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收藏!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發布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

2020-11-30 騰訊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來源:Cancerprogressreport.org)

今日,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發布了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20)。AACR成立於1907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致力於全面、創新和高水平癌症研究的科學組織之一。今日發布的綜合性報告回顧了截至2020年7月底,過去一年裡我們在抗擊癌症路上獲得的眾多進展。它不但包括對創新抗癌療法的總結和對癌症研究最新進展的梳理,還對預防癌症和患者護理做出了詳盡的匯報。不論你是藥物研發人員、患者、護理人員,還是只想增進對癌症的了解,這份報告都能給你提供有益的信息。今日,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與讀者分享這一報告的精彩內容。

癌症:全球面對的持續性公共衛生挑戰

癌症是世界上致病和致死的首要原因之一,2018年的數據統計顯示,因為它導致的全球死亡人數佔全球死亡總數的16%。而且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全球的癌症負擔將不斷增加,AACR的報告指出,到2040年,全球的患者總數將達到2750萬,並且有1630萬患者因此去世

雖然癌症大多在老年人中發生,但是AACR的報告也同時指出了全球的兒童癌症負擔。據估計在2020年,413000名14歲以下的兒童會患上癌症,328000名兒童患者會因此去世。如果醫療護理的水平沒有改善(特別在中低收入國家),從2020年到2050年,預計將有1370萬兒童患上癌症,並且有1110萬兒童因此失去生命。而兒童癌症的負擔在中低收入國家尤其嚴重。

▲兒童癌症的負擔在中低收入國家中尤為嚴重(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基礎科學研究驅動抗擊癌症的進展

基礎科學研究對理解和治療包括癌症在內的人類疾病做出了突出的貢獻。AACR的報告中列舉了多項基礎科學研究對癌症檢測和治療的影響。例如:

對DNA結構的理解為我們理解基因突變鋪平了道路,而基因突變是大多數癌症產生的原因。

對正常細胞DNA修復機制的理解帶來了FDA批准的治療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靶向療法。

幾十年來免疫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奠定了腫瘤免疫學療法誕生的基礎,為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對NTRK基因的基礎生物學研究和發現NTRK基因融合促進多種癌症的生長最終帶來了FDA批准的「不限癌種」療法larotrectinib和entrectinib。

▲基礎科學研究對癌症診斷和治療帶來的貢獻(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了解致癌的風險因子讓我們更好地預防癌症

研究人員估計,在2014年美國的癌症患者中,超過40%的癌症病例和接近一半的癌症死亡與一種或多種可以避免的風險因子相關。了解致癌的風險因子將有助於我們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減少患癌風險。

AACR報告中列舉的導致癌症的主要風險因子包括吸菸、肥胖、酒精攝入、紫外線輻射、飲食習慣不良、特定病原體感染和不運動。

▲主要可潛在避免的致癌風險因子(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其中,吸菸是導致癌症的首要可預防因素。它不但提高肺癌風險,還提高其它17種癌症的風險,沒有任何香菸的使用水平是安全的(包括二手菸的暴露)。

此外,研究表明,美國大約20%的新癌症病例與肥胖、不運動、飲食習慣不良和過度飲酒相關。15種癌症風險與肥胖有直接聯繫。而多運動能夠降低膀胱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子宮內膜癌等9種癌症的風險。

▲肥胖和不運動與多種癌症風險相關(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在預防癌症方面,AACR的報告同時強調了進行癌症篩查的重要性。報告指出,目前乳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前列腺癌和肺癌都有常用的多種篩查手段。遵照指南進行常規篩查不但可能通過及早發現和治療癌前病變,降低癌症的發生率,而且可能在癌症早期階段發現癌症,從而降低疾病進展和死亡的風險。

▲癌症篩查手段簡介(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將科學突破轉化為挽救生命的療法

在生物醫藥研究生態圈中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之下,臨床癌症醫療的進步在全球範圍內不但改善和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延長了他們的生命。從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底,美國FDA總計批准了20款創新抗癌療法,並且有15款已經獲批的抗癌療法擴展了治療癌症的類型

▲2019年8月-2020年7月FDA批准的創新抗癌療法(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16款抗癌療法為創新靶向抗癌療法,並且有9款靶向療法擴展它們治療的癌症類型。其中,精準醫療最重要的進步之一是針對特定基因生物標誌物的靶向療法Rozlytrek(entrectinib)的獲批。它用於治療NTRK基因融合陽性的實體瘤患者。這款創新療法的獲批得益於稱為「籃子試驗「的臨床試驗設計。這種試驗設計讓攜帶同樣基因生物標誌物的不同癌症類型患者可以在同一個臨床試驗中接受治療。

