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超級人類:智商1000

2020-11-26 驅動之家

我一直認為馮·諾依曼(von Neumann)的大腦預示著他是另一個物種,一種在進化上超越人類的物種。

——諾貝爾獎得主漢斯·貝策(Hans A. Bethe)​

屬於阿爾法階層的兒童都穿著灰色的衣服。因為他們是如此聰明,他們工作也比我們努力。我十分慶幸我屬於貝塔階層,因為我不想那麼努力的工作。而我們比伽馬和德爾塔階層的要好很多。伽馬階層很愚蠢。

——阿道夫·赫胥黎,《美麗新世界》

列夫·朗道(Lev Landau),諾獎獲得者和蘇聯理論物理學派的開創人之一,曾用對數尺度來給物理學家排序,從1到5。第一等級的物理學家比第二級的影響力大十倍,以此類推。他謙虛地把自己列為2.5,直到晚年上升為2。第一等級的有海森堡、波爾、狄拉克和其餘少數幾位。愛因斯坦則是0.5!

我那些從事人文科學研究或其他科學領域(譬如生物學)的朋友,為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們(後者用馮·諾依曼代替愛因斯坦)會按照這樣的等級劃分制度思考問題感到震驚與困擾。顯然,在其他領域,能力差異並沒有顯示得那麼明顯。但是我發現朗道的體系是合理的:有一些物理學家做出的貢獻之大,我簡直無法想像。

我甚至開始相信,按照朗道的評估標準,理論上,將來會有人能夠超過愛因斯坦所在的0.5層次。認知能力的基因研究表明,當前存在某些人類基因突變,如果它們以一種理想的方式組合,將產生遠比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類還要聰明的個體。

簡而言之,智商達到1000的數量級,如果傳統的智商評定到這個分值下依舊有意義的話。


1967年電影版《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中,Cliff Robertson飾演的青年查理,從智力障礙的麵包店工人成為智商200的天才

天才,就是一個基因加上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別的基因

在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的小說《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中,一個智力障礙的青年查理·高登(Charlie Gordon)接受了試驗治療,智商從60提升到200左右。他從一個在麵包店工作、被朋友欺負的工人,轉變為輕鬆洞察世界潛在關聯的天才。

「我處在清晰與美好的頂點,之前我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查理寫道,「沒有什麼比突然得到問題的答案更令人愉悅了……這是美好、愛和真理融為一體。這是愉悅。」超級智能與現今平均100的智商相比,差距肯定更加巨大。

超級智能的可能性,直接來源於智能的遺傳基礎。人的特徵,如身高和認知能力,均由上千個基因控制,每一個都起著微小的作用。影響每個特徵的常見基因突變數量有多少?從已發現的等位基因對該特徵正面或負面影響程度(以身高或IQ衡量),可以估算出一個粗糙的數量下限。

社會科學基因組協會聯盟(Social Science Genome Association Consortium,SSGAC),一個由幾十家大學實驗室組成的國際合作組織,已經識別出人類DNA中一些影響認知能力的區域。他們表明,人類DNA中一些單核苷酸的多態性確實與智力在統計上相關聯,樣本超過10萬人類個體——即便是經過100萬個獨立DNA區域的多重比較測試修正之後,依然如此。

如果只有少數的基因控制認知,那麼每一個基因的突變都將大幅改變智力值——比如兩個人之間15點這麼大的差異,但是研究人員迄今為止能探測的最大影響尺度,還不足一個IQ點。更大尺度的影響本該更容易被探測到,但尚未發現。

這意味著,至少有幾千個控制IQ的等位基因來負責整個人群中的表現差異。更繁複的分析(有很大的誤差線)估計,影響智力的等位基因總共可能有10000個之多。

每一個基因突變會細微地增加或降低認知能力。因為認知能力由細微的影響疊加決定,因此它滿足正態分布,符合我們熟悉的鐘形曲線,中間的人數比兩端尾部的多。一個人如果有多於平均水平的正向突變,就將擁有超過平均水平的能力。

要將智商提升一個標準差的幅度(15點)所需要的額外正向突變數量,與總突變數量的平方根(大約在100左右)成正比例。簡而言之,每額外獲得100個左右的「好」等位基因,就增加15點IQ值。

鑑於有數千個潛在的正向基因突變,這其中的預示相當清晰:如果某個人通過人為改造,獲得了每一個可能的正向突變,那麼他們的認知能力將超出平均水平大約100倍標準差,對應於超過1000的IQ值。


