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熱浪席捲全國 約5500隻蝙蝠脫水而死

2020-11-25 網易旅遊

蝙蝠屍體從天而降,不但影響居民的家園,就連道路也不例外,清理工作進行得很慢。

中新網12月6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烈日炎炎,多地氣溫均在40度以上。在昆士蘭當地,大約5500隻蝙蝠因高溫被熱死,接連摔在地上。

資料圖:蝙蝠。 趙春亮/攝

當地時間4日清晨,住在昆士蘭埃蒙頓的施羅特打開家門,看到前院密密麻麻,全是蝙蝠的屍體,約有5500隻,正散發濃烈腐臭味。她立刻帶著兩個孩子離家,在旅館住了五個晚上還不敢回家。

據報導,這些蝙蝠都是脫水而死的。倒吊在樹上熟睡的蝙蝠,無法察覺慢慢熱起來的溫度,等它們反應過來時,身體已經徹底脫水,無法動彈。最後只能被活活熱死,接連摔在地上。當施羅特看到這些蝙蝠時,好多已經腐爛長蛆。

施羅特表示,她到現在都不敢回家,因為還沒清理乾淨。她說,「(我不願意回家,)除非找到一位清潔工,願意幫我擦拭、清洗我的牆壁、家具、汽車。那些氣味會滲透到所有東西上,這是個很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蝙蝠屍體從天而降,不但影響居民的家園,就連道路也不例外,清理工作進行得很慢。好在不少志願團體挺身而出,幫忙進行清理,也有不少展開了蝙蝠救援行動。消防員使用水槍,幫助樹上的蝙蝠降溫,野生動物中心也救助了500多隻新生蝙蝠。

據悉,其它的動物也受到熱浪影響,樹熊被熱癱在樹上,有氣無力地趴著;蜥蜴開始向人類討水喝;小狗們瘋狂地舔冰塊;甚至連不會遊泳的袋鼠都跳到了泳池或海中降溫。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方圓_NAB7873

