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青製藥:中藥材供應商抽檢屢不合格 重要研發成果或存可替代性

2021-01-07 紅商網

  據招股書,2019年,萬年青製藥的銷售人員、管理人員和研發人員人數分別為159人、83人、55人。

  經《金證研》滬深資本組測算,2019年,萬年青製藥的銷售人員、管理人員和研發人員的平均薪酬分別為8.08萬元、6.96萬元、6.19萬元。

  以上情形看來,萬年青製藥研發費用率不及同行均值,且其募投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中的研發課題均不是獨立研發,在其「自主研發創新與科研機構合作並重」的表示之下,萬年青製藥的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幾何?加之2019年,其研發人員薪酬均低於內部銷售、管理人員的平均薪酬,其對研發的重視程度如何?猶未可知。

  四、供應商自成立起或為「零人」公司,成立次年即合作交易數據真實性存疑

  另一方面,萬年青製藥採購額累計近800萬元的原材料供應商,或成立以來均為「零人」公司。

  據招股書,2018-2019年,亳州市慶聚藥業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亳州慶聚」)分別為萬年青製藥的第三大、第一大供應商。

  其中,2018年,萬年青製藥對亳州慶聚的採購金額為255.21萬元,佔萬年青製藥當年總採購額的4.14%。2019年,萬年青製藥對亳州慶聚的採購金額為516.91萬元,佔萬年青製藥當年總採購額的7.56%。

  值得注意的是,萬年青製藥在亳州慶聚成立不久,便與其開展合作。而2019年,亳州慶聚的獨資股東實繳金額為0元。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亳州慶聚成立於2015年9月2日,註冊資本為50萬元,組織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而截至2019年末,獨資股東趙元英實繳金額仍為0元。

  據招股書,2016年,萬年青製藥就已經開始和亳州慶聚展開合作。兩年後,即2018年因採購量上升,亳州慶聚成為萬年青製藥的前五大供應商之一。

  而事實上,亳州慶聚社保繳納人數常年為0人,或系「零人」公司。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6-2019年,亳州慶聚社保繳納人數均為0人。

  也就是說,在成立次年與萬年青製藥合作,成立後的第四年又成為萬年青製藥的第一大原材料供應商的亳州慶聚,或成立至今為「零人」公司,雙方的交易數據真實性存疑。

  五、3家中藥材供應商頻頻因產品不合格被「點名」,產品質量存隱憂

  有效及嚴格的供應商準入機制,對於醫藥企業保證藥品質量十分重要。而對於萬年青製藥來說,藥品「質量」這一關或「埋雷」。

  需要指出的是,與萬年青製藥合作的原材料供應商湖北道地藥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道地」)多個產品抽檢不合格,產品質量或存隱憂。

  據招股書,2017-2018年,萬年青製藥對湖北道地的採購金額分別為334.1萬元、246.37萬元,採購佔比分別為4.66%、4%。同期,湖北道地分別為萬年青製藥的第四、第五大原材料供應商,採購內容主要是中藥材,同期萬年青製藥分別向湖北道地採購金銀花、五味子、炒酸棗仁、遠志、姜半夏等,遠志、山葡萄、醋制延胡索、生半夏、蒲公英等。

  而2019年及2020年1-9月,萬年青製藥對湖北道地的採購金額分別為153.26萬元、66.34萬元。

  2017年,湖北道地生產的五味子、木通存在不合格的情形。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12月26日發布的《江蘇省2017年第4期藥品質量公告》,經徐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湖北道地生產的五味子的含量測定項目不符合規定。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10月30日發布的《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31批次中藥飲片質量抽檢不合格的通告(2017年第7期)》,經菏澤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檢驗,湖北道地生產的木通的性狀、鑑別-顯微、薄層色譜項目不合格。