對家畜和作物的育種對某些物種的改變足有30倍標準差之大——今天的肉雞重量就比1957年的品種增長了四倍。相似的方法也能將人類智商提高到1000以上

IQ值在這個範圍有什麼意義,我們並不完全清楚。但是,無論這意味著什麼,我們可以相信,這樣的人必定比曾經在地球上存在過的1000億人中最有能力的人還要厲害得多。

我們可以想像,他能將所有的智力特質以最強的形態匯聚一身:近乎完美地回憶圖像和語言;超快速地思考與計算;強大的空間想像力和具現化能力,即便是對於更高的維度;多元分析的能力與多任務並行思考的能力;諸如此類,難以盡數。查理·高登的超級加強版。

要實現這種最極端的類型,我們必須直接編輯人類基因組,以保證這10000個位點上都是有利的基因突變。近年來發現的CRISPR/Cas系統在過去的幾年裡引發了一場基因工程的革命,樂觀地看,與之類似的基因編輯技術也許某天亦會成為可能。

哈佛大學的基因學家喬治·徹奇(George Church)甚至表示,通過選擇與編輯亞洲象的胚胎基因,CRISPR技術將使得復活猛獁象成為可能。如若徹奇是對的,我們應當把從超級天才到猛獁象添加到新基因時代將產生的奇蹟名單上。

但智力不是不能量化嗎?很遺憾,似乎是能

認為智商能夠達到1000所基於的某些假設,目前仍有一些爭議。而在某些領域,甚至能否對智力進行量化,也存在爭論。

理察·費曼,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在他的自傳《別鬧了,費曼先生》中用了一整章來描述他如何逃避人文科學,這一章節被命名為「總是想逃跑」。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學生,他說:「我只對科學感興趣,其他的我不擅長。」

這樣的觀點我們都很熟悉。人們常常認為擅長數學的人通常都不怎麼擅長語言,反之亦然。作出這樣的區分已經影響到我們對天才的認知,意味著天才只是大腦的某一特定區域異於常人,而不是整個大腦都超凡。這又會讓人認為,對智力進行橫向比較的想法變得毫無意義,智力可達1000這樣的觀點也變成存在問題。

但致力于衡量智力本質的心理計量學研究卻呈現出另外一幅圖景。數百萬的觀察研究表明,基本上所有「最本質」的認知能力,如長期和短期記憶,語言的使用,數量和數字的使用,幾何關係的具現化,模式識別能力等等,之間都呈正相關關係。

下面這幅圖展示的是大量人群在數學計算、語言以及空間使用能力方面的得分。從結果可以看出,整體上這些點並不是均勻分布的,相反,呈現出圍繞一長軸(主成分)的橢圓形分布。


天才計劃調查的十萬名九年級學生的數學、語言和空間能力如圖所示。任何一個領域的能力都與其他領域呈正相關關係

這些能力之間的正相關意味著,假如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比如數學能力)超乎平均水平,那麼她在另一個領域(比如語言能力)也更可能超過平均水平。這也意味著,對於認知能力相關的信息,我們可以用一種有價值且靠譜的方式去「壓縮」它。只需要把一個人的智力表現投影到主成分軸上,就能得到一個智力量化後的簡單的數字值:普適因子g。良好的IQ測試,就是對g值進行估計。

g值能夠預測出天才嗎?有一個例子是「數學早慧少年研究」,這項縱向研究的對象是在13歲之前被認定為有數學天賦的少年(利用SAT測評,這種測試與g值緊密相關)。所有被研究對象的數學能力都是人群中的前1%,但這一組裡排名前五分之一的人的數學能力可以算是萬裡挑一了。

等他們到了中年,調查結果發現,即使同樣是屬於有天賦的人,他們所取得的成就隨著當年測試成績的增加而急劇提升。例如,能力排名位於前五分之一的被研究者被授予專利的可能性是後五分之一的6倍。獲得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等領域博士學位的可能性是後者的18倍還多,在排名前50位的研究性大學獲得相應領域終身教授的可能性是後者的8倍多。

因此,可得出這樣一個較合理的結論,g值可以作為個人智力的衡量標準,雖然粗糙,但可以用它作為同一基準進行有效的橫向比較。

智商可達1000的另一個重要基礎假設是:人的認知能力強烈的受遺傳學影響,亦即g值是可遺傳的。這個假設是有足夠證據支持的。事實上,行為遺傳學家和雙生子研究者羅伯特·普羅明(Robert Plomin)指出:「g值受到遺傳的強烈影響,二者相關的證據強度要比任何其他人類特徵都更強。」

