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期的戰略指引

2020-12-05 求是網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農曆閏六月十一

【本期導讀】

>全面正確理解人權概念

>要用創新精神做好實業

>形式主義是個「絆腳石」

>「假裝治汙」是搬石砸腳

>縣域特色經濟轉型升級

【理論速遞】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全文發布

詳見:http://dwz.cn/6ll8rQ

>新華社刊發文章:《傾聽習近平的和平正義之聲》

詳見:http://dwz.cn/6ljKiM

>人民日報刊發文章:《深入把握黨在新時期的強軍思想的科學體系》

詳見:http://dwz.cn/6ljJCZ

>人民日報刊發文章:《軍隊政治工作必須迎「網」而上》

詳見:http://dwz.cn/6ljJVY

>光明日報刊發文章:《在<建軍大業>中感受精神的魅力》

詳見:http://dwz.cn/6ll34J

>學習時報刊發文章:《聽黨指揮是靈魂》

詳見:http://t.cn/R9xVhQw

【學習7.26重要講話精神】

>新華社發表評論員文章《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六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精神》,文章指出,管黨治黨不僅關係黨的前途命運,而且關係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

詳見:http://dwz.cn/6ll1cP

>《人民日報》刊發評論員文章《砥礪奮進的五年 歷史性成就和變革——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文章寫道,五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

詳見:http://dwz.cn/6ljJye

>《解放軍報》開設「學習貫徹習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專欄,邀請軍內外理論專家圍繞講話精神撰寫文章,首期刊發顏曉峰文章《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展階段》

詳見:http://dwz.cn/6ljKOC

>《光明日報》刊發文章:《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上重要講話精神》

詳見:http://dwz.cn/6ljKn5

>學習時報刊發文章:《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詳見:http://t.cn/R9xA4V5

【推薦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期的戰略指引

----------------

編者按: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的戰略指引。

>鮮明地亮出旗幟

關於旗幟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

>準確地判斷大勢

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更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特點。一方面,要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判斷即「三個沒有變」。另一方面,要準確把握初級階段變化的新特點。經濟發展新常態就是這個階段性變化在經濟方面的突出反映。 

>全面地部署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現階段的戰略目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落腳於全面從嚴治黨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我們黨面臨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必須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這「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四個自我」、「四個重大」,勾勒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必要性、重要性。

(選編自《北京日報》;作者:陶文昭)

【求是漫評】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活動吸引了國人目光。「天下並不太平,和平需要保衛」的總結陳詞更是直面現實。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旋律,中東地區逆流而上的局部硝煙卻依然釋放不太平的陰霾。捍衛和平與發展,消除明面硝煙的負面效能,增強暗地「無硝煙」之戰的未雨綢繆,沒有強軍,不足以震懾一切來犯之敵,沒有強軍,難以護衛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周全。強軍,復興夢藍圖裡不可或缺的戰略「方塊」正日益凸顯它的不可替代和勢能。

詳見:http://dwz.cn/FrlN0

☆小漫畫、大道理,請關注「求是漫評」微信公眾號☆

【兩學一做】

[習語]

我國經濟仍處在結構調整的過關期,把握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保持戰略定力,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堅定不移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妥善化解重大風險隱患。要更好把握穩和進的關係,穩是主基調,要在保持大局穩定的前提下謀進。穩中求進不是無所作為,不是強力維穩、機械求穩,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為,恰到好處,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時機,把握好度。

——7月21日,習近平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講話

[黨刊之聲]

用崇高精神集聚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了黃大年同志的高尚品格、奉獻精神和卓越貢獻,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廣大教育科技工作者的重視與關愛,飽含對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宗旨、忠誠報國的諄諄教導和殷切希望。大力弘揚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對決勝全面小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巴音朝魯,求是)

詳見:http://dwz.cn/6jSfaz

全面正確理解人權概念

----------------

人權概念是一個多位階的概念系統。人權關懷著「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方方面面。但人權不是有關「人」的全部,人權只是對「人」的一方面權利的具體表達,是「人」的一個部分。如果說「人」的概念是一階的,那麼人權概念就只能處於二階,而人權概念還需要進一步地表述為各項具體權利,民主、自由、發展權、生存權、人格權、尊嚴、環境權等三階概念。(張永和,紅旗文稿)

