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薛丁格、克裡克……18位諾獎得主的經典文章,都在這本書...

2020-11-24 騰訊網

·1905-1915年,愛因斯坦先後創建了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用最簡潔優美的公式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1926年,通往量子世界的大門被打開。玻恩與海森堡共同創建了矩陣力學;同一年,薛丁格提出薛丁格方程、創立了波動力學。這些研究,成為量子力學的基石。

·1931年,化學領域迎來了革命性的突破。鮑林提出雜化軌道理論,揭開了化學鍵的本質。

·1953年,克裡克與沃森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生命的遺傳密碼終於被解開,現代生物學的帷幕徐徐拉開。

·1958年,科恩伯格在試管中人工合成DNA。為今天的基因工程革命提供了可能。

……

20世紀,是現代科學的開端。眾多曠古爍今的科學巨匠,都在科學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偉大發現讓科學進入嶄新的階段,也徹底改變了世界的樣貌。為了銘記那些科學史上最閃耀的瞬間、向那些真正改變了世界的人致敬,

《環球科學》推出的

《科學美國人》諾獎得主經典文集

正式發貨

· 18位諾獎得主的智慧合集

1845年,《科學美國人》創刊。170多年來,164位諾獎得主曾在《科學美國人》上發表文章,向世界傳播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理念。他們的文章,是文明的車輪滾滾向前留下的不可磨滅的印痕。

這部文集選取了由18位諾獎得主撰寫的經典文章,其中包含了那些對現代科學影響最為深遠的科學大師。這些閃耀著人類智慧光芒的文字,記錄了人類的文明進程,也映照著科學的前進之路。

· 永不褪色的傳世經典

愛因斯坦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解讀相對論?克裡克在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第一時間,怎樣講述自己的研究歷程?

還有玻爾、薛丁格、玻恩、鮑林、哈恩……這些足以載入科學史冊的科學家以第一視角,將自己獨到而深邃的思想與讀者分享,讓我們身處那個開創性研究層出不窮的黃金年代。這些半個多世紀前的智慧,不僅在今天帶給我們啟迪;並且無論科學發展到什麼階段,都將被永遠銘記。

· 三大領域,探索世界本質

在這部文集中,這些分別來自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領域的科學大師,從各自的角度探索世界的本源。我們是什麼?我們是由什麼構成的?科學又會將我們帶向何方?

20世紀初期,愛因斯坦、玻爾、玻恩等極為優秀的科學家為現代物理學構建了基礎框架,直到今天,物理學家還在他們構建的這個框架內進行探索。

20世紀中期,是現代生物學的開端。雅各布、克裡克、沃森、科恩伯格等科學家,通過各自的重要發現,將生物學帶入了分子時代。

進入20世紀,科學家對元素和物質本質的探索進入了更深的層次。這些探索不僅更新了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知,也大幅改變了人們的實際生活。

· 超前視野,講述科學如何改造世界

在這裡,你還將看到科學如何改變世界的面貌。彼得·梅達沃從小鼠身上發現了免疫耐受的奧秘,開啟了現代免疫學,也為皮膚移植提供了可能;當朱利奧·納塔人工合成巨型分子,化工領域便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

這部文集不僅講述了「科學如何讓世界與生活變得更美好」,還思考了科學可能帶來的危機。當人類痴迷於研製更強大的核武器時,赫爾曼·穆勒卻注意到,核輻射很有可能在人類社會中引發一場看不見的危機;同樣,漢斯·貝特在氫彈研製成功之前,預估了氫彈的威力、警示核武器的風險。

· 科學家團隊的獨家點評

為了製作這本專刊,《環球科學》不僅邀請了18位國內科學家參與翻譯、審校,確保準確傳遞文章的思想精髓;還由科學家撰寫獨家點評,以當今科學界的視角回顧這些經典之作。科學家團隊與《環球科學》編輯團隊聯手打造,送上一部兼具思想性、準確性與可讀性的經典文集。