▲籃子試驗的設計原理(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在過去的一年裡,PARP抑制劑能夠治療的癌症類型數目翻了一倍。PARP抑制劑的開發是基於對細胞DNA修復機制進行的幾十年的科學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發現在同源重組修復機制出現缺陷的癌症中,如果使用PARP抑制劑進一步抑制鹼基切除修復(base excision repair)機制,將導致癌細胞由於積累過多的DNA損傷而死亡。

▲PARP抑制劑的作用機製圖解(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在過去的一年裡,PARP抑制劑獲得FDA批准治療特定胰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進一步擴展了這類創新療法的用途。

在治療血液癌症方面,多款靶向療法獲得FDA的批准,其中包括百濟神州開發的BTK抑制劑澤布替尼。它與去年11月獲批治療套細胞淋巴瘤。

▲治療血液癌症的近期進展(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通過調控表觀遺傳學機制治療癌症的研究在過去的一年裡也獲得了突破性進展。靶向EZH2的Tazverik(tazemetostat)的在今年1月獲得FDA批准,治療上皮樣肉瘤。這是美國FDA批准的首款表觀遺傳學抗癌療法。隨後在今年6月,它再度獲得FDA批准治療攜帶EZH2基因突變的濾泡性淋巴瘤患者。

▲Tazverik的研發裡程碑(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免疫療法已經稱為手術、放療、化療和靶向療法之外,治療癌症的第5大支柱性療法。截至2020年7月31日,至少有一種免疫療法可以用於治療包括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在內的16種癌症類型。而且,今年FDA批准Keytruda用於治療腫瘤突變負荷(TMB)高的實體瘤患者。這是首次TMB作為生物標誌物,指導免疫療法的患者選擇。

▲腫瘤突變負荷幫助精確篩選對免疫檢查點產生應答的患者(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展望未來

報告指出,以下領域的科學和技術創新有望為患者護理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它們包括: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已經在癌症影像學領域表現出巨大的潛力,通過機器學習成千上萬張癌症圖片,人工智慧系統已經具備了分析臨床、放射學和病理學照片的能力。它們能夠協助提高腫瘤學影像分析的效率和準確率。

除此之外,人工智慧在新藥開發和患者護理方面也展現出潛力。

通過液體活檢將檢測創傷最小化

組織活檢可以幫助醫生診斷癌症和追蹤癌症對治療方法的反應,然而它通常是一個具有有創過程。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適用液體活檢檢測患者血液或腦脊液中的生物標誌物,能夠提供與患者癌症相關的重要生物標誌物信息。因此,液體活檢提供了一種接近無創的檢測方式,能夠更實時地追蹤患者癌症對療法的反應並檢測疾病的進展

液體活檢可以用於早期篩查癌症患者,幫助指導療法選擇,以及預測癌症抗性的產生和癌症復發。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癌症免疫療法的新一波創新

癌症免疫療法可以說是癌症研究最令人興奮的領域之一,在過去的十年裡,免疫療法給癌症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然而,仍然只有部分癌症患者對免疫療法產生應答,即使獲得緩解的患者也可能過一段時間後產生耐藥性。因此,研究人員在篩選最適合接受免疫療法治療的患者,和擴展免疫療法的範圍方面都在進行不斷的努力。

在選擇最適合接受免疫療法的患者方面,最新的免疫PET掃描技術可能幫助醫生發現最適合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這種PET掃描技術將與T細胞表面抗原結合的納米抗體加上放射性標記注入體內,通過PET掃描,它可以確定T細胞是否已經在腫瘤微環境中聚集。這一技術在動物實驗中已經獲得成功。

目前,FDA批准了三種指導免疫療法選擇的生物標誌物,它們分別為PD-L1在組織中的表達水平,錯配修復缺陷/微衛星不穩定性(MMR/MSI),和腫瘤突變負荷(TMB)。然而這些生物標誌物在預測患者應答方面只取得了中度的成功。腫瘤PD-L1表達的異質性可能限制了目前檢測方法的預測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的研究顯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的PD-L1和PD-1表達水平可以通過與它們相結合的放射性標記分子,使用PET掃描進行檢測。這種無創檢測方法可能幫助解決腫瘤異質性問題,與其它臨床信息相結合,提供更準確的患者篩選策略。

在擴展免疫療法適用範圍方面,研究人員在開發多種基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組合療法,以及發現新的免疫檢查點蛋白作為靶點,開發新一代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這些新一代免疫檢查點靶點包括PVRIG,TIGIT,OX40等等。