相關焦點

  • 熱浪席捲歐洲
    而6月已遭受一次熱浪侵襲的歐洲,近期再迎酷暑「烤」驗。【再遭酷暑「炙烤」 歐洲網友心裡苦!】正常氣候條件下,歐洲大部分國家全年最高氣溫都不會超過30℃,空調安裝率僅為5%左右。然而,近幾年來,歐洲各國的氣溫紀錄卻被頻頻打破。
  • 熱浪加速席捲全球!氣候科學家:為防止全球變暖的最壞結果 需採取...
    熱浪加速席捲全球!,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熱浪幾乎在世界各地的頻率和持續時間都在增加。這項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研究還產生了一種新的度量標準——累積熱度,它能準確地揭示出每個熱浪和熱浪季節中包含了多少熱度。正如預期的那樣,這個數字也在上升。在澳大利亞最嚴重的熱浪季節,全國各地的累積熱度增加了80攝氏度。在俄羅斯和地中海地區,極端季節的氣溫會高出200攝氏度或更多。
  • 「蝙蝠龍捲風」席捲澳洲鄉鎮:大舉攻陷公園和學校,已有人被抓傷
    據澳大利亞com.au新聞媒體報導,一場「蝙蝠龍捲風」席捲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北部的英厄姆鎮。昆士蘭州欣欽布魯克市議會的市長雷蒙·賈約在周三(2月5日)晚上的一次會議上說:「在我看來,澳大利亞的所有蝙蝠現在都在英厄姆。」
  • 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熱浪席捲北半球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題:我國多地高溫破極值 熱浪席捲北半球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7月10日以來,高溫天氣一直盤踞我國中東部地區,多地高溫天氣突破極值。與此同時,北半球三大洲高溫事件頻發。今年夏天高溫為何如此之強?熱浪為何席捲北半球?
  • 地球怕是真的藥丸...美國零下52度,澳大利亞酷暑50度,已死幾十人
    1月25日,澳大利亞國家緊急服務中心宣布,熱浪已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 此外,人們對空調的需要也在不斷增加。 由於超負荷的電力需求,澳大利亞能源市場運營中心不得不切斷南部維多利亞州20萬人的電力供應2小時,來維持正常的運轉。
  • 熱浪席捲中國城市 10個縣市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7月7日,全國總工會舉行2017年三季度新聞發布會,發布會透露,全總已下發《關於做好2017年夏季職工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熱浪席捲中國城市全總強調,基層和企業工會要結合夏季安全生產和防暑降溫工作特點,督促用人單位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適當減少高溫時段作業和減輕勞動強度
  • 澳大利亞氣溫49攝氏度!輪胎曬化、森林自燃、動物熱死
    根據每日郵報消息,澳大利亞正在與80年來「最厲害」的熱浪作鬥爭,全國各地連續六天的氣溫一直高於104華氏度(40攝氏度)。 隨著新南威爾斯州、南澳大利亞州和維多利亞州的高溫紀錄頻頻被打破,出現了輪胎曬化、道路融化、森林自燃、熱死動物的情況。西澳大利亞州marble bar氣溫高達120F(49.1C)。(以上圖片為被曬化的輪胎,可以想像溫度之高。輪胎都如此,人就更不用說了。
  • 澳大利亞日式餐廳推出「武漢漢堡」、「蝙蝠翅膀」,被批種族歧視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日報導,澳大利亞一家名叫「信長日式燒雞」的日式餐廳於本周推出「武漢漢堡」、「蝙蝠翅膀」、「中國海鹽」等外賣新品,以借勢炒作吸引顧客。顧客紛紛對此表示不滿,稱該餐廳的行為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
  • 數十萬隻蝙蝠「奔襲」澳大利亞城市,澳大利亞人是否會有別樣擔心?
    但蝙蝠這樣也是出於無奈,並非有意要給人類過不去。因為這場為時數月的澳洲大火不僅燒掉了大片森林,也燒掉了無數動物的家,讓它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據德國《明鏡周刊》1月30 日報導,因為澳大利亞大火久久不能撲滅,使無數蝙蝠失去了繁衍生息的地方,不少蝙蝠爭先恐後湧入澳洲的各個城市。
  • 澳大利亞蝙蝠醫院 小蝙蝠也很萌
    澳大利亞阿瑟頓託爾加蝙蝠醫院的一群被遺棄的小蝙蝠正被毯子裹著,吸著奶嘴,放在籃子裡,顯得十分惹人憐愛。
  • 熱浪加速席捲全球!極端高溫天氣與災難性事件伴生
