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龍嶺迷窟》裡的李淳風和渾天儀、推背圖

2021-01-15 騰訊網

《龍嶺迷窟》正在熱播,盜墓鐵三角為了找到有關雮塵珠的線索,於是下到魚骨廟找尋李淳風的墓葬。眾人從蜘蛛洞逃出來之後,便進了一間墓室,墓室中央擺著一架渾天儀。在破解解除水銀機關的時候,胡八一他們就兩個年份一直糾結,一個是李淳風發明渾天儀的貞觀七年,一個是李淳風被任命為太史令的貞觀22年。

李淳風生於隋仁壽二年(602年),逝於唐鹹亨元年(670年),史書記載他活了69歲,遺骨便葬在了家鄉山清水秀的天柱山下。《文獻通考》中也有對李墓的記載,「唐雍縣有天柱山,墓在天柱山之東。」天柱山在今岐山縣城北十裡,一峰如柱,故稱天柱。李墓恰在其東南三、四裡處。

渾天儀

貞觀七年(633年),李淳風製成新渾儀,即銅鑄渾天黃道儀。將古代的兩重渾儀改為三重,最外為六合儀,中間是三辰儀,最內系四遊儀。李淳風對渾儀的重大改革在於:在外重六合儀與內重四遊儀之間,嵌入了新的一重——三辰儀。三辰儀「圓徑八尺,有璿璣規、黃道規、月遊規,天宿距度,七曜所行,並備於此,轉於六合之內」。可見三辰儀中有黃道環、內赤道環,還有白道規,即表示月球軌道的規環。三辰儀也能旋轉,它是為了實現按黃道觀測「七曜所行」而加上的。太宗以功加授李淳風為承務郎,令其將渾儀置於凝暉閣。

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李淳風被任命為太史令。他的兒子李諺、孫子李仙宗,也都曾任太史令一職。李淳風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他的名著《乙巳佔》,將風劃分為八級,是世界氣象史上最早的專著。

推背圖

墓室中除了渾天儀外,大金牙還發現了無價之寶推背圖。(這推背圖和《清平樂》裡的情節還掛上了勾,別急哈,往下看)

據史料記載在唐太宗時期,李世民讓李淳風去推演唐朝未來的國運,於是李淳風從唐朝開始預測,李淳風和袁天罡兩個人每推出一卦,就會畫下一幅畫,然後寫上幾句讖語。就這樣一直推算到後世2000年歷史,後來袁天罡走到李淳風身後推著他的背說「天機不可再洩」,這才停了下來。這就是《推背圖》的由來。《推背圖》中卦象、圖、讖語、頌曰,環環相扣構建了自己的大預言。

推背圖目前至少有六個版本:1、彩繪明抄本,臺灣中央研究院藏;2、明抄本(無圖),臺灣中央圖書館藏;3、明抄本,芝加哥大學藏;4、清初潘氏八喜樓抄本;5、清末石印本,芝加哥大學藏;6、流行本(即金聖歎批註版),據稱1860年火燒圓明園時,由圓明園流出,網絡上流傳的多為此版本,但此版本沒有任何一家圖書館或學術機構收藏。

《推背圖》每幅圖像下面附有讖語和「頌曰」律詩一首,預言了從唐開始一直預言到未來世界大同。傳說因預言準確,被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列為禁書。因而,流傳後世的《推背圖》大都都是後人附會和篡改,對應之前的「讖緯之語」,很難看到其中的原貌。

話說,在查詢推背圖相關內容的時候,發現了和《清平樂》能銜接的地方,那就是推背圖第十八象:辛巳 艮,被金聖歎批為「劉太后主政」。

讖曰:天下之母,金刀伏兔,三八之年,治安鞏固。

【天下之母】:指宋仁宗養母劉太后,即垂簾聽政輔佐仁宗的章獻太后。

【金刀伏兔】:「兔」:兔為卯,與「金刀」合劉字,繁體:「劉」。

【三八之年 治安鞏固】:3乘8為24,劉太后去世,仁宗親政時24歲。圖中犬,當指仁宗,仁宗生於1010年,屬狗。古時稱兒為「犬子」。仁宗直到劉太后去世才親政,14~24歲期間雖為皇帝,但無權,依附於劉太后,圖中犬蜷伏於婦人足下,即隱喻此。

