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報導「心靈感應」技術,未來幾十年內就能實現!

2020-10-18 FanqiangMeng3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在近日報導中指出,一項新研究表明,腦機接口面世的時間可能大大早於很多人的預期,或許幾十年內就能實現。

腦機接口也稱作「大腦埠」或者「腦機融合感知」,它是在人或動物腦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的直接連接通路。在單向腦機接口的情況下,計算機或者接受腦傳來的命令,或者發送信號到腦,但不能同時發送和接收信號。雙向腦機接口允許腦和外部設備間的雙向信息交換。

美國加州分子製造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神經科學前沿》雜誌上撰文稱,在一個名為「人腦/雲界面系統」的項目中,研究者將納米機器植入人體,這些納米機器人設備可以在人類的脈管系統中識別方向,跨越血腦屏障,在腦細胞之間甚至腦細胞內部精確地自動定位。然後,它們會讓加密信息在人腦和基於雲的超級計算機網絡之間無線傳輸,實時監控大腦狀態並提取數據。從而,實現人腦與網絡的實時連接。

努諾·馬丁斯博士在聲明中說:「『人腦/雲界面系統』由神經納米機器人技術調節,可以使個體有能力在雲端即刻獲取人類積累的一切知識,從而大幅提高人類的學習能力和智力。」除此之外,該系統還有其他一些潛在應用,包括改善教育、智力、娛樂、旅行和其他互動體驗的能力。

目前,這種實驗性的人類『腦網』系統已經完成測試,使不同人腦之間實現了通過雲端進行意識驅動的信息交換。

據報導,2018年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神經學者發明了上述名為「腦網」的技術,讓三個人僅憑意識共享內心想法,玩「俄羅斯方塊」遊戲。研究小組使用腦電圖記錄來自兩個人腦的電脈衝,並用經顱磁刺激(TMS)將信息傳遞給第三人的大腦。最終,他們在一個界面中實現了三個大腦同時交流協作,高效地處理俄羅斯方塊的排布問題。


腦機連接引發的倫理思考:

1、個人隱私的暴露。

腦機連接技術無異於「讀心術」,當此技術發展成熟後,人類任何的秘密將無可隱藏。通過向人體置入納米機器人便可以將此人的大腦與網絡連接,從而獲知他大腦中的一切信息。

2、智力提高方式引發的教育變革。

當腦機連接技術發展成熟,利用腦機設備人類可以輕鬆獲取更多知識,徹底擺脫通過長期學習方式記憶的痛苦。那時,智力的提高可以逃避長期學習記憶的繁瑣過程,教育模式或許也要因此發生變革。

3、人類「交流」模式的改變。

隨著腦機連接技術的不斷完善,腦-機-腦聯網技術(多人大腦與網絡的互聯繫統)必然實現。那時,人與人之間徹底實現「心靈」交流(意識與意識之間溝通),從而,改變了現在人與人之間通過語言方式交流的模式。

