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主宰其實是昆蟲?是時候帶你認識神奇的「昆蟲星球」了

2020-09-05 大銘小亮

我家在一樓,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因此一年四季都能親身體會到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比如無處不在的蚊子、愜意爬行的蝸牛乃至張牙舞爪的蜈蚣。有一天一個黑黢黢的、穿盔甲的傢伙掉在了院子的榆木桌上,兒子瞧了一眼,大叫一聲,然後立即扭頭衝進了屋裡,我以為他嚇著了,沒想到一眨眼功夫,他又齜牙咧嘴的衝出來,高舉著一本書,指著封面興奮的說:「就是它,就是它!」哈,原來是一隻獨角仙

孩子拿來的書正是《MOVE圖鑑昆蟲》,封面上那隻雄赳赳氣昂昂的獨角仙顯然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生活中的偶遇,這本書一時間戰勝了奧特曼、汪汪隊、超級飛俠,成為孩子睡前閱讀的月度首選。


在我看來,能將知識和已有認知緊密相連才是這本書最大的吸引力。《昆蟲MOVE圖鑑》是一本專門為兒童設計的昆蟲知識百科全書,以圖文合奏的形式介紹了昆蟲家族的主要成員。你見過的昆蟲書裡有,你沒見過的昆蟲書裡也有,不要說孩子了,就連我也著迷。

著迷點1:強大的知識結構

當那個「不明生物」掉在榆木桌上時,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問度娘、搜淘寶或者上知乎,手機已然在手,但兒子的第一想法卻是找書,我們同時選擇了兩種渠道,雖然都能獲取準確信息,但是衍生出的結果卻不一樣。

網絡信息的抓取通常緊緊圍繞關鍵詞展開,類似化整為零,僅攫取緊密相關的信息,將知識碎片化呈現,快而散。

與網絡檢索相比,翻書效率很慢,但是它的優點在於強大的體系和結構,比如《MOVE圖鑑昆蟲》,你想找獨角仙,首先要找到鞘翅目,然後了解犀金龜大家族,找到獨角仙以後,你還會知道同屬鞘翅目的其他昆蟲,如鍬甲、金龜子、螢火蟲等等。


作為一本走專業路線的科普類書籍,《MOVE圖鑑昆蟲》介紹了12個目類1200種昆蟲,每一目又按科、屬分類,就像一棵倒掛的樹,可以順著枝杈了解每一個物種以及同一類群下面的相似物種,讓人有更大的格局和視野,同時體會到清晰、科學的分類原則,以及嚴謹的科學秩序。


著迷點2:精彩的生態頁和標本頁

作為一本圖鑑,《昆蟲MOVE圖鑑》顯然在畫面呈現上用足了功夫。編者給每個昆蟲家族都設置了「生態頁」和「標本頁」,兩種不同風格的圖片交替出現,猶如一曲節奏分明的交響樂,讓閱讀更富有律動,大大減少了科普類書籍容易呆板無聊的缺點。

生態頁十分生動有趣,主要展示昆蟲在自然環境中的真實狀態。你可能看到兩隻雄性獨角仙為了爭奪伴侶而針鋒相對的現場,又或是一隻蜻蜓的幼蟲正在努力羽化而出,更有一隻螳螂正在大口咀嚼另一隻螳螂的殘忍鏡頭。


這些我們在生活中絕少能親眼目睹的瞬間,都是專業攝影師們千辛萬苦、絞盡腦汁用鏡頭捕捉的精彩,看過這些圖片後,你就能理解為什麼書名裡有一個「MOVE」了,「生動」絕對是最大的亮點。


標本頁十分嚴謹,它將所有同目或同種的昆蟲按照比例大小一一羅列,對昆蟲身體結構做詳細的標註,同時備註學名、體長、分布地點、棲息環境等相關知識,一眼望去好像自己擁有了一整個昆蟲博物館

這樣一本內容強大的科普書要怎麼讀呢?

