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轉和公轉,地球還有別的運動嗎?

2020-11-29 天文在線

地球還有進動和歲差(軸向進動),實際兩者的含義是一樣的,但是有本質的現象區別。它們的含義類似於陀螺儀,一種在自轉狀態下的物體,其自身的自轉軸又在圍繞另外一個軸做自轉運動。進動在地球公轉的橢圓軌道中最為明顯,而歲差在地球自轉中最為明顯(可稱自轉軸進動)。

進動概述

首先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下進動的概念,這種現象類似於我們生活中的陀螺儀,一種在自轉狀態下的物體,其自身的自轉軸又在圍繞另外一個軸做自轉運動的一種現象。更深層次的理解是:進動是自轉體的自轉軸方向的運動。在適當的參考系中,它可以定義為第一歐拉角(描述剛體在三維歐幾裡得空間的取向)的變化,而第三歐拉角定義為自轉本身。換句話說,如果主體的自轉軸本身繞第二軸自轉,則稱該主體圍繞第二軸進動。 第二歐拉角改變的運動稱為章動(路徑中的微小擺動)。 在物理學中,有兩種類型的進動:自由力矩進動和誘導力矩進動(torque-free and torque-induced)。

在天文學中,歲差是指天體的自轉或軌道參數中的任何一個緩慢變化。 一個重要的例子是地球自轉軸的方向的穩定變化,稱為晝夜平分點的進動(軸進動)。下文我們將分開講述。

水星公轉軌道進動,圖:《從零學相對論》-水星近日點進動

地球的公轉軌道進動

行星圍繞太陽的軌道並不是每次都遵循一個相同軌跡的橢圓,而實際的情況時這些軌跡會描繪出一個花瓣形狀,因為每顆行星的橢圓軌道的主軸也在其軌道平面內發生進動,部分原因時以回應其他行星的引力改變所施加的攝動。這種現象叫做近日點進動或拱點進動。

在地球的不同橢圓公轉中,我們可以得知地球在做拱點進動。當地球繞太陽運行時,它的橢圓軌道隨時間逐漸旋轉。在太陽系中,大多數軌道的離心率要小得多,進動速度要慢得多,這使得它們幾乎是圓形的和靜止的。

按照牛頓力學,行星的軌道是以太陽為一個焦點的橢圓。然而觀測結果與此略有歧離。以最靠近太陽的水星為例,雖然它在每一周期中的軌道很接近橢圓,但兩個相鄰周期的兩個「橢圓」的長軸並不重合,表現在它的近日點( perihe-lion)的微小改變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積累效應,「橢圓」的長軸(因而近日點)繞太陽的緩慢轉動變得可以觀測。這現象叫做近日點的進動(precession)。從1697年至1848年的天文觀測表明水星近日點的進動率是每世紀5 600"("代表角秒)。如何解釋?法國數學家勒威耶(Le Verrier)用牛頓力學對水星運動做過長期研究,並於1859年再次發表研究報告。根據這一研究,水星近日點由於某些原因(例如其他行星的影響)的確應該進動,但所有原因造成的進動率也只有每世紀5557",餘下的每世紀43"無法解釋,這就是著名的「43秒問題」。他猜想這個43"來自一個尚未認識的行星的影響,並將它命名為祝融星( Vulcan)。由於不久之前他在預言海王星上取得巨大成功,很快就在國際天文學界掀起了尋找祝融星的熱潮,許多天文學家(包括業餘的)先後報告他們發現了祝融星的蹤跡,但是要麼禁不起考驗,要麼互相矛盾。雖然勒威耶在1878年去世時仍然堅信他的猜想,但是絕大多數天文學家都不認可。直至1915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文章[愛因斯坦等《相對論原理》(1980中譯本)]發表後,人們才有足夠理由相信祝融星的假設是多餘的。

