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背景下80、90後青年員工
思想動態與工作積極性提升研究
齊文京 李燕萍 黎剛 黃曉璐 田遠
南方電網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隨著「網際網路+」思維深入發展,電力體制改革的持續推進,精益管理工作在南方電網公司及廣州供電局得到重點推廣。在此背景下,青年員工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都在發生變化,各種矛盾和問題顯現,員工思想建設和工作積極性提升面臨著新的挑戰。為分析掌握廣州供電局青年員工主流思想傾向及工作訴求,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廣州供電局組織發起了本次「網際網路+背景下80、90後青年員工思想動態及工作積極性現狀」調研活動。
(二)調研概況
本次調研活動採取調研訪談和網絡問卷與相結合的方式,針對廣州供電局部分單位49名青年員工代表開展10場次的調研訪談。針對廣州供電局全體青年員工開展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2265份;問卷回收率83.25%,有效率100%。
(三)研究亮點
本文研究亮點是觀察共性與挖掘個性相結合,既把握青年員工思想動態及工作積極性整體現狀,又關注不同年齡段員工群體行為模式與內在訴求方面的差異,為新背景下青年員工思想建設和工作積極性提升有針對地提出新建議、指明新方向。
二、文獻綜述
(一)員工思想動態研究
鄧健指出在新的環境下員工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更趨多樣化;田銘釗建議構建黨建工作網絡平臺以應對黨建工作新挑戰;陳霞則強調依託網絡平臺了解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金艾裙和李仟仟認為企業應藉助網絡途徑充分引導員工思想態勢;孟憲福、王靜和王春燕指出員工思想動態分析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需通過各種渠道有效收集員工思想動態。
(二)員工工作積極性研究
金翀昊發現國有企業由於薪酬分配平均化、員工意願未得到重視且能力得不到肯定的原因導致員工工作積極性缺失;王漢豐、周嶸和徐銘芝指出薪酬體系不健全、職業發展機制缺失以及缺乏針對性培訓是造成員工工作積極性不足的重要原因。
李登鳳提出從企業文化層面來對員工進行約束及激勵;李豔將激勵理論與大數據進行有機結合,針對員工的特點,實現員工激勵的準確性;李少帥、劉偉和劉寶軍提出要強化情感因素和企業文化對員工的影響力。
三、青年員工思想動態與工作積極性現狀分析
(一)員工思想與價值觀
1. 表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狀態。
調查顯示,41.32%和34.3%的青年員工認為「開拓創新」和「艱苦奮鬥」是當代青年應重點發揚的精神,表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狀態。
圖 1 政治面貌及新時代應發揚精神
2.有合作與奉獻意識,希望在國家、集體及個人利益之間取得平衡。
調查顯示,青年員工中有79.21%的員工願意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情況下幫助別人,注重在工作中與其他人實現合作共贏。有47.81%的員工選擇兼顧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
3. 整體價值取向趨向務實
調研顯示,青年員工整體價值取向趨向務實。現階段主要理想集中在,「工作收入、家庭幸福和社會貢獻」。反映出青年員工在收入提升和個人發展的同時,希望為社會做出貢獻。
圖 2 現階段主要理想
(二)企業戰略與發展
1.認同公司發展戰略,企業歸屬感自豪感強烈
調查顯示,青年員工對公司「兩精兩優、國際一流」的發展戰略充分認同;87.15%的員工近期沒有離職意願,75.94%的員工認為工作穩定是公司最大的吸引力,84.19%的員工對公司有自豪感或歸屬感。
2.普遍有危機感,積極面對公司改革帶來的挑戰
調查顯示,有85.7%的員工感受到深化改革帶來的危機,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競爭激烈與知識陳舊,技術水平不高」兩個方面。表示能夠正確看待並積極面對電力體制改革和發展戰略要求帶來的挑戰。
圖 3 危機感及原因
3.公司管理機制有待完善
調查顯示,青年員工中有62.87%認為單位的人力資源存在資源浪費,54.22%認為管理制度需要健全,42.78%認為公司晉升渠道不明晰,37.84%認為薪酬機制不合理。
4.認同精益管理理念,認可目前精益管理水平。
71.7%的員工認為公司有必要推行精益管理,其意義集中在「提高工作效率、優化經營管理和提高企業競爭力」;41.72%的員工認為公司目前精益管理水平評價較高。
圖 4 精益管理必要性及評分
(三)員工工作與發展
1.青年員工工作滿意度整體適中,薪酬滿意度不高,認為崗位職責與工作內容符合度一致,基本能夠在工作中發揮自身作用。
調查顯示,青年員工中僅3.13%和1.02%的員工表示對工作不滿意和很不滿意,72.71%的對薪酬滿意度一般或不滿意,有80.78%的認為目前崗位工作內容與個人預期一致;59.76%認為自己在工作崗位上基本已經發揮自身作用。
2.工作強度與競爭壓力適中,部分員工需要提升抗壓能力
