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交通出行搭乘飛機或高鐵哪個更不容易被傳染?

2021-01-14 我要遊樂美

最近隨著復工復產,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復,小遊很多微信朋友群中都在討論出行交通工具的選擇,在疫情防控未能全部解除的情況下,出行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有朋友在遊樂美後臺留言問,疫情在未能全面解除期間坐飛機安全嗎?小編認為長距離交通工具的選擇飛機相對高鐵而言「安全係數」更高,飛機的乘客人數相對較少、且中途無經停;目的地點對點輸送,所需的時間更短,可能是疫情期間很多人「必要出行」的首選。

有朋友可能會關心一個問題:飛機客艙不通風,是不是更容易感染病毒?其實,大家完全不必過於擔心;因為飛機的設計者們考慮到了傳染性疾病的擴散問題,專門為飛機設計了垂直通風系統,空氣上下流動的循環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病毒在飛機上擴散蔓延的可能。另外民航主管部門也要求疫情期間飛機飛行中使用最大通氣量,並增加機艙消毒頻次。飛機客艙內的空氣每2到3分鐘就會置換一次,每小時置換20到30次。

飛機客艙空氣循環示意圖,侵權刪除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飛機艙內是密閉的環境,但很少有人知道飛機通風系統可以有效過濾0.1微米的冠狀病毒,其空氣過濾效果甚至高於手術室環境。而且飛機內客艙通風是橫向循環,這就有效避免了病毒在客艙內的傳播,這些都是高鐵客艙內所不具備的。

乘機時如何防護?整個乘機過程中還有哪些防護措施是必備的呢?在這裡,小編建議務必注意以下幾點:備好口罩和護目鏡機場整體環境比較寬敞,只要合理佩戴外科醫用衛生口罩,就能實現基本防護。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多準備幾個醫用衛生口罩,以便及時更換;同時可以準備一副護目鏡,可以有效防止病毒飛沫落入眼睛造成感染。乘機過程中的自助消毒很重要,如果手上沾染了可見的汙漬,必須直接用流動的水衝洗乾淨,有效洗手消毒方的式是每次洗手時間不要少於20秒。如果有免洗消毒凝膠、消毒溼紙巾消毒一下就更好了。除手部外,可以在登機後擦拭小桌板、扶手等設備,完成自助消毒。