太陽和月亮之間的引力引起了地球軌道的進動,這是地球氣候振蕩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持續時間為19000至23000年。 由此可見,地球軌道參數的變化(例如,軌道傾角,地球自轉軸與其軌道平面之間的角度)對於研究地球氣候非常重要,特別是對過去冰河時期的研究。

歲差概述

(軸向進動)

在天文學中,軸向進動(歲差)是由於天體自轉軸方向的重力引起的緩慢的和連續的變化。 特別是,它可以指在大約25772年的時間中地球自轉軸方向在做逐漸的周期變化。這類似於旋轉陀螺的進動,軸線在它們的頂點處描繪出一對錐體。 「歲差」這個名詞通常只針對長期運動,其他在地軸準線上的變動,如章動和極移,它們的規模則要小得多。

地球的歲差在歷史上被稱為晝夜平分點的歲差(簡稱分點歲差),因為晝夜平分點相對於固定的恆星沿著黃道向西移動,與太陽沿黃道每年的運動相反。 在非技術的討論中仍沿用此一名詞,這點在詳細的數學中是不存在的。從歷史上看,分點歲差的發現通常歸因於西方的希臘時代(公元前二世紀)的天文學家希喜帕恰斯,儘管有人聲稱還有更早期的發現,例如在公元前700年的印度文本《吠檀迦約提薩(Vedanga Jyotisha)》中。隨著十九世紀上半葉計算行星之間引力的精度的提高,人們認識到,早在1863年,黃道本身也有輕微地移動,稱為行星歲差,而佔主導地位的部分稱為日月歲差。它們合起來被稱為綜合歲差,而不是分點歲差。

日月歲差是由月球和太陽對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引起的,導致地球軸線相對於慣性空間移動。行星歲差(前進)是由於地球上其他行星的重力與其軌道平面(黃道)之間的小角度,導致黃道平面相對於慣性空間略微偏移。日月歲差大約是行星歲差的500倍。除了月球和太陽,其他行星也會引起地球軸線在慣性空間中的微小移動,使得月球歲差與行星歲差在對比時產生誤導性,所以在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建議將主要部分重名為赤道歲差。而次要的較微弱的部分則改名為黃道歲差,但它們的組合仍稱為綜合歲差。

從天球外觀察歲差運動,圖:Tauolunga

地球自轉引起的歲差

我們知道地球在圍繞自己的一個軸線不停的自轉,但是你知道麼?這個軸線是會動的,它的軌跡是圓錐形狀的,也就是假設的線端點軌跡為一個圓圈,這就是地球的軸向進動,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歲差現象。往仔細的講,這個軌跡並不是正圓的,或者說其軌跡在每個圓線點上是擺動的前進,這就是另一種現象了,我們稱為章動,本文不解釋這個。

地球的自轉歲差是很微小的進動,它的周期大約為26000年。地球的歲差還導致了軸線極點的指向位置,也就是北極星的「寶座」永遠不會一直坐著。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500年期間「北極星」的「寶座」由北極二坐鎮,北極二在中國古代稱為「帝星」,是小熊座的第二亮星,僅稍暗於現在的北極星勾陳一。另一方面,公元前3000年「北極星」的「寶座」由右樞坐鎮,不過其亮度近4(等),所以不那麼引起注意。明亮的織女星經常被吹捧為最好的「北極星」(它在公元前12000年左右履行了這一職責,並將在14000年左右再次履行這一職責)。當北極星在27800年左右再次成為北極星時,由於它的自轉,北極星將比現在離北極點更遠,而在公元前23600年它比現在更靠近北極點。

地球的歲差運動,圖:NASA, Mysid

參考資料

1.WJ百科-英文版(Axial precession/Precession)

2.《從零學相對論》-水星近日點進動

文章作者:零度星系(天文在線)

審核人員:暫無,徵集審核志願者中。要求細心仔細,女生優先。

最終審核:

編輯用時:2018年10月2日-2018年10月3日(花費時長:約6個小時)

審核用時:

最後更新: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

注意: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指出錯誤所在好加以改之。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定例,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地球就像是宇宙中的一個火車,我們和周圍的一切東西跟著地球一起運動,所以我們當然也感覺不到地球也在運動啦。雖然我們感覺不到地球在運動,但是也能看得見?怎麼看呢?到宇宙中看?不用去那麼遠。在地上就能看得見。比如我們能看到白天和黑夜的交替,這就是由於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球自轉一圈要23小時56分。也就是一天一夜的時間。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和公轉
    教學目標   1.了解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轉的重要特點,理解黃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律。   3.學會運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現象,形成空間想像能力。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和公轉?
    而公轉是一個天體繞著另一個天體運動,公轉軌道一般為圓形或者橢圓。在一些人的認知中,在引力的作用下,小質量的天體會圍繞著大質量的天體公轉,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的,嚴格來說並不完全正確。比如地球繞著太陽轉,更確切的說,地球是繞著地球和太陽的公共質心旋轉。
  • 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地球自轉和公轉我們都知道,地球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存在兩種運動形式,一種是圍繞太陽公轉,一種是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自轉。地球自轉: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
  • 不止公轉和自轉,地球還有一種運動,猜猜是相對於誰?
    你不了解的地球速度——除了公轉和自轉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歐空局確認:孫明(UAH)和塞爾日·穆尼耶(Serge Meunier),一個星系在星際介質中快速穿行。首先,地球繞著它的軸旋轉,對赤道上的人來說,它以近1700公裡/小時的速度在太空中飛馳。如果我們換成以每秒公裡為單位來考慮的話,這並不是真的那麼快。地球繞其軸心旋轉的速度只有0.5公裡/秒,與我們所有其他運動方式相比,幾乎沒有多大的區別。你看,地球就像我們太陽系裡的所有行星一樣,繞太陽公轉的速度要快得多。為了讓我們保持在穩定的軌道上,我們需要以大約30公裡/秒的速度移動。
  • 不止公轉和自轉,地球還有一種運動,猜猜是相對於誰?
    你不了解的地球速度——除了公轉和自轉首先,地球繞著它的軸旋轉,對赤道上的人來說,它以近1700公裡/小時的速度在太空中飛馳。如果我們換成以每秒公裡為單位來考慮的話,這並不是真的那麼快。地球繞其軸心旋轉的速度只有0.5公裡/秒,與我們所有其他運動方式相比,幾乎沒有多大的區別。你看,地球就像我們太陽系裡的所有行星一樣,繞太陽公轉的速度要快得多。為了讓我們保持在穩定的軌道上,我們需要以大約30公裡/秒的速度移動。
  •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原理是什麼?又是什麼推動著地球的自轉?
    大家都知道地球一直在自轉和公轉,想必大部分人也都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地球每公轉一周是一年,每自轉一周是一天,也正因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才又有了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但是大家知道地球為什麼自轉、公轉呢,地球旋轉的動力又是什麼呢?
  • 2020寧夏省考常識積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地球自轉和公轉   我們都知道,地球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存在兩種運動形式,一種是圍繞太陽公轉,一種是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自轉。地球公轉軌道上的每一點都在相同的平面上,這個平面就是地球軌道面,也稱為「黃道面」。地球無論公轉到什麼位置,這個自轉軸和公轉平面之間的傾角都是保持不變的。
  • 你以為地球只會自轉和公轉,地球的運動多達十幾種
    我們一般都認為地球只會兩種運動,一種是繞著地軸自轉還有一種是繞著太陽公轉。其實地球不只是做這兩種運動,地球還有第三種運動。第三種運動是因為地球邊上的一顆小衛星月亮,就是晚上高掛在黑幕上的明月能拉動地球,月亮和地球比起來體積雖小但是力量可不小。