頌曰:水旱頻仍不是災,力扶幼主坐靈臺,朝中又見釵光照,宇內承平氣象開。

【水旱頻仍不是災】:指劉太后興修水利,使水旱都不是大災了。

【力扶幼主坐靈臺】:劉太后全力輔佐14歲的宋仁宗即位,沒有發生權臣欺主、陳橋兵變之類的事。

【朝中又見釵光照】:指劉太后1022~1033年垂簾聽政。

【宇內承平氣象開】:劉太后治國,承平無戰事,朝政清明,廣開言路。

相關焦點

  • 《推背圖》的作者之一-李淳風的不平凡
    傳聞《推背圖》是於一千三百多年前,由唐代貞觀年中,司天監李淳風與袁天罡所共著的,全集一卷,凡六十圖像,圖文並茂,以卦分之。每幅圖像之下均有讖語,並附有「頌曰」詩四句。以最後一象兩人推背而行為題。《推背圖》被正式收入了《宋史.藝文志》,在《元史》等多部史書古籍中被提及。
  • 《龍嶺迷窟》裡的千古奇人李淳風,真正的風水大師
    內藏眢的精巧機關「渾天儀」《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劇中的神奇開墓機關「渾天儀」,令人大為驚嘆。渾天儀是什麼?它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是古代觀測天象的儀器。渾儀的發明者是我國西漢的落下閎,東漢時期張衡進行了改進 ,到了唐太宗貞觀初年,李淳風亦改進了渾儀。
  • 《龍嶺迷窟》摸金四人組能活著走出李淳風墓,胖子居功至偉
    胡八一等人大戰蜘蛛精,誤打誤撞進入李淳風的墓室,首先看到的三個圓環交錯排列的儀器就是傳說中的渾天儀。李淳風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一個好皇帝。為表彰李淳風在天文領域做出的貢獻,唐太宗李世民對其加官進爵,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淳風被任命為太史令,並被委以重任,推演唐朝的未來和國運。
  • 讓胡八一險些喪命的李淳風墓,到底有多牛?
    在今年春天熱播的國產劇中,《龍嶺迷窟》一騎絕塵,成為了諸多國產劇中評分最高的一部,而此部劇作的優秀,更刷新了整個《鬼吹燈》盜墓影視劇的評分新高。在此前因電影版《雲南蟲谷》和劇版《黃皮子墳》欠下的低分爛片的債,也由《龍嶺迷窟》一併還清。
  • 《龍嶺迷窟》魚骨廟下藏龍骨天書的古墓到底是誰?為何會是唐和西周...
    說到現在最火的古墓探險劇,想必當屬《龍嶺迷窟》了,這部劇的劇情和演員的精彩表現是成就這部劇的關鍵。那麼劇中建魚骨廟的前輩是誰?他是怎麼死的呢?冥室裡的內藏眢,泉眼不止,正式開啟,眾人倒覺得有些簡單。環顧一周,平靜期已過,胡八一下去看了看那個不尋常的棺槨。兩代人應該有兩墓,可冥室裡面卻只有唯一。眾人生疑,既然李淳風前期依然保有西周墓穴,只是在西周風格裡添加唐朝的元素。可到了冥室,整個景致布控均為西周,是不是鳩佔鵲巢,還是真就是李淳風的密障,無從得知。可墓室底下無法正確定位,貿然開館異常兇險。
  • 盛唐時期兩大人物:傳奇神算袁天罡,太史李淳風
    與他同時期齊名並且共同引注而作《推背圖》的袁天罡,又流傳下來怎麼樣的風雲傳奇故事呢?李唐皇室,對道教極為尊崇,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尤為重視黃老之學。 而袁天罡和李淳風便是其中為唐太宗所重用的典範。而袁天罡有真正歷史所記載且流傳下來的成就之一便是《推背圖》,以及詳細記述古時對於五行八卦等學識內容的著作《五行相書》。而《推背圖》卻是其流傳下來最為出名的著作。推背圖,乃是袁天罡與李淳風受唐太宗命,以卦算推演唐朝國運,所編纂的卦象結果的詳記書籍。