  無獨有偶,2018年,湖北道地生產的五批產品抽檢不合格。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8年1月25日發布的《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32批次中藥飲片質量抽檢不合格的通告(2018年第1期)》,經菏澤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檢驗,湖北道地生產的吳茱萸的性狀項目不合格。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8年4月11日發布的《湖北省藥品質量公告(2018年第1期)》,經湖北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湖北道地生產的蜈蚣的性狀項目不合格。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8年11月5日發布的《湖北省藥品質量公告(2018年第3期)》,經三峽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驗,湖北道地生產的紫河車的性狀項目不合格。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8年10月31日發布的《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質量公告》,經天水市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驗,湖北道地生產的牡丹皮的性狀項目不合格、蜜南五味子的含量測定項目不合格。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8年2月9日發布的《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4批次抽檢不合格藥品的通告(2018年第2期)》,經西平縣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湖北道地生產的紅花的雜質項目不合格。

  到2019年,湖北道地生產的產品在檢查不合格通告中仍「榜上有名」。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9年10月23日發布的《國家藥監局關於83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2019年第75號)》,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湖北道地所生產的淡豆豉的性狀項目不符合規定。

  由上述情形可見,在合作期間,湖北道地生產的產品頻頻因存在不合格項目被「點名」,與此類「問題」供應商合作,萬年青製藥產品質量存隱憂。

  而合作的「問題」供應商並不止湖北道地一家。

  據招股書,2017年,萬年青製藥向安徽和濟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和濟堂」)採購原材料,採購金額為501.69萬元,採購佔比為7%。同期,安徽和濟堂為萬年青製藥第一大原材料供應商,採購內容主要是溪黃草、穿心蓮等中藥材。

  而在交易期間,安徽和濟堂多個產品抽檢不合格。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12月14日發布的《福建省藥品質量公告(2017年第9期,總第70期)》,經寧德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驗,安徽和濟堂生產的谷精草的性狀、鑑別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12月26日發布的《江蘇省2017年第4期藥品質量公告》,經常州市食品藥品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安徽和濟堂生產的槲寄生的含量測定項目和獨活的性狀項目不符合規定;經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安徽和濟堂生產的幹蟾皮的性狀項目不符合規定。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11月9日發布的黑食藥監應急〔2017〕342號通告,經齊齊哈爾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驗,安徽和濟堂生產的當歸的性狀項目不合格。

  不僅如此,萬年青製藥2017年第三大原材料供應商安徽盛海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盛海堂」),也在與萬年青製藥交易期內,存在多個產品抽檢不合格的「黑歷史」。

  據招股書,2017年,萬年青製藥向安徽盛海堂採購原材料,採購金額392.9萬元,採購佔比為5.48%。同期,安徽盛海堂為萬年青製藥第三大原材料供應商,採購內容主要是川貝母、五味子等中藥材。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4月10日發布的《福建省藥品質量公告總第65期》,經福建省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檢驗,安徽盛海堂生產的法半夏的性狀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12月14日發布的《福建省藥品質量公告(2017年第9期,總第70期)》,經寧德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驗,安徽盛海堂生產的金錢草的性狀、鑑別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10月16日發布的《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第5期藥品質量公告》,經重慶市涪陵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安徽盛海堂生產的?桃仁的性狀、鑑別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7年9月23日發布的《總局關於17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的通告(2017年第152號)》,經成都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安徽盛海堂所生產的八角茴香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含量測定。

  至此,2017年,萬年青製藥前五大供應商中,三家原材料供應商生產的中藥材多次因不合格遭「點名」,萬年青製藥的遴選機制或存「漏洞」,而其如何保證產品質量?不得而知。

  六、社保繳納人數與「官宣」對不上,財報現疑雲

  再把目光轉向萬年青製藥的子公司。

  據招股書,廣東萬年青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年青醫藥」),是萬年青製藥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1年11月3日,主要負責萬年青製藥產品的銷售和市場營銷工作。2018-2019年,納入萬年青製藥合併報表範圍內的僅萬年青醫藥一家子公司。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7-2019年,萬年青醫藥社保繳納人數分別為0人、0人、173人。

