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5年癌症領域突破性研究TOP10

2020-12-05 生物谷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在揭示癌症發病機制、開發治療和預防癌症新型方法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隨著研究的深入及多種機制的發現,科學家們讓癌症變成了一種可控的疾病。

近日,來自美國德州農工健康科學中心研究所的科學家就發現西蘭花中名為蘿蔔硫素的提取物或許可以幫助治療癌症;又有研究者發現冥想也可以幫助癌症的治療;諸如這樣積極的研究非常之多,也有研究者發現機體的其它組分或許會影響癌症的發生,比如一篇發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法國的科學家就發現腸道微生物竟然可以影響癌症免疫治療效果。

2015年馬上就要結束了,這一年裡科學家們在癌症領域研究有哪些突破性的進展呢?小編盤點了2015年的10大亮點研究。

【1】一滴血 診斷癌症

來自阿姆斯特丹VUMC癌症中心的研究者掌握了一個突破性技術——在早期階段通過單滴血檢測不同類型的癌症。

目前我們主要通過掃描和組織活檢來檢測癌症,這些方法非常耗時、複雜並且昂貴,如CT掃描可以發現大的腫瘤,但是不能發現早期腫瘤。通過血液檢測癌症的方法稱為「液體活檢」,它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在早期檢測出癌細胞。

首席研究員Tom Würdinger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癌症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具有特殊的RNA標記,這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針對特定腫瘤的DNA的操作。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幫助血液正常凝固,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血小板也在癌症腫瘤增長和轉移中也起著重要作用。癌症患者的血小板含有特定標記的RNA,可以幫助我們區分96%的健康個體和患有不同類型的癌症患者。

【2】JPCB:紅辣椒也可以治療癌症了?

辣椒鹼是辣椒中讓人灼燒的一種化合物,其通常用於乳膏劑中幫助緩解疼痛,而近來有研究表明高劑量的辣椒鹼可以幫助殺滅前列腺癌細胞;如今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上的一項研究論文中,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新型線索或可幫助解釋為何辣椒鹼可以殺滅前列腺癌細胞,相關研究結果或可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治療前列腺癌的新型療法。

大約在10年前就有科學家報導表示,辣椒鹼可以幫助殺滅小鼠機體中的前列腺癌細胞,但對健康細胞無害;通過轉化成適合人類的劑量或許需要個體每天都進行大量辣椒的攝入;而揭示辣椒鹼的工作機理就可以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新型以注射或藥片形式的治療前列腺癌的特效藥物。

【3】Nature:腫瘤抑制蛋白竟驅動惡性癌症

近日,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等處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惡性腫瘤的生長及DNA序列未發生改變的基因活性的變化往往和突變的p53蛋白質直接相關,相關研究結果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該研究或為開發應對難以治療的癌症的新型策略提供幫助。

TP53是所有人類癌症中頻繁突變的基因,其可以編碼一種名為p53的腫瘤抑制蛋白,p53通常會通過調節細胞分裂的循環來抑制腫瘤,而p53蛋白也會通過維持細胞快速生長和分裂來完成抑制癌症的目的。當DNA損傷時,p53就會產生一系列保護效應來修復細胞DNA損傷,如果損傷過於嚴重就會引發細胞死亡,而TP53基因的突變往往會破壞其正常的功能,並且使得攜帶損傷DNA的細胞繼續分裂,直至引發癌症發生。

為了理解突變的p53功能獲得(gain-of-function,GOF)如何發揮作用,研究人員調查了攜帶不同類型p53 GOF替代胺基酸的病人機體腫瘤衍生的癌細胞系的功能,來觀察這些突變形式的p53會結合到癌細胞基因組的哪些位置。

【4】Cell:全體生物請注意,有癌症可以傳染擴散!