    來源:經濟日報外媒稱,一項據稱首次從地區層面分析熱浪問題的研究顯示,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幾乎所有地區的熱浪出現頻率和持續時間都在增加。據英國《衛報》網站7月3日報導,研究發現,全球各地熱浪升級現象存在差異,其中亞馬孫、巴西東北部、西亞(包括南亞次大陸和中亞的部分地區)和地中海地區的變化均快於澳大利亞南部和北亞等地。唯一沒有出現升級趨勢的人類居住區是美國中部。這項發表在英國期刊《自然·通訊》上的研究發現,各地區內部和跨地區的熱浪持續總天數呈現明顯的增加趨勢,而且在過去70年裡,熱浪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 數十萬隻蝙蝠襲擊澳大利亞,畫面堪比世界末日!
    大多數種類的蝙蝠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雨林或巖洞中,距離人類活動區域較遠,但是其超強的病毒攜帶能力一次又一次將其推到公眾面前。 蝙蝠自身具有強大的免疫力,真的可以稱為「活著的病毒庫」。 現在新出現的人類傳染病中有75%起源於動物,其中包括蝙蝠。
  • 外媒:熱浪加速席捲全球!極端高溫天氣與災難性事件伴生
    外媒稱,一項據稱首次從地區層面分析熱浪問題的研究顯示,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幾乎所有地區的熱浪出現頻率和持續時間都在增加。據英國《衛報》網站7月3日報導,研究發現,全球各地熱浪升級現象存在差異,其中亞馬孫、巴西東北部、西亞(包括南亞次大陸和中亞的部分地區)和地中海地區的變化均快於澳大利亞南部和北亞等地。唯一沒有出現升級趨勢的人類居住區是美國中部。
  • 蝙蝠號稱「病毒之王」,70萬隻被澳洲火災驅趕,鋪天蓋地湧入城市
    據澳大利亞相關部門統計,這次大火已經造成大約12.5億隻野生動物死亡,這些野生動物只預估性統計了鳥類和哺乳動物,昆蟲及小型爬行動物都沒有被計算在內。近日,澳洲媒體報導稱,2019年9月份燃燒至今的澳大利亞大火將大約70萬隻蝙蝠從森林中趕了出來,這些蝙蝠鋪天蓋地猶如烏雲一般飛入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恐慌。
  • 歐洲熱浪警告!撒哈拉熱浪從西班牙席捲瑞士,氣溫將突破40度
    撒哈拉地區的高溫本周將席捲歐洲,從法國到瑞士的氣溫預計將達到40攝氏度。歐洲正面臨炙熱的熱浪,西班牙電視氣象學家西爾維婭·拉普拉娜稱其為「厄爾尼諾」。森林火災和與高溫有關的疾病是有風險的,一些地區被告知要留在室內,因為「這是十年來最強烈的熱浪」。
  • 數十萬隻巨型蝙蝠被山火趕出森林,烏雲般飛入澳洲城市,會發生啥
    據澳大利亞相關部門統計,這次大火已經造成大約12.5億隻野生動物死亡,這些野生動物只預估性統計了鳥類和哺乳動物,昆蟲及小型爬行動物都沒有被計算在內。近日,澳洲媒體報導稱,2019年9月份燃燒至今的澳大利亞大火將大約70萬隻蝙蝠從森林中趕了出來,這些蝙蝠鋪天蓋地猶如烏雲一般飛入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恐慌。
  • 21世紀末,北半球將出現24小時的熱浪,無法避免
    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多地在2019年打破了高溫紀錄,然而,根據一項新研究,到本世紀末,北半球炎熱的天氣和24小時的熱浪發生的可能性將增加4至8倍。氣候科學家警告說,即使全球變暖得到控制,無情的熱浪也會炙烤北半球。眾所周知,極端天氣,尤其是在最熱的季節,會對社會和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 熱浪席捲歐洲,義大利各城市進入警戒狀態,西班牙高溫創紀錄
    上周熱浪席捲歐洲,十多個義大利城市進入警戒狀態,西班牙也經歷了創紀錄的高溫。 該機構表示:「氣候變化正在增加熱浪的頻率。」 Aemet補充說,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年熱浪天氣的天數已經翻了一番。 周五,義大利許多地區的最高氣溫達到40攝氏度(104華氏度),14個城市進入警戒狀態。
  • 澳大利亞山火引發30萬蝙蝠接近人類,這會引發病毒流行嗎?
    據報導,受澳大利亞山火影響,近日澳大利亞英厄姆鎮上空匯聚了超30萬隻蝙蝠,比當地居民還要多。因為當地的法律不允許捕殺蝙蝠,所以當地村民只能任由這些蝙蝠匯聚,無法隨意捕殺。我們知道,在自然界中,病毒如果可以導致一個生物生病,該生物身體機能就會下降,要麼因為發病而死,要被食肉動物捕食。而大部分食肉動物以及食腐動物的胃酸較強,可以消滅一部分病毒,讓該病毒不至於在自然界中流傳。由於蝙蝠可以和病毒和諧相處,這造成一隻蝙蝠可能會攜帶某種病毒幾十年而不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