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80後會計,從事會計有20多年的時間了,剛畢業的時候,我沒有跟其它同學一樣去找工作,而是到了一家親戚的單位從事會計工作。親戚家的單位主要就是給一些企業給配套的,規模也不是很大,給我的工資待遇也不很高,工作了2年以後,我覺得自己應該出去闖一闖,學習更多的會計知識,畢竟自己剛畢業,還要學習的會計知識有很多。
辭職後,我就跳槽到了一家物流企業從事會計工作,物流企業的規模不大,財務科就兩個人,一個會計和一個出納,我就負責會計的工作,還有一個出納,出納三年前就來到了單位。我到了單位以後,以前單位的會計就把工作跟我做了交接,交接完畢後,我就正式在這家單位開啟了自己新的會計職場生涯。
在這家物流企業工作了3個月後,自己也慢慢適應了單位的會計工作,平時單位的業務也不是很多,因此會計工作也不是很忙,自己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學習一些更多的會計知識。自己也報考了會計職稱考試,平時不忙自己就在單位學習會計職稱考試的知識。
有一天,我像以前一樣,把手頭上的工作做完以後,自己就拿起會計職稱考試的書開始看,這個時候,出納突然拿著一張發票對我說,我一直從事出納的工作,對一些發票的常識也不太了解,所以報銷一些費用發票的時候,讓我仔細把發票檢查一遍,碰到一些不合格的發票也不用籤字報銷了,直接退回去就行,這樣出納在報銷的時候,也就不會出現發票不合格的情況,也不會給會計和出納帶來什麼麻煩。
聽出納這麼一說,我說沒有問題,檢查發票是否合格是一個會計最基本的工作,會計連哪些發票合格,哪些發票不合格都分不清,也不用從事會計工作,改行算了。說完這些後,我接著對出納說了一句話,不用擔心,即使是真的在發票上出現問題,也跟出納沒什麼關係,都是會計的責任。
聽我說完這一句話後,出納也不知道是怎麼了,突然就有點不高興了,一臉嚴肅地對我說,還怎麼出了問題,跟出納沒關係,都是會計的責任,好像出納顯得不重要一樣,財務科的工作就是會計和出納互相配合,不管哪個方面出現問題,會計和出納或多或少的都要一些責任。
看到出納生氣的樣子,自己也沒有再說什麼,難度是因為自己多嘴說了一句,跟出納沒有關係,讓出納覺得自己的工作不重要,還是因為自己有空就看會計職稱的書,讓出納覺得會計的工作比出納更有前途。總之自己也不知道哪個地方出了什麼問題,就因為一句話,讓出納對自己有這麼大的意見。其實自己真正的意思是讓出納放心,自己在發票上不會出現問題,誰知道確讓出納產生這麼大的誤解。
會計同行,你們在工作中有過類似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