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要在全球繪製「產業地圖」「人才地圖」

2020-12-06 華夏經緯網

  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提高「雙招雙引」精準度,在全球範圍繪製「產業地圖」「人才地圖」。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全球範圍配置資源,讓代表委員感到振奮。

  澳門大學副校長高薇委員向記者分享了一個好消息:澳門大學與濟南大學開展的水泥基壓電傳感器的研發計劃將於明年進入應用階段,屆時這種能夠實時遠程監測經過車輛重量、速度的新材料,有望為山東企業轉型升級和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帶來新機遇。

  「基於優勢互補的合作更能提高『雙招雙引』的精準度。」高薇委員說,澳門大學擁有新材料、新能源等優勢學科,與歐洲許多科研院所也有緊密合作,山東產業基礎雄厚,產業門類齊全,兩地的合作將推動更多高質量科技成果在山東落地轉化,推動山東經濟轉型發展。

  優勢互補的跨地域、多領域合作,展現出拓展配置資源平臺的獨特優勢。

  「提升精準度,體現了省委省政府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威海市副市長楊麗委員表示,要在「雙招雙引」實際工作中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從威海來看,正是精準化工作思路打開了「雙招雙引」量質齊升的新局面。她介紹,威海緊盯自身產業布局,先期引入專業機構進行諮詢,梳理產業鏈關聯的國際大企業,篩掉不適合的,再圍繞7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引進資本項目,確保進入威海的都是補鏈強鏈延鏈的關鍵項目。

  精準從哪裡來?對這一問題,代表委員們給出的答案可謂各具特色。

  「專業化造就精準化。」楊麗委員表示,威海不搞全員招商,而是依賴以經濟部門為主體的專業團隊。專家型的團隊成員不僅經驗豐富,而且能圍繞本地產業發展的方向、規劃、特點及要素培育等開展工作,成功為威海引進大批高質量大項目。數據給出了強有力說明:2019年威海實際使用外資達12.2億美元,增幅達42%。

  「精準化的『雙招雙引』需要注入平臺思維。」青島銀行董事長郭少泉代表的回答則更有青島韻味。金融業人才是核心資源,要將全球頂尖資源為我所用,需要在多樣化的平臺上實現聚集交互。郭少泉介紹,通過博士後工作站的建立搭建起高端人才的孵化場,現在青島銀行每年接收海內外高層次金融人才的申請十餘份,年培養高端人才4-5名。作為A+H銀行,青島銀行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平臺,每年1-2次「走出去」參加路演,廣泛吸引海外機構投資,在香港通過發行境外優先股募集資金12億美元,把「人才地圖」「產業地圖」繪向全球。(李振)(完)