詳見:http://dwz.cn/6jSOga

[求是網評]

整飭政治生態,打造「芝蘭之室」

----------------

淨化政治生態,黨和政府要將工作做細、將功課做實。一方面固其根本,浚其源泉,築牢思想堤壩;另一方面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將監督的網布得更密,盯緊權力的縫隙、制度的邊角,切勿留下任何盲點。(耿春娜,求是網)

詳見: http://dwz.cn/6kvo3b

[求是訪談]

用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做好實業

----------------

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精神面貌去發展中國實體經濟?工匠精神與創新精神為何如此重要?本期求是訪談邀請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洪斌為大家解讀。

詳見: http://dwz.cn/6kvsxv

【百家言】

英雄需要制度的撫慰

----------------

近年來,我們設立烈士紀念日,常態化褒揚和紀念英雄先烈,批駁曲解歷史、侮辱英雄的錯誤言行,最近又著手建構統一、規範、權威的中國特色功勳榮譽表彰制度,評選頒授「八一勳章」,這些努力對形成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風尚至關重要。國之英雄,世之楷模,他們不僅應該在文學影視作品、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被頌揚,更需要在日常生活的各種場景中被重視、被呵護、被優待。(李斌,人民日報)

整治「低價遊」須對症下藥

----------------

長期以來,不合理低價遊已經形成一條地下黑色產業鏈。吊銷涉事旅行社和導遊的從業資格,固然可以治標,但其後仍然會有旅行社和導遊在利益驅動下繼續參與「低價遊」經營。只有嚴格監管和嚴厲打擊存在非法經營的旅遊購物店、旅遊景點和體驗消費項目,打掉利益鏈的核心,讓旅行社和導遊無利可圖,才能杜絕不合理低價遊。(孫小榮,光明日報)

形式主義是一切工作的「絆腳石」

----------------

「能到現場就不在會場」,這是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生前常掛在嘴邊的話。「不是在基層,就是在到基層的路上」,是他鮮明的工作作風。莫做「會場式幹部」,就要「到基層去,落實到行動上」。黨員幹部只有放下架子、抹下面子、俯下身子,自覺走出會場找問題、深入田間尋思路,才能提升自身服務群眾水平,也才能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劉強,中國紀檢監察報)

警惕上市公司「忽悠式」信息披露

----------------

上市公司在發生經營方針和經營範圍的重大變化,或者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購置財產的決定等事項時,應當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信息,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如果不切實際的誇大事實,或者有選擇性的披露信息,會造成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使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這種侵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為自己謀利的行為更是資本市場嚴厲打擊的對象。(徐昭,中國證券報)

規範體育培訓不止於監管

----------------

如何給體育培訓蓋「坑」,監管自然不可或缺,不過,單純的行政監管是遠遠不夠的。青少年體育教育培訓,與學校體育教育以及競技體育中的青少年訓練,都有很大的區別,更需要準確定位,並建立比較科學與獨立的體系,同時,青少年體育教育培訓作為一類產業,則需要給這個市場注入「良幣驅劣」的基因,用市場的機制來牽引教育培訓從業人才的培訓、培訓模式的研究,以及市場運營推廣。(木須蟲,北京晨報)

本科或專科,不應成為評價個體成功的標準

----------------

讀本科或專科,不可能決定個體的前途,也不應該成為評判個體成功與否的標準。要改變本科勝於專科的陳舊觀念,光靠言語顯然是不夠的。給每個人創造公平的發展機會,鄙視鏈自然也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如果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能擁有美好的前途,本科與專科也就沒有了高下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屆時,畢業成專科引來的爭議自然會煙消雲散。(李勤餘,錢江晚報)

「假裝在治汙」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中央之所以搞環保督察,就是把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當做治國理政的大事來抓。不過,一些地方政府、官員用表面的重視和厚厚的文件,偽裝幹事,假裝治理汙染,實則消極應付,放任生態進一步惡化。這是對中央精神的消極抵制,也是對民眾利益的極大漠視。但是,不管有些人演技多麼高明,他們掩蓋不了被破壞的大地、臭氣燻天的河流和當地民眾的怨言。(評論員,新京報)

