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正在熱播,盜墓鐵三角為了找到有關雮塵珠的線索,於是下到魚骨廟找尋李淳風的墓葬。眾人從蜘蛛洞逃出來之後,便進了一間墓室,墓室中央擺著一架渾天儀。在破解解除水銀機關的時候,胡八一他們就兩個年份一直糾結,一個是李淳風發明渾天儀的貞觀七年,一個是李淳風被任命為太史令的貞觀22年。
李淳風生於隋仁壽二年(602年),逝於唐鹹亨元年(670年),史書記載他活了69歲,遺骨便葬在了家鄉山清水秀的天柱山下。《文獻通考》中也有對李墓的記載,「唐雍縣有天柱山,墓在天柱山之東。」天柱山在今岐山縣城北十裡,一峰如柱,故稱天柱。李墓恰在其東南三、四裡處。
渾天儀
貞觀七年(633年),李淳風製成新渾儀,即銅鑄渾天黃道儀。將古代的兩重渾儀改為三重,最外為六合儀,中間是三辰儀,最內系四遊儀。李淳風對渾儀的重大改革在於:在外重六合儀與內重四遊儀之間,嵌入了新的一重——三辰儀。三辰儀「圓徑八尺,有璿璣規、黃道規、月遊規,天宿距度,七曜所行,並備於此,轉於六合之內」。可見三辰儀中有黃道環、內赤道環,還有白道規,即表示月球軌道的規環。三辰儀也能旋轉,它是為了實現按黃道觀測「七曜所行」而加上的。太宗以功加授李淳風為承務郎,令其將渾儀置於凝暉閣。
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李淳風被任命為太史令。他的兒子李諺、孫子李仙宗,也都曾任太史令一職。李淳風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他的名著《乙巳佔》,將風劃分為八級,是世界氣象史上最早的專著。
推背圖
墓室中除了渾天儀外,大金牙還發現了無價之寶推背圖。(這推背圖和《清平樂》裡的情節還掛上了勾,別急哈,往下看)
據史料記載在唐太宗時期,李世民讓李淳風去推演唐朝未來的國運,於是李淳風從唐朝開始預測,李淳風和袁天罡兩個人每推出一卦,就會畫下一幅畫,然後寫上幾句讖語。就這樣一直推算到後世2000年歷史,後來袁天罡走到李淳風身後推著他的背說「天機不可再洩」,這才停了下來。這就是《推背圖》的由來。《推背圖》中卦象、圖、讖語、頌曰,環環相扣構建了自己的大預言。
推背圖目前至少有六個版本:1、彩繪明抄本,臺灣中央研究院藏;2、明抄本(無圖),臺灣中央圖書館藏;3、明抄本,芝加哥大學藏;4、清初潘氏八喜樓抄本;5、清末石印本,芝加哥大學藏;6、流行本(即金聖歎批註版),據稱1860年火燒圓明園時,由圓明園流出,網絡上流傳的多為此版本,但此版本沒有任何一家圖書館或學術機構收藏。
《推背圖》每幅圖像下面附有讖語和「頌曰」律詩一首,預言了從唐開始一直預言到未來世界大同。傳說因預言準確,被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列為禁書。因而,流傳後世的《推背圖》大都都是後人附會和篡改,對應之前的「讖緯之語」,很難看到其中的原貌。
話說,在查詢推背圖相關內容的時候,發現了和《清平樂》能銜接的地方,那就是推背圖第十八象:辛巳 艮,被金聖歎批為「劉太后主政」。
讖曰:天下之母,金刀伏兔,三八之年,治安鞏固。
【天下之母】:指宋仁宗養母劉太后,即垂簾聽政輔佐仁宗的章獻太后。
【金刀伏兔】:「兔」:兔為卯,與「金刀」合劉字,繁體:「劉」。
【三八之年 治安鞏固】:3乘8為24,劉太后去世,仁宗親政時24歲。圖中犬,當指仁宗,仁宗生於1010年,屬狗。古時稱兒為「犬子」。仁宗直到劉太后去世才親政,14~24歲期間雖為皇帝,但無權,依附於劉太后,圖中犬蜷伏於婦人足下,即隱喻此。
頌曰:水旱頻仍不是災,力扶幼主坐靈臺,朝中又見釵光照,宇內承平氣象開。
【水旱頻仍不是災】:指劉太后興修水利,使水旱都不是大災了。
【力扶幼主坐靈臺】:劉太后全力輔佐14歲的宋仁宗即位,沒有發生權臣欺主、陳橋兵變之類的事。
【朝中又見釵光照】:指劉太后1022~1033年垂簾聽政。
【宇內承平氣象開】:劉太后治國,承平無戰事,朝政清明,廣開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