  此外,2018-2019年,萬年青製藥披露的社保繳納人數與「官宣」對不上。

  據招股書,2017-2019年,萬年青製藥及其子公司萬年青醫藥繳納社會保險員工繳納人數分別為275人、322人、408人。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7-2019年,萬年青製藥社保繳納人數分別為222人、226人、241人。

  經《金證研》滬深資本組統計,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8-2019年,萬年青製藥及其子公司萬年青醫藥社保繳納人數分別為226人、414人。

  可見,2018-2019年,萬年青製藥在招股書中披露的社保繳納人數,比「官宣」分別多出96人、6人,令人不解。

  至此,萬年青製藥能否如其所言「更穩妥、更紮實、更陽光、更健康地發展」,且其能否成功扣開資本的大門?《金證研》滬深資本組進一步研究。

  來源:《金證研》滬深資本組 陸北/作者 沐靈 映蔚 洪力/風控

共2頁 上一頁  [1] [2]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萬年青

相關焦點

  • 雲南抽檢出12批次不合格藥品 均為中藥材和中藥飲片
    掌上春城訊5月7日,記者從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獲悉,為加強藥品質量監管,保障公眾用藥安全,雲南省省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藥品監督抽檢,根據全省藥品抽檢核查情況,現將抽檢發現的不合格藥品予以公告。
  • 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發布,這些品牌抽檢不合格!
    其中有多個品牌出現連續多次質量抽檢不合格。3:無印良品 上榜原因: 半年內兩次產品抽檢不合格 質量黑榜5:小米衛浴 上榜原因: 半年內兩次抽檢3款產品不合格
  • 2017年不合格飲片達4000批次 中藥材基地化建設或成趨勢
    不合格飲片達4000餘批。」近日,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聯盟主辦的「第六屆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會「上,一位藥材基地人士透露。「藥材好,藥才好」,再次成為重要議題,而此次大會,20家基地企業獲得「三無一全」品牌基地證書。
  • 寧德市工商局抽檢16批次水泥商品 不合格2批次
    其中,抽檢16批次水泥,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率為12.50%。本次抽查水泥商品種類為複合矽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矽酸鹽水泥,不合格批次均為複合矽酸鹽水泥,不合格項目為3d抗折強度、3d抗壓強度。不合格經銷企業名單序號
  • 揚電科技IPO:現金流一直徘徊「警戒線」,產品多次抽檢不合格
    有專業人士對發現網表示,現金流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很多企業破產倒閉,並不是盈利能力出現問題,而是資金鍊斷裂,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即使有好的機會擺在面前,也不得不面對失敗的結果。然而發現網卻注意到,揚電科技的現金流卻一直處在「警戒線」。
  • 艾媒諮詢: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中藥材行業數據監測季度報告
    受多重因素影響,7、8月份中藥材市場活躍度不高,價格指數一路走低,但9月中下旬,中藥材的傳統旺季逐漸來臨,中藥材價格指數漲到了自今年3月份以來的新高。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在旺季的帶動下,中藥材價格在第四季度前中期依舊會呈上漲的趨勢。
  • ...昂刺魚等抽檢多批次不合格-水產 抽檢 電導率 批次 純淨水 合格...
    東方網7月10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昂刺魚等水產多批次抽檢不合格,貨源指向銅川路市場。昨天,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2014年第一季度水產及水產製品、飲料、酒類、乳製品、調味品、烘焙食品、特殊膳食食品、豆類及其製品監督抽檢的結果,水產及水產製品合格率較低,為88.1%。
  • 四種香港產中成藥在澳門抽檢不合格
    四種香港產中成藥在澳門抽檢不合格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6日 20: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澳門七月十六日電 (記者 畢永光)澳門衛生局對市面上的中成藥抽樣檢驗後發現,包括香港產四種中成藥在內的七種相關批號中成藥的微生物含量超出澳門標準
  • 臨沂1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電導率不合格成主因
    14日,臨沂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外公布第2批食品生產環節市級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其中,蔬菜製品、餅乾、飲用水等18批次產品抽檢不合格,不合格的大桶水共有14批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臨沂市食品生產環節監督抽檢計劃安排,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全市範圍內對餅乾、罐頭、飲料、乳製品、調味料、蔬菜製品等共11大類510批次的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
  • 合肥市工商局:1批次電風扇產品抽檢不合格
    根據抽檢結果,此次抽檢合格商品12組,合格率92.31%。本次抽檢從商品種類來看,電風扇類商品共抽檢4組,合格3組,合格率為75%;廚房機械類商品共抽檢9組,合格9組,合格率為100%。據本次發布的《合肥市2018年度家用電器類網絡商品質量抽檢結果公示 》,安徽先一鋒工貿有限公司經銷的1批次FS-40型落地扇樣品被檢出不合格,標稱生產或供貨單位為佛山市南海歐科電器有限公司。