調研顯示,青年員工中, 69.51%的員工認為沒有壓力或壓力適中,27.55%的員工則認為壓力很大、競爭激烈。
圖 5 工作滿意度及競爭壓力
3.多數青年員工有明確的職業發展規劃和清晰的發展目標
青年員工中,有68.22%的員工有個人發展職業規劃,在最希望實現的目標方面,依次分布在「提高收入、晉升專業技術職務、帶薪進修和晉升領導職務」;76.38%的員工期望自己在未來工作中能夠獲得更大的發展。
圖 6 發展規劃及現階段目標
4.青年員工注重職業發展,渴望更多的晉升渠道與機會。
調查顯示,在青年員工中,有接近半數的員工認為沒有可能晉升,僅有5.3%的員工認為晉升可能性很大。無法晉升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晉升機會不多、渠道太少」。
圖 7 晉升可能性及無法晉升原因
(四)員工學習與培訓
1.注重日常學習,期盼通過技能培訓提高工作能力。
調查顯示,青年員工注重日常學習,參與培訓累計時間方面有35.28%的員工在半個月和一個月之間,有16.38%的員工超過一個月,74.39%的員工認為應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力度。
圖 8 累計培訓時間及需加強培訓類型
2.學習培訓方式呈多元化需求
青年員工中有60.19%的員工傾向於專題培訓講座的方式,46.71%的員工傾向於興趣小組主題活動方式,40.56%的員工希望能夠在線學習,35.81%的員工傾向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知識學習。
(五)家庭與生活
1.青年員工整體幸福感良好,收入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較大。
調查結果顯示,73.63%的員工認為自己比較幸福。在最有可能增加幸福感的因素中,56.2%的青年員工選擇豐厚的收入。
2.家庭困難主要集中在收入與住房問題
對青年員工現階段家庭最大困難的調研結果顯示,收入和住房問題尤為突出,62.78%的青年員工選擇收入問題,48.08%的員工選擇住房問題。
3.網際網路日益成為滿足青年員工個人需求、獲取信息、溝通交流的主要渠道
青年員工中有95.49%的員工網購習慣,73.58%的員工主要通過微博、微信以及其他新媒體獲得最新的資訊;88.98%的員工會通過QQ和微信進行聯繫。
(六)黨建與群團工作
1.認可公司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成果
青年員工中,有76.9%的員工認為公司的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較有作為、值得肯定;接近76%的員工認為黨組織和黨員很好或較好的發揮了作用。
2.願意積極參與團組織活動
43.27%的青年員工表示非常歡迎、積極參加團組織活動, 86.89%的青年員工認可團組織活動的積極作用,認為志願者活動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加強了青年員工對公司的認同感。
四、青年員工思想動態與工作積極性分析結論綜述
(一)青年員工思想動態與工作積極性整體現狀
思想狀態與價值取向:青年員工整體思想狀態較好,富有合作意識,敢於開拓創新;價值取向務實,普遍存在物慾過強、思想浮躁,過分強調自我,責任意識較差和奉獻意識不強的現象。
企業管理與危機意識:青年員工認同公司發展戰略,有較強的企業歸屬感和自豪感。認可精益管理成效。普遍具有危機意識,能夠正確對待企業改革帶來的挑戰。
崗位工作與個人發展:青年員工對工作滿意度適中,薪酬滿意度不高。多數員工具有明確的職業發展規劃和工作目標,但認為晉升機制有待完善。
員工學習與培訓提升:青年員工整體注重學習,重視專業技能提升,期待勝任目前的工作或者未來從事更有挑戰性的工作。
幸福家庭與生活模式:青年員工整體幸福感較好。目前最大困難為住房和收入問題,網際網路日益成為滿足員工個人需求、獲取信息、溝通交流的主要渠道。
公司黨建與群團工作:青年員工對公司黨建工作贊同,對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較為認可。願意參加團組織活動,傾向於充滿朝氣的活動形式。
(二)存在問題分析
物質欲望過強,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不足。調查顯示青年員工最突出的問題是「物慾太強、太浮躁」,佔比為59.78%,認為是「責任意識較差」、「奉獻意識不強」的佔比為 47.28%和37.09%。
思想建設形式單一,員工參與熱情度不高。調查顯示,青年員工對於公司當前的員工思想政治建設工作,仍有29.54%的青年員工認為思想建設活動工作缺乏針對性,26.4%的員工認為沒有形成共同參與的氛圍,19.43%的員工則認為形式手段不豐富,參與相關活動的熱情度不高。
企業文化特點不鮮明,員工缺乏情感認同。有21.9%的員工認為企業文化「沒有明顯的特點」,18.32%的員工認為文化氛圍「較為保守,不積極」,8.79%的員工認為「文化宣貫力度不足」。
人力資源配置不盡完善,影響員工積極性。有46%的青年員工認為日常工作中存在「冗員多、工作強度不均」現象,導致現象的主要因素是「人崗匹配度較低、結構性不合理」。
晉升機制有待完善,員工發展受挫。僅5.3%的員工認為自己晉升可能性很大;對於無法晉升的原因,49.36%的青年員工認為是「晉升機會不多、渠道太少」,18.94%的員工認為是「幹部任用制度不完善」,另有13.42%的員工則認為「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措施讓青年人充分發揮」。