來源: 大眾日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全球海底地圖繪製完成近20%
    【新華社微特稿】在一個繪製海底地圖的國際合作項目努力下,地球海底19%的地圖已經繪製。據路透社報導,「海底2030」的項目研究人員21日說,全球海底19%的地圖已經繪製,高於一年前15%的水平。慈善機構日本財團和非營利的「大洋地勢圖」組織2017年發起「海底2030」項目時,全球海底只有6%有地圖。項目負責人傑米·麥克麥可-菲利普斯說:「今天的水平是19%,意味著我們還有81%的海洋要測量、要繪圖。這個區域是火星(表面)的兩倍大,我們要在未來10年內完成。」
  • 谷歌地圖試圖為全球超過10億用戶繪製全球地圖
    打開APP 谷歌地圖試圖為全球超過10億用戶繪製全球地圖 發表於 2020-03-15 17:05:00 谷歌地圖試圖為全球超過
  • 全球空氣汙染地圖繪製
    這些地圖使用了來自哥白尼Sentinel- 5p衛星的數據,用14天的移動平均值顯示了二氧化氮的平均濃度。這些地圖不僅顯示了全球範圍內隨時間的變化,還為用戶提供了放大到感興趣區域的可能性,例如中國的任何城市或地區。
  • 全球五分之一的海底已完成地圖繪製
    全球五分之一的海底已完成地圖繪製2016年,由日本東洋銀行資助的「海底2030項目」啟動,當時,僅有6%的全球海底被調查,現在,1/5的海底已經完成地圖繪製,也就是19%。項目主任傑米·麥克麥可·菲利普斯表示:「這意味著我們還有81%的海洋需要勘測,需要繪製地圖。這是一個面積約為火星面積兩倍的區域,我們必須在未來十年內完成這一目標。」
  • 繪製棉花基因組精密地圖
    如何研究出突破性的高產優質多抗品種,對我國的棉花產業發展關係重大。  多年來,南京農業大學教授郭旺珍一直圍繞棉花基因裡的秘密展開研究,她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我所做的工作,是為棉花畫一張詳盡而簡明的基因『聯絡圖』,找出棉花基因與重要性狀之間的關聯,為棉花的品種改良提供指導『秘笈』。」目前,郭旺珍取得的研究成果相關數據信息已上傳國際棉花公共資料庫,供全球同行共享。
  • 民航聯盟:全球數百科學家繪製,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發布
    民航聯盟據日內瓦綜合電: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周一發布,這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共同繪製而成。新地圖呈現「宇宙膨脹完整故事」據航盟聯盟了解,這張地圖是基於1998年的原有數據,以及「斯隆數位化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簡稱SDSS)項目的最新六年調查結果,該「延展重子振蕩光譜調查」(extended Baryon Oscillation Spectroscopic
  • 來,一起翻閱宋人繪製的地圖
    通過遺留至今的地圖,我們或許可以窺視出宋人的「天下觀」以及對世界的認知。《東震旦地理圖》地圖作為古代社會王權的象徵,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極為突出的地位。舉凡版圖之拓展,疆域之徵戰,邊防之鞏固,土地之經界,日常之行政,皆需地圖。故地圖之繪製,乃歷代王朝之國家事業,向為發達。宋代以前存世的地圖十分罕見,宋代則不然。
  • 古代沒有衛星,地圖要如何繪製,有一個人解決了這項難題
    科技的發展,讓人們利用現有的衛星技術就能將一張衛星圖製作成高清的地圖,然而古代沒有衛星,那麼他們的地圖又是怎樣繪製完成的,即使沒有發達的設備,也阻擋不了這樣一個人,他親自為人們解決了這一難題。  早期的地圖測量  面對著殘酷的現實,人們只好腳踏實地對每一個地方進行實地測量,不論是什麼樣的地圖,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研究繪製精度更高的全球氣候劃分地圖
    2006年,該系統被精細地繪製成空間解析度為0.083°的地圖,把人們對該系統的關注和應用推向了新的研究熱潮。 最近,該系統的研究又出力作,Nature推出的數據雜誌開源期刊Scientific Data於2018年10月30日發表了由Hylke E. Beck, Niklaus E. Zimmermann, Tim R.
  • 繪製全球疫情實時地圖的中國留學生
    正是這樣的專業敏感度和對疫情信息的敏感度疊加,使得他們較早意識到製作世界疫情地圖的意義和價值  美東時間5月7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追蹤地圖顯示,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確診病例已超過375萬,死亡病例超過26萬;美國確診病例超過122萬,死亡病例超過7.3萬。  地圖底色黑沉,而疫情血紅。
  • 無法與谷歌地圖抗衡 蘋果擬繪製全球室內地圖
    6月8日,據國外媒體報導,據參加今年蘋果世界開發者大會的美國Onyx Beacon公司的執行長羅曼·福克(Roman Foeckl)表示:「蘋果已經開始從事一項極具雄心的項目,即利用iPhone手機中的iBeacon傳感器來繪製商店、辦公室、會場和商場等實體建築內部的地圖。
  • 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
    「輿」指的是車輛,古人繪製地圖時就是駕著一種叫做「記裡鼓車」的馬車丈量世界,馬車行到哪裡,地圖便畫到哪裡。至於地圖之外的世界,不是一片蠻荒,就是與己無關。在古代中國,只有統治階級才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的地圖測繪,也只有作為知識分子精英的士大夫才掌握著繪製地圖的秘密。
  • 日本將於2030年完成「全球海底深度地圖」繪製
    該項目已於2017年6月5日至9日,在紐約聯合國海洋會議上正式啟動,並計劃於2030年完成全球海底深度地圖繪製。覆蓋全面的海底地圖可以有效地防止汙染、保護海洋環境、預測海嘯波的傳播,並有助於報告潮汐和海浪行動研究。另外還有助於搜索和救援行動,例如MH370馬航事件。
  • 西洋人繪製的第一幅中國分省地圖
    由葡萄牙耶穌會士、傑出的地理學家巴布達(LUIZ JORGE DE BARBUDA)1584年繪製的西方世界第一幅單張的、並以中國命名的中國分省地圖,最近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發現。  在這幅地圖上,巴布達概括了自16世紀以來葡萄牙的航海探險者、商人、國家公使、耶穌會士傳教士等在中國的發現和觀察。
  • 新世界地圖來了!新舊地圖為何出現繪製偏差?
    人們總是沒有停止探尋地球的腳步,自從有了把地球「畫」下來的想法,世界地圖也經歷了多重演變,各種地圖的畫法經過沉澱後留下了主要的流派。然而,大家雖然已經習慣了屋子裡掛著的、書本裡印的世界地圖。但這幅地圖能真實反映我們的世界嗎?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有三位研究人員公布了他們繪製的最新世界地圖,他們表示,這才是我們生活世界的真實大小。
  • 世界上古老的地圖是怎麼繪製的?
    在18 世紀初,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託普卡比宮,發現了幾張古代地圖,其中有的是古人複製、臨摹的。
  • 歐洲人過去是怎麼繪製中國地圖的?
    歐洲人過去是怎麼繪製中國地圖的?表現在地圖上,就是西方繪製的中國地圖越來越準確。巴爾布達的《中國新圖》       巴爾布達繪製的《中國新圖》,是西方歷史上繪製的第一幅單幅中國地圖。在西方以往繪製的地圖上,中國常被畫在亞洲或東亞地圖上,不被當作一個獨立地理單元來繪製。
  •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作為16世紀地球儀和世界地圖補充讀物的相關指南中,經常包含這種類型的介紹。在此類介紹中,作者會強調,一個人坐在椅子裡,在一本地圖書陪伴下所完成的對遙遠異域的旅行,要比被難以預料的海洋所支配、在一條船搖晃的甲板上完成的旅行,更愉快也更安全。
  • 通過人工智慧、衛星圖像和智能無人機繪製全球汙染地圖
    從繪製全球捕魚船隊到繪製地球上不斷變化的森林,數據、計算和人工智慧都可以得到非常積極的利用。如果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處理全球汙染,特別是測繪非法垃圾堆積物,結果會怎樣?四年前,我遇到了下級法官Kenk讓我們基金會的使命是「連接,使世界各地的人們和組織,使我們的地球浪費自由」,當時有113個國家的1500萬名志願者工作清除非法傾倒世界各地的網站。
  • 十八世紀的古老世界地圖,朝鮮人繪製的地圖中國是世界中心
    1、這幅 地圖是18 世紀晚期由奧格斯堡出版商出版的世界地圖。這是根據法國地圖繪製師繪製的地圖。該地圖使用彩色色調和邊界來劃定各大洲,歐洲、亞洲和非洲之間的邊界劃分的非常清晰。2、這幅地圖屬於木刻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