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覺得有必要強調一下,想學好一門課,如果你不是天才,那麼大量的付出是必備的。所謂的沒怎麼學就多麼多麼牛逼的,要麼他是天才比如下面這位,要麼他在裝逼。
答主高中最強的是物理,也會友情幫同學補一補物理。答主高一高二考試一般在100以上,高三考試基本都是105+(110的滿分),物理競賽二等獎……高考理綜是278。
這篇回答希望對廣大的還在高中物理學習中苦苦掙扎的同學有點幫助。
1、為什麼高中物理看起來簡單,但是卻不會做?
看起來簡單,是因為你對概念,知識,都眼熟,一說起來的話,「噢,我見過,我聽說過,好像是的……」公式推導,數學計算也沒有太大問題。
不會做,是因為你對那些眼熟的知識點沒有熟練掌握,要用的時候,你想不起它來。並且在你腦子裡,所有的知識點是散亂的,沒有形成體系結構,所以看到一個東西,你不能立即反饋出相關的內容。另外,可能是你見過的題太少,不捨得動筆去算。
2、關於教材
我相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刷題算很少的,我刷題會很有針對性,並且不會輕易去刷題。但是我對教材非常重視。我自己的感受是,只要上課認真聽課,做筆記,把教材仔細看2~3遍,往後做題簡直不要太容易。
首先說說為什麼要看教材。我們高中學習最直接是為了高考,高考的命題始終是圍繞教材展開的,命題組的成員會根據教材來組織命題,這樣來保證不會超綱。人家絕對不是去書店裡買幾本習題書,選幾道題,改改說法,改改數據。所以說,只要你把書本琢磨清楚,原則上高考難不倒你。
教材上的很多話都是精煉,有深意的,需要仔細琢磨,教材上的課後習題雖然簡單基礎,但是有必要去做一做,並且務必弄清楚。如果把課本上基本的知識弄紮實了,已經可以解很大一部分的題了,另外的就算是有技巧,也是有套路可循的。
琢磨教材是一件漫長,枯燥,並且會讓你短時間內覺得沒有成就感的事,但是,只要你耐得住性子,受得了寂寞,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3、關於刷題
學基礎知識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學,但如果說做題的話,其實都是有套路的。這個套路就是我們在做題過程中積累來的。高中物理就學那麼一點點的東西,公式也很少,重在技巧。
我的主張是,做題適量,精選,難度上要循序漸進,不要什麼題都刷,不要想著一步登天。
但刷題是必須的,至少《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怎麼也得刷一遍吧——畢竟高考題絕對是精華,也是命題的導向,參考。
強調一下,刷題一定要親自用筆和紙去寫,手千萬不要懶,別以為看懂了就已經掌握了,你親自寫出來的東西沒問題才是真的掌握了。而且,當天做錯的題,哪怕當天寫的沒問題了,搞懂了,過幾天也必須回頭再重新寫一遍,不然你會忘掉的。對付遺忘的方法就是反覆練習,並且做到熟練。
4、關於考試後總結
先看看自己錯的題是哪種難度的題,如果屬於概念沒清楚,或者公式寫錯,受力分析搞錯……就應該回歸課本,夯實基礎,切忌眼高手低。
如果是計算準確率低,可以適當注重計算的練習,可以和數學的解析幾何結合起來練習,同時在解題時候,培養自己專注的能力。
如果基礎題都能做對,對於有點難度的題找不到思路,那麼可以適當刷題,找到解題規律,找到這類題的突破口。
高考嘛,總歸會有幾道題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所以對於壓軸題什麼的,如果應付不過來,不必強求。
如果應付得過來……嘿嘿,講講我的感受——這類題一般不會是一個問,而會分成幾個小問。這裡以力學與電磁學綜合應用為例。
第一個問一般是簡單的,一般會讓你求求E,求求Q之類的,或先來個受力分析,再來個類平拋,算個速度,夾角什麼的……
然後第二個問,會增加難度,但是不會猛然難到令人髮指。第三個問會難,不強求,隨緣。但是我覺得時間夠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做的
第二,三個問,可能會讓你用點幾何知識,什麼幾個圓周,周期運動,電磁場疊加疊加,分類討論討論什麼的,周期運動,分析一個周期就可以了,要點耐心,也要仔細點,但不會特別難。分類討論,考慮全面吧。總之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做下去,也沒啥大不了的。
最後,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績,晴空萬裡,一路凱歌前行!!
END
▌版權聲明:本文素材來源|知乎作者人生何處不青山,奇趣物理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