報告最後指出,我們處於癌症研究的一個令人興奮,但同時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一方面,不斷的創新正在將預防、發現、診斷和治療癌症的新手段帶給患者和他們的親人。然而在2020年,COVID-19帶來的健康和經濟危機對癌症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根據美國NIH主任Francis Collins博士的估計,COVID-19大流行已經造成超過100億美元的研究損失。在這一充滿挑戰性的時刻,我們更需要基於科學、以患者為中心的支持和投入。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最新癌症進展報告
    導讀 2020年9月24日,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剛剛發布了本年度最新的癌症進展報告,報告中全面總結了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剛剛過去的這一年裡,癌症治療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包括目前癌症仍然存在的巨大挑戰有哪些,以及癌症治療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進展,
  • 2020年美國癌症統計報告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近日,美國癌症協會(ACS)在臨床醫師癌症雜誌(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發表了《2020年癌症統計》,基於至2016年最新的人口數據和2017年的死亡率數據,本報告預估了2020年美國新發癌症病例數和死亡人數,以提供對當代癌症負擔的估計
  • 北京抗癌協會發布《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
    北京抗癌協會理事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教授在1月15日於線上舉辦的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新聞發布會上說。「針對惡性腫瘤的早期篩查,我國一直缺乏全面的、權威的指南和共識。」
  • 《中國惡性腫瘤學科發展報告(2018)》發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8日17時40分訊(首席記者 黃宇)2019中國腫瘤學大會期間,由中國抗癌協會組織編寫的《中國惡性腫瘤學科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近幾年來,中國癌症發病和死亡報告都逐漸有了分類登記,進展很快,」中國抗癌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教授介紹,在國家癌症中心腫瘤登記中心,每年接受全國幾百個癌症登記點的數據上報,報告按照病理學進行細分,從而得出結論,推動了學科細分發展。
  • 甘肅省「生命之光」抗癌俱樂部成為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康復科普教育...
    11月13-15日,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召開。在此次大會上,甘肅省抗癌協會「生命之光」抗癌俱樂部獲頒全國第一批「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康復科普教育基地」。
  • 北大腫瘤醫院《中國癌症研究》英文雜誌影響因子大幅提升
    據《全球腫瘤快訊》報導,美國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期刊引用報告》)7月29日最新發布的全球SCI收錄期刊統計指標顯示,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持出版的《中國癌症研究》英文雜誌(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CJCR)2013年影響因子上升到
  • 尼古丁是癌症剋星?最新研究顯示抽菸能防癌?「釣魚文」鬼話連篇!
    科學研究再次刷新你的世界觀》《你還想戒菸嗎?看了這篇文章,戒菸的人都哭了》的文章。這些文章稱:「今年3月2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尼古丁是癌症剋星。菸草燃燒過程中的非飽和狀態的尼古丁,具有抗癌活性。」例如此前網上流傳的《中國高鐵——悄悄開啟群發性地質災害的魔盒》《一位美國華裔醫師的震撼演講:中國人已被西醫弄成藥罐子》《英國研究:中國人體內已出現轉基因作物中常見的基因,請當心下一代!》等文章都是典型的釣魚文,上觀新聞上海闢謠平臺曾一一進行過闢謠。《抽菸居然能防癌!
  • 美國「癌症登月計劃」峰會推動癌症研究
    、美國副總統拜登發表講話,並宣布了一系列措施,以求促進癌症相關研究,加速治癌新藥研發,提高癌症診療水平。在政府推出的眾多措施中,美國癌症研究所(NCI)的相關舉措最多,如重新設計方案,為癌症病人和醫生獲取臨床試驗數據提供便利;與近30家製藥和生物科技公司合作,使研究人員能夠便捷地使用這些公司的實驗或已批准藥物進行研究;與能源部合作設立試點項目,利用能源部下屬四家國家實驗室的超級計算能力,為近百名研究人員進行癌症研究服務。
  • 【癌症登月計劃】未來5年投入1.5億美元推動兒童癌症研究
    美國副總統喬•拜登在峰會上宣布了諸多新項目,其中與美國癌症研究所(NCI)的相關舉措最多。目前,全球每年腫瘤新發病例1400萬例,死亡820萬人。WHO預計,到2020年,腫瘤每年可造成1000萬人死亡。
  • 2020年即將上市6大抗癌藥物,四類癌症迎來新療法