癌細胞是不會傳染的,這是生物學的一個默認公知。不過這一常識已經在北美的東海岸被打破,一種致命的白血病樣的病情已經從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一路蔓延到紐約州。這可能通過在水中自由漂浮的癌細胞,肆意在軟殼蛤中傳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Stephen Goff,形容這種癌症的廣泛傳播是「處於超級轉移狀態,能擴散到全新的動物」。這篇研究發表在本周Cell雜誌。

癌症,作為有機體的生命周期中的體細胞突變積累的結果,一般不會傳染或傳輸給其他個體,受限於基於多態表面蛋白的免疫識別和拒絕,特別是在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的脊椎動物。不過一些腫瘤是受感染(如病毒)引起的。雖然這些感染源可以是傳染性的,腫瘤仍然是在受感染的個體中通過體細胞的轉化而形成。已知有兩種情況下,腫瘤細胞本身作為傳染性細胞可自然擴散傳播:犬傳染性性病腫瘤(CTVT)由性接觸傳播、塔斯馬尼亞袋獾面部腫瘤病(DFTD)在個體之間通過傳播。在這兩種情況下,腫瘤顯示出基因型不匹配它們的宿主——在所有受影響的動物中發現的腫瘤細胞是具有反映其原始主體的獨特的基因型。

【5】Science頭條:你的皮膚裡早已有癌症突變

根據最近發表在Science的一篇研究分析,經常暴露於紫外線下的正常皮膚含有許多潛在的致病突變,包括至少6種癌症相關基因。英國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研究了無癌的眼瞼皮膚樣本,發現上百個克隆細胞群穿插在整個正常組織,而重要的是,就這麼小塊的皮膚組織裡的細胞裡含有的癌症關聯的突變。

為了找到體細胞突變是如何聚集在正常組織的,由Campbell和Philip Jones帶領的劍橋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癌症部,從暴露陽光下的眼瞼真皮組織取樣234個進行活檢。這些樣品來自四位55到73歲之間的健康人,他們在眼瞼整容手術過程中去除了部分的眼瞼組織。

採用能夠捕獲稀有突變的技術,該團隊測序的74個與皮膚和其它癌症基因的外顯子,以及一個活組織樣品的全部基因組。研究人員選擇採樣皮膚細胞部分原因是有證據表明,正常皮膚中含有腫瘤抑制基因p53突變的細胞克隆。

【6】顛覆癌症起源 生活方式或是重要影響

最近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的一篇文章認為,我們對於癌症起因的理論需要進行修改了。這篇文章認為,以前人們認為癌症的起源完全是因為一些基因突變引起的,在致癌基因裡的突變導致了癌症細胞的出現並開始擴增。然而,最新的研究認為,在正常的組織中,基因突變的細胞還會受到群體的壓力選擇,因此這種選擇壓力和突變一起共同決定著癌細胞以及腫瘤的形成。造成這種選擇壓力變化的因素與生活方式以及老年化相關。

最新的癌症形成的理論認為,在正常的組織中,本來就由一定的細胞攜帶著致癌突變,但是健康的個體或者組織中,這些基因突變的細胞還是正常工作著,其致癌的天性一直被正常細胞壓制著。直到出現一些偶然或者必然的因素,例如老年化、吸菸、飲酒等,攜帶者致癌基因的細胞發現環境發生了改變,發展成為癌細胞對自身更加適應,這時候癌細胞便開始爆發。即使在正常組織中,仍然會有很少的癌細胞,但是這些癌細胞並不能競爭的贏正常細胞,因此他們的數量總是低於一定的值,而不會產生腫瘤,但是環境變差,癌細胞會比正常細胞更有適應性,數量開始增加並形成癌症。

【7】Science:癌症重要酶複合體結構

最近,來自美國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成功解析了一種在多種癌症特別是血液癌症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酶複合體的原子結構。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上。

這一被成功解析的酶複合體叫做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2(PRC2),是參與人類發育的一種關鍵調控因子,它能夠通過改變染色質結構調節基因表達。作為一種酶複合體,PRC2能夠對組成染色質的組蛋白進行修飾,導致染色質結構發生關鍵性改變,從而沉默特定基因的表達。之前研究已經發現PRC2的異常表達與淋巴瘤,白血病,腦瘤以及其他疾病的發生有關。

