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8月28日訊 傍晚,家住長沙市開福區王家壠的曾欣穎抱著寶寶在小區溜達了半小時,回家一看,寶寶的腿上赫然出現了3個大紅包。「一看就是蚊子叮的,而且腫得很大。」曾欣穎覺得很奇怪,「怎麼天氣涼了,蚊子還這麼多?」對此,疾控專家表示,因為降水和氣溫的因素,秋蚊子將出現一個活動高峰期。
30℃左右是蚊子最愛
長沙市疾控中心有害生物防制科科員彭萊介紹,一般人認為夏天最熱時蚊子最猖狂,其實30℃左右是蚊子的最愛。蚊子的生長離不開水,如果溫度太高,水容易蒸發,蚊子就不能繁殖發育。「今年6月份溫度適宜,雨水也多,所以蚊子密度最高,高溫的七八月份有所下降,估計到9月份還會出現一個小高峰。」彭萊說。
很多人覺得秋蚊子叮人最毒,專家稱,這是因為秋天來臨,母蚊最後一次吸血產卵,攻擊性更強。
長沙設15個監測點盯蚊子
長沙市疾控中心在市內設了15個成蚊密度監測點,其中居民區3個(文藝路有色冶金宿舍18棟、富綠小區、向韶村55棟),公園3個(馬王堆漢墓綠化帶、天心公園、月湖公園),醫院3個(馬王堆醫院、長沙市六醫院、利慈醫院),農戶和牲畜棚各3個。
彭萊介紹,從監測來看,長沙市主要是淡色庫蚊、三帶喙庫蚊、白紋伊蚊和中華按蚊。「白紋伊蚊」俗稱「花腳蚊」,白天晚上都活動,喜歡在日間和燈光下吸血,出現頻率比其它蚊子高,吸血也更兇猛。
■記者 徐焰 實習生 易月 通訊員 謝丹
支招
花草可驅蚊
長沙市疾控中心有害生物防制科李平非教授介紹,家中的易拉罐、瓶、盆、泡菜缸、澆水壺、冰箱接水盤等積水容易孳生蚊蟲,要及時清除,可放入少許食鹽或滴兩滴油,還可把夾竹桃葉、艾蒿、貓眼草切碎投入水中殺蚊。
另外,種些七裡香、食蟲草、除蟲菊、夜來香、梔子花、驅蚊草等花草也可以驅蚊。彭萊還分享了一個自己的防蚊小招:每隔3-4小時噴一遍帶防蚊成分的花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