相關焦點

  • 從5個方面對飛機和高鐵進行對比,看看哪個是最適合你的出行方式
    現代交通的發展讓交通工具變得越來越多,人們出門可以選擇的也變多了,根據自己的出行需求,自由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而現在最受歡迎的交通工具就是高鐵和飛機了,這兩種交通工具的速度都很快, 而且坐起來也舒服,所以很多人在出門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選。
  • 疫情反覆,不敢出行?注意這10條,大膽自駕去川西找丁真!_騰訊新聞
    Hi~ 上一期呢,我們主要為大家介紹了在疫情之下,不同的出行方式需要注意的問題。 也了解到,出行方式優先等級排序:自駕>飛機>高鐵>大巴。
  • 其實乘坐飛機不是那麼容易被傳染
    飛機落地後自己的鄰座還被點名提前叫出去測體溫,當時簡直有點崩潰啊,擔心自己被傳染呢。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擔心乘飛機會很容易被病毒攜帶者傳染,因為飛機是一個密閉的環境,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所以這樣的擔心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條件反射。我更是如此了,很擔心鄰座的客人是不是攜帶了病毒,要不為什麼被提前叫去測體溫呢,簡直沒法形容當時的心情,很想知道在飛機上是不是很容易傳染病毒。
  • @春節返工的你,疫情期間這樣坐飛機更安全!
    聽說最近已經有許多小夥伴結束假期返回工作崗位了出發前的你是否也有下面這些疑慮坐飛機挨的那麼近,會不會不安全?消毒液能帶上飛機嗎?飛機來往那麼多人,會不會不乾淨?.........別發愁,東東一一為你詳細解答!
  • 常態化疫情防控 飛機依舊是最安全的公共運輸方式
    近期,國內疫情防治形勢的逐步好轉,乘機出行旅客人數大幅增加,為確保航班持續安全運行,民航部分地區管理局已重新啟動航前酒測機制。金鵬航空及時響應海航集團安全生產工作要求,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不放鬆。疫情期間,金鵬航空承接多班國家和有關政府防疫物資運輸任務,航點遍及三大洲12國,60餘名執飛過洲際航班的飛行員經過相關檢測隔離,確認無一人感染,安全完成78班重要醫療物資的國際運輸任務以及日常定班客貨運航班保障任務。
  • 疫情期間遇到飛機停飛 退改有門道
    遇到飛機停飛 退改有門道  近期,由於各國不斷調整出入境政策以及全球乘客人數銳減,國內外航空公司紛紛宣布削減運力,截至發稿時,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超30家航司100%停飛,部分航空公司還宣布從4月起削減九成運力,只保留關鍵航線的運營。
  • 疫情期間,飛機上應該送熱餐嗎?
    >「疫情期間全球民航業今年過的很不容易,甚至可以說非常艱辛,而中國國內航司至今沒有一家航司宣布裁員破產,咬緊牙關度過行業寒冬,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民航員工,我們應當跟公司共進退。話題回到航班熱食上。說真的,疫情後近半年在社交平臺上發現來自旅客對於航空餐食的訴求越來越少,這反映了一種大眾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理念的理性回歸以及對民航防控工作的支持理解,令我們十分欣慰。
  • 疫情期間,乘飛機出行應做好哪些準備?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乘坐飛機出行應做好哪些準備?在行程中,每個人都應經常清潔雙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曲肘遮擋,並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人際距離。旅客應遵循旅行地關於機場和航空公司政策的建議。 一些飛機的機艙空氣過濾系統配備了HEPA過濾器,可以快速清除病菌,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病毒在機艙空氣裡循環的時間。
  • 【關注】疫情期間,乘飛機出行應做好哪些準備?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乘坐飛機出行應做好哪些準備?在行程中,每個人都應經常清潔雙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曲肘遮擋,並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人際距離。旅客應遵循旅行地關於機場和航空公司政策的建議。 一些飛機的機艙空氣過濾系統配備了HEPA過濾器,可以快速清除病菌,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病毒在機艙空氣裡循環的時間
  • 疫情期間坐飛機可以不帶口罩嗎?
    疫情期間,各位坐飛機的乘客對機內的空氣品質特別懷疑,乘客之間靠的那麼近,會不會更容易傳染?會不會一個人感染之後傳染給其他所有人?接下來通過三個問題,希望能解答你對客艙內空氣品質的疑問。1、飛機客艙內的空氣從何而來?
  • 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患者出行到底該怎麼做?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其實畢敏的病情並不穩定,更遠遠未達到康復階段,一受到相關的應激就容易出現劇烈的情緒波動。像該事件的患者畢敏,她身在山東,離北京其實更近,但選擇遠赴南京就診,這就難免增大了出行期間的風險
  • 選擇「高鐵+磁浮」 萍鄉人去黃花機場更方便了
    原標題:選擇「高鐵+磁浮」 萍鄉人去黃花機場更方便了   5月6日起,長沙磁浮快線進入試運營階段。因該線是我國首條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示範線,不少人想去嘗嘗鮮。對於萍鄉市民來說,如果要去黃花國際機場,不妨選擇「高鐵+磁浮」的換乘方式(先搭乘高鐵至長沙南站,再換乘長沙磁浮快線)。
  • 中國民航與高鐵首次打通銷售平臺「飛機+高鐵」一站式聯訂
    旅客可通過任一方的APP,一站式購買東航、上航航班與高鐵車次的組合的聯運客票,這不僅標誌著兩家企業自有銷售平臺實現了「互為第一次」的接口對接,更是開創了中國民航和高鐵銷售平臺全國首次實現互聯互通,開啟了鐵路車次、航班信息的數據共享,「飛機+高鐵」的組合出行模式愈發便捷。
  • 中國最「可惜」的交通工具,速度比高鐵快,票價50元卻少有人坐
    其實十幾年前就有一種交通方式非常厲害,最高時速可以達到400km/h,風頭甚至能蓋過現在的高鐵,速度比高鐵快,這條交通工具曾經是國人的驕傲,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你知道它是啥呢?中國最「可惜」的交通工具就是上海的磁懸浮列車。
  • 疫情期間,請這樣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公交車、地鐵、計程車是人們常用的交通工具,疫情期間,乘坐這些交通工具可能存在著一定感染風險。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乘坐公交車、地鐵出行,必須全程正確佩戴口罩。座位、扶手、車門、扶杆等公共設施,手觸摸後,不要直接接觸口、眼、鼻,避免接觸傳播。
  • 疫情期間無車族怎樣出行最安全?巴西人偏愛自行車
    在各類出行方式中,公共運輸僅贏得4%受訪者的信賴。&nbsp&nbsp&nbsp&nbsp據報導,本次調查由網約車企業優步(Uber)委託進行,9月16日至10月7日期間在巴西全國各地選取了3271名16歲以上居民進行訪問。在聖保羅大都市區的調查中,半數以上(56%)受訪者認為網約車是疫情期間最安全的出行工具。
  • 東航攜手國鐵開啟「飛機+高鐵」一站式聯訂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邱愛荃上海報導 旅客通過東方航空APP或鐵路12306APP,即可一站式購買東航、上航航班與高鐵車次的組合的聯運客票。8月25日,東方航空集團攜手國家鐵路集團宣布,「空鐵聯運」產品正式上線。
  • 全國首次實現「飛機+高鐵」一站式聯訂
    記者了解到,該服務開通後,旅客可通過任一方的APP,一站式購買東航、上航航班與高鐵車次的組合的聯運客票,這不僅標誌著兩家企業自有銷售平臺實現了「互為第一次」的接口對接,更是開創了中國民航和高鐵銷售平臺全國首次實現互聯互通,開啟了鐵路車次
  • 飛機製造商研究揭示機上病毒傳染事件極少的原因
    同一時期,約有12億人次的旅客搭乘飛機旅行。「機上旅客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非常低。在12億人次的旅客中僅發現44例或與飛行有關的傳染病例,相當於每2700萬人次旅客中僅有1例。若這一比例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假設有90%的傳染事件未記錄在案,那每270萬人次旅客中也只有1例。這一數字也足以令人非常放心。此外,絕大多數已公布的病例都發生在機艙內戴口罩的防疫措施尚未普遍實施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