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於兵衰之際,戰於兵盛之時。故,戰爭即是和,武伐亦有德,一戰兵氣消,天下又大合。
譯文:縱觀天下形勢,太平久了就會發生戰爭,戰爭持續久了又轉為和平!和平往往是在兵力衰敗之際達成的協議或共識,當兵力強盛之時又會發起戰爭。因此,通過戰爭可換回和平,和平(發展)卻為戰爭埋下隱患,武力討伐也能彰顯大德(換回和平),經過一場大的戰役消耗掉大量兵力導致士氣衰退(結束戰爭),天下又迎來長久的太平。
《推背圖》第45象預言,未來太平年代又起戰爭,戰爭發生在海洋上,戰爭之後,社會又進入鼎盛。那麼,這場戰爭的主角雙方是誰?戰爭的結局怎樣?
下面,進行詳細解讀!
《推背圖》第四十五象 戊申 坎下艮上 蒙卦
讖曰:有客西來 至東而止 木火金水 洗此大恥頌曰:炎運宏開世界同 金烏隱匿白洋中 從此不敢稱雄長 兵氣全銷運已終金聖歎:此象於太平之世復見兵戎,當在海洋之上,自此之後,更臻盛世矣。
解讀:
1、此卦為蒙卦。《蒙卦》象徵啟蒙、亨通。山水蒙,艮為山,坎為泉,山下出泉。泉水始流出山,則必將漸匯成江河,正如蒙稚漸啟,又山下有險,因為有險停止不前,所以蒙昧不明,事物發展的初期階段,必然蒙昧,所以是教育的當務之急 ,培養學生純正無邪的品質,是治蒙之道。也就是說即將走出蒙昧的狀態中。
此卦寓示:未來時代人類矇昧無知,通過一場戰爭(雖有危險),卻讓人走出蒙昧的狀態(改變腐敗生活以及邪惡的心性),使社會走向鼎盛(道德時代,相關閱讀——人類社會距離「道德時代」還有多遠?)。
2、「有客西來 至東而止 木火金水 洗此大恥」。五行中,木代表東方,金代表西方,「木火金水」即為東方「火」,西方「水」。五行中,「水克火」,西方克制東方。寓意,有「客人」從西方來克制住東方的「主人」(西方國家向東方國家發動戰爭遏制東方國家的崛起),洗脫以往的恥辱(東方國家的崛起過程使西方國家蒙受恥辱)。
註:東方國家且五行屬火的有中國(中字五行屬火)和日本(日字五行屬火);西方國家且五行屬水的有美國(美字五行屬水)和法國(法字五行屬水)。
3、「炎運宏開世界同」,「炎運」是五行家稱以火德而興的帝業之運(註:周朝是火德,秦朝是水德,周朝被秦朝所滅)。此句寓意:以火德而興的國家聲勢浩大、發展迅速(宏開),帶領世界走向大同(世界同)。
4、「金烏隱匿白洋中」, 金烏是太陽的別名,太陽五行屬火,代表火德而興的國家;白洋是指海洋,海洋五行屬水,代表水德而興的國家。此句寓意:太陽淹沒在海洋裡(水克火),火德國家被水德國家擊垮。
5、「從此不敢稱雄長 兵氣全銷運已終」,「雄長」是稱霸的意思,「兵氣全銷」譯為兵力被消滅摧毀和士氣消沉。此句寓意: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國家敢稱霸世界(無論西方國家還是東方國家),武器和兵力全部被銷毀、士氣大衰(形容雙方軍事實力都受到了重挫),想要稱霸世界的時運到此結束(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從此都不能再稱霸世界)。
6、「此象於太平之世復見兵戎,當在海洋之上,自此之後,更臻盛世矣。」,寓意:這場戰爭發生在太平年代(近似我們這樣的時代),而且發生在海洋之上(是一場激烈的海上戰役),在這次戰役中,雙方兵力相互制衡(或兵力都受到重挫)導致雙方士氣大衰結束了戰爭。從此以後雙方相互鼎立(或軍事力量都衰落了),沒有國家敢再稱霸世界,人類社會朝著更鼎盛的文明時代邁進。
註:推背圖第44象預言了聖人出世:「中國而今有聖人,雖非豪傑也周成,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故而,第45象很可能是承前啟後,通過戰爭方式摧毀(或制衡)世界強國的「軍事力量」,為聖人開創新時代文明社會(道德時代)奠定基礎。
聲明:以上內容是個人基於易學對《推背圖》做出的解讀,內容缺乏科學準確性,讀者只做理性參考,不具任何實際意義。任何人不得藉此編造散布謠言,如若違法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