第一,親子共讀

《MOVE圖鑑昆蟲》是浪花朵朵旗下出版的童書類精品,雖然屬於童書,但裡面很多知識點相信連大人也不知道,甚至有些字也不見得認識,所以這是一本適合大人和孩子共讀的科普書。

共讀也是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一起讚嘆金龜子亮麗的甲殼,一起查詢昆蟲所屬的目類,一起交流自己最愛的昆蟲,比起全知全能的父母人設,孩子會更喜歡和父母在同等地位上一起探尋一個全新的未知世界


第二,少量多次

《MOVE圖鑑昆蟲》足有207頁,厚得像搬磚兒,絕不是那種「一口氣就能看完」的童書,光是豐富的插圖就能看上好久,更不用說裡面涵蓋的知識點,如果一口氣囫圇個兒的翻完才是真正浪費了它的價值。

有時候看書如同吃美食,少量多次的咀嚼才能獲得真實的味道和口感,對於知識點密集的科普類書籍,可以安排每天睡前看一個物種或一個目類,每次看半個小時,採取「少量多次」的閱讀方式,給大腦接受和理解的時間,培養按計劃連續閱讀的習慣,堅持下來會有不小的收穫。


第三,以興趣開始

兒童科普類書籍在幾代出版人的努力下已經十分契合孩子的口味了,比如充滿互動體驗的機關書、趣味橫生的手繪書,設計的主要原則就是牢牢抓住孩子的興趣。

比如我孩子特別喜歡看「低調的隱身大師」,每一次都要把隱藏在圖中的所有昆蟲一一找到,強烈的興趣引導他渴望了解這些「隱身大師」到底是誰,於是他順勢了解了蝗蟲、螽斯大家族,它們又都屬於生物學分類中的直翅目類,並列的鞘翅目類中最出名的就是獨角仙,正是早上掉在咱家院子榆木桌上的那個黑乎乎的傢伙。


你看,最後還是回到了生活中的體驗,知識就是這樣在不斷的觸發和延伸中擴大邊界,並和已有認知連成網絡。

如果孩子喜歡絢麗的色彩,那就帶他看看比彩虹都驚豔的金龜子;如果孩子對屎尿屁特別感興趣,那就講一講愛滾糞球的屎殼郎;如果孩子喜歡玩找茬遊戲,那就介紹比葉子還像葉子的馬來擬葉螽。


總之,用興趣點燃孩子內心的第一把火,讓他們願意去了解一個新的世界。接下來再趁熱打鐵,說一說生物學的分類原則,聊一聊分類的邏輯和意義,這些衍生的知識可以讓孩子一窺科學思維的嚴謹和奇妙,也許孩子並不能聽懂,但現在播下的種子遲早會在心中發芽。


自從我們在小院子裡發現那隻獨角仙到現在,2個月過去了,獨角仙早就飛到不知哪裡,《MOVE圖鑑昆蟲》卻牢牢霸佔了床頭書架的C位,對孩子來說,能站得住書架的就是好書。對於有幾十年閱讀經驗的我來說,一本書能夠做到以下三點就是好書:剛開始,它能夠激發你翻開閱讀的興趣,其次它的內容足夠填補你的所有探索渴望,最後它讓你在讀完之後產生一點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一本書能同時成為大人和孩子心頭好,那大概就是它吧。

