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道理的文章,目的是給人以知識。
二、說明文的分類:
1、事物說明文,說明對象是具體事物。
2、事理說明文:說明對象是某個抽象的事理。
三、說明文的方法及其作用:
1、舉例子:真實具體地說明……
2.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
3.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4.作比較:突出強調了……
5.下定義:科學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
6.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7.畫圖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形象地說明的事物的××特點。
8.引資料: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四、說明的順序:
1、時間順序(程序順序)
2、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總到分,外到內,前到後,左到右,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詞如介紹建築物或實體)。
3、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現象到本質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順序的詞,如「因為、所以」「首先、其次」)。
五、說明文的結構:
1、「總——分」式(或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或總分總)
2、並列式、遞進式等。(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 )
六、說明文的語言:以準確為前提,可以平實,可以生動。
題型1、加點字詞有何作用?抓住說明文語文準確這一特點答題。
對策:答:準確/生動形象/ 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題型2、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並說明理由。
對策:答:(1)不可以。
(2)原詞的意思或內容。
(3)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
(4)換了後意思有何改變,與不符合實際。
題型3、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
對策:答:(1)表態(刪還是不刪)。
(2)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修辭;「大約」「可能」「左 右」等表估計,「多」「有餘」等表數量。
(3)若刪去,原來什麼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麼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
(4)xx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周密性、科學性。
題型4、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詞句,並體會。
題型5:指代——「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麼。
對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找最近的一句話。有時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話,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七、例文閱讀
中國橋
①按照科學定義,橋是一種架空的人造通道,是人類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創舉。橋的出現與不斷完善,貫通南北、連接東西、跨越江海,表現了人類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創造力。
《說文解字》裡說:「梁,以木跨水,今之橋也。」木橋應是最早的橋梁形式之一,由跨河過江而引延到架於懸涯峭壁、樓閣宮殿,乃至城市空間的棧橋、天橋、高架橋等。現代橋梁縱使千姿百態,追根溯源,都可歸於梁橋、浮橋、拱橋、索橋等幾大類型。
②中國自古有「橋的國度」之美譽。史料記載,商周時就有了浮橋;戰國時出現了排柱式木橋、伸臂式木橋;南北朝時有木石混合的橋;隋唐時出現形式多樣的石拱橋,如隋朝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歷經多次強烈地震、戰爭和自然災害等,逾一千五百年而不毀;宋時造橋技術突飛猛進,出現了各式各樣新式橋梁,如名畫《清明上河圖》裡雄跨汴河、極富美感的虹橋等,成為經典;明清時期西南地區還出現了藤橋、索橋等,如建於清康熙44年(公元1705年)橫跨大渡河的瀘定橋,就是由13根鐵鏈構成的鐵索橋。中國古代橋梁建築技術,堪稱世界橋梁史上的奇蹟。而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湘子橋,因設計科學合理、建築工藝先進、橋體造型優美、建築時代久遠,被稱為「中國四大古橋」。
③橋作為實用與藝術的融合體,如梁橋的平直、索橋的凌空、浮橋的韻味、拱橋的涵影等,無不顯示出工程與藝術結合的精妙風採。英國科技史家李約瑟說:「沒有中國橋是欠美的,並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
④許多古橋還蘊涵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讓工程技術與人文精神交相輝映,獨具特色:長安灞橋的柳絲、揚州二十四橋的月光、蘇州楓橋的鐘聲、西湖斷橋的邂逅,還有錢塘江大橋下的怒濤、盧溝橋邊的槍聲,或寄寓一個美麗夢想,或承載一段歷史傷痛,平添了一份別樣的情懷。橋既是工程技術的化身,也是精神家園的載體。一座橋,一段故事,一份情懷。造橋人、過橋者、寫橋人,共同演繹的故事,成就了豐富而獨特的橋文化。
⑤現代科技飛速發展,橋梁建築技術日臻完善。橋梁不只建在河江之上,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間,橋路相連,橋隧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間,連接更遠的世界,創造出一個個偉大的工程奇蹟,演繹一串串精彩的橋梁故事。如杭州灣跨海大橋徵服了舉世著名的錢塘江大潮;丹昆特大橋長達165千米多,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高鐵橋;而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長達55千米,橋、島、隧結合,成千上百的技術人員連續攻克了「五大制約性難題」,共同完成了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不僅是偉人的浪漫想像,更是現代科學發展與工程技術的完勝!