對家庭中雙胞胎及收養孩子的研究表明,兩個被研究者智商的相關性與其相互之間的親緣關係的遠近(即基因的相似性)呈正相關。研究者發現家庭環境只會對結果造成很小的影響:在同一個家庭撫養的無親緣關係的兄弟姐妹,在認知能力上的相關性幾乎為零。在不同地區及不同國家所做出的大量研究,這一結論都是一致的。

不考慮物質條件制約,那麼遺傳因素似乎會決定個體認知能力的上限。但是研究中由於對象受到各種環境因素,如貧困、營養不良或者缺乏教育的影響,估計出來的遺傳性可能會小很多。當處於環境不利的條件下時,個人是不能發揮自己全部的潛能的。

遙遠的超級智能,和眼前的基因組預測

超級智力可能是一個遙遠的遐想,但有一些微小卻有重要意義的進展卻有可能在近期實現。大量的人類基因組數據以及與之相應的表現型(個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會大大加深我們對人類遺傳密碼的認識能力——特別是預測認知水平的能力。

詳細計算預示,需要對數百萬對表現型-基因型同時進行統計學檢驗才能將相關的遺傳位點定位出來。然而考慮到基因分型成本的快速降低,這種分析很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實現。如果現有的遺傳預估可用於智商預測的話,基於基因組的智商預測的精度將要高於目前智商在人群中的標準差的一半(亦即正負誤差在10個IQ值以下)。

一旦有好的預測模型,它們即可在生殖領域得到應用。從胚胎的選擇(選擇哪個體外受精卵進行植入)延伸到基因編輯(例如,使用CRISPR技術)。在前者的情況下,父母可以在10個左右的不同的受精卵中選擇那個IQ高15分或更多的進行植入,以提升後代智商。這個智商區別可能決定這個孩子將來是在學業上有困難,還是能夠取得好的大學學位。

單細胞基因組提取和測型技術目前已經很成熟,唯一剩下的挑戰則是如何基於基因型對複雜表型進行預測,進而用於指導胚胎選擇。這些技術實施過程中的費用將低於許多私立幼兒園的學費,並且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更長遠。

與之相關的道德倫理問題十分複雜,值得我們現在就開始認真思考和對待,因為以上情況可能會在短期之內變成現實。每個國家都會相應制定出關於人類遺傳工程的法律法規,但我們可以預計不同國家的制度將會有所不同。

幾乎可以肯定,一些國家將允許人類遺傳工程技術的實施,因而為能承擔起輔助生殖技術費用的全球精英們敞開大門。和眾多技術一樣,技術實施最先的受益者往往都是有錢和有權的人。

