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替醫療誕生顛覆性抗癌療法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本報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田豔軍)近日,2019年中關村顛覆性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項目名單公示,數百項技術轉化項目經過函評、現場答辯、專家評審、院士團隊評審等多個環節,最終評選出8項顛覆性技術轉化項目,其中,經開區企業北京卡替醫療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替醫療」)的「基於超級TIL(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細胞技術的抗癌藥物研發」項目,是公示名單中唯一針對實體瘤的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的顛覆性技術。

卡替醫療將TIL技術、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技術以及突破腫瘤微環境抑制作用的基因改造技術有機融合,研發出針對實體瘤的顛覆性抗癌藥物。臨床實驗數據顯示,超級TIL以普通TIL療法萬分之一的劑量即可達到對晚期多線治療無效的實體瘤疾病控制率近100%、客觀緩解率30%的療效。同時,超級TIL具有不限癌種、不限疾病分期的潛力以及製備成本低、製備周期短的技術優勢。

儘管CAR-T在血液腫瘤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但CAR-T在實體瘤領域仍然沒有突破,因為實體瘤和血液腫瘤有很大的不同。要想藉助免疫細胞治療攻克實體瘤,需要解決如何獲得識別異質性腫瘤的T細胞、腫瘤微環境對T細胞的抑制作用、T細胞數量擴增、細胞來源依賴於手術組織製備成本高昂等五大難題。

卡替醫療擁有一支由海歸學者和本土青年科學家組成的研發團隊,其技術淵源可追溯至美國國立衛生院(NIH)和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等全球免疫細胞治療的泰鬥級科學家。團隊早在2015年於經開區成立之時,就意識到CAR-T、TCR-T等實體瘤治療技術都存在局限性,無法同時突破實體瘤治療的五大難點。歷經五年的艱難探索,卡替醫療科學家團隊將TIL技術、CAR-T技術和克服腫瘤微環境抑制作用的基因改造技術融合,終於研發出治療實體瘤的「超級TIL」細胞產品,一舉攻克前述五大難題。

超級TIL進入人體後,能精準找到腫瘤組織,能突破腫瘤微環境的抑制從而實現更強殺傷力,並且實現TIL細胞數量在體內的超強擴增,保證了「我軍」(TIL細胞)兵力足以戰勝「敵軍」(癌細胞),而且體內擴增替代體外擴增的設計,也順帶著解決了製備周期和成本的難題,使得超級TIL成為未來人人治得起的療法。此外,卡替醫療還開發了只需要藉助外周血細胞、而無需依賴於手術組織來製備超級TIL的技術,使得這一療法人人可及,從而將極大拓展未來市場空間。

目前,卡替醫療基於超級TIL細胞技術抗癌藥物研發項目正與臨床研究中心合作進行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已經接收了13例癌症患者。據卡替醫療相關負責人趙潔教授介紹,13例患者涉及10個常見癌種,全部為全身多個轉移病灶、疾病處於快速進展期,並經過多線治療無效的晚期腫瘤患者。13例患者的臨床治療數據顯示,超級TIL細胞藥物治療達到近100%的疾病控制率(即腫瘤疾病停止進展)、30%的客觀緩解率(即腫瘤出現大幅縮小)。初步判定,該療效遠優於當前多數癌症治療藥物。在實驗中還發現,超級TIL細胞藥物具有不限癌種、不限疾病分期的潛力,這將大為拓展超級TIL的臨床適應症。

超級TIL細胞治療藥物預計將於明年底進行新藥臨床試驗申報。「正在開展的研究者發起臨床試驗,也是按照臨床試驗一期的標準進行。」趙潔教授說,該項目有望豁免臨床一期,加快臨床試驗的進程,初步預計,到2022年申報超級TIL細胞抗癌藥物上市。超級TIL將有望顛覆未來實體瘤治療的市場格局。