研究人員表示,PRC2表達過高或過低會導致基因發生相應的沉默或激活,這對於細胞來說不是一件好事,這項研究結果揭示了正常水平的PRC2如何在細胞內保持酶活性以及如何受到調控。該研究人員還指出,他們發現了PRC2發揮作用的不同方式,這對於我們了解相關疾病的化學基礎以及開發疾病治療藥物都非常具有幫助。目前一些抑制PRC2酶活性並用於治療特定類型淋巴瘤的小分子藥物已經得到開發。

【8】Nature研究再證明食用抗氧化劑會促進癌症轉移

來自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兒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相比於正常細胞,癌細胞從抗氧化物得到的獲益更多,這一發現增加了人們對於癌症病人食用飲食中抗氧化物的擔心。(生物谷之前曾報導抗氧化劑會加速小鼠皮膚癌細胞轉移。)

癌細胞轉移是癌細胞從原發部位傳播到身體其他部分的過程,是導致多數癌症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該研究團隊發現對癌症小鼠模型進行抗氧化物處理會使癌細胞擴散更快。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上。

長久以來人們已經知道癌細胞從一個部位向身體其他部位傳播是一個非常低效的過程,絕大多數進入血液中的癌細胞最終都不能存活。

【9】科學家揭示多數癌症起源的過程

p53基因由於在防止基因突變中的突出作用故被描述為「基因組衛士」。超過一半的癌症被認為源於p53突變或喪失作用,而現在最近的一項研究由Richard Moran博士解釋了原因。

發表在《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研究結果顯示,p53基因突變,或失去激活蛋白複合物的功能, 該蛋白複合物稱為哺乳動物靶向雷帕黴素複合體1(mTORC1),這有助於調節細胞增殖所需的能源資源。mTORC1由幾十種蛋白質組成,細胞使用細胞內的溶酶體胞膜作為支架將所有這些蛋白質聚集在一起。針對正常細胞的需要,p53基因有助於維持適當水平的蛋白質, 在溶酶體中稱為結節性硬化症複合體2(TSC2)。當p53功能減退時,研究發現溶酶體TCS2的水平下降,一種小的蛋白質RHEB將取而代之。正是這種RHEB的積累才能激活mTORC1並導致異常的細胞增殖的控制。

「我們首次發現了當無p53時導致癌症過度增長信號的過程。這些蛋白質相互作用類似一連串事件發生在某個個體中鏈導致了癌症的發展。」Moran說。

【10】Science:新研究為癌症免疫治療開闢新道路

近日,來自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將腫瘤在免疫系統中最好的"朋友"變成了它們最大的"敵人"。這一發現將對癌症免疫治療方法提供重要啟示。

文章作者Harvey Cantor說道:"我們的研究結果為基於免疫系統的癌症治療方法提供了新的策略,通過靶向細胞內限制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產生應答的信號途徑,我們就可以將其變為癌細胞殺手。而如何開發觸發這一變化的抗體和小分子藥物是我們仍然面臨的挑戰。"