但我相信,最後許多國家不僅會將人類遺傳工程合法化,而且還會將其作為國家醫療保健系統的一部分供人們自願選擇。

如若不然,它就將帶來一種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不平等。

相關焦點

  • 警告:智商1000的人,即將來到人間
    原標題:警告:智商1000的人,即將來到人間 人類對智商的探索追求好像從未停止過。家長渴望孩子聰明,從胎教、益智玩具到各類補習班,給孩子安排得滿滿當當。而課業上出眾的孩子,又被選進奧數班,衝刺著數學、物理兩大領域。
  • 世界未解之謎:人類智商極限是多少?當人類智商達到1000,會是怎樣的...
    大家的智商有多少呢?許多普通人的IQ都不是很高,一般就是100左右,120多的算是智商挺高的了,而一直被我們譽為「高智商」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其智商是186。大家有設想過一個問題嗎?假設說通過各種手段,人類的智商變得非常高,高達1000,那麼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會不會真的擁有一些傳說中的超能力呢,就像漫威英雄一樣。
  • 腦電波神器,未來人類可能具有超級「智商」
    最近,有一篇科學論文說,他們在研究一種可以讓人類大腦皮層和神級更加活躍的機器,最初這種機器是用來修復人腦死亡病例的,結果他們發現,這個機器極可能會讓人修復記憶和催眠。於是,科學家提出,未來這種機器將可能用於審查個人犯罪記憶和眼睛記錄的過往。科學家說,人類眼睛或耳朵聽見或看見的東西,從睜開眼睛開始就被大腦存儲了起來,直到大腦死亡,才停止工作。
  • 在未來,「超級人類」可能消滅普通人嗎?看完之後恍然大悟!
    按照目前的例子,我們可以把這些被改造的人類分為兩種——基因改造和機械植入,就目前來說,從基因層面來改造人類比起機械植入要更加的安全,那麼在未來這些被改造的「超級人類」可能會完全消滅替代普通人嗎?但是,也有一些超級人類的出現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好事,美國的一位生物化學家Zayner,就通過改變自身的基因,修改抑制左臂的蛋白質讓自己的左臂成為了具有「超級力量」的特殊器官,這位首發公開的基因改造人就認為,人類會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基因改造技術進化成為「新人類」,這和霍金的觀點不謀而合,他們都認為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人類會通過修改自身基因來延長壽命。
  • 未來1000年後人類的社會是怎樣的?
    可是我個人認為未來100年這些機械就被淘汰了,很多網友會說,這不是胡扯嗎?我認為真的有可能。你想想1000年前,封建社會的時候,打造一把刀,人們都會認為是高科技,那時候的人肯定認為,未來的刀一定會非常鋒利,吹毛斷髮。可是到了現代,現代人基本上了戰場不會拿刀了。這是為什麼呀?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 郭松民 | 「超級人類」還是「超級噩夢」?
    如果「有錢人」未來膽敢變成「優良」的「超級人類」,窮人也會自然變成長芒莧式的「野蠻」的「超級人類」,大家競爭就是,誰怕誰? 假如(我是說「假如」)霍金構想的「超級人類」變成現實,這些「超級人類」要做永遠的統治階級,則意味著普通人類淪為徹底的奴隸,甚至被徹底滅絕。這就是說,任何製造「超級人類」的嘗試,都是與人類為敵,「超級人類」將成為人類公敵。
  • 日本首富放豪言:30年內機器人數量將超人類,平均智商將是愛因斯坦...
    曾為日本首富的軟銀集團CEO孫正義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放出豪言,聲稱在接下來的30年內,超級智慧機器人的數量將超過人類,人工智慧也將比人腦更聰明。孫正義的這種認知為他近幾年來的「天價」投資提供了依據。去年,軟銀集團聯手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聯合成立一個資產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的科技基金「軟銀視野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斥資320億美元收購英國微處理器設計公司ARM,深耕物聯網;以及斥資33億美元收購美國資產管理公司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PLC,幫助軟銀尋求投資機會。
  • 時速1000公裡的超級高鐵
    今年年初,一則埃隆·馬斯克超級高鐵隧道動工的消息,再度讓我們拉回到了全球高鐵緊張的競賽中。 而中國對「高鐵時速」的追求從未停止腳步; 據悉,早在2016年,中國便啟動研製了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列車項目; 而由成都西南交通大學搭建的全球首個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懸浮列車環形實驗線平臺已經完成,其國內第一個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實驗線,正在著手研究時速1000
  • 未來人類「新模樣」 1000年後人類進化模擬圖
    一組英國科學家日前對1000年後我們人類可能進化成的「新模樣」進行了大膽預測,結果千年之後的人類看起來非但沒有變得更加英俊,反而看起來像「怪物」!  1  身高將超1.8米,手臂如同長臂猿  英整骨療法家特雷恩預言稱,由於人類不斷改善的營養和醫療科學,1000年後的人類將普遍長成今天人們眼中的「巨人」未來人類身高都將在1.8米到2.1米。
  • 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超級人類是否會出現在未來?
