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癌症學會:2019年癌症研究大事記

2020-12-07 健康界

千禧一代不要等到過50歲生日時才想到癌症這件事

今年2月份,美國埃默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的研究成果顯示,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6年間出生的人)患腎癌、膽囊癌、胰腺癌、子宮內膜癌、結(直)腸癌以及多發性骨髓瘤的風險高於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人。

多運動有助於預防癌症

如果有辦法幫助預防七種癌症,你願意立即採取行動嗎?11月,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的研究人員發表在《體育運動醫學與科學雜誌》上的研究成果顯示,經常運動可以幫助預防膀胱癌、乳腺癌、結腸癌、子宮內膜癌、食管癌、腎癌和胃癌。而且,從事的運動量越大,患上這些癌症的風險就越低。對於那些已經被診斷患有乳腺癌、結直腸癌或前列腺癌的人來說,經常鍛鍊有助於降低癌症復發的機率。

如果你不是一個那麼活躍的成年人,那也無妨。5月,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雜誌》上的研究成果顯示,即使用輕度的體力活動(如做家務、步行去購物)來代替久坐,也能幫助你活得更長。

收入、教育和健康保險方面的差異影響患者的死亡風險

《2019年癌症事實和數據報告》稱,美國的癌症死亡率在25年間(從1991年至2016年)下降了27%,癌症死亡的種族差距正在慢慢縮小。然而,由於患者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存在著明顯差異,他們所接受的癌症診療服務的不平等現象日趨嚴重。

兩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

10月,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和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還有一位是英國的細胞和分子生物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開創性地發現解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氧氣適應過程的機制,為人們了解氧氣水平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也為制定抗擊貧血、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更多55歲以下人群診斷結直腸癌,並不僅僅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結腸鏡檢查

ACS從2018年建議一般風險的45歲成年人開始篩查結直腸癌,而先前的推薦篩查年齡是50歲。

現在,更多的55歲以下的人正在接受結直腸癌篩查,因而這個年齡段有更多的人被診斷患上了結直腸癌。

然而,7月,ACS的研究人員發表在《醫學篩查雜誌》上的研究結果顯示,結腸鏡檢查的趨勢並不完全符合按年齡分列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因此更多的篩查並不能完全解釋結直腸癌病例的增加。

有些晚期轉移性癌症患者可能在臨終前被過度治療

8月,ACS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癌譜雜誌》上的研究成果顯示,近30%在被確診為無法治癒的癌症後一個月內死亡的病人接受了可能無效的積極治療。

作者建議,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更準確地識別不受益於治療以延長生命的晚期轉移性癌症患者,他們應該接受高質量的臨終關懷和診療。

癌症診療成本對倖存者有多重的、持續的影響

好消息是,有越來越多的癌症病人存活了下來;壞消息是,它給倖存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1月,ACS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癌症》雜誌上的研究成果顯示,年輕的癌症倖存者遭受的打擊最嚴重,疾病帶給他們的物質、經濟、行為和心理成本是持續不斷的;因此,病人、醫務工作者、僱主、保險公司和衛生政策制定者需要共同努力,找到減輕癌症倖存者經濟負擔的辦法。

吸菸引起的癌症病例減少,因為肥胖和缺乏鍛鍊的癌症病例增加

5月,北美癌症登記協會(NAACCR)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雜誌》上的研究成果顯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戒菸,肺癌、膀胱癌和喉癌的發病數量正在減少(中國的控煙仍任重道遠啊~)。然而,絕經後婦女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的發病數量呈上升趨勢,這可能與超重和缺乏鍛鍊有關。

癌症研究人員推薦重大自然災害期間的救生策略

自然災害(如颱風、地震、泥石流)會中斷癌症護理。放療對自然災害的影響最為敏感,因為它需要可靠的電力供應支持和患者堅持治療。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只要錯過兩天的放療就會對生存產生負面影響。

ACS的研究人員7月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建議放療設備提供商、醫院和保險公司採取切實可行的策略,以防止與災難相關的放療中斷。合理的災害規劃包括及時安排轉移治療和減免因緊急情況而在定點醫院以外的醫療機構就診的費用。

