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來我校作學術報告

2020-12-05 青島大學新聞網

新聞網訊 1月9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柴天佑在辦公樓第一會議室作題為《工業人工智慧發展趨勢》的學術報告。報告會前,校黨委書記胡金焱會見了柴天佑院士,交流中,柴天佑院士對我校未來研究院的發展規劃、自動化學院的學科建設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報告會由我校未來研究院院長葛樹志教授主持。報告中,柴天佑院士闡述了人工智慧技術的涵義、數據驅動的人工智慧與模型驅動的自動化發展歷程、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技術的相互關係,提出了工業人工智慧的概念。他還回顧了自動化科學與技術在工業革命中的作用,提出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對工業人工智慧的需求。介紹了以原材料和能源工業為代表的流程工業和以機械製造為代表的離散工業的不同特點和發展目標,闡述了以德國工業4.0為代表的智能製造的發展願景和以實現流程工業高效化與綠色化為目標的流程工業智能優化製造的內涵,並分析了智能製造對工業人工智慧挑戰的科學問題以及我國發展工業人工智慧的優勢。

柴天佑院士長期從事複雜工業過程控制、優化和綜合自動化的基礎研究與工程技術研究,任東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主任、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技術局成員及IFAC製造與儀表技術協調委員會主席(1996-1999)。

