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隕落!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逝世

2020-12-06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原標題:深切悼念丨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和教育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

  寧津生院士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22日出生於天津。1951年至1956年在同濟大學測量系學習,大學畢業後進入武漢測量製圖學院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至1988年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1988年至1997年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1991年7月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12月光榮退休。

  寧津生院士曾擔任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中國分會委員、國際大地測量協會中國代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測繪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測繪局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總編委會成員及《測繪學》總顧問和綜論組主編、《辭海》編輯委員會委員和分科主編、國際大地測量協會學術雜誌《大地測量手稿》和《大地測量公報》編委、全國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測繪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湖北省高等學校設置評審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家委員會成員、全國工程教育認證專家委員會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認證試點工作組組長等職。

  寧津生院士長期從事物理大地測量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是該領域著名的專家和學術帶頭人。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他主要研究我國天文重力水準的理論、方法和精度,其研究成果完善了當時由蘇聯專家為我國設計的天文重力水準布設方案,部分成果被收入修訂後的我國《天文重力水準測量細則》,作為我國重力測量實際作業的依據和標準。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在國內率先開展「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確定相對大地水準面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其成果為確定我國大地水準面提供了一種新方法。80年代中後期,他重點研究全球重力場的逼近理論,由他主持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技術項目和國家測繪科技發展基金項目,建立了我國當時階次最高、精度最好的WDM89(180階次)和WDM94(360階次)地球重力場模型。近10多年,寧津生院士投身於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研究,先後完成了「地理世情監測的戰略研究」、「測繪科學與技術轉型升級發展戰略研究」等中國工程院重點諮詢項目,為國家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

  寧津生院士出版專著、合作編著、翻譯出版教材和外文文獻15部,發表論文200餘篇。主持或參加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項目,主持和參與完成的「全國及省市地區高精度高解析度似大地水準面的技術研究及實施應用工程」和「海洋測繪和內陸水域監測的衛星大地測量關鍵技術及應用」分別榮獲2004年度和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或參與完成的「重力場數據的多尺度分析技術及其應用」、「衛星測高學理論與技術及其應用研究」、「地球重力場精細結構及我國大地水準面精化的研究」、「地球重力場模型研究」、「整體大地測量」、「大地測量學科發展戰略」、「地球形狀及外部重力場」等項科研項目,其研究成果及其相應的著作、教材等分別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優秀教材、圖書獎。

  寧津生院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我國測繪高等教育傾注了畢生心血。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校長10餘載,擔任國家測繪局、教育部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兩委會」主任近30年。他認真貫徹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求,積極倡導推動以育人為中心的測繪教育教學改革,主動面向學科發展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拓寬調整測繪專業辦學方向。在他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期間,學校的辦學方向和教學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在「兩委會」的推動下,我國開設測繪本科專業的學校,已從原來的30餘所,發展到至今近159所,還有200餘所高職高專學校設置了測繪專業,為推動中國測繪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贏得了測繪教育界高度讚譽。

  寧津生院士從教60餘年,他治學嚴謹,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深受師生愛戴。他主講《地球重力場》專業課30多年,每次上課前,他都要重新備課,在講義中增加學科前沿知識和技術最新發展。1996年,寧津生院士提議「院士同上一門專業基礎課」,得到了測繪領域院士們的積極響應。1997年9月,《測繪學概論》正式開課。每年武漢大學新生入學時,寧津生院士都會主講《測繪學概論》的第一堂課。作為課程組組長,每年他都要組織修改完善課程內容和大綱。六院士同上一門課,執著堅守二十年,贏得了廣泛的讚譽。《測繪學概論》被稱為「最奢侈的基礎課」,該課程實現了價值引領和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樹立了典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湖北日報等進行了深度報導。《測繪學概論》課程榮獲2017年度「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寧津生院士主持完成的「面向信息化的測繪工程專業改革及系列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獲得2009年度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他帶領的教學團隊榮獲2019年度武漢大學第十一屆「傑出教學貢獻校長獎」。他指導和培養的博士生、碩士生,其中許多學生已經成為我國測繪和地理信息領域的中堅力量。寧津生院士80壽辰時,被學生們尊稱為「大地之星」。

  寧津生院士對我國測繪教育事業影響重大,成就深遠。他先後榮獲「湖北省優秀教師」、「全國測繪行業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荊楚好老師」、「湖北省師德標兵」、「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感動中國測繪人物」、「測繪地理信息傑出成就獎」、「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終身成就獎」等榮譽。

  寧津生院士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在測繪教育和研究領域辛勤耕耘60餘載,他嚴謹求實、銳意進取、樂於奉獻、甘當人梯、扶持後學,為我國測繪學科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淡泊名利、博學儒雅、厚德載物,體現了一名模範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展現了一位優秀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

  寧津生院士的一生,是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利益無限忠誠的一生,是為我國測繪教育事業發展嘔心瀝血的一生。寧津生院士的逝世是武漢大學的巨大損失,也是我國測繪教育界和科學界的重大損失。我們一定要學習、繼承和發揚寧津生院士為人為學為師的優秀品格和崇高精神,為把武漢大學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寧津生院士千古!