  • 醫藥行業用泛微實現GMP&GSP合規管理:製藥放心、管理省心
    1、製藥資料智能管,信息統一、審核方便   泛微把ERP軟體統一到一個平臺,藥企製藥過程中的各類設備、藥品、原料、人員、供應商等信息在OA系統都有詳細的電子檔案。
  •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食品12批次不合格 發現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
    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茶葉及相關製品、乳製品、飲料、酒類、糕點等23大類食品512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4大類食品12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汙染、質量指標不達標。
  • 上海抽檢 多批次LED燈具不合格
    圖/視覺中國標誌、騷擾電壓等項目不合格問題突出11月10日,上海市工商局官網發布了網絡平臺銷售的LED燈具的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檢結果。結果顯示,此次抽檢的25個批次LED燈具,有4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16%。
  • 四川抽檢食品不合格率2% 盒馬鮮生多寶魚復檢仍不合格
    》顯示,近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肉製品、蜂產品、酒類等15大類食品637批次樣品,檢出15批次樣品不合格。據中國經濟網計算,此次抽檢不合格率為2.35%。其中,成都盒馬鮮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盒馬鮮生」)九眼橋分公司銷售的1批次「多寶魚」抽檢不合格, 檢驗機構為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該公司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並申請復檢,經國家輕工業食品質量監督檢測成都站復檢後,維持初檢結論。
  • 曝光臺 | 汾河製藥連續3年登上不合格名單!重慶市藥監局通告12批次...
    近日,重慶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重慶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12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稱,重慶市藥監局組織有關單位開展藥品抽檢,經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等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山西汾河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汾河製藥)等11家企業生產的12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
  • 太極集團綿陽製藥一批黃連上清丸被曝不合格
    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海南省2012年下半年藥品質量公告,曝光19批次不合格藥品。   根據公告,2012年下半年抽驗各類藥品2017批次,不合格藥品19批次,其中基本藥物3批次,非基本藥物16批次,抽驗藥品不合格率為0.94%。
  • 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1月11日,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20年第27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近期,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536批次,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蔬菜製品、蛋製品等5大類產品。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等指標。其中合格樣品532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具體情況如下:一、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麗江精粹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核桃油,酸價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
  •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1月26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44期)。通告稱,根據2020年國家和廣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該局組織抽檢肉製品、飲料、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8類食品608批次樣品。
  • 天津市市場監管委抽檢22批次保健食品樣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3月14日,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發布《關於2018年3.15期間保健食品專項監督抽檢監測22批次產品信息的通告(2018年第2號)》,共抽檢22批次產品,經檢驗全部合格。
  • 「半球」電熱水壺抽檢不合格
    中國消費者報長春訊(記者李洪濤)近日,吉林省工商局發布流通領域家用電器類商品質量抽查檢驗結果,標稱品牌「半球」電熱水壺等9批次小家用電產品質量抽檢不合格。   據介紹,吉林省工商局近期委託通化市工商局對標稱廣東、山東等地生產銷售的小家電商品進行了抽查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