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那一幅幅栩栩如生、形態逼真的天然造像前,我震驚大自然的神奇偉力,更驚嘆造物主的神來之筆,一幅幅圖卷竟與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鎧甲勇士不正是三國時期的孟獲嗎,看那喜上眉梢的神態,肯定是跟諸葛亮握手言和衣錦還鄉了。那爨王出徵的造型,一幅怒火衝天的模樣,難道是南詔的皮邏閣已經兵臨城下,要不然深浸爨文化洗禮的王不會這樣的失態。
這一幅幅的歷史畫卷,這一幕幕的山水圖案,如果不是身臨其境,真的不敢相信那是堆積的沙子經過風雨和歲月自然雕塑的傑作。這就是彩色沙林,雲貴高原第一大壩子陸良的特產,全都集中在那個距縣城約20公裡的Y型峽谷中。沙林為層巒壘峰狀,遠看成林,近看成峰,更因沙粒以紅、黃、白為主,夾雜著青、藍、黑、灰、水紅等12種顏色,隨著季節、氣候、日照及觀賞角度的不同,產生絢麗多彩的色調,故名彩色沙林。
彩色沙林是大自然千百萬年來演變的結果,是地震衝擊、巖漿噴射、地殼運動、風雨侵蝕逐步形成的千姿百態的地貌奇觀。你看,那七彩沙子凝聚起來的沙柱、沙峰、沙屏、沙皺的集合體,仿佛是諸葛亮南徵時布下的八卦陣,時隔上千年,也不知孟獲能不能找到破陣的辦法。座座沙峰或獨矗,或相連,參差有致,忽而盤旋直上,忽而陡然垂落,峰迴路轉,又是一簇簇的屏、嶂、峰、崖,造型奇異,色彩繽紛,景觀夢幻。
流連在沙的世界,嘆服大自然的神奇,更有爨文化的厚重和靈性,把一個個造型都賦予了詩意。書生看榜、爨女望夫、八仙過海、神女抱日、桃園結義、蠻王出徵、祝融布陣、秀才看榜、磨菇騰雲、雨後春筍,造型之逼真,想像之豐富,喻意之深刻,無一不展露爨文化底蘊之深厚。
隨著春夏秋冬的移轉,移步在早晚陰晴之間,光線的變化,交替的是一個千姿百態、五彩斑斕的入夢世界。匆匆的腳下,時不時一泓泉水,偶有小溪穿過,潺潺歡歌,讓沙林憑添了幾分靈秀。那小小的沙崖,盡頭處,溪水飛瀉,那是一個小到極致的秀珍瀑布,沙泉跌落,珠花四濺,觸地入沙,了無蹤跡。
沙雕是人們採用天然沙子和水,經過自己的想像和藝術加工形成的藝術作品。洞穴度假村、三十六計洞穴浮雕、洞穴舞廳、沙地跑馬場、古棧道、峰火臺、古城堡、爨史浮雕、爨府玄門、文房四寶、南蠻乾門、彝家寨門、孟獲寨門、孟獲王府、戰馬坡、盤蛇谷、蠻王古墓、千年古藤等等,那一座座沙雕節和經日累月存留下來的充滿大膽想像的雕塑,無一不是集知識和歷史為一體的人文景觀,夕陽餘輝下,光怪陸離,亦夢亦幻。
都說一盤散沙,沙粒凝固成林,讓我百思不解其解。陸良屬亞熱帶高原季風型冬幹夏溼氣候區,沙層由二氧化矽和碳酸鈣組成,碳酸鈣遇到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溶解成碳酸氫鈣,滲透到沙層中,等二氧化碳逸出後,碳酸氫鈣重新凝成碳酸鈣,與二氧化矽粘在一起,有了極強的可塑性。經年的風吹日曬,恆古的雨水剝蝕,沙林自然天然,大自然的造化,終成了峰巒疊蟑的畫面。
我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