當機體處於感染或炎症狀態時,效應T細胞會發生快速改變,它們會將自己武裝起來並且分成不同群組靶向特定的疾病細胞。調節性T細胞是機體內另外一種免疫細胞,它們能夠對效應T細胞進行調節,防止效應T細胞損傷正常組織。(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生物谷2015年盤點正在進行......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新型癌症成像技術助力癌症研究突破性進展
    ,並且更加容易幫助尋找最具潛力的癌症新藥並將新藥推向臨床試驗;其中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們就走在了這一領域的前沿,他們將先進的成像技術應用到了癌症藥物的研發初期,結果顯示這些成像技術有助於剔出效果不佳的候選藥物,提高這個過程的成功率。
  • CNS:近期癌症免疫療法突破性研究成果一覽
    ,也是當前癌症研究領域中的熱點之一。如今,治療癌症的免疫療法是人們非常關注的一個熱點領域,那麼近年來癌症免疫療法研究領域又有哪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呢? 本文中小編盤點了CNS近期癌症免疫療法相關的研究成果,與各位一起學習!【1】Nature:癌症免疫療法 「新燃料」——微生物群!
  • 盤點:2015年Cell雜誌亮點研究成果
    2016年,2015年三大國際著名雜誌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然刊登了很多亮點耐人尋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編就盤點了2015年Cell雜誌發表的一些非常有意義的重磅級亮點研究。【1】Cell:顛覆癌症教條—蛋白激酶C其實不是腫瘤推手近日美國南加州大學在Cell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研究顛覆了幾十年的老教條。酶長久以來一直被科學家歸類為促進癌症的。其實,腫瘤抑制和目前臨床上大力發展抑制劑類藥物應該著眼於恢復酶的活動。
  • 2020年呼吸領域研究進展深度盤點丨梅斯述評
    原創 Oranhgy MedSci梅斯 收錄於話題#新冠肺炎133##新冠肺炎1#新冠2導語:2020年度呼吸領域top10盤點來咯!2020年接近尾聲,2021年即將到來,在過去的一年中,新冠大流行背景下呼吸領域具有諸多突破性研究,也是最為特殊的一年,梅斯醫學特地給大家選取盤點了重磅級的新冠肺炎(更多可訪問梅斯醫學新冠肺炎專輯)、COPD、電子菸、哮喘指南等突破進展與研究。enjoy~1.
  • 年終盤點:2016年Cell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三大國際著名雜誌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然刊登了很多亮點耐人尋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編首先盤點了2016年Cell雜誌發表的一些非常有意義的重磅級亮點研究,與各位一起學習!
  • 2018單細胞測序應用領域突破性成果盤點
    ,它越來越多被應用在科研領域。2015年以來隨著10X Genomics、Drop-seq、Micro-well、Split-seq等技術的出現,徹底降低了單細胞測序的成本門檻。自此單細胞測序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基礎科研和臨床研究,相應成果也備受CNS青睞,文章如雨後春筍般頻頻出現在高分雜誌。
  • 【盤點】2019年一季度組蛋白修飾重大學術研究
    解讀/景傑學術2019年年初,我們回顧了過去一年表觀遺傳領域的亮點研究(回顧 | 2018年表觀遺傳學亮點研究(上)、表觀遺傳學亮點研究(下)),了解到組蛋白修飾在癌症發生、衰老、HIV與宿主互作、腸道微生物代謝等領域的關鍵調控作用
  • 最新影響因子發布,腫瘤領域 top10 榜單揭曉
    2020 年 6 月 29 日,科睿唯安終於正式發布了 2019 年度 SCI 期刊影響因子。腫瘤領域 top10 名單不變,唯一的變化是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漲了將近 20 分,從 2018 年的第 4 位上升至第 2 位。我們來看看今年腫瘤領域影響因子前 10 位的期刊。
  • 深度盤點:2020年腫瘤領域研究進展
    在過去的一年中,新冠大流行背景下癌症領域仍有諸多突破性研究。為此,根據最新發布的2020癌症負擔報告,梅斯醫學特地給大家選取盤點了各大常見癌症的進展和研究。So, everybody, enjoy~近日,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報告由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報告對2020年度全球常見的癌症類型、導致死亡主要癌症類型以及未來的癌症發展趨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數據顯示,2020年新發各類癌症共計1930萬例,死亡近1000萬例。
  • 2018年生物領域獲獎專題盤點
    2018年1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2018年即將過去,年末為大家獻上本年度生物領域獲獎專題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拉斯克獎是全球最為著名的醫學類獎項之一,也有「諾貝爾風向標」之稱。
  • 金融工程能治癒癌症?探索全美前三的癌症研究機構