⑥一座橋,一個傳奇,是非凡的人間奇蹟!一座橋,一段歷史,折射出新時代的精神風貌,也成為了創新文化的顯著標識!( 選自《科學24小時》2017年12期有改動
1、作為事物性說明文,本文的說明對象是————,其特徵是——————————————————。(4分)
2、就全文來看,本文的說明順序是————,單獨來看,第②段的說明順序是———。(4分)
3、判斷下列句子的說明方法:(4分)
①按照科學定義,橋是一種架空的人造通道。
②隋唐時出現形式多樣的石拱橋,如隋朝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
③英國科技史家李約瑟說:「沒有中國橋是欠美的,並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
④丹昆特大橋長達165千米多,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高鐵橋。
4、說明文的語言,首先要準確、嚴密,請以下面的句子為例進行說明。(4分)
木橋應是最早的橋梁形式之一。
5、第④段列舉了中國多座古橋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請從中挑選一個,用100字左右做個解釋說明。(10分)
參考答案:
1、中國橋 歷史悠久 實用與藝術的融合體蘊涵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建築技術日臻完善。
2、邏輯順序 時間順序
3、①下定義 ②舉例子 ③引用 ④列數字
4、「應是」表估計,使得說話留有餘地,說明「木橋」作為「最早的橋梁形式之一」是沒有經過確切考證的;「之一」說明木橋只是最早的橋梁形式裡的一種,而不是唯一的。「應是」「之一」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正確嚴密性。
5、示例一:西湖斷橋的邂逅,應該是指許仙和白娘子邂逅。為了報恩,白蛇化身為白娘子,在西湖斷橋上找到了許仙,結為夫婦。越劇《白蛇傳》中白娘子曾唱到:「西湖山水還依舊……看到斷橋橋未斷,我寸腸斷,一片深情付東流!」唱詞催人淚下,給每個遊覽斷橋的遊客以無盡追思。
示例二:蘇州楓橋的鐘聲,是張繼羈旅的愁思。一個落第的文人,身處戰亂之時,尚無歸宿,途徑寒山寺楓橋時,月亮落到了山下,烏鴉不停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瀰漫著漫天的霜花,面對江中閃爍的漁火,愁緒湧上心頭,難以入眠。夜半時分,寒山寺悽冷的鐘聲悠悠然然傳入船中,更增添了無限的悲涼。
冰雪精靈——霧凇
①如果說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麼.霧凇一定是信使的精靈。
②「寒江曉霧,正冰天、樹樹松花雲疊。昨夜飛瓊千萬縷,誰剪條條晴雪?冰羽晶瑩,霓裝竊窕,欲舞高寒闕。煙波照影,翩翩恩與誰約?」
③從古至今、讚美霧松的詩詞太多了,但好像千言萬語都無法描述那種通透靈動的美。它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現象,更是天地間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贈予。
④霧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溫環境中,空氣中水汽直接凝華或者是無數0℃以下的過冷霧滴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黏的結果,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積物。
⑤形成霧凇的氣象條件非常苛刻, 要求冬季寒冷漫長,而且空氣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霧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雲,靜風或是風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雲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間有雲時,削弱了向外的長波輻射,使地面氣溫降低較慢,晝夜溫差相對較小,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就不會凝結。【丙】若是掀掉了這床被子,熱量就更多地散發出去,使得地面溫度降低,為水汽的凝結提供了必要條件。【丁】大風是霧凇形成過程中的天敵,它總能把形成過程中結構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擁在一起的霧凇也會被吹得無影無蹤,微風或靜風條件為水汽凝結凝華成霧凇提供保障。
⑥霧凇形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過冷 霧滴碰到冷的地而物體後迅迷凍結成粒狀的小冰塊,叫粒狀霧凇(或硬凇),它的結構較緊密;另一種是由霧滴蒸發時產生的水汽凝華而形成的晶秋霧淞(或款凇),結構較鬆散稍有震動就會脫落。
⑦由於霧松中霧滴與霧滴間空隙很多,不僅看起來輕盈潔白附著在樹米上,宛如瓊樹銀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內在的優秀品質。人們在觀賞玉樹瓊花極的吉林霧松時,都會感到空氣格外清新舒爽、滋潤肺腑,這是因為霧松蓬鬆的結構能夠吸附大量空氣中的汙染顆粒,是空氣的天然「淨化器
⑧霧凇是天然的「負氧離子發生器」,在有霧松時,負氧離子增多。據測,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霧凇時負氧離子每立方米可達上子至數千個,比沒有霧凇時的負氧離數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霧凇還是環境的天然「消音器」。霧凇由於具有濃厚、結構疏鬆,空隙度高的特點,對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納大量音波。在形成霧凇的成排密集的樹林裡,感到幽靜就是這個道理。
⑩「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霧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饋贈,就像人生一樣,只有做好充分準備,覓得良機,才會成就一場繁華。
(選自《氣象和識》2018年第2路.作者張敏,有改動)
1.對畫線部分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
2.第6段使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4分)
3.選文從霧凇外表的-美說到霧凇形成的條件,再說到霧凇內在的----運用了-說明順序。(3分)
4.請用平實的語言概述霧凇在改善環境方面的作用。(3分)
5.霧凇奇觀的形成給你哪些啟示? (6分)
答案:
1.(3分)B
2.(4分)①分類別、下定義;(2分)②介紹了霧凇的形狀及分類,讓讀者對霧凇的認識更加明晰。(2分)
3.(3分)通透靈動;優秀品質;邏輯(每空1分,意思對即可)
4.(3分)①霧凇是天然的空氣「淨化器」;
②霧凇是天然的「負氧離子發生器」,增加空氣中的負氧離子;
③霧凇是環境的天然「消音器」,能讓環境變得幽靜。(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5.(6分)示例:①霧凇可以帶來美麗的自然景觀;
②霧凇可以改變環境,讓環境更加優美、寧靜;
③霧凇可以讓空氣變得更加清新。(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