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研究反重力技術,美國欲造UFO!相關技術未來30年內實現?

2020-11-22 哏都太尉

在美國海軍自己披露了與UFO不明飛行物遭遇的視頻,近期又公布了一些奇怪的專利原始報告後,這些有關反重力技術的專利似乎違反了現有物理學和航空航天推進的規則。事實上,這些專利背後的理論概念並不新鮮。事實上,美國軍方和聯邦政府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究反重力推進技術。

就美國空軍早期的反重力研究而言,一個耐人尋味的第一手資料來自路易斯·威頓博士,他曾在1968年至1991年期間擔任辛辛那提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威頓進行了對引力、量子引力和廣義相對論的研究。在2013年威頓講述了他自己在「反重力的發現」方面的工作。他稱馬丁公司(洛馬公司前身)擔任航空和先進推進系統副總裁在1956年曾邀請他參加該公司的反重力研究項目。

當時威頓博士嗤之以鼻,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這位副總裁稱他有能展示反引力的鉍金屬巖石,並且反問威頓博士「你怎麼知道這是胡說八道?你怎麼知道沒有顯示出反重力的鉍同位素?你對此有什麼看法?」最後威頓博士接受了邀請,在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的一個實驗室進行反重力研究。儘管還不清楚威頓博士的研究是什麼,但威頓在實驗室期間發表了幾篇關於廣義相對論的理論文章。

「紐約先驅論壇報」的老記者塔爾伯特也證實了威頓博士的研究,塔爾伯特稱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有一些人專注於揭開重力秘密的研究機構,包括幾所主要大學和私人實驗室,專門研究電磁學,高速旋轉質量,以及試圖降低飛機質量的各種方法。但就像所有關於反重力或突破性推進研究的報導一樣,塔爾伯特採訪的對象中沒有一個提出任何結論,即決定性的反重力技術曾經來自這些努力。

儘管如此,塔爾伯特指出,航天工程和物理學領域的一些最聰明的頭腦當時都致力於研究反重力,包括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愛德華·泰勒博士,他被譽為美國「氫彈之父」、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所長J.Robert Oppenheimer博士;理論物理學家Freeman J.Dyson博士和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教授John A.Wheeler博士。塔爾伯特採訪中最大的收穫之一是當時許多參與該項目的人都持樂觀態度。

例如最近因其科學顧問的工作而被美國空軍授予勳章格羅弗·洛寧就在當時表示:「我堅信,人類不久就會有能力建立電磁反重力機制。」馬丁公司的才華橫溢的年輕科學家、先進設計部門的負責人喬治·S·特裡布爾也認為:「如果有足夠的訓練有素的科學人才同時開始思考並努力尋找解決方案,我們就可以在大約製造第一顆原子彈所需的時間內完成反重力研究領域的突破。」

關於賴特帕特森實驗室研究的性質,一些人認為它與實際試圖發展反重力推進器有關,被認為是「相對論的黃金時代」;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的目標要平凡得多,認為它的建立僅僅是為了調查俄羅斯反重力研究,看看美國的對手是否取得了美國沒有做到的事情。這項反重力研究,在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曼斯菲爾德修正案的通過而結束。這項法案明文規定,限制「缺乏與特定軍事職能直接或明顯關係的研究的資金」。

但是美國軍方對萬有引力的研究並沒有隨著曼斯菲爾德修正案而結束。1972年,由空軍航空航天研究實驗室的高級航空航天工程師富蘭克林·米德擔任組長的小組為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空軍火箭推進實驗室發表了一份題為「高級推進概念項目發展」的技術報告。該文件討論了各種先進的推進概念,從傳統的火箭推進到「反重力推進」。他提到了兩種反重力方法:引力吸收和基於統一場論。該文件指出,這些方法「需要材料方面的一些重大突破」就能實現。

該文件還提到了「靜電效應」反重力技術,描述了使用發電機為埋在地下10公裡的巨型金屬球充電,這些金屬球體以對稱的方式排列。另一個球體將被放置在上方,當其他球體充電完成後,上面的球體將被射入1000公裡的太空。這個實驗聽起來很吸引人,但文件中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空軍確實讓金屬球飛上了天空,文件承認這個概念根本就不可行,處理和分析如此巨大的帶電物體遠遠超出了技術的能力範圍。