相關焦點

  • 遼寧省科技廳副廳長王成鑫一行來校看望柴天佑院士、唐立新院士
    1月20日,遼寧省科技廳副廳長王成鑫一行來校看望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唐立新,為兩位院士帶來省政府的慰問信,並向兩位院士致以新春的祝福。我校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人事處相關負責人陪同看望。在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成鑫等與柴天佑院士進行座談交流,介紹了遼寧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的有關情況,匯報了遼寧省以全新體制建設遼寧實驗室,增強創新供給、推動產業升級的重大舉措
  •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工業網際網路缺乏與人工智慧深度融合
    10月1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柴天佑在會上發表題為「工業網際網路與工業人工智慧」的主題演講。柴天佑表示,工業網際網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 中科院錢逸泰院士來我校作學術報告
    2004年2月12日及13日下午3時,中國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錢逸泰教授應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邀請為師生作了題為「科學研究的開始與評價」及「納米材料溶劑熱合成」的學術報告。    錢逸泰院士目前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教授、化學與材料學院院長、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常委、國際《固體化學雜誌》編委,在納米材料研究方面,將溶劑熱合成技術發展成一種重要的固體合成方法,創造性地發展了有機相中的無機合成化學,實現了一系列新的有機相無機反應,大大降低了非氧化物納米晶材料的合成溫度,多項研究成果在著名的《Science》雜誌發表。
  •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工業系統安全可靠需要邊緣控制系統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9月5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正在舉行,在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在談及「工業網際網路和工業人工智慧」時表示,傳統工業系統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智慧。必須要加一個強大的計算能力,工業系統要安全可靠,需要邊緣控制系統。
  •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做客我校「翱翔名家講堂」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9日電 (通訊員 翟淑萌) 10月18日下午2:00,國務院大飛機專項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做客我校「翱翔名家講堂」,在友誼校區航空樓D座環形報告廳為我校師生做了題為「大飛機工程」的報告。
  •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工業物聯網下產業升級,基礎研究和工業應用...
    10月18日,在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發言稱,在當前的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中,存在缺乏網際網路的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傳統工業中運營技術(operation technology)缺乏融合;人工智慧技術與工業網際網路結合不夠,以及對於工業網際網路環境下製造業轉型升級模式研究不夠三大問題。
  • 校領導春節前夕看望慰問柴天佑院士、王國棟院士
    1月18日上午,校黨委書記熊曉梅、校長趙繼看望慰問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王國棟,代表學校向他們致以新春的祝福和節日的問候,聽取他們關於學校發展的意見和建議。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陪同慰問。在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熊曉梅和趙繼認真聽取了兩位院士在實驗室科學研究、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介紹以及實驗室2020年主要工作,並就學校發展機遇、面臨的困難、如何推進一流大學建設等方面與兩位院士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 我校承辦中國生理學會應用生理學專業委員會第十一屆全國學術大會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學術交流,提升學校科研水平和學術聲譽,交流相關領域內最新研究成果,由中國生理學會應用生理學專業委員會主辦、軍事醫學研究院和我校承辦的中國生理學會應用生理學專業委員會第十一屆全國學術大會於10月13日—16日在我校舉辦。大會開幕式於10月14日上午在學校第二報告廳舉行。
  • 我校舉辦第五屆多相流、傳熱傳質與能量轉化國際學術會議
    由我校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第五屆多相流、傳熱傳質與能量轉化國際學術會議於2005年7月3日至6日在西安唐城賓館舉行。大會主席由我校陳學俊院士擔任,組織委員會主席由郭烈錦教授擔任。來自24個國家、121個大學與研究機構的300餘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會,有19位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國際著名學者接受大會邀請,出席大會並作特邀或主旨報告。
  • 趙春江院士與我校師生暢談智慧農業
    10月1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信息工程學院學術院長趙春江研究員應邀為我校師生作「智慧農業促進綠色發展」學術報告。副校長馬建華主持報告會,學校相關單位負責人,信息學院、機電學院教師及研究生到場聆聽報告。
  •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康健應邀做學術報告
    12月27日下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康健應邀在園林學院A307報告廳為相關專業科教人員和碩博研究生100餘人生作了題為「城市公共空間聲景設計」的學術報告,介紹了城市聲景的起源、發展、目前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正在進行的研究。
  •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來金昌作3D列印輔導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來金昌作3D列印輔導報告 2020-07-05 0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塗善東為永定一中師生作報告
    近日,「情系青少年,院士進校園」科普教育報告活動在永定一中新階梯教室舉行。活動由永定區科協主辦,永定一中承辦,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塗善東為學校師生作題為《工程讓世界更美好》的報告,400多人參加聽講。報告中,塗善東院士從祖父塗演凡致力教育救國,開拓民智,並在永定一中的工作經歷說起為開頭,馬上與學生拉近了距離,讓師生們倍感親切,增強了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 全國多倍體生物育種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開啟校慶學術交流之旅
    9月24日、25日,2016年全國多倍體生物育種學術研討會在湖北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多倍體生物育種與創新」,聚焦植物遠緣雜交和多倍體育種領域原創思想和最新成果,交流多倍體生物育種研發現狀,商討中國多倍體生物育種研發戰略、發展方向及應用前景,籌建多倍體生物育種戰略聯盟,以此推進多倍體生物育種,引領新的綠色革命,促進「中國種都」的建設。
  • 我校承辦2018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
    哈工大報訊(趙義軍 文/圖)9月13日至16日,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分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工程科學三處主辦,我校能源學院等單位承辦的2018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進展交流會在哈爾濱召開。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我校承辦第四屆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高峰論壇
    哈工大報訊(商豔凱 文/圖)8月15日至16日,由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評議組、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中國航空學會和中國宇航學會聯合主辦,我校承辦的第四屆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高峰論壇在哈舉行。
  • 我校承辦第十二屆中國電推進技術學術研討會
    哈工大報訊(張妍/文 馮健/圖)12月23日至25日,由中國宇航學會電推進專業委員會主辦、我校承辦的第十二屆中國電推進技術學術研討會在哈爾濱召開。來自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和產業部門等60餘個單位的專家學者圍繞電推進技術發展前沿問題展開思想交鋒,共同研討電推進技術理論發展和應用前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戚發軔院士出席會議。
  • 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孝炎訪問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機所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文清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唐孝炎首次訪問安徽光機所,並作了題為《我國大氣環境科學進展》的專題學術報告。唐孝炎的學術報告高屋建瓴、觀點精闢、數據詳實,使研究所現場科研人員受益匪淺,兩個小時的精彩報告獲得了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
  • 東北大學柴天佑院士領銜項目 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
    以東北大學為依託單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柴天佑為項目負責人的「重大耗能設備智能系統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獲得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項目總資助經費1939萬元。  據了解,柴天佑院士牽頭申報的「重大耗能設備智能系統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將圍繞多源信息的動態感知、預報模型、決策與控制優化集成三個核心科學問題,採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思想和嵌入式網際網路技術相互融合與協同的技術,將建模、控制、優化理論方法與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開展複雜環境下重大耗能設備運行工況智能識別方法、重大耗能設備生產過程智能建模方法、重大耗能設備智能優化與控制一體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