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轉是一種慣性運動嗎?為什麼地球可以自轉幾十億年?

2021-01-16 宇宙新思維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簡單粗暴地說,地球可以自轉幾十億年,是因為地球有角動量且角動量守恆。

而地球之所以有角動量,大多數人認為是因為地球形成時期質量被引力吸積而分布不對稱所致,當然也受太陽和月球潮汐力影響,還有人說是大碰撞造成的……,不過本人更傾向於地球具有的初始自轉角動量應該來自於現代星雲起源說中描述的太陽系形成初期:地球和太陽由同一原始星雲在自身引力下收縮形成的,由於角動量守恆,收縮必然引起整個星雲開始旋轉,最後形成中心天體――太陽及其自轉,還有地球的公轉和自轉。

還由於角動量收恆,在沒有受到外部足夠力量的情況下,太陽的自轉、地球的公轉和自轉會一直持續下去,不止幾十億年。

下面再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狹義上講,自轉當然不是一種慣性運動。

牛頓力學的慣性定律說的很清楚,慣性就是物體維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因此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物體或者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物體不會改變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而自轉卻是一種一直在改變速度方向的運動,它顯然不符合慣性運動的特徵。

當然,慣性是物體自身的一種固有性質嘛,所以它每時每刻都會伴隨著物體及其運動,它會存在於所有運動中(即無論受沒受到外力),而不只存在於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勻速直線運動和靜止只是直接體現慣性的運動)中。既然所有運動中都包含著慣性運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可以這樣講:自轉運動中包含著慣性運動。

慣性概念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因此要想更深入地回答第一個問題,還要先來了解一下慣性概念的發展過程。

慣性概念的發展和推廣

一,馬赫對牛頓慣性概念的批判

最早對牛頓慣性概念提出批判的是奧地利物理學家恩斯特·馬赫,

馬赫

他認為慣性並不是物體自身的固有屬性,而是整個宇宙其他所有物質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非慣性系裡物體所受的「慣性力」不是虛擬的,而是一種引力表現,是宇宙中其他物質對其的總作用。馬赫甚至設想,如果宇宙中只有一個物體,那麼這個物體是沒有慣性的。他把慣性等同於引力,並認為物體的運動是相對運動,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相對的。這些思想被愛因斯坦稱為馬赫原理,啟發了愛因斯坦對廣義相對論的創立。但馬赫原理是不完備的。

二,馬赫原理是不完備的

首先,撤掉一個物體周圍的其他所有物質,但由於物體本身還有多個部分,它們之間還可作相對運動;其次,馬赫為反對絕對空間的存在,把包括真空在內的所有物質組成的馬赫空間作為一件東西完全「拋棄」掉了。因此他認為這樣是無法去判斷物體作什麼運動的,因而也就沒有慣性。

實際上即使在空無一物的太空中,慣性也是存在的,這反映的是物質運動的本質。因為沒有「慣性」就意味著運動是沒有規律的,如果是靜止,它會無緣無故動起來,如果它正在運動會無緣無故靜止。或者給它一個任意小的作用力,它會即時動,而一旦撤走作用力,它會即時停,因而否定了真正地運動,同時也否定了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聯繫,陷入偏面、孤立和靜止,進而否定空間的物質性和這個世界的物質性。

愛因斯坦對慣性概念的深化和推廣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吸取馬赫原理的精華,從物體的引力質量總是等同於慣性質量這一事實出發,提出局域引力場等效於加速度(慣性場)的觀點,即等效原理,並以此原理為基礎創立了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認為引力只不過是時空彎曲的幾何效應,其本身作為「力」是不存在的。因此不能說慣性力就是「引力」,不是虛擬力。不能說慣性就是一種引力表現,就是宇宙其他物質總作用的結果,因為引力只是一個幾何效應。與其說慣性等同於引力,不如說慣性是時空彎曲的等價表現。

愛因斯坦認為宇宙中分布的物質彎曲了其周圍的時空,因此整個宇宙時空是彎曲的。而所謂的引力場就是彎曲的時空,就是與其等價的慣性場。物體的運動就是在彎曲時空的運動,而物體的所謂慣性運動就是沿著彎曲時空作的「測地線」運動,這就是廣義的慣性運動。

如果在相對平直的時空(牛頓時空)裡,物體的軌跡就是一條直線,運動速度也是恆定的,這就是牛頓力學中描述的慣性運動。因此從中可以看出,牛頓力學中的慣性運動只是廣義慣性運動中的一個特例而已。

因此廣義上講,天體的公轉和自轉就是在彎曲時空的慣性運動

天體公轉和自轉同時起源於中心天體的自轉,因此並不存在沒有公轉的單獨自轉,天體的自轉總是伴隨著公轉,而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看來,公轉只是天體沿著中心天體周圍彎曲的路徑在作測地線運動而已。天體自身並沒有受到任何「引力」等外力,天體只是在作儘可能最短距離的運動,即類似於在平直時空中沒有受到任何外力的勻速直線運動――狹義的慣性運動。而自轉運動也沒有受到任何的外力,因此天體的自轉也是廣義的慣性運動。