但是該報告最後指出,雖然其中許多概念仍不在美國空軍的掌握範圍之內,但材料和工程方面的進步可能會使1972年看起來像是幻想的東西在未來幾十年成為現實。例如高電流密度超導體,金屬氫,甚至室溫超導體。實際上美軍一直沒有停止研究研究在不使用推進劑的情況下對抗重力的方法,一些技術報告認為這將很快成為可能。根據美國物理研究所2006年發表的「2025年和2050年軍用航空航天飛行器的先進技術和突破物理」研究報告,下一代推進技術可能在未來30年內實現。

技術上,這些新技術都圍繞緊湊型聚變反應堆和新型高溫複合材料的開發。美方設想到2050年,飛機的動力系統將不使用油料,而是基於高頻電磁場引起質量波動的原理,即使用高電壓和高頻電磁(Em)場脈衝來誘導介電材料的電子和離子結構內的質量波動,從而引起與附近和遠處物質的良好的「重力」場耦合,從而產生單向力。此外美國空軍並不是唯一公開研究基於電磁場和慣性質量變化概念的下一代假想車輛的軍事分支,美國陸軍也在探索類似概念。

此外美國軍方並不是幾十年來進行研究的唯一部門。1996年,NASA資助了一項被稱為突破推進物理(BPP)計劃,研究重力或慣性力是否可以用電磁學來創造或修改。除了NASA,學術實驗室和獨立實驗室一直在研究反重力。最常用的研究領域之一是假設使用電磁學減少飛機的質量,最好是零,並且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幾名研究人員已經參與了相當多關於改變慣性質量的理論研究。這些研究涉及使用先進的超導材料,如氧化釔鋇銅氧化物超導體。

2010年,空軍資助的佛羅裡達大學一項研究測試了一種「無翼電磁飛行器(WEAV)」,據稱它採用「無移動部件,確保接近瞬時的響應時間」。2007年出版的「電磁慣性操縱推力的直接實驗證據」報告了「新的實驗結果,表明在「無推進劑」推進,已經通過使用特定的壓電化合物——鋯鈦酸鉛的電磁慣性操縱實現。特別是一位物理學家,加州州立大學的詹姆斯·伍德沃德博士,在改變鋯鈦酸鉛樣本質量方面取得成功。

這裡出現的,只是對美國空軍、其他軍事部門和各種學術實驗室對「反重力」和各種無推進器推進方法進行的大量研究中的一小部分。任何熟悉軍事研究和開發的人都知道,有大量的項目、相關數據和技術尚未向公眾展示,也可能永遠不會展示。多年來,美國一些最高水平的航空航天研發機構的內部人士一直在暗示這些秘密技術。例如,洛克希德·馬丁臭鼬工場的第二任主管本·裡奇在1994年稱:「我們有一些新的東西。其中一些是20或30年前開始研究的,直到現在仍然是突破性的,其他國家根本沒有,就像科幻小說中的技術。」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實際上實現這些反重力概念將很快投入使用,甚至在將來永遠無法實現。但它確實表明,美國軍方和科學界對「反重力」一奇異領域的興趣,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漫長而詳細的歷史,導致了長達近70年的大量研究。儘管科學家們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意識到這個話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偽科學」,而且將受到更廣泛的科學界的嘲笑,但美軍還是進行了這些研究。

