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發布報告稱美國癌症死亡率自1991年下降25%

2020-12-03 生物谷

2017年1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癌症一直是讓所有人畏如蛇蠍的疾病。過去許多人一直將癌症與死亡劃等號。不過,隨著科技發展,或許未來癌症將不再成為死神的利器。最近,美國癌症學會(ACS)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自1991年至2014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5%之多,儘管癌症仍然是美國的第二大死亡因素,但這一數據無疑給所有人更大的希望。

該文章的作者,Rebecca L. Siegel,在文章中表示,從1991年的頂峰開始,癌症死亡率每年以1.5%的速度下降,共有210萬癌症患者在過去幾年中避免因癌症而過早死亡。這其中不僅僅是因為吸菸率的下降,更是得益於癌症早期篩查以及治療方法進步。

四種癌症導致近半的癌症患者死亡

對於1-14歲的兒童而言,癌症是僅次於車禍的第二大死亡因素。其中白血病(29%)佔據了該年齡段兒童癌症患者的三分之一。緊隨其後的就是腦部腫瘤以及其他神經系統腫瘤疾病(26%)。而從1975-2013年,美國兒童腫瘤發生以每年0.6%的速率上升,而死亡率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穩步降低。2006-2012年兒童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期為83%,顯著高於1975-1977年的58%。

而美國成年人群體中,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以及乳腺癌患者死亡人數佔所有癌症患者死亡人數的46%之多。好消息則是,得益於檢測手段的改進,過去25年中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率降低了一半。同樣的,乳腺癌患者死亡率也在逐年走低。

而肺癌仍然是人類頭號的癌症大敵。每年死亡的癌症患者中有四分之一是死於肺癌。肺癌和胰腺癌仍然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類型其五年生存率分別僅有18%和8%。Siegel指出其中重要原因是這兩種癌症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

同時在這份報告中,Siegel等人還預測,2017年預計共有近170萬新發癌症病例,其中死於癌症的美國人將超過60萬。對於男性,前列腺癌、肺癌以及結腸癌患者將佔到總規模的42%,而女性癌症前三名則是乳腺癌、肺癌以及結腸癌,這三種癌症類型患者將佔到總癌症患者的50%左右,乳腺癌患者預計將超過63萬,佔新確診女性癌症患者的三分之一。

最後,Siegel還指出,肥胖以及種族歧視造成的醫療資源不均衡分配可能會阻礙癌症治療情況改善的趨勢。不過,她認為隨著美國醫療保險的進一步普及,整個癌症治療領域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原始出處:US cancer deaths down 25% since 1991, report says

 