當然也可以把天體自轉看作是其自身每一部分都在圍繞中心作測地線運動――廣義的慣性運動。

事實上,地球的自轉在逐漸減慢

地球自轉減慢已經在考古上得到證明,變慢的原因是因為受大氣摩擦、外來天體撞擊以及太陽和月球對地球的潮汐力等因素的影響所致。

有科學家研究指出,地球早期的自轉周期只有2.5小時,一顆行星大小的天體撞擊了地球後,撞擊出的物質形成了月球,

那時地球的自轉周期就變為5小時。但是在宇宙膨脹和潮汐力的影響下,月球每年都在極其緩慢地遠離地球,而由於角動量守恆原理,地球的自轉速度隨著月球的遠離會越來越慢,直到數十億年後的今天,地球的自轉周期變為24小時。

科學還通過計算機模擬和計算,認為大約在幾十億年後,當地球反過來也被月球鎖定的時候,即地球自轉周期與月球公轉周期相同時,

那時地球的自轉周期將大約為41天半,而如果地球完全停止自轉(自轉停止的同時,公轉也會停止,如果那時還有太陽和地球,地球會墜落太陽)需要一千億年,根據現代恆星演化理論,地球和太陽不會有這麼長的壽命,那時的人類早已離開地球,離開太陽系,成為了多星球物種。因此相比一千億年,地球自轉幾十億年實在不算什麼,即使它不算慣性運動。