相關焦點

  • 美國進行反重力研究已有70年歷史,其成果被認定為UFO原型
    根據一份新的報告,美國政府已經研究反重力研究將近70年了。汽車評論網站The Drive概述了美國政府反重力研究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並引用了「授予美國海軍的一系列奇怪的專利,似乎挑戰了我們目前對物理學和航空航天推進的理解。」這一行動突出了一個來自早先一份報告的例子,該報告描述了「海軍最奇異的專利,聽起來像科幻小說的混合航空航天/水下飛行器」。
  • 什麼是反重力?未來反重力應用的猜想
    當質反重力系統就是給物體一個反作用力。當這個反作用力大於物體的重力時,這個物體就可以脫離地球的引力。在一定重力與反重力之間達到平衡時。就可以懸浮在大氣層與地表之間。當然,我們同樣要考慮到大氣壓強的問題。只有作用與反作用力達到平衡時我們才能脫離 地球引力懸浮在空中。
  • 失落古文明的技術——反重力技術
    2015年10月,在哈達克斯坦北部的大草原上,發現了由101個野戰工事組成的巨大正方形建築,名叫圖爾蓋野戰工事的古代建造物,是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從約700千米的上空發現並拍攝下來的。在其他地方,例如南美玻利維亞的蒂亞瓦納科遺址的巨石群,還有土耳其哥貝克力巨石陣等聞名世界的遺址,都有著一個共通的特點,擁有與時代不相符的先進技術。
  • 探秘反重力技術
    反重力技術本質的理論是複雜而龐大的,然而對於它的本質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再要用工程手段去實現這個技術就顯得比較容易了。因此反重力技術有不同種類等級,有不同的製造形式和方法。運用工程手段實現反重技術並不再象研究理論工程那樣的複雜,應用當代技術就可以很容易地予以製造。反重力技術裝置(如航具)的造價比一架飛機低許多倍。只要有錢馬上就可以製造,可以肯定的說,幾年內反重力技術就會得以應用。    鮮為人知的反重力技術分高級和低等兩大類。較低等的一類是在三維空間內實現反重力。
  • 什麼是反重力鑄造技術?
    6)鑄件可進行熱處理:與壓力鑄造相比,利用反重力鑄造方法生產鑄件時,充型速度較慢,液面平穩,型內氣體可以順利排出,所以,鑄件內部的氣孔很少、甚至沒有,故可像重力鑄造成形的鑄件一樣進行熱處理。為使鑄件厚壁位置的熱分布合理,可採用分散澆口,直接利用內澆口進行補縮。設計反重力鑄造的澆注系統時,在保證金屬液平穩充型的前提下,充型要快,有利於擋渣、排氣和實現順序凝固。對於大型複雜薄壁鑄件,應儘可能採用下寬上窄的縫隙式澆注系統,保證金屬液可在縫隙內平穩上升,以充分發揮垂直方向上的補縮,同時也不會影響其水平方向的補縮能力。
  • 「萊塞塔檔案」中提到的反重力,是UFO關鍵技術,如何實現的?
    很多粉絲朋友們,對不明飛行物非常興趣,在「萊塞塔檔案」中,提到了外星飛行器的反重力技術,究竟是怎麼實現的呢?在「萊塞塔檔案」訪談中,記錄了一些晦澀的物理方面的知識,萊塞塔聲稱,只有徹底掌握了這些知識,才能製造出來真正意義上的反重力飛行器。
  • 人類如果掌握了反重力技術,世界將會怎樣?
    唯一可能靠譜或者成功的,就是尼古拉·特斯拉還擁有一項《引力的動態理論》技術,據稱是一種類似飛碟的裝置,並且申請了專利,這種裝置更像直升機而不是宇宙飛船的裝置,有傳言說德國納粹曾經使用過這種裝置,但是這種裝置飛行的距離並不高,最後這項技術消失在美國人手中,所以民間有傳言說,美國其實早就有研究反重力飛行器的能力。
  • TR-3B反重力飛行器:美軍的UFO
    波音公司的"鬼怪"工程隊已經開始對波德克列特諾夫的裝置進行針對性的研究。他們研製了一種把一個超導體放在一個不鏽鋼真空罐裡的"重力修改試驗設備",他們稱之為"重力槍"。另外,"鬼怪"工程隊已經對一種由一個加利福尼亞的發明家庫克提出的"雙轉子無反作用力驅動裝置"進行了試驗。這個被稱為"庫克慣性推進發動機"的裝置,用了一對互相反轉的共軸轉子,把離心力轉換為一個沿軸向的線性力。
  • 美國51區曾逆向研究墜毀的UFO,是否已經掌握了反重力技術?
    傳言美國51區曾發現了墜毀的UFO,並對其進行了逆向研究,難道美國真的擁有外星科技嗎?1947年7月3日晚上,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附近,農夫布萊索在他的農場,發現遍布滿地的金屬碎片,他從未見過這些金屬,於是上報了當地的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派遣了一位名叫格拉第的工程師,前去調查此事。
  • 面向未來的化工創新技術:微化工、超重力、超臨界、膜過程耦合……
    因此,超重力技術被認為是強化傳遞和多相反應過程的一項突破性技術。1.2 超重力技術的應用我國超重力技術的研究已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1994年北京化工大學陳建峰等發現了超重力環境下微觀分子混合強化百倍特徵現象,據此原創性提出了超重力強化分子混合與反應結晶過程的新思想與新技術。
  • 美國五角大樓宣布成立不明飛行物調查局,側面證實UFO真的存在?