縣域經濟亟需轉型升級

----------------

縣域特色經濟是基於地方資源稟賦優勢、產業發展傳統而誕生的經濟形態,其品牌影響力的形成有著很強的自發性。不過,在縣域特色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經營者們由於規模不大、素質參差不齊,對品牌形象的重要性缺乏清醒認識,同行之間互相拆臺、低價競爭等惡性競爭時有發生。為此,要努力使縣域特色經濟在品牌標識、原材料採購、服務規範、工藝流程、產品質量等方面趨於統一,幫助經營者樹立品牌形象是無形資產的意識,推進縣域特色經濟轉型升級。(王安中,經濟日報)

【讀書】

《詩的八堂課》(江弱水,商務印書館)

----------------

詩人寫詩都寫些什麼?是怎樣寫出來?又如何去讀?本書以系列講座的形式,徵引古今中外的詩作與詩論,就博弈、滋味、聲文、肌理、玄思、情色、鄉愁、死亡等話題,來展開有意義也有意思的討論。每一講都以獨具魅力的作品,用別開生面的分析,給讀者感性與知性的雙重滿足。既能用於學詩入門,也可作為詩學進階。

★家是庇護身心之所,讓人心安理得,無掛無礙,自適自在,究竟圓滿。《百喻經》曰:「以我見故,流馳生死,煩惱所逐,不得自在。」我們在人世間歷盡了風雨,嘗夠了辛酸,勞苦倦極,疾痛慘怛,窮則反本,於是不由自主地思念起家鄉的歲月、童年的時光,心理上即刻像回到母親的懷中,被環繞,被呵護,獲得一種徹底的安全與信託。所以,鄉愁是對逝去的美好事物的追憶,也是與目前難於應付的個人狀況達成的妥協,希望這是暫時的,我就要走到老路上,我就要回到老地方,我最終要回到一個搖籃般單純的經驗中去。

★「相去萬餘裡,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都是熟到骨子裡的詩句,非萬裡不足以稱天涯,非天涯不足以稱遊子。斜日、暝色、老親、弱弟、柔腸,所有這一切都是陰性的、低音部的、暗色調的。這就是鄉愁的滋味,它溫和、細膩、私密,令人情不自禁耽溺於其中,簡直算得上情感上小小的縱慾了。所以說,鄉愁是一種病,但卻是一種審美的病。

【副刊】

[漲知識]

黑色旅遊

----------------

是指人們到死亡、災難、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劇發生地旅遊的一種現象。奧斯維辛集中營已成波蘭十大著名旅遊景點之一,堪稱「黑暗旅遊」的樣板基地。越來越多人想到南極或是北極去看融化的冰山,或是去巴西貧民窟看他們的生活,去阿富汗看被毀於戰火的千年巴米揚大佛,去看四川震災後的現況,這些都屬於「黑暗旅遊」的範疇。

[悅讀一刻]

在拂面的浩蕩東風之中,中國人民高舉的革命大旗的旗影下,我們聽到了多少白色,黑色,黃色,棕色皮膚的朋友們,對我們所說出的,興奮激動,熱情洋溢的話語:北京的繁榮歡樂,給他們以深切的鼓舞;北京的飛躍前進,給他們以奮鬥的力量;北京的同情和支援,在他們艱苦曲折的、爭取平等、自由、民主、獨立的道路上,映照出無限的光明。(冰心,全世界人民和北京)

[哲與思]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論語·憲問)

大智不形,大器晚成。(呂氏春秋·樂成)

[重溫經典]

有些作家,例如爾·馬爾託夫,愛用一種「官場的樂觀主義的」(同考茨基、胡斯曼一樣)論斷,來迴避帝國主義同工人運動中的機會主義相聯繫這個現在特別引人注目的事實,說什麼假如正是先進的資本主義會加強機會主義,或者,假如正是待遇最好的工人傾向於機會主義,那麼反對資本主義的人們的事業就會沒有希望了,等等。不要看錯了這種「樂觀主義」的意義:這是對機會主義的樂觀主義,這是用來掩護機會主義的樂觀主義。(列寧)

編輯:李民聖 劉名美 張淑紅

責編:王潤斌 張利英

【溫馨提示】

《求是手機報》是由中共中央機關刊《求是》雜誌主辦的思想理論類手機報。

訂閱方法:

點擊http://dwz.cn/HJd3c

也可編輯簡訊QS發送到10658000

包月3元,每周一至周五發送

退訂請發送QXQS到10658000

工作郵箱:sjb@qstheory.com

聯繫電話:010-64037138

更多精彩:http://www.qstheory.cn

《求是手機報》:分分鐘讀懂理論

掃描二維碼,關注求是手機報微信!