相關焦點

  • 亞洲雜貨「聯姻」卡替生物反向收購之下將如何玩轉精準治療?
    與此同時,政策也在關注醫療行業的發展。在最近召開的兩會當中,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將「加強公共衛生體系,提高基本醫療服務水平」。在此之際,格隆匯注意到亞洲雜貨(8413.HK)已經公布與卡替生物的具體「聯姻」方式。
  • 2020年即將上市6大抗癌藥物,四類癌症迎來新療法
    METex14突變發生在3-4%的新診斷晚期NSCLC病例中,這是一種預後特別差的肺癌,目前尚無批准的針對METex14突變的晚期NSCLC的療法。如果獲得批准,卡馬替尼將是第一個專門針對METex14突變的晚期肺癌的治療方法。
  • 抗癌黑科技:電場療法
    目前,一種針對快速有絲分裂的癌細胞的抗癌黑科技:電場療法(Tumor treating fields)已經問世,並且,國際著名癌症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發表的一篇文章將其譽為腫瘤治療的第四種新方式。 什麼是電場療法?
  • 抗癌方法!組裝「非免疫細胞」或將替代現有CAR-T免疫療法
    這中新方式很大程度上拓寬了癌症療法的適用範圍。 近日,科學家通過合成生物學原理組裝「非免疫細胞」的方式,對人體的模擬T細胞進行模擬,讓其可以準確識別出癌變細胞,並攻擊消滅癌細胞。科學家稱,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現有CAR-T免疫療法容易引發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的風險。
  • 創新性抗癌療法 徵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曙光初現兒童急性白血病的現代療法首先要歸功於西德尼•法伯(Sidney Farber)博士。這是一位在癌症治療史上響噹噹的人物,被稱為「現代化療之父」,哈佛大學附屬的丹納-法伯癌症研究所就是以他和丹納基金會命名的。
  • MET抑制劑:卡馬替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卡馬替尼(INC280)是一種高選擇性的MET抑制劑,具有體內和體外活性,與其他抑制劑相比,卡馬替尼是針對MET靶點最有效的抑制劑。Capmatinib是首個FDA批准的靶向METex14的療法。用法用量患者需攜帶MET基因14外顯子跳躍突變推薦劑量:每日兩次,每次400mg,伴或不伴食物劑型規格片劑:150mg,200mg不良反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20%)為外周水腫、噁心、乏力、嘔吐、呼吸困難、食慾減退。
  • 2021抗癌新勢力!肺癌即將上市的靶向免疫新藥出爐
    2020年,肺癌的研究進展和上市新藥可謂達到了近十年的巔峰,眾多靶點打破了治療僵局,迎來了首款靶向藥物,比如首款MET抑制劑卡馬替尼,首款RET抑制劑塞爾帕替尼紛紛獲批上市,款款都是有效率超高的抗癌特藥。
  • 2020年Trodelvy等9款抗癌新藥重磅上市!|基因突變|FDA|RET|抑制劑|...
    在人類與癌症的鬥爭中,藥物治療是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有效的抗癌藥物,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治癒的機會和更長的生存時間。我們處在一個充滿奇蹟的時代,快速發展的醫療科技給人類帶來了新的希望。目前全球各國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150種。用這些藥物配製成的各種抗癌藥物製劑大約有1300~1500種。
  • 電場療法「引爆」癌細胞,「天價」腫瘤電場治療究竟是什麼黑科技?
    這個原理說來簡單,但實際上卻極其複雜,是有史以來最具科幻色彩的抗癌療法,詳情大家可以登錄無癌家園了解詳情。 # 電場療法的臨床療效如何? 在新診斷的GBM: 電場療法+替莫唑胺顯示了前所未有的長期生存優勢,並且隨著電場療法的使用時間增加,生存獲益會顯著增加。
  •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發布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