    2020年的8月14日,註定將成為外星人時代的裡程碑,美國五角大樓宣布成立外星人調查局,這也意味著美國正式承認了ufo以及外星人的存在全球網友瞬間都激動壞了,紛紛留言稱快點公布真像,其實美國成立於ufo調查局是有先兆的。2019年的九月份,美國海軍首次承認此前拍攝到了三段ufo視頻,是真實的。
  • 反重力工業冷卻水系統節能技術
    17363次閱讀 作者:魏少平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12月20日 收藏
  • Ufo飛行原理推理設想
    中國的新疆、內蒙古、崑崙山脈,喜馬拉雅都從報導過ufo事件。要說最出名的是美國羅斯威爾事件,當時轟動了全球,後來美國白宮幹預此事封鎖消息,後來美國政府又公布了事實情況。美國的第五區nasa衛星地圖都能偶爾看到一些沒見到過的飛行器,拒了解退休政府高管拿出來外星人在第五區的照片,當時在美國引起了不少風波。ufo同地球現所有飛行器的飛行原理不一。
  • 尼古拉曾研究反重力技術,無奈被FBI封鎖,疑似與外星生物有關
    作為在幾百年前有著非常出色的天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一直都在其生前不間斷髮明了很多關於地球上的創新研究,這對於當時的專利來說,就是一位手裡持有大量專利的天才發明家,一直到他去世之後,研究人員還在其家中找到了很多其生前沒有發表的專利,這足以看出其在這一生中站到的高度。
  • 美國報導「心靈感應」技術,未來幾十年內就能實現!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在近日報導中指出,一項新研究表明,腦機接口面世的時間可能大大早於很多人的預期,或許幾十年內就能實現。腦機接口也稱作「大腦埠」或者「腦機融合感知」,它是在人或動物腦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的直接連接通路。
  • 美國發布重大科技趨勢報告:未來30年,這20項技術將顛覆人類生活!
    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諮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鍊形成的。 通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明確了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
  • 科技前沿 | 人類製造了反重力技術,科學家給出答案
    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反重力技術來讓自己免受引力影響。現在對於真正意義上的反重力,爭論還是很激烈。傳統科學認為,這種反重力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有那麼一些特立獨行的人一直在不斷的做出嘗試。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幾個例子:俄羅斯出了個叫波德克列特諾的人,他在1992年任職芬蘭坦佩雷技術大學期間,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在一個高速旋轉的超導體上面,將一個物體失去了2%的重量。通過這個實驗,說明反重力存在。
  • 杭州反重力智能:造無人機,但不止是無人機公司
    無人機在未來將會成為巡檢領域的常態化裝備,其執行的任務將不僅局限於用「眼睛」看,更會用「身體」感知。 我國的無人機產業發展迅速,2015年我國無人機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僅為66.4億元,到2019年,我國無人機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350億元。
  • 美國發布重大科技趨勢報告:未來30年,這20項技術將顛覆人類生活
    美國公布了一份長達35頁的《新興科技趨勢報告》。  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諮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鍊形成的。  通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明確了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
  • 反重力飛行研究不可或缺的戰略制高點
    目前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因為有消息說世界上最大的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正在探索一些新概念,這些新概念可能在將來某一天徹底改變一個世紀來的推進技術。反重力究竟是什麼,它的原理又是什麼?了解反重力我們或許應該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重力和萬有引力。萬有引力是指具物體之間加速靠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