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的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飛船,成功將兩名太空人送上月球,也留下了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個腳印。在美蘇冷戰的大環境下,阿波羅登月的成功,使美國在太空競賽中走在了蘇聯的前面,也標誌著人類文明前進了一大步。整個阿波羅計劃實施過程中,有一個人舉足輕重,他就是沃納·馮·布勞恩。 馮·布勞恩出生在德國的一個貴族家庭,從小 就熱愛天文學,他用其母親贈予他的一臺天文望遠鏡,觀察浩瀚的宇宙星空,並為此深深著迷。後來,他進入柏林工業大學學習,有幸成為赫爾曼·奧博特的學生,並參與了奧博特的液體火箭測試項目,成為其最為看重的得力助手。
大學時代的馮·布勞恩
1934年,馮·布勞恩獲得柏林洪堡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更是語驚四座,研究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理論,這在當時還是非常陌生的,很少有人能在這方面有所成就。因此,他的畢業論文被洪堡大學評為特優論文,多年後依舊影響深遠。
馮·布勞恩在納粹德國
如果沒有希特勒,也許馮·布勞恩不會成為納粹的幫兇。可以說,希特勒利用了他,也成就了他。在納粹德國節節敗退的時刻,他則四處奔走,不斷撤退,東躲西藏。但他為納粹研製的V-2飛彈,還是給盟軍帶來了不小的打擊。而美國也正是看到了他在火箭研究領悟頗有建樹,才在二戰結束時,以優厚的待遇把這些科學家帶到了美國。
「土星五號」運載火箭
馮·布勞恩與「土星五號」合影
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這讓整個美國為之震驚,艾森豪政府更是受到公眾的批評,美國政府開始支持太空發展,以此來對抗蘇聯。正是在這時,馮·布勞恩用丘比特火箭成功將美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了太空,這讓他在美國大受歡迎,艾森豪政府更是頒給他美國公民服務獎,來表彰他對這個國家的貢獻。
隨著蘇聯將第一個太空人尤裡·加加林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這讓美國政府再也坐不住了。
尤裡·加加林
為了在與蘇聯的太空競賽中實現趕超,甘迺迪政府上臺後,決定實施阿波羅登月工程,計劃在十年之內成功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並順利返回地球。馮·布勞恩則擔任大型運載火箭「土星號」的總設計師,致力於研製大推力的運載火箭。「土星號」火箭研製經過多次失敗,最終推力達到3408噸,起飛重量3038噸,研製成功。最終,美國用馮·布勞恩設計的土星五號火箭成功將兩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而「土星五號」的成功,讓他至今仍舊是火箭界的巨無霸,甚至五十年內無法超越,馮·布勞恩也因此成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先驅,史上最偉大的火箭科學家。
美國太空人登上月球
人類在月球留下的第一個腳印
在順利完成阿波羅登月後不久,他辭去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副局長的職務,在一家私企工作,也逐漸淡出了公眾的視線,但對所從事的航天事業卻腳步未停,他又開始致力於促進衛星技術的發展,想法設法去解決汙染和環境問題,為人類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馮·布勞恩火箭研製總設計師
1977年6月,馮·布勞恩因癌症在美國去世,走完了六十五年的輝煌歲月,也為航天事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大半生的精力。時至今日,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曾為納粹德國研製飛彈,重創盟軍,是披著天才外衣的魔鬼;也有人說他為阿波羅登月做出巨大貢獻,是難得的航天科學家。但無論怎麼評說,也都抹不去他為納粹德國服務的灰暗經歷,但更擦不掉他為人類登月成功所立下的汗馬功勞。不知道你會怎麼看待這位傳奇的科學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