    對正常細胞DNA修復機制的理解帶來了FDA批准的治療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靶向療法。 幾十年來免疫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奠定了腫瘤免疫學療法誕生的基礎,為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 肥水流了外人田 CBMG收購解放軍總醫院CAR-T免疫療法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是最有發展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CAR-T細胞療法通過外源基因轉染技術,把識別腫瘤相關抗原的單鏈抗體(scFv)和T細胞活化序列的融合蛋白表達到T細胞表面,這樣scFv通過跨膜區與T細胞胞內的活化增殖信號域偶聯,經回輸患者體內後大規模擴增,從而表現強效的抗癌作用。
  • 癌症靶向療法研發與交易「前浪」未息,「後浪」又襲
    批准治療B細胞前體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成為首個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細胞製造的個性化CAR-T療法。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在研腫瘤免疫療法數量增長了16%,達到2731種,而同期非免疫靶標的抗癌療法管線增長了
  • 美國新奇美拉抗癌療法引世界關注
    「癌症=死亡」的等式或許將要發生改變了,外媒雅虎日本今天的最新報導稱,美國最新的「奇美拉抗癌療法」7月中旬獲得了醫學界的極大認可,帶來了攻克癌症的最新希望!·奇美拉(Chimera)本是希臘神話中獅頭, 羊身, 蛇尾的吐火怪物。不過美國的新抗癌療法卻成為攻克癌症的最有力突破口。
  • 比網際網路影響更深更廣,智能醫療將帶來顛覆性變革
    然而,馬斯克的萬丈雄心卻代表了一種可能,繼「智慧型手機」「智能汽車」顛覆人類生活之後,「智能醫療(Smart Healthcare)」將給人類生活帶來顛覆性變革。讓絕望的病人活命全球70億人口,至少有5億人生活在絕症的絕望之中。
  • 新突破:NK細胞療法加入臨床抗癌行列
    NK細胞療法是將自體或異體NK細胞在體外進行活化培養,激發它高效識別與殺滅腫瘤細胞的能力,然後回輸患者體內,打破人體的免疫耐受,達到抑制癌細胞增殖、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效果。NK細胞療法的臨床研究進展隨著NK細胞療法抗癌研究的深入,NK細胞療法用於治療癌症的種類也愈多樣化,科學家們預測未來NK細胞療法很可能會像PD-1/PD-L1抑制劑一樣,成為廣譜抗癌藥的一種,對於不同種類、分期的癌症都可治療。
  • 科學家識別出新型潛在的生物標誌物,有望幫助開發抗癌新療法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潛在的方法能夠預測哪些患者會對阻斷Wnt信號產生的癌症療法產生反應,比如一種在新加坡開發的新型藥物ETC-159,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新型個體化的癌症療法。
  • 抗癌「神藥」PD-1納入醫保,價格或將下降80%以上​!
    而最後一天才是壓軸的最大喜訊,讓廣大癌症患者翹首以盼的抗癌「神藥」PD-1談判成功,將為2020年畫上圓滿的句號!此外,百濟神州替雷利珠單抗似乎也談判成功,但具體價格不詳。目前最終談判的結果暫時進行保密,等官方統一公開後藥企方可對外宣布。全球腫瘤醫生網會持續關注,官方信息公布後我們將第一時間報導。一個好的藥物,需要讓患者能夠用得起,才真正有意義!
  • 海外醫療新資訊:聯合療法可改善難治性肝癌的預後
    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通過抑制腫瘤生長和提高生存率來有效對抗難治性肝細胞癌(HCC)的癌症聯合療法。在《癌症免疫治療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者描述了聯合療法——利用多激酶抑制劑藥物regorafenib來「重新編程」腫瘤免疫微環境,結合PD1抗體刺激抗腫瘤免疫,提高了肝癌小鼠模型的存活率,其效果超過了每種療法單獨使用時的效果。
  • 幫助人體抗癌的藥方——運動
    【杏和醫訊】外媒援引醫學助理教授David Bartlett博士的觀點稱,運動本質上就像免疫療法,能提高人體自身抗癌能力。2019年被確診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的Sally Morgan在參加了為期12周的高強度間歇訓練後,正在接受臨床漸進式運動測試。目前她沒有任何疾病症狀,處於「動態監控」期,這意味著她沒有接受臨床治療。她說,運動讓她感覺更好,精力更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