相關焦點

  • 2020年美國癌症統計報告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近日,美國癌症協會(ACS)在臨床醫師癌症雜誌(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發表了《2020年癌症統計》,基於至2016年最新的人口數據和2017年的死亡率數據,本報告預估了2020年美國新發癌症病例數和死亡人數,以提供對當代癌症負擔的估計
  • 數據速遞:2021年美國惡性腫瘤統計報告
    年美國癌症統計報告(原題:Cancer Statistics, 2021)。這份報告由美國癌症協會基於每年統計癌症新發及死亡病例數編撰,並作出預估。對於了解惡性腫瘤的流行情況、掌握流行趨勢,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1、2021年預計的美國惡性腫瘤發病情況預計2021年,美國共將診斷出1898160例惡性腫瘤,相當於每天5200例。
  • CA Cancer J Clin:在抗擊肺癌研究進展的推動下 人類癌症死亡率...
    2020年1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據癌症統計數據(2020年)顯示,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從1991年到2017年下降了29%,其中包括從2016-2017年下降的2.2%,這是有史以來單年度癌症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
  • 滬去年癌症發病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大腸癌增速最明顯
    東方網4月1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昨天發布消息稱,根據最新的癌情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上海全市共診斷新發癌症病例56445例,粗發病率為399/10萬,較上一年發布的390/10萬略有上升。   如果去除本市人口老齡化因素影響,本年度的年齡標化癌症發病率與去年基本持平。
  • 2018年全球腫瘤權威統計報告發布
    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殺手,針對於癌症的研究和治療是現今醫學的重要熱點內容。全球和中國腫瘤報告發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等流行病學數據,對我們進行預防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義。在農村地區癌症死亡高,過晚診斷現狀和尚欠缺的臨床治療模式對癌症預後有一定的影像。肺癌居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其中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是女性的兩倍。中國肺癌患者診斷時多為晚期,年齡矯正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6.1%,肺癌仍是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威脅。美國通過戒菸運動和應用低劑量CT平掃篩查(LDCT)顯著降低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美國癌症學會:2019年癌症研究大事記
    千禧一代不要等到過50歲生日時才想到癌症這件事今年2月份,美國埃默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的研究成果顯示,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6年間出生的人)患腎癌、膽囊癌、胰腺癌、子宮內膜癌、結(直)腸癌以及多發性骨髓瘤的風險高於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人。
  • 「2020年美國結直腸癌統計報告」
    今天,小編再帶大家詳細解讀美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趨勢。這裡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1985年和2000年。1985年是發病率上升和下降的分水嶺,自1985年到2000年這段時間的下降可以歸功於一些引發結直腸癌危險因素的變化,比如吸菸人數的減少和腸癌篩查,主要是糞便檢測的興起和推廣。2000年之後的快速下降則得益於腸癌篩查從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快速普及。
  • 2015中國癌症統計數據:發病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因為中國人口多(13.7 億人),先前的國家發病率和死亡率評估都限制在上世紀 90 年代的小樣本或基於特定的年份。這份調查通過國家中央癌症登記處的高質量數據,對 72 個地區基於人群的癌症登記(2009-2011)進行分析,樣本代表了 6.5%的人口,用以估計 2015 年新病例和癌症死亡的人數。
  • 中國最新肺癌報告:每分鐘都有人死於肺癌!與美國差距大
    日前,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國際肺癌研究聯合會旗下期刊《胸部腫瘤學雜誌(JTO)》發布了最新中國肺癌報告。該報告公布了我國肺癌發病及死亡的最新數據,並對我國肺癌篩查防控、規範化診斷及手術、放療、全身治療等治療手段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系統介紹。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三駕馬車」是抗擊肺癌的關鍵。
  • 中國癌症死亡曲線30年走高 肺癌死亡率上升最快
    衛生部的調查數據顯示,最近30年來,中國的癌症發病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城市癌症死亡率(每10萬人當中每年死於惡性腫瘤的人數)從20世紀70年代的91.8/10萬,上升到2003年的124.6/10萬,同時期的農村癌症死亡率也由80.8/10萬,上升到127.0/10萬。  「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城鄉居民的首要死因。」衛生部在今年5月公布的最新統計報告中說。
  • 【全球人口將自中世紀後首次縮減】《柳葉刀》發布報告稱,2064年...
    【全球人口將自中世紀後首次縮減】《柳葉刀》發布報告稱,2064年,世界人口預計達到97億的高峰,但到2100年將降至88億,比聯合國原本的預測少20億。約23個國家的人口可能會縮減一半。生育率加速下降,2100年老齡人口超過年輕人口。
  • PhRMA:生物製藥行業致力提升癌症患者獲益,1100多種潛在創新藥物正在開發中 | 新聞稿
    2020年10月26日,北京——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最近發布了一份有關癌症藥物開發的報告,著重展現了生物製藥行業在堅持抗擊疫情的同時,致力於抗擊癌症基於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該報告分析了9種不同癌症的藥物獲批情況,可以看出癌症藥物研究過程極具挑戰性:· 惡性黑色素瘤:158種藥物失敗,12種獲批· 腦癌:122種藥物失敗, 3種獲批
  •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排名前十癌症 死亡率最高的是這個
    近日,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郝捷發布"我國最新癌症現狀和趨勢",公布目前我國排名前十的癌症,無論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肺癌皆居於前列,胃癌緊隨其後。好消息是,這些癌症的早期診斷率已經明顯提升。肺癌死亡率排名首位:注意遠離"三霾"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男性肺癌發病率最高,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等緊隨其後;女性乳腺癌發病率最高,肺癌、結直腸癌、胃癌、甲狀腺癌等緊隨其後。
  •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發布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自2005 年以來每年組織心內科、心外科、神經內科、腎臟科、糖尿病科、流行病學、人群防治、衛生經濟學和衛生統計學等相關學科的專家編撰《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旨在為心血管病 防治研究提供技術指導與權威評價;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與策略提供技術決策依據;為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提供信息交流平臺。
  •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發布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來源:Cancerprogressreport.org) 今日,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發布了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20)。
  • 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5大致癌因素,大部分可避免
    一、全球癌症報告出爐,中國數據驚人 2018年末,IARC(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公布2018年全球癌症報告,報告中顯示,在過去一年,新增的癌症患者達1810萬人,因為癌症而逝世的人數達到960萬。報告還表明,全球範圍,每5個男人中或每6個女人中,就有1人會在一生的某個時刻患上癌症。
  • 《美國醫學會雜誌》:全球癌症病例十年增加近三成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 JAMA Oncology 發布了一篇全球癌症負擔報告,2006 至 2016 年十年全球癌症病例增加 28%,很大程度上與人口增長和人口老齡化有關。無論腫瘤的發病率、死亡率,還是致殘率,不同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其中,最不發達國家的增幅最大。
  • 最新全球癌症數據:乳腺癌發病率躍居全球第一,中國發病率死亡率最...
    預估了全球 185 個國家 36 種癌症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情況,以及癌症發展趨勢。數據顯示,2020年,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發病率第一的癌症,但肺癌的死亡率仍居世界第一。全球新發癌症病例達1929萬例,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由於中國的人口基數較大,國內新發癌症457萬人,佔全球23.7%,癌症死亡人數300萬,佔全球總人數的30%,在數量上皆位居世界第一。
  • 國家統計局:2018年全國兒童傷害死亡率比上年下降10.9%
    2010年以來,全國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繼續穩步下降(見圖1)。2018年,全國嬰兒死亡率為6.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8.4‰,均比上年下降0.7個千分點,明顯低於10‰和13‰的《綱要》目標。兒童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延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 【合集】2019年12篇權威疾病統計報告(全球或中國數據)
    2019年3月11日,《Lancet Neurology》雜誌發布了2016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關於卒中的分析數據,結果顯示,從1990年到2016年,卒中的年齡標化死亡率大幅下降,但年齡標化發病率的下降幅度較小,卒中的疾病負擔仍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