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掃帚獎提名再遭質疑,《晴雅集》全員上榜,《花木蘭》未入圍
近日,作為「金掃帚獎」的主要發起人,知名影評人程青松在其社交媒體上公布了第十二屆「金掃帚獎」的各項入圍名單。
據悉,本屆「金掃帚獎」共設立「最令人失望影片」、「最令人失望導演」、「最令人失望編劇」、「最令人失望男演員」、「最令人失望女演員」五個獎項。一月份開始進入初評階段,最終結果定於3月下旬的頒獎典禮上正式公布。
這份名單包括了成龍的動作大片《急先鋒》、陳立農和李現領銜主演《赤狐書生》、六小齡童主演的喜劇《財迷》等多部作品,但是要說最大的「贏家」則當屬由郭敬明執導的古裝玄幻大作《晴雅集》。
在這份提名名單中,不僅郭敬明「不出意料」地獲得「最令人失望導演」和「最令人失望影片」兩項提名。鄧倫、趙又廷、王子文、汪鐸這四位主演也分別獲得「最令人失望男演員」和「最令人失望女演員」的提名。
而另一部備受關注的熱門影片《花木蘭》,儘管國內進行了協助拍攝和大力宣傳,主要目標受眾定位和票倉也在內地。但由於不論是作品IP,製作團隊以及主要演員均為外國背景,因此「遺憾」缺席這份榜單。
與此相比,同樣作為合作拍攝的《長城》,雖然有傳奇影業和環球影業兩大外國公司參與,好萊塢一線明星馬特·達蒙飾演男一號。但是因為導演張藝謀,以及參演的景甜、張涵予、鹿晗等一眾中國演員,依然入選了當年的「金掃帚獎」評選,並最終摘下「最令人失望女演員」獎項。
「金掃帚獎」是由《青年電影手冊》主辦發起的,出發點是為了鞭策整個電影行業而設立的獎項。但它其實跟國外的「金酸莓獎」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那就是為了向那些備受外界批評的「爛片」進行致敬而進行的年度大盤點。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幾乎沒有任何「獲獎者」會去頒獎典禮現場領獎和發表感言。因此「金掃帚獎」雖然舉辦多年,但是卻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力,一直不溫不火,連討論和質疑的聲音都很少聽到,幾乎成為了主辦方的「獨角戲」。「你頒你的獎,我拍我的戲」便是真實的寫照。
而「金掃帚獎」真正進入普通大眾的視野其實就是最近這兩年的事情,這其中又有兩個標誌性事件。一件是2018年的第9屆金掃帚獎頒獎典禮上,畢志飛(獲獎作品《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和王寶強(獲獎作品《大鬧天竺》)雙雙上臺領獎。
另外一件則是2020年,「金掃帚獎」誕生了一項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記錄。那就是影片《誅仙1》包攬了除「最差編劇獎」(被《上海堡壘》摘得)之外的所有獎項,這一事件在當時引發巨大爭議的同時,也為「金掃帚獎」博得了眾多關注。
越來越多的網友發現,雖然「金掃帚獎」這一非官方獎項自稱帶有權威性和公正性,但是卻缺乏一套可以量化並具有操作性的評分機制,最終一部作品能否獲獎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幾位評委。這就導致很多結果往往是根據當年的輿論風向和流量來進行判定,而不是嚴格參考作品本身的素質,甚至發生了倒置。也就是說入圍的作品首先要有「話題性」,其次才是考慮到底爛不爛。不過細想這也很好理解,如果真要一板一眼選出一個「冷門」的作品或者演員,那麼誰會去關注呢,怎麼引戰呢。
這點在《誅仙1》上可以說是體現得淋漓盡致,甚至後來一位「金掃帚獎」的知名評委都承認:客觀來說,《誅仙1》也許不是最差的,在商業上甚至是成功的。但就是想給他一個教訓,或者說給他代表的流量明星模式,給他代表的資本運營團隊一個教訓。
出於對當事人的尊重,筆者對圖片進行了處理,但是這位評委以及所說的「他」指的是誰,相信諸位都心知肚明。據此,某些網友認為,「金掃帚獎」已經逐漸背離初衷,開始夾帶私貨,淪為洩憤工具,依然成為每年一度的大型網絡暴力盛宴。
而今年入選的《晴雅集》在很多地方都和去年的《誅仙1》非常相似。筆者這裡不想討論《晴雅集》的影片質量,因為這個話題非常容易招來莫名其妙的攻擊,所以不妨換個角度,也希望諸位能夠平心靜氣,思考一下鄧倫、趙又廷、王子文、汪鐸這四位演員是否有「資格」入圍此次「最令人失望的男女演員」的提名名單。
即便是入圍不等於最終獲獎,但是如此明顯的拉踩是否有所不妥。
筆者沒有資格,也不敢對這個問題下結論。只是想說,如果一個獎項一味地蹭熱度,誰紅找誰,誰熱度大就上榜。那麼這樣做對於整個電影行業真的有好處麼?
諸位如果對於本屆「金掃帚獎」的名單有何看法,也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