相關焦點

  • 自轉是一種慣性運動嗎?為何地球可以自轉幾十億年?
    (加微信:yzts111111,拉你進微信群,一起探索宇宙奧秘)行星的自轉確實是一種慣性運動
  • 地球為什麼自轉幾十億年都不停下來?
    行星的自轉是一種慣性運動,這種自轉通常是在行星形成之初就已經開始了,地球自然也不例外。要想知道地球為什麼能自轉幾十億年,我們需要把眼光放到45億年前,從太陽系的形成開始講起。行星為什麼會繞太陽轉?行星繞太陽做圓或橢圓的離心運動,在沒有外來作用力的情況下,行星會繼續保持它原有的公轉軌道。這符合牛頓第一定律。(行星在原行星盤中形成)行星的自轉是因為在行星形成之初的時候,位於行星環附近的塵埃和碎片各自擁有不同的角動量,當這些碎屑聚集在一起時,它們的角動量差會推動行星向某一個方向做自轉運動。
  • 運動物體都存在地球自轉慣性
    相信嗎?凡是運動的物體都存在旋轉運動。這種旋轉運動與地球運動慣性密切關聯。我這個觀點可能會遭遇到很多學者反對。他們會說,我們每天到處行走,但是,我們並沒有發現自己在做什麼無意識下的旋轉運動,看不出與地球運動有什麼聯繫。實際上,不僅僅是運動中的人,還有動物,甚至包括汽車、火車在運動中都會做旋轉運動,只是表現得非常不明顯而已。
  • 地球自轉46億年都沒停下來,是什麼力量在推著地球轉?
    ,我們生活的地球,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圍繞太陽旋轉,自己也在不斷地進行自轉,地球至今已經誕生超過46億年,換句話說地球已經持續轉動了46億年,根據質能守恆定律判斷,地球運動那麼久早該停下來了,可是現在地球依然在自轉,而且沒有表現出停下來的跡象,難道地球真的是一個永動機嗎?
  • 地球自轉46億年都沒停下來,是什麼力量在推著地球轉?
    ,可是矛盾的是,我們生活的地球,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圍繞太陽旋轉,自己也在不斷地進行自轉,地球至今已經誕生超過46億年,換句話說地球已經持續轉動了46億年,根據質能守恆定律判斷,地球運動那麼久早該停下來了,可是現在地球依然在自轉,而且沒有表現出停下來的跡象,難道地球真的是一個永動機嗎?
  • 地球為何能轉幾十億年?地球自轉是慣性還是規律,動力從哪來?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裡。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 為何地球轉了幾十億年都沒停下來?是什麼力量驅使在地球自轉?
    當你每天在感受地球的自轉帶來的晝夜交替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地球為什麼會自轉,難道只是為了地球兩面到照到太陽?地球自轉的力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地球自轉了幾十億年都不會停下來?而地球也是有這些原始星雲聚集起來的,由角動量守恆可以知道,地球在形成過程中星雲開始聚集,面積是逐漸變小的,所以地球的自轉是逐漸加快,直至地球形成。
  • 地球已經自轉了45億年,什麼時候才能停下來?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的歷史,從誕生之初就一直在繞著太陽公轉,自身還在不斷地自轉。太陽每天東升西落,就是地球自西向東旋轉引起的。高速旋轉的陀螺都會停下來,40多億年了,地球為何現在還在旋轉?什麼時候才能停下來?難道有什麼神奇力量在暗中推著地球轉?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的太陽轉,這屬於公轉;而月亮、地球、太陽等星球,其自身都在繞著一個假想的軸旋轉,這屬於自轉。那麼天體為什麼會旋轉呢?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的歷史,就讓我們通過地球的旋轉來揭秘這背後的原理。●什麼是旋轉?
  • 為什麼地球要自轉?
    你覺得你在運動嗎?大地在旋轉嗎?你的身體會告訴你,你是靜止的,而大地也沒有轉動。但是科學家卻告訴你,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無論你是在中國、日本、美國還是南極,地球都在自轉。而且地球自轉的速度還很快。為什麼地球會自轉呢?其實,不僅地球在自轉,月球、太陽,以及幾乎所有的天體都會自轉。我們拿太陽系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天體幾乎都會自轉。
  • 地球已經自轉了45億年,未來會停下來嗎?
    眾所周知,地球自誕生到如今都是自西向東不停地圍繞太陽進行公轉運動,而且還不斷地發生自轉運動。似乎是有一種牽引力帶著地球不斷地發生運運動。那麼,地球已經轉動了45億年了,會不會有停下來地一天呢?下面我們就圍繞著這個問題尋找答案吧!看完或許你就清楚了。
  • 地球為什麼自轉46億年不停止,它的能量從哪來呢
    46億年,這難道不算永動機嗎?地球繞太陽運行地球自轉46億年,表面上沒有外力,這似乎是一種永動機,但如果深入研究,你會發現地球自轉並非由自身造成的,而是需要依靠外力才能產生的,那麼引發地球自轉的外力究竟來自何方?
  • 用陀螺儀能夠證明地球自轉的一種現象——表觀運動
    上次前面我們介紹了陀螺的慣性空間穩定的特性,但是地球本身在不斷自轉,同時還要圍繞太陽公轉。除了兩極以外,地球上不同地點在慣性空間的方向也是不斷變化的,這樣兩自由度陀螺與地平面之間出現了相對運動,從地面上看,陀螺自轉軸的方向不斷改變,這種陀螺自轉軸相對地球的運動稱為「表觀運動」或「假似運動」。
  • 地球自轉速度每秒466米,為什麼地球上的人類一點都感覺不到?
    我們很容易發現,在宇宙中的天體大多數都是在自轉的,小到普通的衛星,比如:月球,大到銀河系都是如此。而且這種「轉」不僅有自轉,同時還有公轉。那麼問題來了,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可以達到466米/秒,為什麼在地球上的人感覺不到地球在轉? 天體為什麼都在轉?
  • 是什麼力量使地球自轉了46億年?用科學來解釋
    地球為什麼轉個不停?地軸為什麼是歪的,並且還一直在變?下面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一一尋找答案。地球為什麼要自轉?在漫長的太陽系形成過程中,太陽、地球、太陽系的其它行星,還有小行星等所有天體,各自在這場角動量分配戰爭中得到了一部分屬於自己的角動量,恆星和行星開始穩定的公轉和自轉,太陽系才逐漸成為現在穩定的樣子。地球為什麼在46億年一直轉個不停?
  • 地球自轉466米/秒,為什麼在地球上感覺不到地球在轉?
    地球就是繞著太陽在公轉的,公轉周期大概是365天左右,也就是1年。同樣地,其實太陽也在繞著銀河系的質心公轉。太陽的公轉速度大概是240千米/秒,公轉的周期大概是2.5億年。同樣地,銀河系也並非是不動的,銀河系也在繞著本星系群的質心運動,速度大概是千米/秒。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地球真的是永動機嗎
    宇宙間的天體都在旋轉,這是它們運動的一種基本形式, 但要真正說明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地球和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因為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產生與太陽系的形成密切相關。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是由古代的原始星雲形成的。原始星雲是非常稀薄的大片氣體雲,因受到某種擾動影響,再加上引力的作用而向中心收縮。
  • 除了自轉和公轉,地球還有別的運動嗎?
    地球還有進動和歲差(軸向進動),實際兩者的含義是一樣的,但是有本質的現象區別。它們的含義類似於陀螺儀,一種在自轉狀態下的物體,其自身的自轉軸又在圍繞另外一個軸做自轉運動。進動在地球公轉的橢圓軌道中最為明顯,而歲差在地球自轉中最為明顯(可稱自轉軸進動)。
  • 簡單的傅科擺,為什麼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傅科擺的出現是在1851年,這時距離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已經過去了三個世紀,可以說我們很早就知道了地球在運動這件事,但是一直沒法證明。因此就算是到了19世紀,也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日心說,這些人以感覺不到地球在動為依據依然死守著地心說最後這塊堡壘。畢竟眼不見不為實嘛,你說地球在自轉,那你給我證明一個看看。
  • 簡單的傅科擺,為什麼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傅科擺的出現是在1851年,這時距離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已經過去了三個世紀,可以說我們很早就知道了地球在運動這件事,但是一直沒法證明。因此就算是到了19世紀,也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日心說,這些人以感覺不到地球在動為依據依然死守著地心說最後這塊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