  • 關中歷史文化名人—李淳風
    李淳風LICHUNFENG 李淳風(602-670年),岐州雍縣(今陝西岐山)人,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圖》以其預言的準確而著稱於世。李淳風是中國古代科學家和歷史文化名人,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力定級的人。
  • 龍嶺迷窟第13集,唐朝天師借屍還魂,幽靈種困殺一幹盜墓賊!
    各位讀者老爺們大家好,又到了歡樂的《龍嶺迷窟》時間,眾所周知,龍嶺迷窟是一部充滿了愛情,喜劇,跑酷,美食等正能量元素的神劇,還記錄了鄉村生活的現實主義電視劇,唯獨不像恐怖驚悚劇,因為我笑的時間比害怕的時間要多太多了。上集結尾……上集結尾什麼來著,誒,怎麼突然想起來上一集還是第4集?怎麼這集就串到第13集來了?
  • 中國歷史上的「預言」奇書,《推背圖》是如何由來的?
    最神秘的,就屬《推背圖》了,現在依舊讓人對書中的內容和背後的故事,好奇不已。《推背圖》是李淳風和袁天罡兩個在當時極有名氣的道士寫的,在我國歷史中的預言書之最。其中的天文、易經、卦象···之高深。將整個易經八卦、星羅棋布匯集其中,從唐初開始,一直預言到今天的社會共產主義。要說這推背書的厲害程度,看各朝各代把它列為禁書就知道了。
  •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渾天儀和懸魂梯,這些知識點你要get!
    老胡、胖子、雪莉楊和馬大膽一行人在李淳風墓中遭遇了恐怖的水銀機關,靠著渾天儀才逃出生天,然後又落入了懸魂梯的機關。渾天儀和懸魂梯都是真實存在的,劇情更新太慢,今天就聊聊這兩大神奇的設計。渾天儀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
  • 《龍嶺迷窟》唐代風水大師李淳風地下的家,為何會出現巨型蜘蛛?
    由潘粵明、張雨綺、姜超主演的《龍嶺迷窟》進入劇情的高潮,唐代風水大師李淳風在地下的家中,不僅出現了各種神秘的機關,還出現了讓人毛骨悚然、數量龐大的巨型蜘蛛。關於李淳風墓中的各種機關,除了讓人疑惑邏輯難以實現的懸魂梯,便是劇中佔據大量劇情篇幅的巨型蜘蛛成為了最大的看點。在《龍嶺迷窟》的劇情海報中,其中有一幅便是巨型蜘蛛,這也是劇方公布的8張海報裡,唯一一張含有地理特徵信息的海報,因此可以看出的,巨型蜘蛛便是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戲裡中的重頭戲。
  • 《推背圖》—從平行宇宙到時空共振
    "最近忙裡偷閒研讀了中國古書《推背圖》,參考了當前國際天文學界的假說理論,我認為唐代《推背圖》中令人驚嘆的精準預測歷史事件,袁天罡與李淳風兩人並不是什麼所謂的神人,而是因為他們通過了某些特殊的方法實現了在平行宇宙中腦電波與時空共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的共振和還原,就像我們今天用電視機收到視廣播信號,進行調頻與信號還原。
  • 預測千古的《推背圖》到底有什麼來歷?它的預言都應驗了嗎?
    要說《推背圖》的價值,這不得不探討一下《推背圖》的來歷了。大多數人都聽說過《推背圖》,它以其神秘的預言和文化價值吸引了眾多學者,人們總是對越神秘的東西越感興趣,於是《推背圖》流傳也越來越廣泛。據說《推背圖》由唐朝初期的司天監李淳風和袁天罡共同撰寫,是因為唐太宗想要推測大唐國運,但是二人卻推算到了千年之後。
