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招人啦

2021-01-13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簡稱:水環所)成立於1956年,是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事業單位,是專門從事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科研工作的國家級研究機構,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骨幹力量。

水環所現有石家莊和廈門兩個科研業務基地。根據單位事業發展的需要,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在編工作人員。

招聘人數及基本條件

招聘人數:14人。

招聘人員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遵守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職業道德;

3.具有與招聘崗位要求相適應學歷學位、專業和技能等條件;

4.身體健康;

5.具有較強的團結協作、拼搏奉獻精神。

招聘崗位數量及條件

應聘報名

應聘人員登陸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主頁(http://www.iheg.cgs.gov.cn/),在 「公開招聘入口」專欄進行網上報名,填報相關信息,提供相關的學歷學位、論文、職稱等證明文件。

2019年2月14日(星期四)9:30截止報名,報名系統關閉。請應聘者保持報名時所留聯繫電話的暢通,以便通知有關事宜。

其他事項

1.部分業務崗位將部署在水環所廈門基地,請應聘者報名時做好相應準備。

2.請認真按招聘系統填報,不接受其他形式報名。

3.本次招聘為編制內人員,人事、組織關係和待遇按所相關規定執行。

4.報名材料提交或填寫不全、不符合要求的,將不予受理,由此產生的相關後果由本人承擔。應聘者要保證所提交各項材料的真實性,對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將取消其應聘資格。

5.對已經確定為招聘對象的人選,未按時報到將被取消聘用資格。

聯繫方式

聯繫電話:0311-67598509、67598656

相關焦點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張福存
    雲南瀘西縣巖溶地下水考察 張福存 中國地質調查局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副總工程師 水工環教授級高工(專業二級)、博士 部「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工程 技術研究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秘書長 參加工作後一直在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翟慶國
    翟慶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2年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本科2005年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碩士>2008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2008年至今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先後在臺灣中研院地球所、臺灣大學和美國萊斯大學訪問201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資助
  •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2021年地質調查項目委託...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2021年地質調查項目委託業務(第一批) 品目 服務/專業技術服務/地質勘測服務,服務/專業技術服務/技術測試和分析服務,服務/專業技術服務/地震服務 採購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
  •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耐高溫電潛泵採購項目...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耐高溫電潛泵採購項目 品目 貨物/專用設備/專用儀器儀表/地質勘探、鑽採及人工地震儀器 採購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 行政區域 河北省 公告時間 2021年01月15日 16:30 獲取招標文件時間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物化探研究所張勤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物化探研究所張勤 中國礦業報社 中國地質科學院 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應用地球化學專業 獲碩士學位 1983年8月起 在中國地質科學院 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物化探研究所
  • 中國地質代表團出席第35屆國際地質大會
    &nbsp&nbsp&nbsp&nbsp第35屆國際地質大會近日在南非召開。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帶隊,來自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學會、中國有關地勘單位和地質院校等機構的中國地質代表團400餘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李建華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李建華 2020-12-23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青島政暢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受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的委託,就「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專業設備、配件招標項目」項目(項目編號:QDZC20190507-019)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QDZC20190507
  • 中國氣象局極端天氣氣候與水文地質災害研究中心落戶中國地質大學
    6月8日,「中國氣象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極端天氣氣候與水文地質災害研究中心」正式落戶中國地質大學。該研究中心依託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和我校,將結合雙方優勢,通過探索大氣低層與地表淺層(關鍵帶)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實現大氣科學與水文地質學的學科交叉,促進科研和業務部門的融合,提升氣象行業服務國家防災減災的能力。研究中心將在極端天氣氣候-水文地質災害一體化監測、發生機理及預報預警與風險評估等三個方向,開展協同創新。力爭通過5—10年的努力,建成國際一流的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環境學院專業介紹
    環境學院  環境學院現有水資源與水文地質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環境地質系和湖北省教學實驗示範中心等5個教學機構,並隸屬有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城市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華中分中心、廢物地質處置與環境保護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中匈聯合環境科學與健康實驗室、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水資源研究所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劉曉春
    劉曉春 1984年畢業於 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1992年獲博士學位 1993年5月~1995年4月 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做博士後 1995年5月始 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任研究員 現任 極地地質研究室主任
  • ...礦井綜合水文地質柱狀圖、礦井水文地質剖面圖等防治水圖件
    恢復窄屏  礦井未按照規定編制礦井充水性圖、礦井湧水量與各種相關因素動態曲線圖、礦井綜合水文地質圖、礦井綜合水文地質柱狀圖、礦井水文地質剖面圖等防治水圖件 索  引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王登紅
    王登紅 自然資源部深地資源成礦作用與 成礦預測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二級研究員,博導 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稀有稀土貴金屬研究室主任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劉成林
    劉成林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就職於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聘任自然資源部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2003年入選國土資源部「百人計劃」2007年「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7年獲國土資源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稱號2016年入選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計劃」領軍人才2017年入選中國地質調查局傑出地質人才計劃2010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第四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2005年獲柳大綱優秀青年科學技術獎獲國土資源部「十一五」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第二屆全國地勘行業
  • 電法勘探方法在水文和工程地質中的應用
    同時,經過廣大地球物理工作者不懈努力,在深部構造、礦產資源、水文及工程地質、考古、環保、地質災害、反恐等領域,電法已經和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限於篇幅,本文僅對其中幾種主要方法,如高密度電法、激發極化法、CSAMT、瞬變電磁法和地質雷達等作簡要介紹,並就這些方法在水文和工程地質中的應用進行闡述,供廣大水文和工程地質、工程物探人員參考。
  • 2020年度省級地質調查院、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評優結果公示
    2020年度省級地質調查院、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評優結果公示 為加快推進地質事業轉型升級,更好地支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中心工作,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評選了2020年度優秀省級地質調查院和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王學求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王學求 2020-12-02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內最大規模地質勘察:雄安新區地質首次「體檢」
    最終明確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牽頭、河北省地礦局配合、雄安新區籌委會協調,共同做好雄安新區地質調查工作。  據介紹,此次野外調查工作計劃投資6.59億元,雄安新區「空間、資源、環境、災害、文化」綜合地質調查的開展將需要4年時間。
  • 2020中國地質科學院招聘12人公告
    2020年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告信息匯總(11月)中國地質科學院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的正局級科研事業單位,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前沿性、基礎性、戰略性地質調查和科學研究工作,承擔地球深部探測重大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並向社會提供資料和數據的公益性服務。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調查研究院2016考研專業目錄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調查研究院2016考研專業目錄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調查研究院(以下簡稱地調院)成立於2000年5月,是我國最早的高校地調院。2000年6月,實行「委託法人負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