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化學家之一,1918年諾獎得主——弗裡茨·哈伯;卻在戰爭中製造生化武器,奪走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德國化學家弗裡茨·哈伯(1868.12.9-1934.1.29),號稱天使與魔鬼的化身,弗裡茨·哈伯何許人也:
(1)191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為他發明了合成氨,讓人類農業得到飛速發展,可以說因為他,全世界人口才擺脫糧食種植問題,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2)同時,他也是一戰中德國化學武器研究的領導者,他發明的氯氣、芥子氣等等,奪走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3)同時,他還是愛因斯坦的密友;
一戰開始前,愛因斯坦收到德國科學家的邀請遷居柏林,弗裡茨·哈伯在自己的研究所裡,給愛因斯坦提供了一間辦公室,並極力勸說愛因斯坦留下來。
但愛因斯坦對弗裡茨·哈伯的熱情很是厭惡,隨著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愛因斯坦堅決表明自己的反戰態度,而弗裡茨·哈伯全力投入化學武器的研製當中,尋找更高效的殺人方法。
就是這樣兩個親密的朋友,卻站在了完全不同的世界裡, 但是他們只是立場不同,私下一直都是親密的朋友,甚至在愛因斯坦的婚姻出現破裂時,只有弗裡茨·哈伯在幫助愛因斯坦。
後來有弗裡茨·哈伯、普朗克、倫琴等等90多位知名科學家、藝術家和牧師等等,在支持戰爭的《告文明世界書》上簽字,而愛因斯坦和其他三人在反戰的《告歐洲人書》上簽字。
弗裡茨·哈伯是公認的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化學家之一,但是他在戰爭中的罪行遺臭萬年;關於弗裡茨·哈伯的事跡,也被記錄在英國BBC紀錄片歷史頻道《愛因斯坦》一集當中,本文所有圖片均截取自該紀錄片。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結束,而弗裡茨·哈伯在191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這一舉動,遭到許多反FXS國家的反對,但是瑞典皇家科學院堅持給弗裡茨·哈伯頒獎,因為他在化學領域的貢獻是矚目共睹的。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