相關焦點

  • 地球的主宰其實是昆蟲?是時候帶你認識神奇的「昆蟲星球」了!
    地球的主宰其實是昆蟲?是時候帶你認識神奇的「昆蟲星球」了!我家在一樓,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因此一年四季都能親身體會到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比如無處不在的蚊子、愜意爬行的蝸牛乃至張牙舞爪的蜈蚣。《昆蟲MOVE圖鑑》是一本專門為兒童設計的昆蟲知識百科全書,以圖文合奏的形式介紹了昆蟲家族的主要成員。你見過的昆蟲書裡有,你沒見過的昆蟲書裡也有,不要說孩子了,就連我也著迷。
  • 昆蟲星球:我們身邊的昆蟲世界
    那你有沒有想過,它們小時候長什麼樣子?它們是如何長大的?蝴蝶翅膀的花紋有多少種?蚊子真的是從水裡飛出來的嗎?在地球上,至少生活著1000萬種昆蟲,超過了地球上所有動物物種的五分之四。可以說,我們的地球簡直就是「昆蟲星球」。可是目前,只有95萬種昆蟲被人類命名,昆蟲世界仍然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 昆蟲數量是全球人口2億倍 臺灣博館揭秘昆蟲與植物愛戀
    昆蟲數量是全球人口2億倍 臺灣博館揭秘昆蟲與植物愛戀 2019年01月08日 11:0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然而你可知道,別以為人類是地球的主宰,你知道此刻地球上的昆蟲約有一百萬兆只,是全球人口的兩億倍嗎?事實上,地球上75%的已知動物種類是昆蟲!說我們住在「昆蟲星球」也不為過。  據報導,臺灣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昆蟲標本館暨昆蟲學系共同主辦「昆蟲與植物的愛戀變奏曲」特展。
  • 《瘋狂小蟲》:一本打開昆蟲世界的鑰匙
    無論人們對它們的態度是愛是恨,始終不能阻止它們和我們一起在這個星球綻放光彩。昆蟲,既小又龐大的家族,它們種類之最的地位在當今的動物界無人撼動,它們悠久的歷史縱貫近4億年。昆蟲作為最早登陸的生物之一,是最早佔領天空的動物,昆蟲見證了無數生物的興盛與滅亡:它們聆聽過恐龍的嘶吼,與翼龍一同飛翔於天空,親歷哺乳動物的誕生,甚至看著我們人類成長壯大。
  • 觀察不同昆蟲的圖片,了解認識昆蟲
    遊戲目的:藉助圖片讓寶寶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及其特徵,培養寶寶對自然生物的興趣。 媽媽寶寶一起玩 1.準備蟑螂、螢火蟲、金龜子、蜘蛛等小昆蟲的圖片。 2.媽媽和寶寶一起觀察圖片上的小昆蟲,邊觀察邊描述圖片上昆蟲的外貌特徵。 3.
  • ...昆蟲?丨《百科動物園》帶你看昆蟲界的「顏值擔當」究竟長什麼樣!
    昆蟲在4億年前就出現了,是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動物。它們是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神奇之處,令人驚嘆。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裡,生活著一群奇特的「昆蟲」們:有《沉默的羔羊》裡的鬼臉天蛾、「昆蟲皇后」蘭花螳螂、一身「中國紅」的網脈蜻、手持大刀的中華大刀螳…… 聽完描述, 你是不是對這兒的「昆蟲」充滿了好奇?
  • 你認識多少種昆蟲?1200多種昆蟲,開啟孩子昆蟲探索之旅
    迅哥兒小時候很喜歡昆蟲吧?他在《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中寫道:「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鳴蟬、黃蜂、油蛉、蟋蟀、蜈蚣、斑蝥,都是昆蟲,你認識多少種昆蟲呢?
  • 是植物還是昆蟲?丨《百科動物園》帶你看昆蟲界的「顏值擔當」究竟...
    昆蟲在4億年前就出現了,是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動物。它們是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神奇之處,令人驚嘆。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裡,生活著一群奇特的「昆蟲」們:有《沉默的羔羊》裡的鬼臉天蛾、「昆蟲皇后」蘭花螳螂、一身「中國紅」的網脈蜻、手持大刀的中華大刀螳……聽完描述,你是不是對這兒的「昆蟲」充滿了好奇?
  • 這本書帶你領略神奇又強大的昆蟲家族
    作為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無處不在的昆蟲既能對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又是我們可以利用的生物資源。不論成年人想了解些昆蟲知識,還是小朋友喜歡千姿百態的昆蟲,《MOVE圖鑑 昆蟲》都非常適合。
  • 昆蟲並不怕人,感覺上這沒什麼大不了,其實卻不簡單