    來自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賀建奎團隊,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日突然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經於 11 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霍金在該作品中透露了對人類的擔憂。霍金在書中提到,未來可能出現DNA變異的「超級人類」,這種超級人類的壽命、智力及免疫力都比一般人強。霍金在書中表示,有錢人一旦有機會更改後代的DNA,就會出現新的人種競賽。上流社會的孩子將成為更智慧、更長壽、免疫力更高的新種族,而一般人的生存空間將被擠壓,甚至被新人種摧毀。
  • 未來人類T500優惠1000促銷中 玩家首選
    未來人類T500是一款15.6英寸高性能遊戲筆記本,它不僅擁有酷炫的造型,同時在性能方面也非常出色。近期這款產品在京東正在做促銷活動,GTX 1060版機型降價1000元促銷,非常的划算。除此之外,未來人類T500還搭載了8GB DDR4-2400內存,存儲方面則是256GB SSD與1TB HDD的雙硬碟組合。  近期降價1000元促銷使得這款產品的性價比得到極大提升,遊戲玩家不容錯過。
  • 人類智商提高一倍會怎樣?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月14日文章】題:人類智商提高一倍會怎樣?你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變得比現在聰明很多。這是致力於研究智力基礎的神經學家所希望的。
  • 除了綠巨人,他們5個也遭受伽馬射線輻射,有一個智商增長1000倍
    伽馬射線是漫威最重要的漫畫元素之一,它不僅創造了漫威最強的超級英雄,還衍生了不少經典的反派角色。在漫威大事件《原罪》中,尼克·弗瑞甚至利用伽馬子彈幹掉無限接近神明的觀察者。綠巨人班納博士是漫威最著名的伽馬射線輻射者,而除了綠巨人外,這5位角色也曾遭受到伽馬射線輻射。
  • 超級地球.葛利斯,人類未來的家園
    超級地球.葛利斯在位於天秤座,距離地球大約20.5光年編號為吉利斯581的紅矮星周圍,一顆質量大約是地球5-8倍多的新行星正圍繞著紅矮星旋轉,她就是歐洲天文學家未來的人們有望移居到這個頭是地球個頭1.5倍的「超級地球」上去生活,或許成為可能。我敢肯定的是,以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想要到達葛利斯估計還不太現實。因為葛利斯離我們太過遙遠,距離地球約20光年,也就是大約200萬億公裡。
  • 超級細菌將威脅人類! 濃度1000倍的抗生素都無效!
    也許不用外星人或隕石撞擊出手,人類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超級細菌」,就足以顛覆世界秩序。細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體之一,生命力無比頑強。地球46億歲,細菌35億歲,而人類存在也就僅僅六百萬年。然而絕大多數的細菌對我們來說是無害,甚至是有益的。像人體內就住著無數有益菌群,可幫助我們消化食物、提高免疫力等。
  • 超級人類:未來有可能在人類內部崛起一個新種族
    納米機器人實際上是將人的大腦和機器的大腦進行整合,甚至說在未來可能形成超腦。這聽起來不可思議,實際上將人類的大腦和機器大腦進行結合,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發生了。人類一共大概有800億到1000億的腦神經元,很難再提升總量。現在AI最好的處理器大概有100億個電晶體,但是數量還會繼續增長。未來我們可以藉由納米機器人去增加電晶體或腦神經元的數量,可以讓人類變得更聰明。
  • 未來1000年11顆百米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或能發一筆飛來橫財!
    它們在地球軌道附近出沒,對人類社會造成巨大威脅。 最近,荷蘭萊頓大學的天文學家藉助超級計算機模擬了未來10000年內太陽系行星的運行軌跡。在回溯太陽系演化過程中,科學家將小行星加入其中,通過對比現在小行星的軌道分布,研究人員得以預測未來1000年有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數量。
  • 亞馬遜AWS未來將預測超級太陽風暴 一次可篩選1000個...
    亞馬遜AWS未來將預測超級太陽風暴 一次可篩選1000個數據集  科學家和歷史學家指出1859年發生的卡林頓事件超級風暴,該事件對電報系統造成了嚴重破壞,還產生了極光現象。如果是在今天,一場如此大的風暴將對我們的有線(和無線)世界造成沉重打擊。
  • 未來人類會進化成什麼樣子,未來社會又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我們從生物課程中學習到的是人類最初是進化成為猿人之後慢慢變成現在的樣子,現在世界上從外形和手腳分工來看和猴子猩猩是最為相像的,但是人類學會了手腳分工使用工具,慢慢形成了群體進而讓大腦一步一步進化發展成為現在的人類。人類也是動物,只不過現在的我們自稱是高級動物,就感情來說的話一般動物也都有,但是我們更多的是智商,也就是我們的大腦讓我們更為先進,所以才創造出現在的人類文明。
  • 生物智商:愚蠢又自大的人類——細菌其實比你們想像得更聰明
    配得上「智商」這麼高大上的東西?按照「智商」測試體系的發明人之一,法國科學家Alfred Binet的定義:智商就是指人(或某種生物)觀察、認識自己及周圍世界,並且通過記憶、分析、想像和判斷,做出適應性反應的一種綜合能力。細菌非但有「智商」,甚至科學家還可以根據一個精確、定量的可靠指標給它們的聰明程度一排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