更多內頁詳情

《科學美國人》諾獎得主經典文集

現已正式發貨

即刻購買,可享8.2折包快遞

相關焦點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為什麼窮人逃不出「貧窮陷阱」?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愛因斯坦、伽莫夫、薛丁格各寫了一本書,向人類透露上帝創世秘密
    2018年,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的錄取通知書裡,還附有一本書,這是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送給清華新生的一本書。書名叫《從一到無窮大》。裡面還有邱校長的一封信。【親愛的同學們:在你們即將進入清華大學學習之際,作為校長,我送給你們的第一份禮物是《從一到無窮大》這本書。讀書可以讓一個人的思考更有深度,從而形成對世界更為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從一到無窮大》是當今世界最有影響的科普經典名著之一。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_讀書_澎湃...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為什麼窮人逃不出「貧窮陷阱」?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諾獎得主40多篇論文作假?諾獎背後的風起雲湧
    這些都只是他作假的冰山一角,Gregg被指控的還有重複使用同樣的數據。 而他文章的共同執筆者,也是他的學生幾乎是和他一起完成了這些ps的工作,甚至他幫助他獲得了諾貝爾獎的HIF上都有作假的痕跡。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這本書嘗試運用行為金融學的原理解決社會重大問題。他的其他著作包括2015年出版的《「錯誤」的行為》,這兩本作品均已有中文版面世。此外,塞勒還在《美國經濟評論》、《政治經濟學雜誌》等多本著名刊物上發表過大量文章。
  • 這所大學一個論壇,2位諾獎得主出席,2位諾獎得主發來視頻!
    咋一聽不過是一個論壇,沒有什麼稀奇的,但這個論壇卻與別的論壇有所不同,來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還有2位諾獎得主發來視頻,1位美國院士、1位荷蘭院士和6位國內院士共同出席,堪稱國際頂級科學論壇。名家薈萃,專家鹹集,所為何事?原來是交流和探討分子科學與化學領域的前沿研究和成果。你看一看,前沿研究和成果。這個前沿絕對是世界級的。
  • 剛剛,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 人大社第39位諾獎得主作者!
    這意味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39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作者的誕生,也是自2000年該獎項頒發18次以來,人大出版社作者第17次榮獲該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瑞典中央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並於1969年首次頒獎。該獎項被世界公認為經濟學界評級的最高榮譽,引導了當代經濟學研究向縱深方向發展。
  • 19年19位諾獎得主!日本人是如何成為「諾獎收割機」的?
    諾貝爾評獎委員會表示,這三人的研究使鋰離子電池的使用方式更加穩定,從而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為打造一個無線互聯的社會奠定基礎。話說當代鋰電池的使用大國無疑是中國,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比亞迪電子等公司都在中國,然而中國人卻與這次鋰電池主題的諾貝爾獎無緣,這實在是令人遺憾。
  • 保羅·狄拉克:「像羚羊一樣害羞」的諾獎得主
    一家倫敦報紙曾這樣評價這位諾獎得主:「像羚羊一樣害羞,如女王僕人一樣謙遜」。  「我要做我自己」  1902年,狄拉克出生於英國布里斯托,他的父親是瑞士人,母親是英國人。  不知是不是父親的原因,狄拉克對說法語有些排斥,但可以確定的是,他的學校教育都是在英語環境中完成的。
  • 2017諾獎物理獎得主:發現引力波 一場40年的「打賭」
    2017諾獎物理獎兩位得主講述:  發現引力波  一場四十年的「打賭」  從去年開始位居《科學》《自然》雜誌年度十大科學發現榜首,到今年諾獎物理獎獲獎領域,被稱為「時空漣漪」的引力波由於證實了愛因斯坦百年前的預測,拓展了人類的科學知識邊界
  •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1999年,中國授予23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其中8位,出自同一所學校。有人覺得難以置信。事實上,這所學校,還培養出了2名諾獎得主、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100多名人文大師以及174名兩院院士。這就是由三所大學臨時合併而成的西南聯大,僅僅在昆明存在了8年零8個月,畢業生不過3343名。
  • 諾獎最遺憾的華裔陪跑者
    安德裡亞·蓋茲也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史上第4名女性得主,包括今年三位最新得主在內,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有216名獲獎者,但僅有4位女科學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備受矚目的華人科學家戴宏傑遺憾陪跑,無緣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史上第7位華人得主。