參考來源 

[1]https://www.msn.com/en-us/health/medical/year-in-review-cancer-research-insights-from-2019/ar-BBXScRA

[2]https://www.cancer.org/latest-news/year-in-review-cancer-research-insights-from-2019.html

相關焦點

  • 美國「癌症登月計劃」峰會推動癌症研究
    、美國副總統拜登發表講話,並宣布了一系列措施,以求促進癌症相關研究,加速治癌新藥研發,提高癌症診療水平。在政府推出的眾多措施中,美國癌症研究所(NCI)的相關舉措最多,如重新設計方案,為癌症病人和醫生獲取臨床試驗數據提供便利;與近30家製藥和生物科技公司合作,使研究人員能夠便捷地使用這些公司的實驗或已批准藥物進行研究;與能源部合作設立試點項目,利用能源部下屬四家國家實驗室的超級計算能力,為近百名研究人員進行癌症研究服務。
  • ...黃曉軍團隊研究成果在美國癌症學會(AACR)《臨床腫瘤研究》上發表
    > 2019年3月,美國癌症學會(AACR)會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臨床腫瘤研究》,影響因子10.199)以論著形式發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黃曉軍教授團隊的「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第一次緩解期清髓單倍型造血幹細胞移植優於化療」的前瞻研究成果,為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第一次緩解期鞏固治療選擇提供了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
  • 2019年度巨獻:癌症免疫療法重磅級研究成果!
    時光總是匆匆易逝,轉眼間,2019年就要結束了,在即將過去的一年裡,科學家們在癌症免疫療法研究領域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重要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2019.11.002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Immunit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埃默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慢性病毒感染所致的免疫細胞「耗盡」(exhausted)進行研究為如何完善癌症免疫療法提供了新的線索;文章中,研究人員對小鼠機體中耗盡的CD8 T細胞進行研究,當存在持續性病毒感染或癌症時,CD8 T細胞就會失去抵禦疾病的能力,同時還會在其表面展示出抑制性檢查點蛋白
  •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發布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來源:Cancerprogressreport.org) 今日,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發布了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20)。
  • 肥胖使肝癌風險增加124%,美國癌症學會推薦飲食和運動防癌
    此外,超重或肥胖與整體癌症風險增加有關。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CS)的研究,超重被認為是造成美國約8%的癌症以及約7%的癌症死亡的原因。01肥胖增加多種癌症風險丹麥一項為期40年(1977-2016年)的全國性研究顯示,超重和肥胖與幾種常見癌症的較高風險相關。
  • 2019年值得關注的12項癌症III期臨床研究
    在全球範圍內,癌症是第二大死亡原因,僅次於心臟病。目前已知的癌症超過200種類型,在美國最常見的癌症是皮膚癌,而導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癌。近日,知名財經網站RTT發文,對2019年值得關注的III期/關鍵性癌症臨床研究進行了盤點:1、Savolitinib
  • 全球癌症細胞免疫療法發展迅速,中國研究緊追美國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惡性腫瘤已經成為中國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我國國民面臨著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癌症患者數量巨大、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低的嚴峻現實。癌症新發數據驚人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最新癌症報告》顯示,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
  • 癌症研究探秘:癌症如何進化?
    2015年,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顛覆了累積突變導致腫瘤產生的觀點,這項研究者的主導者—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的研究者支持細胞數量受進化壓力影響的觀點,他們在文章中闡述了健康的組織生態系統促使健康細胞戰勝癌變細胞
  • 美國癌症「登月計劃」,你知道多少?
    芝加哥當地時間6月6日下午3點,美國副總統拜登受邀出席第52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現場,就白宮癌症「登月計劃」發表了重要講話。本期,編輯部就美國癌症「登月計劃」中所涉及的尖端研究以及2016年美國癌症協會發布的2016年腫瘤大數據進行梳理、分析。
  • 癌症研究探秘:線粒體與癌症
