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經歷三次癌症!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主任委員史安利:我得出一個...

2020-12-06 瀟湘名醫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史安利,中國抗癌協會理事、康復會主任委員,今年已73歲。從1985年到2020年,史安利教授已經走過了35年的抗癌路。

在過去三十年裡,史教授曾先後患有三次癌症:乳腺癌、直結腸癌、乳腺癌,分別在39歲、56歲、68歲。離最後一次患癌,她已經安然度過了5年,達到臨床治癒。

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主任委員史安利教授

(本文已由史安利教授審稿)

30年,經歷三次癌症!

在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紀錄片《愛康行動》裡,史安利教授講述了自己的三次患癌經歷!

1985年,第一次查出乳腺癌

1975年,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分配到衛生部工作,1985年39歲的史安利正在比利時公派留學,參加了世界衛生組織管理幹部的國際培訓班。成績出眾,並且已經通過面試等一系列考核的她,作為被重點培養的對象,已經開始準備到世界衛生組織工作。

就在這一關鍵時期,她發現自己左胸有一處腫塊,學醫多年的她很快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史安利很快去布魯塞爾醫院的乳腺中心做了檢查,生物活檢的結果很快就出來。醫生當場宣布了不好的消息,史安利左胸的腫塊被確診為乳腺癌,回國接受治療。

為了儘量降低癌症擴散的可能性,史安利做了乳腺癌全切手術,包括胸大肌、胸小肌、淋巴,這也導致史安利的手臂在手術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行動不便。再加上化療產生的各種副作用,史安利覺得自己「在鬼門關走了一回」。

她說:「手術清掃腋窩淋巴結做得很徹底,導致術後淋巴管回流不暢,淋巴水腫,她的左側手臂比右側粗了一圈。放療時由於設備不精準同時把食道給『燒傷』了,當時疼痛難忍,做個簡單吞咽動作都很疼。」那時候,化療期間連升白血球的藥都沒有,只好等待,一直輸了三次血,血象才升上來。整個治療過程都是非常艱難的。

2003年,第二次查出腸癌

然而,誰也沒有預料到,19年後厄運再次降臨在她身上。

2003年,史安利被查出結直腸癌。當時的她已經58歲,身體狀況不比當年,又要再一次面對手術、放化療。儘管已有一次經驗,但情況完全沒有比第一次更好,加上身體狀況也早已不比年輕時候,病痛的折磨反而更加劇烈。

在她的記憶中,當時手術、放療、化療由不同的科室各管一段,手術剛完就放療,放療還沒結束就化療,「白血球一下子降得很厲害,脫髮、嘔吐、無力……」但是當時有了升白血球藥,放療也精準了許多,減少了誤傷。 一方面,在她身上也體現了國家的醫療科技進步。

經歷過第二次癌症,也讓她對生存有了更堅定的信念。即便面對疼痛、放化療的副作用,在身體極度抗拒的情況下,她始終堅信,只要堅持,就會戰勝癌症。在親人的陪伴與悉心照料下,她最終再次打敗了癌症。

2015年,第三次再查出乳腺癌

2015年,史安利68歲,距離她第一次被查出乳腺癌已經過去了30年,原本以為乳腺癌已經離自己遠去,想不到會再次患癌。

當時正逢「第18屆全球乳癌患者支持大會」第一次在中國召開,備受矚目。史教授出任大會主席,負責整個大會的籌備工作。

就在大會開幕前夕,她被發現了右側(原發)乳腺癌。此時的她面臨著兩難的選擇,如果不及時手術,後果是無法預知的;如果馬上手術,那麼就無法參加大會開幕式,這將是大會的缺失和遺憾。

最終她決定立即手術。這一次她經歷了多學科綜合診療(MDT),治療很順利。

術後一周,她就出席了「國際乳癌患者知識大會」的開幕式。她說,「我不會被癌症擊倒。」

3個感悟值得所有人看看!

現今,史安利教授已經抗癌30多年了,一路走來她用親身經歷、感悟總結出這幾點,值得所有人看看!

1. 別讓自己太累,別透支生命!

