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貞觀二十二年,長安城中出現了「太白(星)屢晝見」的奇異天象,唐太宗李世民非常恐慌,急忙召見當時著名的易學家李淳風和一代相學宗師袁天罡,命他們推算大唐的國運,李淳風受詔推演,因太過專注竟一發不可收,推算到了以後兩千多年中國的國運,直到袁天罡推了他的後背一把,才從入定中回過神來,停止了演算,被譽為中華預言第一奇書的《推背圖》也由此而誕生。
《推背圖》全書共六十象,將易學、卦像、詩詞、謎語高度結合,有點隱晦難懂,但是如果把發生的事件一一對號入座,你會發現他的預測準確地驚人,他不可思議地推出了包括武則天稱帝,安史之亂到近代太平天國和日軍侵華的多件大事,完全符合歷史的真實,準確率令人髮指,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預言奇書。
可能有的看官還不太相信,我試舉兩例,都是近代史事件,離我們比較近。
《推背圖》第三十四象讖:頭有發,衣怕白。太平時,王殺王。這是推背圖裡的一句話,沒想到放在太平天國裡真的靈驗了。清朝入關之後,漢人是不許留髮的,都要紮成一個辮子。而太平軍所提倡的就是漢族的傳統習慣蓄頭髮,留鬍子。乃至別人見了他們都要喊長毛。「頭有發」應該指的就是太平軍,天京內亂時,韋昌輝奉洪秀全的命令,在部署屠殺東王餘黨時,為避免誤傷,曾令手下人以左臂纏白布為記號,這正好印證了「衣怕白」的推論。「太平時,王殺王」,指的就是太平天國天京事變時諸王之間的大內鬥。
我們再看一個,《推背圖》第三十四象讖:君非君,臣非臣,始艱危,終克定。在民國的共和體制下,君王不像君王,大臣不像大臣,要結束這一切,只能依託一個叫克定的人。眾所周知,袁世凱的長子就叫袁克定,袁世凱在為子女取名時,應該是沒有看過推背圖,這麼說來他恢復帝制豈不是天意,是順天而為。籌安會裡諸多骨幹,翻出了這條讖語,力主袁世凱稱帝,為老袁政治生涯的結束加了一塊磚。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很奇妙啊?正因此書預言的驚人準確,受到了老百姓的推崇,古代科技落後,普通百姓的行事準則只能看天意而行,讖緯之說歷來是主宰國運的導火索,如果《推背圖》被別有用心的人做了其他解讀,那勢必釀起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陳勝吳廣起義時製造了「大楚興、陳勝王」的謠言,黃巾起義時喊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元末白蓮教起義也挖出了「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石頭人,中國的老百姓,就吃這一套。歷代的統治者因此把《推背圖》視為禁書,《推背圖》只能以各種手抄本形式在民間流傳,承載著人們對未來世界的思考和希望。
那麼《推背圖》真的能預測未來,洞察一切嗎?我們在下一篇文字裡會為您揭開這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