相關焦點

  • 鹿心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開拓創新引領...
    原標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開拓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新境界 10月27日,省委書記鹿心社主持召開省委理論中心組集體學習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他強調,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十九大提出的各項任務上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一以貫之堅持好、發展好、落實好省委「創新引領、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工作方針,紮實做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不斷邁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的新步伐。
  • 有:1、【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育新機 開...
    【10月28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今天《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有:1、【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育新機 開新局】暢通城鄉循環 構建統一大市場;2、慄戰書出席第六屆金磚國家議會論壇視頻會議並講話;3、【「十三五」成就巡禮】「穩」字當頭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4、「十三五」我國全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5、新華社播發《偉大旗幟引領歷史巨變—
  •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李志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文物保護全面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旅遊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充分彰顯……」日前,《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準確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在這一歷史過程中,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然具有不斷變化的特點,在其發展的若干具體階段呈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也必然會發生一些「歷史性變革」。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開創了治國理政新局面,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境界。
  •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特徵
    原標題: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特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幹實事,成功駕馭了我國經濟發展大局,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篇章。
  • 柳聽海:牢固樹立人民至上思想 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
    由此,我想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堅持為全中國人民謀利益、謀幸福,為人民服務,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展現了人民至上的思想,並緊緊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制定不同時期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規劃,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取得了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
  • 【央視快評】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輝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發出了擲地有聲的時代宣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社會主義中國標定了全新的歷史坐標,開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篇章。  歲月如梭,萬象更新。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
    這個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從現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歷史地位和世界意義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八個明確」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中,「八個明確」基本內涵是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的頂層設計,為我們明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
  • 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原標題: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在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歷史節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以辯證思維看待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從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社會形態和基本特徵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含義  黨的十七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內涵作了科學的界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科學內涵
    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五部分專門論述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政治發展道路,關係其民主政治建設的走向,關係其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家政權的穩固。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實踐中,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 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中國特色與世界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最大實際出發,堅持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一體化發展,即堅持社會主義發展的現代化目標,始終根據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和目標要求來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同時,堅持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屬性,始終從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來考慮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鞏固和發展。  以民族歷史為根脈。
  • 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原標題: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們黨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新特點新要求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對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十九大報告立論的重要依據,也是貫穿報告全篇、具有統領性作用的重大理論創新亮點。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世界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我們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黨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概念,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兩次理論飛躍的概念,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創立者是鄧小平,黨的十六大深入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七大在對改革開放以來偉大歷史進程回溯的基礎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 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內涵
    作為理論層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著重點是主義問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要堅持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當代中國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並結合新的時代要求和實踐發展不斷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推向前進。
  • 「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道路,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經濟建設實際相結合,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一系列獨創性理論觀點,創立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念演變與內涵升華
    >   1982年9月,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開幕詞中首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理念。7月12日,中共中央就學習《鄧小平文選》向全黨發出通知,強調學習《鄧小平文選》能幫助我們「認識十二大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確道路的主要內容和主要保證」,表明這時偏重從發展道路的維度來理解「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中共十二大之後,鄧小平在使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概念的同時,也頻繁使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提法。
  • 論經濟學的發展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建設
    通過對經濟學發展歷史的回顧,證明經濟學是在解決問題中發展的。已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也是在解決中國經濟發展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的。並以探討經濟學發展所需要的條件為基礎,提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需要進一步解決的深層次問題。進而指出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科學而深入的研究,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豐富和發展。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
    從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根據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的歷史性變革、世界形勢的變化、根據現實環境條件對中國共產黨執政提出的新要求、根據我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等等,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鮮明的主題,進行了理論和實踐探索,系統回答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