史安利表示,第一次患癌時,自己實在想不通,為什麼自己這麼年輕就患了乳腺癌,腫瘤難道不應該是年紀大的人才得嗎?

後來在醫院中,她明白,如果生活方式有問題,提前透支生命,即使身體素質好,腫瘤也會找上你。

通過這三次患癌的經歷,史安利教授得出一個深刻的教訓,那就是一定不能太勞累,生活不規律。認真回想三次患癌的細節,其實都是累出來的病。

2. 及時發現身體異樣,及時就醫!

史安利表示,三次患癌都是自己首先發現的。

第一次是摸到了乳房的腫塊,第二次是發現大便帶粘液,第三次是乳房痛。「經常在半夜痛醒過來,雖然我知道乳房腫瘤一般沒有疼痛,我也沒有摸到腫塊,但我還是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所以,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雖然你不知道自己什麼病,但你發現身體不對勁的時候,一定要找對醫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這些是你可以做到的。

3. 積極的心態對於癌症康復非常重要!

史安利教授認為,一個好的心態對康復非常重要!得病之後,一定要調整心態。如果心態不好,療效會減半,應該好好聽醫生的話,要相信科學,到正規醫院,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史安利強調,這些年發現了很多年輕病友,千方百計隱瞞自己的病情,不去正規醫院治療,偏聽偏信,走了彎路,結果耽誤了病情。調查顯示,腫瘤患者一半以上都有心理障礙。

史安利教授說,「我自己就是乳腺癌患者,35年前發現的,不幸的是,5年前,我第二次又在另一側乳房患了原發的乳腺癌。我後來做了基因檢測是BRCA1陽性,說明是有遺傳基因變異所致。解釋了我為什麼會三次患癌。但我並不覺得癌症和死亡關係緊密,相反焦慮的情緒反而會使病情更糟糕,我的方式就是正視病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同時堅持鍛鍊,參與社會工作和活動是舒緩精神和心情的好辦法,同時可以經常與病友們敞開心扉、互相開導和勸解,保持樂觀心態是康復的重要途經。」

更多精彩文章:

這樣運動直接進了搶救室,還要切腸子!如何運動,國家發文教你了!

醫生總結了3位年輕胃癌患者的病例:30歲不到的他們到底幹啥了?

81歲著名舞蹈家因胃癌去世,發現時已是晚期!醫生有幾句掏心話,一定要聽聽!

警惕!這種衣服害死幾十個孩子,千萬別再這樣穿了

熬夜自殺全過程曝光!

瘋狂的同性生活:失去了肛門,感染了愛滋!他們的健康值得關注!

