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寢星芒落,戰解月輪空。
高科技和人工智慧如此發達的時代,很多人腦海中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果未來有一天爆發戰爭,它到底會怎麼打?在什麼空間去打?這場戰爭的規模是什麼樣的?誰會成為這場戰爭中的勝利者?這也是很多人去探究的方向。
當然這些問題的範圍太大,畢竟也屬於預測,真要說的話也無從談起。在預言界裡有《推背圖》這樣一本書,算得上是「獨秀」地位的存在了。對於這個「未來」這個話題,作者曾在五十六象進行過一次推演。
《推背圖》被稱為「中華預言第一奇書」,相傳由唐代的兩位卦學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推演。起初只是應李世民之邀為預測大唐國運所作。或許是因為皇帝的命令過於認真,沒想到推算起來一發不可收拾,直接演繹了兩千多年的歷史。
好了回歸正文,本象的標題為:
己未,坤下坎上,比
前兩個字「己未」是時間的推測依據,幹支之一,前一位是戊午,後一位是庚申。這一象代表的是未來。出於某些原因,我就不做描述了。根據推背圖的成書時間公元630年,再由幹支紀年法就可以得出具體時間,感興趣的可以推算一下。
本象的讖語:
飛者非鳥,潛者非魚。戰不在兵,造化遊戲。
天上飛的不是鳥,水裡潛的不是魚。戰爭也不取決於士兵本身,所有的一切都如同遊戲一樣簡單。
整句話看來就是在說「打仗」,為了更好地保存所謂的「天機」,作者沒有直接說這些武器。天上飛的不是鳥,那還能有什麼?只有飛機飛彈了;水裡潛的不是魚,那也代表的是潛水艇了。所有的武器裝備也全部得到了升級,場景似乎也並不陌生,因為許多影視劇裡也經常出現。
冷兵器時代裡,交戰雙方士兵的多少和精良,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戰爭的勝利。可這裡說已經不取決這些因素,就像在電腦跟前打遊戲一樣。這也告訴我們,信息將成為交戰雙方爭奪和控制的焦點,所有的一切也都在朝智能化、網絡化方向發展,你在家裡幹什麼別人都知道。
本象的頌語:
海疆萬裡盡雲煙,上迄雲霄下及泉。金母木公工幻弄,幹戈未接禍連天。
海上和疆場上全部都是戰爭的雲煙,已經影響到了天上的雲霄和泉水。很顯然,這是在說戰爭中的場景,天地之間所有的東西都瀰漫在硝煙之中,我們也足以想想它的規模。別的咱們就不說了,就拿當今存在的核武器,誰又能保證地球不會因為哪一個國家的一時衝動,讓整個地球毀滅?
接下來的這一句我們要做一個眼神,「金母」和「木工」都是裡面的神仙人物,他們都還沒有碰面禍患就已經連天了。作者把未來戰爭的場景比喻成「神仙鬥法」,這說明未來的戰爭模式已經改變,未來的全面信息化和新型武器裝備的發展,規模也可想而知。
如今戰場上的士兵:
未來戰場上的機器人士兵:
如今戰場的情景:
未來戰場上的情景:
這會實現嗎?諸位大膽想像,歡迎評論區一起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