相關焦點

  • 巨星隕落!武漢大學痛失院士,我國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據光明日報消息,我國著名大地測量專家,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教授於3月15日在武漢逝世。武漢大學又失去了一位院士,在2019年8月,武漢大學一周之內痛失兩位院士。
  • 武漢大學驚爆噩耗:「大地之星」的院士、武大教授寧津生病逝!
    武漢大學15日晚發布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因病醫治無效,於3月15日16時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中國科學院院士高俊親切叫他「老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親切地稱他「老大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成是他的學生……,寧老對於中國的學術界與教育界來說都如寶藏一般珍貴。聽聞此噩耗,眾多學術界泰鬥級人物發來唁電,沉痛悼念逝去的寧院士!
  • 巨星隕落!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曹楚南,1930年8月15日生於江蘇常熟。195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浙江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曹楚南在中國領導和開拓了腐蝕電化學領域,出版了《腐蝕電化學原理》等專著。回顧成長經歷,曹楚南曾在《院士自述》中寫道:「其實,治學要用笨功夫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是我對於這個道理,是通過學習中的成功與失敗和工作中的摸索,比較晚才切身領悟到的。」(原標題:巨星隕落!
  • 巨星隕落!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張俐娜曾榮獲1993年「全國優秀教師」、200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2017年度「武漢大學我心目中的好導師」、2019年「武漢大學研究生教育傑出貢獻校長獎」等榮譽。18日凌晨,武漢大學發布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
  • 巨星隕落!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張俐娜逝世
    歲月不饒人,又一位中科院院士離我們而去。10 月 18 日凌晨,武漢大學對外發布公告,我國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 2020 年 10 月 17 日 20 時在武漢逝世,享年 80 歲。
  • 痛心,又一巨星隕落
    又一巨星隕落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27日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金展鵬,1938年11月6日生於廣西荔浦,1955年至1963年就讀於中南礦冶學院,1979年至1981在瑞典皇家工學院深造,先後在中南礦冶學院、中南大學工作。
  • 寧津生院士逝世 著名大地測量學家
    光明日報武漢3月16日電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同志,於2020年3月15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88歲。寧津生,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22日出生於天津,195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先後在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工作。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長期從事大地測量學研究,在全球和局部重力場逼近理論以及我國大地水準面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 巨星隕落!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10月17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相關人士獲悉,17日晚8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在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 巨星隕落!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昨晚逝世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巨星隕落!圖靈獎得主Edmund Clarke因新冠逝世
    金磊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又一位巨星隕落!此後,他先是在杜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任教2年,並於1978年轉到了哈佛大學,擔任應用科學系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也正因Edmund在該領域中的傑出貢獻,他還斬獲了ACM Paris Kanellakis獎、赫布蘭獎、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在武漢逝世 被譽為"大地之星"
    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送別!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3月15日於武漢逝世。
  • 「大地之星」寧津生院士逝世 一生在大地測量領域躬耕不輟
    「大地之星」寧津生院士逝世 一生在大地測量領域躬耕不輟  Evelyn Zhang • 2020-03-16 10:16:34 來源:前瞻網 E10227G0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病逝,今年已有10位院士逝世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6日訊 日前,武漢大學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
  • 早安武漢|巨星隕落!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昨晚逝世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武大首位女院士逝世,國際再生資源領域最高獎中國第一人,享年80歲
    據武漢大學官方《訃告》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 圖源:武漢大學官網張俐娜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畢生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工作。
  • 噩耗傳出,又一位「共和國巨星」隕落,已是今年離世的第15位院士
    就在5月3日20時33分,突然傳出一個噩耗,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物理化學家張乾二離世,這意味著又一個共和國「巨星」隕落,成為今年來離世的第15位國寶院士。張乾二院士出生於1928年8月15日,福建惠安人,從其出生的年代可以發現,他的同年成長歲月正趕上了國家戰火不斷、內外交困的時期,但即便如此,張乾二依然堅持上學尤其偏愛化學;1947年,成功考上廈門大學化學系;1951年,又考上廈門大學化學系研究生。
  •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3月15日於武漢逝世。寧津生,1932年10月出生於天津,安徽省桐城縣人。195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畢後任教於武漢測量製圖學院(後更名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2000年與原武漢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等一起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曾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校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測繪學會測繪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教授逝世!71歲曾榮獲世界化學大獎
    驚聞武漢大學師生眼中的「女星」——著名化學家張俐娜教授於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珞珈山的上空,又多了一顆守護星,願天堂再無病痛。可她不僅是享譽國際盛名的科學家,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也是唯一一位女院士。今年已有30位巨星隕落,無不兢兢業業!張俐娜院士是我國今年以來痛失的第30位兩院院士。這30位院士分別是16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其中和張俐娜院士同樣是女性院士的有兩位——肖碧蓮院士、李芳華院士。
  • 又一位院士仙去!「中國的霍金」金展鵬逝世,今年已隕落35位巨星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27日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1998年,一場疾病過後,「只有脖子能動」的金展鵬,生命從未暫時停頓,一直工作在教育、科研第一線,他的一生如「輪椅上的鯤鵬」,搏擊長空。
  • 武漢大學15日晚發布訃告,又一位中國院士因病逝世,享年88歲
    武漢大學在3月15日晚發布訃告,當天下午16時06分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因病救治無效逝世,享年88歲。寧老祖籍安徽桐城 ,1932年10月出生於天津,1956年從同濟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寧老任教於武漢測量製圖學院,正式走上教書育人的崗位。因為在教育領域工作突出,2000年後相繼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校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測繪學會測繪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