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所說的是網傳最廣的,所謂清代大才子金聖歎批註的那個版本。
首先從書名說起,為啥這麼牛的書起個這麼傻的名呢?
傳說李世民和當時的兩位算命界大伽袁天罡和李淳風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大唐的氣運,讓兩人算一下。
李淳風就擺好算卦用的工具,具體是啥工具沒說。
算卦系統平臺搭建好後,李淳風順利進入算卦狀態,可不得了,一算沒完了。
人家老闆只讓他算本朝的氣運,他一下子算到民國去了。
洩露天機是有臨界值的,數據超過臨界值,一旦溢出,往小了說,洩露者小命不保,往大了說,宇宙可能二次爆炸。
李淳風的同事袁天罡就悄悄用手推了李淳風的後背一下,提醒他,可別瞎XX算了。
李淳風這才STOP。
後來,倆人把推算結果編成帶有圖片的一本書。
因為有「推背」這個動作,所以,這本書就叫推背圖。
書名解釋完,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啥這「圖」沒傳說那麼玄乎。
此圖或此書,模仿的是《易經》中的「象」來寫的。
這個「象」要想解釋明白又得上千字,大家就理解成「小詩」就行了。
比如第一象裡面的詩是這樣的。
讖曰: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環,周而復始。
頌曰:
自從盤古迄希夷
虎鬥龍爭事正奇
悟得循環真諦在
試於唐後論元機。
不是一首,是兩首,一個讖一個頌。
每章都是這個套路,都有兩首小詩。
書中一共有六十象,每一象裡面都是一讖一頌,一共是一百二十首小詩。
上面大家看到的第一象是書的開頭,告訴你這本書的大致內容和作用。
往下,各朝各代都用幾象來描述,而且都很準確。
比如:唐朝中的一象。
讖曰
非都是都 非皇是皇
陰霾既去 日月復光
頌曰
大幟巍巍樹兩京
楚輿今日又東行
乾坤再造人民樂
一二年來見太平
那麼,金聖歎是怎麼解釋的呢?
金聖歎註解:「此象主明皇還西京,至德二載九月,廣平王叔 郭子儀收復西京,十月收復東京,安史之亂盡弭,十二月迎上皇還西京,故云再造。」
稍微懂點歷史的人也能看出個大概意思,說的是安史之亂。
非都是都,非皇是皇 不應該是國都的地方成了國都,不應該當皇帝的人當了皇帝。
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離開了長安一路跑到成都,這個成都本來不是國都,因為玄宗到了,所以,也勉強叫國都。
非皇是皇呢,太子唐肅宗,被另一撥人在靈武擁護登基,不是皇帝也皇帝了。
接下來的「大幟巍巍樹兩京」也是說的這個事兒,有兩個京都嘛。
一二年來見太平,樹兩京時,安史之亂已經尾聲了,一兩後太平了。
雖然只是兩個小詩,但五臟俱全,時間、地點、人物、經過、甚至「東行」往東逃跑的細節都描繪了。
再隨便來個宋的。
讖曰: 聲赫赫,息幹戈, 掃邊氛,奠邦邑。
頌曰: 天子親徵乍渡河, 歡聲百裡起謳歌。 運籌幸有完全女, 奏得奇功在議和。
我都懶得詳細解釋了,掃邊、邦邑,是宋的對外戰爭。
天子親徵、完全女、秦奇功、議和。
就是宋真宗被寇準說服,隨軍親徵,從主場打到客場。
宋軍威脅到遼國首都,幸好遼國有個「完全女」蕭太后,頂住宋軍攻勢後,兩家議和。
一讖一頌,仍然是時間、地點、人物、細節都全。
金聖歎的批註是這樣的:
金聖歎註解:「此象主宋真宗澶淵之役。景德元年,契丹大舉入寇,寇準勸帝親徵,乃幸澶淵。既渡河,遠近望見卸蓋皆踴躍呼萬歲,聲聞數十裡,契丹奪氣,遂議和。」
明著說是描繪未來,更像通過已發生過的歷史現編的。
六十象中,關於唐朝的有十象、五代十國三象、宋朝十象,元朝三象(對少數民族兄弟有看法??)、明朝七象,清朝五象、民國-抗日勝利四象。
