強的文體,語言的準確性是其最基本特徵和要求。如表示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性質、程序等,都要求科學準確。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主要體現在修飾限制性詞語(如形容詞、數量詞、副詞等)及短語對中心詞句的修飾限制或補充說明。
  • 高中英語,104頁高考原題分析,閱讀理解—說明文(解析版)
    說明文是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一種常見體裁,著重考查同學們對於語篇的理解能力以及信息處理能力,近幾年全國卷和各地自主命題卷均涉及到這類文章。因此,同學們準確把握此類文章的選材、命題特點、掌握相應的閱讀策略與解題技巧備戰高考非常重要。
  • 2020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彙編:說明文閱讀及詳細解析
    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徵、本質及其規律性。說明文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係、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閱讀說明文在中考中也常常出現。
  •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實至名歸話「襄陽」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實至名歸話「襄陽」     說明文閱讀是中考語文必考題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年語文中考中的說明文閱讀題。
  • 說明文閱讀技巧以及考試要點(必收藏)
    一、什麼是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道理的文章,目的是給人以知識。  二、說明文的分類:1、事物說明文,說明對象是具體事物。2、事理說明文:說明對象是某個抽象的事理。  三、說明文的方法及其作用:1、舉例子:真實具體地說明……2.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3.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使說明更有說服力。4.作比較:突出強調了……5.下定義:科學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6.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