    他著重介紹了一項救助癌症患者的金融研究——證券化消費者醫療保健貸款(securitizedconsumerhealthcareloans,HCLs)。這種金融救助措施由AndrewW.Lo教授聯合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DavidWeinstock博士和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VahidMontazerhodjat博士共同研究發起,用於救助那些需要癌症、C肝和罕見疾病突破性療法、但又難以負擔高昂費用的患者。AndrewLo教授介紹,科學家最近研發出很多突破性的疾病療法,但通常藥物費用非常高。
  • 癌症研究探秘:線粒體與癌症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線粒體和癌症關聯性研究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年來線粒體與癌症之間的相關研究進展。【2】Mol Cell:癌細胞「奴役」線粒體開啟罪惡行徑doi:10.1016/j.molcel.2015.01.002一篇刊登於國際雜誌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吉尼亞大學的科學家通過研究表明,許多癌症,包括幾乎所有的胰腺癌都會奴役並且使得細胞的能量工廠—線粒體畸變,從而產生利於腫瘤生長的環境
  • 盤點2020年生物醫藥領域熱點事件!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報導  2020年最後一天,中國迎來了首款新冠疫苗,這為抗擊疫情增添了一件有力武器。過去一年,除了與新冠病毒不懈對抗,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的生物醫學領域也取得了許多突破性進展。本文梳理了2020年度生物醫藥領域備受關注的一些熱點事件,以及在中國的相關進展,告別過去,迎接嶄新的一年。
  • 盤點:縱觀2015質譜新品,TOF獨佔鰲頭
    2015年上半年質譜新品(詳情見2015年上半年重要質譜新品盤點)以飛行時間質譜(TOF)居多,遠超過三重四極杆質譜和其它類型質譜數量。TOF延續上半年的勢頭,在近期發布的10款質譜中有7款屬於飛行時間質譜(見下表:2015年下半年發布的質譜新品匯總表)。
  • 科學家突破性研究發現!糖和癌症之間真的密不可分!
    最近,比利時的科學家在癌症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個突破性的驚人發現,糖和癌症之間真的有密切的關聯性!圖:加州大學曾有研究表明,所有的慢性病,都與人身體內的過量糖分相關。 這個研究,是由生命科學研究所的微生物學家Johan Thevelein引導的,研究是基於瓦式效應(癌細胞利用糖解作用的能量來加速生長)的基礎上,來進一步驗證糖分與癌細胞之間的關係。 Johan Thevelein教授說,癌細胞比人體正常細胞生長速度更快,需要更多的能量,它們需要快速的糖分解來提供能量。
  • 年終盤點:2019年癲癇領域十大研究突破​
    年終盤點:2019年神經科學領域十大基礎研究進展6. 年終盤點:2019年抑鬱症領域十大基礎研究進展(一半來自中國)7.年終盤點:2019年腦血管病領域十大基礎研究進展8. 年終盤點:2019年神經炎症領域十大基礎研究進展9.
  • 【盤點】非編碼RNA與癌症關聯性研究進展
    近日,有研究人員在Cancer Cell上刊文稱他們鑑別出了13種不同類型癌症相關的非編碼片段,本文中小編就盤點了ncRNAs和癌症之間的關聯性研究。然而,它們在調節細胞功能方面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引起了癌症研究者們的興趣。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們發現,一種名為CCAT2的特殊lncRNA在體內和體外對癌症代謝均有調節作用。這些數據在費城4月20日舉行的2015AACR年會上有所報導。"能量代謝的變化是癌症的一個標誌,因為惡性細胞可以調節它們的代謝通路來滿足它們的能量需求。"
  • 近期淋巴癌重磅級研究一覽 - 癌症研究專區 - 生物谷
    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年來淋巴癌領域相關的重磅級研究,與各位一起學習。【4】PNAS:新型RNA運輸系統或可治療外套細胞淋巴瘤doi:10.1073/pnas.1519273113由於平均存活時間僅有5-7年,外套細胞淋巴瘤(MCL)被認為是最惡性的血液癌症,而其療法也幾乎沒有;每年大約有三千美國人被診斷為該疾病,儘管抑制外套細胞淋巴瘤發生轉移的個體化療法的開發正在不斷進展,但系統性治療藥物向癌細胞中的運輸一直都是全球癌症研究領域的一大挑戰
  • 盤點:回顧GEN雜誌評選2015年度十大科學事件
    2016年1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由GEN(Genetic Engineering & Biotechnology News, 基因工程與生物技術新聞)雜誌刊文,對2015年生命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科學事件進行了回顧和盤點。
  • 盤點:近幾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名單,癌症不再是絕症
    這三位科學家的主要研究貢獻方向,是人和大部分動物細胞對氧氣的適應、感知作用機制。發現了一種關鍵性分子,這種分子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的了解,動物細胞面對氧氣變化是如何應對的。三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在在未來可能幫助人類更好的對抗貧血、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