家庭問題集中,生活需求多元。青年員工普遍關注收入、住房、婚姻問題。物質生活未得到滿足、育兒、夫妻間缺乏精神交流以及與長輩相處的問題較為突出。
團組織活動缺乏針對性,員工興趣不濃。青年員工認為現有的團組織活動忽略了不同年齡群體的差異,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內容,活動類型單一,難以激發興趣。
五、青年員工思想動態與工作積極性提升建議
(一)緊貼青年需求,摸清思想底數
一是做好員工思想調查工作。始終緊盯青年員工「活思想」, 緊貼青年需求展開調查分析,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提高思想服務引導工作針對性。二是加強與青年員工的溝通。實施「1+100團幹部直接聯繫青年」工程,通過走訪、上門約談等多種形式構建多維度溝通模式,在深入聯繫中讓廣大青年強化對企業發展戰略、發展思路、發展舉措的認同。三是注重員工心理疏導和壓力化解。針對性的開展青年「員工輔導計劃」,幫助青年通過自我教育和調適,緩解壓力激發工作熱情。四是關注員工個人及家庭生活。在條件許可下,幫助改善員工工作和生活場所;建立適齡單身青年聯誼交友平臺,積極幫解婚戀難題;建立多元化興趣小組,豐富員工生活。
(二)加強思想教育,凝聚共同意志
一是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推動「兩學一做」和「一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結合新媒體平臺,用黨的主張凝聚青年、把黨的理論武裝青年。二是加強群團組織建設。對照問題進行自查整改,規範組織管理、強化組織功能,把基層群團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團結動員青年、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三是強化企業文化落地。持續深入對青年員工進行企業文化的培訓與宣貫,注重強化企業文化落地的各項工作,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四是選樹先進典型引領。開展先進典型與青年員工開展「榜樣面對面」活動,樹立先進集體和典型個人,激勵青年員工不斷進步。
(三)狠抓培訓學習,提升技能水平
一是抓實自學促提升。組織青年員工人人制定學習提升計劃,開展「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身邊老師傅學」活動,引導員工充分利用時間充電。二是集中培訓促提升。開設有針對性的專業技能培訓課程,讓青年員工更系統地掌握工作與業務流程。三是結對幫帶促提升。把握青年員工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律,促成不同時期「師徒合同」的籤訂,加快青年的專業技能的形成。四是比武競賽促提升。依託精益成果評選、青年微創新等活動載體,促進員工提升技能水平。五是加強交流促提升。鼓勵員工「走出去」,到兄弟單位參觀學習深造,開拓視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四)積極搭建平臺,助力企業發展
一是搭建創新平臺。深化青年員工創新創效工作,在原有創新工作室的基礎上,再搭建培養一批創新平臺,助力青年立足崗位開展創新實踐。二是搭建展示平臺。舉辦「創新活動周」,為青年員工在技術創新、學術交流、技能競賽、綜合能力等方面提供眾多展示平臺。三是搭建實踐平臺。大力開展「青」字品牌活動,廣泛開展富有企業特色的推優活動;持續推進精益改善活動,引導青年員工主動參與五星班組創建、職工創新和合理化建議等相關工作。
(五)完善激勵措施,激發內生動力
一是打破績效平均主義。在總結績效量化考核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將基層單位自主分配權的績效工資佔比放開到50%,推廣「三化」思路,通過抓住績效管理差異化關鍵點,讓績效考核真正成為工作推進器。二是健全績效考評體系。修訂完善現有績效考評體系,科學設計考核指標與權重,確保考評公平公正。三是健全激勵機制。充分運用榮譽、晉升、培訓激勵等非物質手段,不斷健全青年成長成才激勵機制。
(六)豐富團青活動,提升服務質效
一是圍繞工作主線開展團青工作。圍繞工作主線加強思想引導,搭建展示舞臺,突出重點推廣品牌,通過團青工作「四結合」,重點提升團組織「四個核心能力」,打造「萬家燈火 青春點亮」團青品牌,引領青年在立足崗位貢獻青春力量。二是組織系列團青活動。深化「號手崗隊」創建活動,重點打造1-2個標準化青年突擊隊和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開展青工創新創效五小」成果評選活動;圍繞 「三個計劃」和「三個工程」,加強志願者隊伍建設的專業化和技能化建設工作,全力打造「紅木棉」志願服務品牌。
六、展望
作為廣州供電局持續深化改革重要支撐,青年員工思想動態與工作積極性研究工作將會納入常態化工作範疇,通過思想教育、培訓學習、作風建設、團隊合作和激勵政策等針對性的措施,為青年員工的成才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進一步提高青年員工的思想認識和綜合素質,真正讓「想幹事的人有機會,能幹事的人有舞臺,幹成事的有地位」,為創建「兩精兩優、國際一流」 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司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