相關焦點

  • 腦機接口專家觀點:大腦植入晶片能否實現心靈感應?
    EDN曾經連續報導過腦機接口方面的技術,譬如《大腦植入晶片,馬斯克的 Neuralink 腦機接口距離佩戴還有多遠?》,《又一腦機接口(BCI)與癱瘓患者成功實現交互學習》等等,那麼,在大腦中植入晶片除了能進行神經方面的控制外,能否實現傳說中的心靈感應嗎?我們來看看專家的觀點。
  • 靠腦機接口「隔空探物」,大腦植入晶片可實現「心靈感應」
    也有科學團隊將信號傳感器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成功送到了人類的腦內,目前對身體暫無影響。人類對腦機接口的探索終於邁出了一小步,大腦人造衛星開始上天。那麼,人類能否通過大腦植入的這些裝置實現「隔空探物」的意念操控,也就是所謂「心靈感應」嗎?答案是可能實現,但問題是要實現哪一種?
  • 能夠實現「心靈感應」的腦電波帽子
    騰訊數碼訊(言言)在未來的十年後,在我們的生活中,將出現一頂可以閱讀我們的想法、並且將其轉化為命令然後發送給其它人的帽子。也許你不信,但是Openwater創始人Mary Lou Jepsen至少是這麼認為的。
  • 70年研究反重力技術,美國欲造UFO!相關技術未來30年內實現?
    「紐約先驅論壇報」的老記者塔爾伯特也證實了威頓博士的研究,塔爾伯特稱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有一些人專注於揭開重力秘密的研究機構,包括幾所主要大學和私人實驗室,專門研究電磁學,高速旋轉質量,以及試圖降低飛機質量的各種方法。但就像所有關於反重力或突破性推進研究的報導一樣,塔爾伯特採訪的對象中沒有一個提出任何結論,即決定性的反重力技術曾經來自這些努力。
  • 親人出事有心靈感應嗎?孿生兄弟姐妹有心靈感應嗎?
    記得中國的「墨子」號衛星上天的時候,新聞聯播等對該事件做了一番熱情的報導。在電視中,我發現節目組為了給觀眾「科普」什麼是量子糾纏的超距,舉了一個孿生兄弟姐妹之間發生「心靈感應」現象的例子。我當時就感覺這樣的舉例是非常不妥的。因為作為所謂「第六感」的典型特徵,心靈感應現象其實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孿生兄弟姐妹之間,也不可能有什麼心靈感應發生。
  • 瞬間轉移技術,俄羅斯說20年內就能實現~
    俄羅斯的投資者表示,既然現在的大部分日常科技都是受到幾十年前科幻作品啟發的產物,這個計劃也並不像看上去那樣遙不可及。俄羅斯的投資者表示,既然現在的大部分日常科技都是受到幾十年前科幻作品啟發的產物,這個計劃也並不像看上去那樣遙不可及據相關報導稱,俄羅斯政府可能到2035年之前就能完成相關技術的研發
  • 揭開「心靈感應」的終極奧秘
    19個世紀,特異功能大師梅辛就擁有這種特殊的「讀心術」,他能夠「讀取」別人的思想且能同時「感應」到成千上萬人的內心想法和情感狀態。傳統宗教中有記載,「心靈感應」類似於佛教六大神通——「他心通」。現代科學無法解釋"心靈感應」產生的原理,並否定了它的真實性!
  • 傳遞腦電波意念溝通 網際網路實現「心靈感應」
    原標題:傳遞腦電波意念溝通 網際網路實現「心靈感應」  華盛頓大學兩名科學家最近做了一個看似低調的實驗:兩人一動不動分別坐在跨越校園的兩個不同房間中,頭上戴著可讀取腦電波信號的設備,將計算機網絡作為中介,其中一人通過意念成功操縱另一位科學家的大腦,使其的一根手指在無意識下動了一下。
  • 從"量子糾纏"看"心靈感應",夢中也有"心靈感應"
    因此也有人稱它為"遠距離瞬間感應"。兩個粒子即使一個在火星,一個在地球,其中一個進行某種運動時,另一個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能感應到;某人的兒子在某個地方死了,他的父親正在北極或南極,他馬上也能感應到這個死亡事件。"量子糾纏"現象與"心靈感應"現象是多麼的神似。
  • 證明心靈感應,能獲得諾貝爾獎嗎?
    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全球最高獎。」都未得到科學界的嚴格檢驗,所以,科學界否定了心靈感應的存在。科學的實現需要三個過程:一是從自然界獲得新發現;二是對現象作出科學嚴謹的解釋;三是有所發明和改進。
  • 科學網— 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永生
    ■本報記者 趙廣立 11月7日,在「2020騰訊科學WE大會」召開之前,巴西籍神經生物學家、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米格爾·尼可萊利斯通過視頻連線接受了媒體採訪。《中國科學報》記者在線向其發起提問,米格爾一一作了回答。