  • 不可思議,《推背圖》也有人吹,分明就是後人牽強附會的馬後炮嘛
    傳說李世民和當時的兩位算命界大伽袁天罡和李淳風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大唐的氣運,讓兩人算一下。李淳風就擺好算卦用的工具,具體是啥工具沒說。算卦系統平臺搭建好後,李淳風順利進入算卦狀態,可不得了,一算沒完了。人家老闆只讓他算本朝的氣運,他一下子算到民國去了。
  • 奇鵬奇門遁甲|2020年庚子年推背圖大預言
    《推背圖》是中華預言第一奇書,傳說它是唐太宗李世民為推算大唐國運,下令當時兩位著名的道士袁天罡和李淳風編寫的。傳說此袁李二人精通陰陽八卦奇門術數,道術高深,並具有洞察未來的「天眼神通」。因李淳風夜觀天象,結合「武周代唐」之言,於是一時興起,開始預言推算;李淳風以術數易卦推衍,一算起來就上了癮,一發不可收拾,竟推算到唐朝以後數千年的歷史!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說道:「天機不可再洩, 還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述,是以《推背圖》之名由此而來。《推背圖》共有六十象,每象以幹支為序號,主要包涵:一個卦象、一幅圖像、讖語和「頌曰」律詩一首,共四個部分。
  • 推背圖真的能洞察未來嗎,它的預測一一應驗是怎麼回事?(上)
    唐貞觀二十二年,長安城中出現了「太白(星)屢晝見」的奇異天象,唐太宗李世民非常恐慌,急忙召見當時著名的易學家李淳風和一代相學宗師袁天罡,命他們推算大唐的國運,李淳風受詔推演,因太過專注竟一發不可收,推算到了以後兩千多年中國的國運,直到袁天罡推了他的後背一把,才從入定中回過神來,停止了演算
  • 揭推背圖哪些預言應驗了?竟能預知千年後的事情!讓人大吃一驚!
    《推背圖》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本奇書,是唐朝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師徒二人一起推演出來的未來千年之後發生的事情,這本書被唐朝皇室秘密收藏,後來被人奉為至寶。因為它非常的神奇,裡面很多事情的發生都被他們預言到了,讓人不得不相信這本書是非常神奇的。那麼推背圖哪些預言應驗了呢?
  • 中國第一神書推背圖做出過哪些精準預言?它預測世界未來會怎樣?
    而《推背書》則是集合了卦象和推算之論的奇書。它的內容清晰且簡潔,僅有六十圖畫,六十卦象。但它昭示的結果卻精緻之又精,準而又準。《推背圖》作於唐代,出世的理由很簡單,唐太宗李世民想要推斷大唐運勢,就請玄學大師郭天罡和李淳風二人推算。李淳風大師投入工作便一發不可收拾,除了推斷出大唐的國運,竟接二兩三的把兩千年後的運勢也算出來了。
  • 《推背圖》中一共出現7個女子,5個得到歷史驗證,剩下2個未知
    唐朝時期的道士李淳風、袁天罡就繼承了易學思想,相傳李淳風精通天文歷算,袁天罡擅長相面預測吉兇,兩人合力完成了古代第一預言奇書——《推背圖》。易學本來就源於筮佔,因此被應用到預言方面也不足為奇。奇就奇在《推背圖》號稱預言了唐朝之後2000多年的歷史,而且字字句句準確,無一錯誤。當然實際情況是《推背圖》有多個版本,不同版本之間存在一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