    人雖然還稱不上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但是毫無疑問,人是地球的主宰者。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而且擁有較高的文明和科技,而同樣生活在地球上的其它動物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之後,大多已經認可了人類的統治地位,因為幾乎所有的動物對人都是心存畏懼的。
  • 自帶10個昆蟲標本,這款顯微鏡帶你看見神奇的微觀世界
    ,反而更具有研究價值,這套「微觀世界可攜式顯微鏡套裝」則可以打開一扇通往微觀世界大門,帶大家深入了解微觀世界的神奇之處。,你以為平時咬你的蚊子只有一根「針」?NONO,其實它有6根「針」,而且每一根都有不同的用途。
  • 地球上最常見的「外星人」——昆蟲
    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目前地球上發現了170多萬種生物,而人類已知的昆蟲就有100餘萬種,比所有其他動物種類加起來都多,還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所以昆蟲可以算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生物了。然而就是這小小的昆蟲身上,就有著太多我們未知的秘密了。
  • 體型巨大的昆蟲,巨脈蜻蜓
    說起蜻蜓這種食蟲小動物,曾經也稱霸過地球,你可能不信。看著寸許長的小蜻蜓,薄薄的羽翼、細細腿腳,怎麼也不像能主宰地球的動物。其實,早在3億年前,地球上存在過一種體型巨大的蜻蜓,也就是現在蜻蜓的祖先——巨脈蜻蜓,是當時名副其實的空中霸主,它們盛極一時,在當時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強者。
  • 第二屆國際昆蟲藝術展 親子互動共享昆蟲科普盛宴
    自8月10日開始,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雙休日,許多家長選擇帶上孩子來到了位於中國兒童中心的中國(北京)第二屆昆蟲藝術科普展。在科普展上,家長與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昆蟲小的世界中,除了與昆蟲接觸互動外,親子關係也在大自然的氛圍中變得更加融洽。
  • 初識昆蟲(一):昆蟲的口器
    認識蟲,了解蟲的習性,是蟲控工作必修課!說到昆蟲,其實我們並不陌生。從小到大,我們通過課本、在田間地頭、電視網絡等途徑都看到過形形色色的昆蟲。昆蟲,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它們一直在我們身邊爬行著、跳躍著、飛舞著。或許你會覺得昆蟲再熟悉不過,還需要認識嗎?鼠婦,這是昆蟲嗎?那麼,請問:蜘蛛、馬陸、蜈蚣是昆蟲嗎?
  • 昆蟲世界那麼大,你該去看看《MOVE圖鑑 昆蟲》
    中文版審訂是昆蟲學者、科普作家、生態攝影師,張巍巍。在我們的地球上,至少生活著1000萬中昆蟲。這一數量佔到了地球上所有物種的五分之四還多,可以說,我們的地球簡直就是一個昆蟲的星球,昆蟲似乎才是地球隱匿的主角。 《MOVE圖鑑昆蟲》這本書與以往的大部頭書籍不同,書目分類和使用方法都非常清楚,簡單操作,可以作為案頭的一本昆蟲類實用工具書。
  • 昆蟲展來西安啦!超大規模的視覺盛宴,一次看遍全世界的昆蟲!
    你見過螳螂捕食揮舞大刀的樣子麼?你見過鐵甲勇士相互角逐的樣子麼?你見過上千隻花蝴蝶紛飛的樣子麼?這個暑假邀您一次看遍全世界的昆蟲昆蟲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動物目前已知的就有100多萬種草叢裡最專業的設備,精心營造原生態景觀近距離觀察,親眼見證生命的精彩瞬間不出西安帶你穿越亞馬遜雨林
  • 《昆蟲記》裡講述的那些昆蟲朋友們的有趣傳聞
    法國作家法布爾以撰寫《昆蟲記》聞名於世,這本書充分展現了他在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橫溢的文學才華。在《昆蟲記》中法布爾在向我們生動的描述了各種昆蟲的樣子、習性的同時,也記錄了很多當時人們對昆蟲的認識與故事,幫助讀者從其他角度認識各種昆蟲。
  • 昆蟲的秘密你了解多少呢?《MOVE圖鑑昆蟲》給你完美的答案
    《審訂寄語》非誠非常有力量:現在地球上生活著的昆蟲至少有1000萬種,昆蟲昆蟲的數量佔到了地球所有動物物種的五分之四還要多,地球簡直是「昆蟲的星球」。被命名的昆蟲僅有95萬種,還有非常多的昆蟲需要我們去了解,這該是多麼有意思的事情啊!探索,也是孩子最喜歡的事,這樣的寄語給孩子們的童年帶來的是一束光!
  • 百年後地球上恐無昆蟲?
    有那麼一刻,裡斯的思緒被帶到了波羅的海丹麥的洛蘭島,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時代:那時候,夏天騎自行車意味著他要閉上嘴巴,在厚厚的「昆蟲雲」中穿行,即便如此,他還是不可避免地會吞下一些昆蟲;當父母帶他開車時,他記得汽車的擋風玻璃經常被蟲子的屍體弄得髒兮兮的,幾乎看不清玻璃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