這些象裡面,和上面已經舉完的例子一樣,幾乎都是精準到細節。
我們最後舉一例,是第三十八象,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門外一鹿 群雄爭逐
劫及鳶魚 水深火熱
火運開時禍蔓延
萬人後死萬人先
海波能使江河濁
境外何殊在目前
中國人把天下爭霸也稱為逐鹿中原。
門外一鹿,自然就是外國發生的事情,群雄爭霸自然就是英法德列強在歐洲那裡開打呢。
最後一句,境外何殊在目前,外國打呢,中國也不消停,也在內亂。
以金聖歎的視角,這裡屬於金聖歎的未來,所以,批註也裝成金聖歎的語氣,不敢寫的太詳細。
金聖歎註解:「此象兵禍起於門外有延及門內之兆。」
如果推背圖到這裡戛然而止,我們就無法從內容判斷寫書的作者在這之前還是在這之後。
那麼,推背圖是否靈光就是一個不能證偽也不能證真的東西。
好在,推背圖還接著往下推呢,一直到四十象都很準確,但是從四十一象到末尾的六十象,就完全讓人摸不到頭腦了。
既然唐、宋、明、清至少都有五象描述,那麼像我們現在這個時間段至少也得三五象吧。
其中,第四十象涉及的東西較敏感,我沒法解釋,解釋下第三十九象。
第三十九象,是除去四十象外,最接近我們現在歷史的時間點,是島國侵華的,原文如下。
鳥無足山有月 (鳥無足,鳥去掉底下一橫,裝上後邊的山,是島,暗示某島國)
旭初升 人都哭(島國的國旗是旭日初升,他們升了,我們的人就遭殃了,就哭了。)
十二月中氣不和(十二月中間,是六月,七七事變按中國農曆是六月)
南山有雀北山羅(時人認為某人不配叫精衛戲稱雀,雀在南邊成立偽政府,羅、愛新 覺羅,愛新覺羅在北邊成立偽政府)
一朝聽得金雞叫(一直到金雞叫,屬雞的1945年)
大海沉沉日已過(這幫孫子全掛了)
金聖歎註解:「此象疑一外夷擾亂中原,必至酉年始得平也。」
除了第一句略不完美,下面的全中。
這一象是我們戳穿《推背圖》的重要一象。
因為從這一象開始,下面的基本和扯蛋差不多了,因為太扯了,我連原文都不貼了。
這就說明,三十九象以前都是通過已發生的歷史編出來的,四十象開始,是通過自己豐富的想像編出來的。
由此斷定,《推背圖》的最後成書時間就是在第三十九象的1945年的稍晚時期。
為什麼要寫成最後成書呢?
這本書中的讖和頌風格不一,有的極簡單,一猜就中、有的很有水平,很費腦細胞、有的重寫史,有的重猜字、駕馭文字的水平也忽高忽低。
這本書是多個人編寫的。
所以,這本書極可能是多個神棍互相當託兒,一代一代的續寫下來的。
從《推背圖》的名稱和名稱來源的背景故事分析,非常接地氣。
很顯然是給底層的「愚民」準備的,神神叨叨的是忽悠老百姓的。
誰沒事閒的來幹這事兒?
誰得利最多誰就有動機。
統治者們得利最多。
謊言說過一百遍,就是真理。
先在底層百姓意識裡灌輸「推背圖是唐朝人編的」,然後,宋朝百姓忽然得到一本推背圖。
中間赫然寫著「天子親徵乍渡河, 歡聲百裡起謳歌。 運籌幸有完全女, 奏得奇功在議和。」
哎呀,這不是寫的當今皇帝嘛,這是五年前發生的,人家唐朝人早就知道有此一遭。
人家早就算出趙家人該當皇帝,人家命裡就該當皇帝。
既然人家命裡當皇帝,我當個受壓迫的老百姓自然也是命裡註定的。
每換一個朝代,就有人把本朝大佬套進去,讀書人不說破,百姓們只知道「推背圖是唐朝人編的」,不知道是本朝人續的,自然也認為統治者們是「真命天子」了。
百姓們就是這樣被動的騙了一茬又一茬,清代後期為了顯得更真實,蹭人家金聖歎的名氣,假裝是金聖歎批註過的,一樣是為了騙百姓。
到了後期,這種迷信土壤已經消失,神棍們無利可圖,最後續寫的那位乾脆寫個終結版本。
無城無府 無爾無我
天下一家 治臻大化
變態呀、一下子編到工產主義社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