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99%的同學來說,完形填空得不了高分甚至做得慘不忍睹的最大原因是文章讀不懂,選項看不懂,而導致這一結果的罪魁禍首就是對完形填空解題技巧和高頻詞掌握不夠。今天給大家準備了8個黃金解題技巧+415個高頻詞,帶你們攻破完形!!
8個黃金解題技巧
1利用首句信息
從歷年的試題可以看出,完形填空所採用的短文一般不給標題,且首句往往不設空,通常是個完整的句子。這個句子往往是全文的關鍵句,它是了解全文的窗口,常常包含對解題有用的信息,因此考生要注重細讀首句,並據此來判斷文章的體裁,題材,推測全文的主旨和大意,推斷故事發生的人物、地點、時間、氣氛等多方面的特徵,爭取開局順利。
2利用前後暗示
完形填空題除了注重考查考生對語境的理解外,還經常在完形填空的短文中設置前後互相暗示的考題。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前面暗示後面,做題相對來說比較容易。
但從對歷屆考題的研究情況來看,這種暗示多為後面暗示前面,也就是說前面的某些填空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或是線索不清,或是語境不明,無法填出,但只要我們繼續往後看,就會發現此空在後面的某個地方有暗示。所以,考生在做題時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以提高做題的準確率。
3利用邏輯推理
做完形填空題的過程從本質上說是一個閱讀推理的過程。為了能夠準確、快速地理解文章內容,考生必須把握作者的思路,使自己的思維模式與作者的思維模式相吻合,同時考生還必須不斷地從各個角度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並不斷地驗證推理的正確性,以達到理解全文、解決問題的目的。正確分析推理是恰當解題的必要條件,而恰當解題又是對題目進行正確分析推理的必然結果。
4利用語境因素
文章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繫的整體,而上下文則是營造語境的基礎,也是邏輯推理的依據。通讀全文,理順大意,根據上下文找出信息詞是做好完形填空題的關鍵。近年來,高考試題中的完形填空題在命題設計上的趨勢是朝著深層化及語境化的方面挖掘,逐漸擯棄單純的語言分析考查,而越來越側重邏輯推理判斷。因此,只有藉助上下文乃至全文語境的啟示或限定才能夠準確做出判斷。
5利用語法分析
儘管近幾年的高考完形填空題主要考察考生對語境的理解,很少考查純語法知識的運用,但是藉助語法分析來幫助理解句子,推測語境,判斷搭配等,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考生做題時應充分利用平時所學的語法及詞彙,名詞的可數與不可數,動詞的及物與不及物以及句子結構等知識。
6利用文化背景和生活常識
高考完形填空往往以自身的內容提供相對完整的語篇信息,但其間交織滲透著各類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和常識,如文化、風俗、生活常識以及科學知識等,考生在做題時可充分利用社會文化知識和生活常識,並注意中西方文化方面存在的差異將會大大簡化複雜的分析與判斷過程,節省寶貴的時間,順理成章的選出正確的答案。
7利用語篇標誌(重點)
語篇指比句子長的語言單位,語篇標誌指語篇之間有內在聯繫的詞語。常見的語篇標誌語有:
1)結構層次:「first、second、third、finally」等;
2)時間關係:「before、after、later」等;
3)因果關係:「because、for、since、therefore、thus、」等;
4)話題關係:「by the way」等;
5)轉折關係:「but、however、nevertheless、on the contrary」等』
6)遞進關係:「in addition、besides、then、what’s more、further」等
7)並列關係:「and 、and also、or、neither…nor……、either……or……、not only……but also……、as well、similarly、in the same way、that is to say」等
8)讓步關係:「although、though、even though、even if、no matter+疑問詞」等
9)條件關係:「if、only if、if only」等。
8利用習慣用法和詞語辨析知識
習慣用法是英語中固定的結構,是不能隨意改的。平時學習中應注意積累及掌握好習慣用法。同時,應多注意詞語辨析及詞語搭配,要培養在特定語境中靈活運用詞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