  • 高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二)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①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軌道等方面的規律和特點。②了解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係,理解黃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導致的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律。(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1.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規律和特點2.黃赤交角的形成3.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律二、教學方法及手段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施教之初,在於得法。所以要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應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由於本節難點多,而且較為抽象,如果應用傳統教學,不太便利,所以運用了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 地球自轉、公轉運動方向是如何定義的?為什麼佛說極樂世界在西方
    說佛教說西方極樂世界,可地球是自轉的。地球上的西方這個方向也是在不斷變化中的。哪裡才是佛教的西方呢?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理解地球運動的方向(自轉和公轉)為自西向東是怎麼定義的!自轉和公轉的夾角示意圖但實際上,由於地球自轉軌道面(赤道平面)與公轉軌道面(黃道平面)並不重合。
  •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會產生什麼變化
    同時圍繞太陽公轉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產生了晝夜的交替變化和四季變化除了8顆行星和1顆矮行星宇宙中還有哪些小天體?在太陽系中,除了8顆大行星和1顆矮行星,還有成千上萬顆肉眼看不到的小天體,它們也沿著橢圓形的軌道不停地圍繞著太陽旋轉,與八大行星相比,它們好像是微不足道的碎石頭,這些小天體就是太陽系中的小行星。
  •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會產生什麼變化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產生了晝夜的交替變化和四季變化更是給地球增添了無盡的神奇地球自轉地球公轉2.金星:我反向旋轉金星的自轉方向和地球是相反的,它是太陽系中唯一逆向自轉的大行星。除了8顆行星和1顆矮行星宇宙中還有哪些小天體?
  • 高中地理名師微課——《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全動畫講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PPT,讓你愛不釋手!
  • 地球不是永遠繞著太陽公轉,自轉嗎?為什麼不是永動機?
    地球的公轉和自轉,運行了幾十億年,的確能夠稱得上是永動機了。但是,地球的公轉和自轉運行卻並不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永動機,而是需要源源不斷的能量補充的。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能量補充,只是單純依靠慣性作用力運行,一是無法解釋初始的動力來源,二是避免不了象人造衛星一樣最終隕落的命運。
  • 自轉是一種慣性運動嗎?為什麼地球可以自轉幾十億年?
    而地球之所以有角動量,大多數人認為是因為地球形成時期質量被引力吸積而分布不對稱所致,當然也受太陽和月球潮汐力影響,還有人說是大碰撞造成的……,不過本人更傾向於地球具有的初始自轉角動量應該來自於現代星雲起源說中描述的太陽系形成初期:地球和太陽由同一原始星雲在自身引力下收縮形成的,由於角動量守恆,收縮必然引起整個星雲開始旋轉,最後形成中心天體――太陽及其自轉,還有地球的公轉和自轉。
  • 2019中考地理知識點:地球自轉、公轉運動方向都向東?
    長期以來,關於地球運動的方向(自轉和公轉)為自西向東,似乎是毫無疑義的,但是否真的如此呢?本文將探討地球上的方向及地球自轉、公轉運動方向,並對他們進行比較,找出真正的結論。 一、地球上的方向 1.南北方向 地球上的南北方向由經線方向確定,即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 假如將西半球的土填到東半球,會影響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嗎?
    此問題中的幾個重要地理名詞(單元)為:東半球和西半球、青藏高原、「地球的重心」、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下面我們先來一一了解一下。1、東半球和西半球西半球是相對於東半球而言的,由於0度經線和180度經線經過的陸地國家,為了避免把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分在兩個半球,故而人們習慣性的把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構成的經線圈作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東經160度向東到西經20度為西半球,西經20度向東到東經160度為東半球;
  • 高考地理知識點: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係
    高考地理知識點: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係 2012-10-18 17: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流浪地球》地球停止自轉,如只圍繞太陽公轉,還有晝夜交替嗎?
    這是個網友提問,他在題目描述中說:「地球在太陽一側的時候,例如東半球朝向太陽,那公轉到太陽另一側時,不應該變成西半球朝向太陽了嗎」我不管《流浪地球》,我只是照題目來回答:肯定有晝夜交替,首先要知道地球沒有自轉是什麼概念,是地球相對於地軸不轉動或相對於遙遠的恆星不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