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雞(學名:Alectoris magna)是雉科石雞屬的鳥類。中等體型(38釐米)。外形極似石雞但體型略大而多黃色。不常見於青海東部至甘肅祁連山脈海拔1800~3500米的山地及丘陵地帶。
大石雞是中國特有鳥種,棲居於荒涼的高原及多巖的各山地、溝谷,以小群活動。大石雞是廣食性鳥,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很少,主要為各類昆蟲。
本組圖片拍攝於青海都蘭海拔4200米山地。
大石雞生活在青海高原、六盤山等地區,繁殖期不相一致。從西向東隨海拔高度的下降,年均溫和降雨量的增高,其繁殖期亦隨之提前。在青海高原,通常三月底到四月中開始配對營巢,三月底即可見成群的石雞。六盤山地區,通常三月初到三月中開始配對營巢。
一到繁殖期,雄鳥極為不安,整天奔走嗚叫,其聲響徹山問。為佔據巢區和爭奪雌鳥,雄鳥間常發生兇猛的格鬥,在山間常可聽到其格鬥聲。
在整個繁殖季節,一雌配一雄,非意外情況,其配偶關係始終不逾。保衛巢區和雌鳥的任務,由雄鳥承擔,常見單獨活動在巢區及其附近。故在繁殖季節,雄鳥遇害頻率較高。倘原配雄鳥遇害,另一隻雄鳥可頂替其位置。
巢通常置於石山或黃土溝壑的懸崖上的凹坑內,有時也在人跡罕到的黃土溝溝沿上和山坡植物叢下。無論選擇何種生境作為巢址,其一側總有依靠,而上方總有植物叢、垂巖、垂伸土崖作為掩蓋。巢址避離陰坡和水溝。巢十分簡陋,利用天然凹坑,稍予加工,鋪以禾本科、沙草科、菊科植物的莖、葉以及少許自身的羽毛。巢無內外徑之分,稍呈橢圓形。
(摘自《鳥類網》)
歡迎投稿 · 投稿信箱:
cwcaweixi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