    在人類與癌症的鬥爭中,藥物治療是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有效的抗癌藥物,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治癒的機會和更長的生存時間。目前全球各國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150種。剛剛邁入嶄新的2020年,美國FDA發布的好消息不斷,對於抗癌新藥的優先審批指定呈現出了井噴狀態,僅2月就有六款藥物獲得優先審批的指定,這是前所未有的。
  • 近期多篇重要成果解讀癌症幹細胞研究領域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癌症幹細胞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doi:10.1016/j.stem.2020.07.017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Stem Cell上題為「Unleashing Immunotherapy by Targeting Cancer Stem Cell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如何通過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來釋放免疫療法的潛力
  • 創新藥為癌症患者帶來新希望,患者生存率顯著提高
    近日,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發布了2020年抗癌藥研發報告,通過統計美國發病率較高的九種抗癌新藥研發情況,展現了抗癌新藥研發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巨大挑戰。癌症已成為美國第二大人口死亡原因,隨著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每年癌症確診和死亡人數持續上升。據統計,40%的美國男性和39%的美國女性將在一生中被確診癌症,20%的全美死亡病例由癌症導致。
  • 輝瑞新冠疫苗可抗癌?新型癌症疫苗有效率高達90%
    文/子非魚 上海腫瘤醫院醫生核心提要1. mRNA技術創新的初衷是為了研發抗癌疫苗,新冠疫苗是他們研究癌症疫苗過程中的副產品。輝瑞與莫多那新冠疫苗具有抗癌能力?2020年12月中旬,兩家德國與美國mRNA技術平臺公司,推出輝瑞與莫多那兩款新冠疫苗。
  • 30年經歷三次癌症!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主任委員史安利:我得出一個...
    史安利,中國抗癌協會理事、康復會主任委員,今年已73歲。從1985年到2020年,史安利教授已經走過了35年的抗癌路。在過去三十年裡,史教授曾先後患有三次癌症:乳腺癌、直結腸癌、乳腺癌,分別在39歲、56歲、68歲。離最後一次患癌,她已經安然度過了5年,達到臨床治癒。
  • 蘆筍抗癌不是傳說 科學研究支撐是王道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斯堡一-位叫理察 , R:文塞爾的牙科醫生,因食用蘆筍治癒了自己所思的眼瞼癌和惡性淋巴癌,最早意外發現蘆筍能治癌。生化學家卡爾B-盧茨博士聞訊後,開始與其合作收集經蘆筍治療的病例。      他們驚奇地發現,有60例癌症病人因接受蘆筍食療而恢復了健康。
  • 【盤點】250年抗擊癌症中的裡程碑式進展
    2015年3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過去的250年間,在攻克癌症的鬥爭中,我們見證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起回顧了一下抗癌歷史中那些裡程碑式的突破與進展。 1964: 關注吸菸 美國衛生總署做了一項報告,提到吸菸對於美國人來說是一項很嚴重的健康威脅並要求採取相關措施來消除它的負面影響。
  • 美國癌症學會:2019年癌症研究大事記
    千禧一代不要等到過50歲生日時才想到癌症這件事今年2月份,美國埃默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的研究成果顯示,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6年間出生的人)患腎癌、膽囊癌、胰腺癌、子宮內膜癌、結(直)腸癌以及多發性骨髓瘤的風險高於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人。
  • 單一食物抗癌不靠譜,預防癌症這9大科學建議請收好
    文/李園園(中國註冊營養師)癌症是一個殘酷又現實的名詞。癌症的誘發因素很多,飲食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不良的飲食習慣增加癌症發病風險,良好的膳食結構有利於預防癌症。一、單一食物防癌抗癌不靠譜網上經常聽到很多所謂的抗癌食物,例如大蒜抗癌、西蘭花抗癌、蔓越莓抗癌、吃醋抗癌等等。其實這些大都不靠譜。即便有些相關研究也是提取出食物中的特定成分進行的實驗,實驗中所用的劑量很大,一般飲食難以達到,且多是動物實驗或體外細胞實驗,到人這裡是否還有作用完全不能劃等號。
  • 癌症疫苗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八大實體瘤治療性疫苗數據匯總
    2020年,全球癌症「 治療性疫苗 」 研發遍地開花,各類癌症的癌症疫苗紛紛問世,並取得了令人振奮的臨床數據。個體化癌症疫苗迎來井噴時代!年ASCO大會上,美國梅奧診所(美國US news最佳醫院排名第一)報告了一款新型的結直腸癌疫苗研究數據非常振奮人心。
  • 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發布 推動早診早治規範化進程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發布,涵蓋結直腸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宮頸癌等高發癌種。今天,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新聞發布會在線上舉行,活動由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