  • 腦機接口先驅科學家尼科萊利斯:馬斯克的心靈感應、數字永生都是營銷
    馬斯克表示,腦機接口技術將會在5年內讓人們不必使用語言,直接通過大腦交流,真正實現傳說中的"心靈感應"。馬斯克甚至還勾畫出了一個更加神奇的名詞——數字永生,即人的思想可以通過腦機接口技術擴展,而不僅僅在身體當中,更多的存在於"雲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永生"。
  • 腦機接口權威: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永生
    11月7日,在「2020騰訊科學WE大會」召開之前,巴西籍神經生物學家、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米格爾·尼可萊利斯通過視頻連線接受了媒體採訪。《中國科學報》記者在線向其發起提問,米格爾一一作了精彩的回答。米格爾是熱門領域「腦機接口」的權威專家,他曾於2014年巴西世界盃上主導發明基於腦機接口技術的「機械戰甲」,幫助28歲的截癱青年朱利亞諾·平託為當屆世界盃開球。
  • 腦機接口權威: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永生
    特別是今年8月,現實版「鋼鐵俠」埃隆·馬斯克以Neuralink公司(其創立的腦機接口公司)創始人的身份,宣稱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實現「意念控制」,甚至宣揚未來利用人腦數據讀取可實現「數字永生」。對此,米格爾在回答《中國科學報》提問時明確予以反駁:「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數字)永生。」 以下為訪談實錄。
  • 人的心靈感應是怎麼產生的?
    心靈感應是兩個人之間不藉助任何工具,可以遠距離的相互交流。全世界有許多真實、確鑿的心靈感應的例子,特別是雙胞胎之間能夠發生心靈感應的概率遠高於普通人。大量的事實,使我們不能把心靈感應歸於迷信。我自己也是親自經歷過心靈感應的事例。
  • 量子糾纏新發現,更加穩定,「心靈感應」或不是夢想
    這聽上去是不是很像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心靈感應」?其實,我們生活中也發生過許多類似的「量子糾纏」事件,比如我們經常說的「第六感」以及男女朋友相處久了之後可能會產生「心有靈犀」,這些事情從某些角度上講與量子糾纏有類似之處。
  • 人類將在5年內實現腦交,不用語言,相隔千裡的人也能「讀心」
    筆者-小文看過《阿凡達》的人都知道,在潘多拉星球上這裡的居民和動物都擁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們可以通過「心靈感應」般的技術進行精神交流,甚至不需要語言就能明白對方的想法。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心靈感應」的能力出現得可能微乎其微,似乎只有在科幻片或者擁有超能力的主角身上才能看見。此外,最接近心靈感應說法的就是第六感了,第六感也被稱為是超感官知覺,是指人類透過正常的五感以外的第六感來獲取信息,甚至有時候還能預想到即將發生的事。
  • 人類將在5年內實現腦交,不用語言,相隔千裡的人也能「讀心」!
    看過《阿凡達》的人都知道,在潘多拉星球上這裡的居民和動物都擁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們可以通過「心靈感應」般的技術進行精神交流,甚至不需要語言就能明白對方的想法
  • 一場關於狗與傳心術的實驗:有力佐證心靈感應?
    在之後約兩年的時間裡,杜羅夫和卡金斯基進行了將近1300次實驗,測試心靈感應指令對狗的作用。這一研究主題比大多數精神學界的研究都要重要: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冷戰爆發,戰爭的雙方迫切渴求這樣的非常規武器,都在竭盡全力增強己方的軍事超心理學能力。其中最著名的要數美國的試驗「盯山羊的人」,這個實驗試圖讓試驗對象的心跳停止跳動。
  • 腦機接口技術創造者駁斥馬斯克:不會有心靈感應 也不會有永生
    在上周末舉辦的2020騰訊科學WE大會上,腦機接口權威專家、神經科學家、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Miguel Nicolelis接受了連線採訪,對於馬斯克之前宣稱的將腦機接口用於心靈感應、記憶上傳、永生等,他認為這只是一種營銷策略。Miguel Nicolelis教授表示,「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