  • 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原來這些名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已經有20多位諾獎得主來自加拿大,而且6個領域獎項(物理、化學、文學、生物或醫學、和平、經濟學)全部覆蓋。胰島素的發明拯救了無數糖尿病人,這是人類醫學在20世紀取得的巨大進步!加拿大生理學家、外科醫師Frederick Grant Banting(弗雷德裡克·格蘭特·班廷)因發現了胰島素在192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是加拿大第一位諾獎得主!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獎!上任諾獎得主竟然這樣說…… | 解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彭羅斯的獲獎說明諾獎對理論性強的工作態度更友好了。彭羅斯是傑出的理論家,但是這個與諾獎傳統風格不一致,更適合突破獎。彭羅斯是證明了一個定理,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按照諾獎傳統,很難得諾獎。羅傑·彭羅斯是科學界的一個名人,也是奇人。他同時是娛樂數學家與具爭議性的哲學家。
  • 諾獎得主們年輕時都有哪些特徵?擅長合作、論文高產是關鍵
    儘管諾獎得主和其他科學家都依賴合作開始自己的科研生涯,研究發現,未來的諾獎得主在生涯初期會在更大的團隊中工作,發表的合作論文平均數量是其他科學家的兩倍。而在他們這一時期發表的論文中,最終擠進高被引前 1% 的論文數量更是達到其他人的 6 倍之多。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包含HIV序列,蒙塔尼「失足」偽科學
    蒙塔尼曾在 2008 年獲得諾貝爾獎,在病毒學研究領域已經是全球頂尖的學者,但這一背景也並沒有讓他的爭議言論在學界獲得廣泛的支持。中國知名生物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發表文章《對某校引進諾貝爾獎得主的意見》批駁了 「病毒來源實驗室」 的說法,稱以蒙塔尼的身份,他的這番言論有很強的欺騙性。蒙塔尼錯在了哪裡?
  • 諾獎得主的花式翻車:學術造假,種族主義,變身神棍
    那些聲名狼藉的諾獎得主,最後都去了哪裡?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了威廉·凱林(William G.然鵝,獲獎一年後,其中兩位諾獎得主就被爆出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雷格·塞門扎在PubPeer上被掛了41篇,彼得·拉特克利夫被掛了12篇。雖然這些論文都不包括兩位獲獎者最關鍵的那篇研究,但也有不少是諾獎相關的後續研究,對於諾獎的聲譽,也會產生不好影響。大多數情況下,諾獎的科學獎項都是發給一些已經蓋棺定論的研究,出錯的概率很小,但諾獎得主畢竟也非完人,「翻車」的情況並不少見。
  • 諾獎雙料得主當選中科院院士:曾讓青蛙在半空中飛行
    另外,16人新當選為中科院外籍院士,其中有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2為諾獎得主分別是安德烈·蓋姆和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海姆發表了超過150篇的頂尖文章,其中很多都發表在自然和科學雜誌上。  他科研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2004年在曼徹斯特大學任教期間他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發現了2維晶體的碳原子結構,也就是著名的石墨烯。他傑出的研究工作已經使他獲得了無數的獎項。
  • 91 歲的諾獎得主因種族歧視被剝奪榮譽稱號
    諾獎得主「DNA 之父」沃森老爺子可謂是禍不單行,前段時間剛剛遭遇了車禍,最近又迎來一大暴擊——被剝奪所有榮譽稱號。圖片來源: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1 月 11 日,冷泉港實驗室宣布與諾獎得主詹姆斯 · 沃森(James Watson)徹底斷絕關係,並收回授予他的所有榮譽稱號,包括撤銷他的名譽主席、名譽教授以及名譽董事等榮譽頭銜。
  • 諾獎得主奎洛茲:如能多留意女科學家,這將是諾獎的一大進步
    昨晚,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不僅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且三位新晉得主中有一位是女性,安德裡亞·蓋茲(Andrea Ghez)也由此成為諾獎物理學獎歷史上第4位女性得主。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截圖不過要說預言家,還得屬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迪迪埃·奎洛茲,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情況都在他近日接受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的訪談中一一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