    由於線粒體在細胞內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線粒體有時候和很多疾病的發病直接相關,比如癌症,日前,刊登在國際雜誌PLoS 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Wistar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腫瘤細胞中的線粒體含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網絡,該網絡對於維持線粒體的清潔功能非常重要,其不僅可以使腫瘤細胞擴散,而且還可以幫助腫瘤實現擴散。
  • 【癌症登月計劃】未來5年投入1.5億美元推動兒童癌症研究
    早在2012年9月,美國最大的癌症中心、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就推出了癌症「登月計劃」,目的是用5年~10年的時間,顯著降低部分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2016年1月28日,歐巴馬於籤署總統備忘錄,設立以副總統拜登為首的「白宮抗癌登月計劃特別小組」,引起醫學界廣泛關注。目標是破除阻礙研究人員合作的界限,加快癌症診療研究,在未來5年讓抗癌研究進展速度翻倍。
  • 新型癌症成像技術助力癌症研究突破性進展
    此外,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也表示,使用磁共振掃描檢測糖分子生物標記可能幫助提升癌症檢查效果,這一研究可能幫助提升活組織檢查的效率,並免去一些不必要的活組織檢查。在那之前,她已經對顯微切片上的樣本進行了研究。不過在活的動物體內觀察細胞則令人產生更為鮮活的感知。「就像你打開顯微鏡觀察活的老鼠,相同的細胞突然間瘋狂地動來動去。」美國紐約冷泉港實驗室癌症研究員 Egeblad 說道,「它真的改變了我的想法。」越來越多的癌症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機會觀察原生環境中的單個腫瘤細胞。
  • 2020年美國癌症統計報告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近日,美國癌症協會(ACS)在臨床醫師癌症雜誌(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發表了《2020年癌症統計》,基於至2016年最新的人口數據和2017年的死亡率數據,本報告預估了2020年美國新發癌症病例數和死亡人數,以提供對當代癌症負擔的估計
  • 外媒:中國癌症研究取得突破
    ▲全球視野 本土思考 癌症仍然是中國的重點疾病之一 惠譽國際諮詢公司(Fitch Solutions)的一份展望報告稱,隨著中國在先進癌症治療方法的早期取得突破,中國將繼續在抗癌藥物的研究和治療方面進行創新。 其中一些進展包括單克隆抗體和CAR-T療法的進展。
  • 兒童及青少年癌症 成全球第六大癌症負擔
    兒童及青少年癌症 成全球第六大癌症負擔 2019-08-08 02195個國家和地區展開的研究顯示,2017年,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罹患的癌症在所有癌症造成的健康負擔中排名第六,僅次於成人肺癌、肝癌、胃癌、結腸癌和乳腺癌造成的健康負擔,且在不同發展水平國家中兒童及青少年癌症造成的負擔呈現「驚人的不平衡」。
  • CA:美國癌症倖存者與日俱增,中國差距不小!
    最新一次的統計報告2019年6月11日在線發表於《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IF=244.585)美國2019年癌症治療與生存統計報告(圖1)[1]。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本神刊又給大家帶來了哪些重要數據!
  • 【盤點】2015年癌症領域突破性研究TOP10
    近日,來自美國德州農工健康科學中心研究所的科學家就發現西蘭花中名為蘿蔔硫素的提取物或許可以幫助治療癌症;又有研究者發現冥想也可以幫助癌症的治療;諸如這樣積極的研究非常之多,也有研究者發現機體的其它組分或許會影響癌症的發生,比如一篇發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法國的科學家就發現腸道微生物竟然可以影響癌症免疫治療效果。
  •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20年全球新增1930萬癌症患者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15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據估計,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約1930萬、死亡人數約1000萬,女性乳腺癌超越肺癌,成為診斷數量最多的癌症。
  • ACS發布報告稱美國癌症死亡率自1991年下降25%
    過去許多人一直將癌症與死亡劃等號。不過,隨著科技發展,或許未來癌症將不再成為死神的利器。最近,美國癌症學會(ACS)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自1991年至2014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5%之多,儘管癌症仍然是美國的第二大死亡因素,但這一數據無疑給所有人更大的希望。該文章的作者,Rebecca L.
  • 這些常見癌症,美國用4種簡單的抗癌方法,讓200多萬人避免患癌
    你可能不知道中國的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是全球第一,根據2019年的數據 2018年美國癌症學會發表了文章,對過去四十多年的大數據進行研究,最後提出:通過種種醫學上的努力,美國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出現顯著下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