本文編輯:王楠 審稿主任:楊小明

【來源:健康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同樣是肺癌,為什麼有人能活過5年、10年?原來都有這樣相同的經歷!
    13年、11年、10年、9年、5年……  當肺癌患者一個個大聲喊出自己的患病時間,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無錫近500名肺癌患者同時響起了掌聲!因為這是一場特殊的生日會,「壽星」都是跨越五年的肺癌患者。  5年,對肺癌患者並非易事!因為在我國多數患者確診已屬晚期,當前我國五年生存率僅為16.1%1,位居各類癌症死亡榜首。
  • 北京抗癌協會發布《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1月15日北京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早癌篩查需要規範化,需要科學的指南和嚴格的管理。」北京抗癌協會理事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教授在1月15日於線上舉辦的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新聞發布會上說。
  • 江蘇省腫瘤醫院馮繼鋒教授當選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周威)2020年11月15日,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舉行換屆選舉大會,經過民主選舉,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馮繼鋒教授當選為新一屆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當選為候任主任委員
  • 肝癌患者參加癌症康復會後,又多活了十幾年,目前仍健在
    2002年,45歲的李奕患了乳腺癌。2008年,38歲的馬崇義患了肝癌。患癌後,他們承受了同樣的痛苦,加入了同樣的協會,現在都還健在。北京癌症康復會:抱團取暖走夜路。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目前康復會已成立21年,在冊成員有七八千人,只要患過癌症均可加入,康復會有十幾個活動中心,天壇公園、玉淵潭公園均屬較大的活動中心,平常會舉辦科普講座、抗癌宣傳、趣味運動、康復旅遊、聯歡會等活動,成員年齡多在55-70歲之間,女多男少。
  • 腫瘤專家趙平:我所經歷的新中國抗癌之路
    編者按:2018年10月29日,前央視主持人李詠的妻子哈文在微博發文宣布李詠去世:「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近年來,我國癌症的發病率日益增加,防癌抗癌對每個人、每個家庭而言都是不容小覷的事情。
  • 男子患上4種癌症,10年經歷4次大手術!他的故事太勵志
    日子剛好起來,他又不幸患上 4 種癌症,10 年裡動了 4 次大手術 …… 他沒有放棄,反而將全縣的癌友組織起來"群體抗癌",在 2012 年至今的 9 年時間裡,將癌友的康復生存率提升至 97.1% 。他想用實際行動告訴癌友們——人不管有病沒病,有膽沒膽,活的就是個精氣神兒!
  • 39歲餘苑綺公開遺書內容,抗癌6年化療30次,因生二胎癌症復發
    近日,39歲的餘苑綺出席講座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經歷,在講座過程中,餘苑綺與媽媽李亞萍幾度淚灑現場。在現場,餘苑綺當眾念出了自己寫給孩子的遺書內容,在遺書中餘苑綺寫到:如果媽媽我不在,相信是神做的決定,雖然你們看不到媽媽,媽媽會在天上會保護看顧著你們,不管白天,姐姐要照顧弟弟,弟弟長大要保護姐姐。
  • 7年經歷兩次癌症,她得出一個深刻教訓!值得所有人好好看看
    有位患者,程某,今年已78歲,從2010年到2020年,她已經走過了10年的抗癌路。在過去的10年裡,她曾先後患有乳腺癌、肺癌。離最後一次患癌,她已經安然度過了3年,目前病情穩定,恢復得很好。2017年,她因右肺中葉腫物三年後增大,入院檢查,診斷為肺癌,當時的她已經75歲,步入古稀之齡,想到又要經歷一次次的手術、hua療,她絕望了,一個人在夜晚獨自默默流淚,想要放棄。可是她又不甘心,她想看著孫輩步入婚姻的殿堂。
  • 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發布 推動早診早治規範化進程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發布,涵蓋結直腸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宮頸癌等高發癌種。今天,北京抗癌協會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新聞發布會在線上舉行,活動由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承辦。
  • 「癌症十大謠言」看到最後一個我竟無言以對
    ……4月26日,「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全國腫瘤防治倡議書發布,多位專家大咖到場普及防癌知識,為公眾擊碎「十大致癌謠言」。國家抗擊癌症的陣地前移,防治重於治療。在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中,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支修益教授說道,普及防癌知識,是降低患癌率的基礎。
  • 甘肅省「生命之光」抗癌俱樂部成為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康復科普教育...
    11月13-15日,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召開。在此次大會上,甘肅省抗癌協會「生命之光」抗癌俱樂部獲頒全國第一批「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康復科普教育基地」。
  • 中國癌症死亡曲線30年走高 肺癌死亡率上升最快
    來自三個不同省份的三位地方菸草專賣局的官員,卻不約而同地選擇在這時來到北京。  他們並不是進京來參加菸草系統的會議的。在京城的這一周,除了悶熱天氣帶來的煩躁外,困擾三人更多的是忐忑不安。  就在進入大暑的前一周,他們來到同一所醫院——北京宣武醫院胸外科接受診治,找的是同一位主治醫生——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
  •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發布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來源:Cancerprogressreport.org) 今日,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發布了2020年抗癌進展報告(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20)。
  • 卵巢癌,成功抗癌28年,她是怎麼走過來的,分享抗癌經歷給癌友們
    李女士,1951年12月出生,卵巢癌成功抗癌28年,她的成功抗癌經歷,下面與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可以幫到癌友們.患癌與治療我患的是卵巢癌,這種癌症在婦女中很常見。腫瘤生長得快、擴散得也快,但在早期常不容易發現,所以我被確診時已是晚期。1993年2月,我接受第一次手術。整個腹腔打開後,醫生都很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