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工業物聯網下產業升級,基礎研究和工業應用...

2020-12-05 界面新聞

記者 | 彭新1

工業網際網路不斷升溫,落地仍有挑戰。10月18日,在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發言稱,在當前的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中,存在缺乏網際網路的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傳統工業中運營技術(operation technology)缺乏融合;人工智慧技術與工業網際網路結合不夠,以及對於工業網際網路環境下製造業轉型升級模式研究不夠三大問題。

柴天佑進一步表示,對於工業網際網路的系統體系架構、功能體系、自主可控的核心關鍵技術與實施路徑缺乏深入研究,特別是缺乏智能製造系統的新一代的硬體、軟體和系統及關鍵核心技術,均阻礙了我國工業網際網路深入落地。

工業網際網路呈現個性化特徵,標準化難度大,涉及設備多種多樣,業務鏈條長、模型複雜。同時,工業網際網路對響應速度、可靠性、安全性、資本的要求都更加苛刻。

柴天佑介紹,隨著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傳統製造流程在結構上出現結構行變化。傳統製造流程由三層結構組成,即企業資源計劃(ERP)、製造執行系統(MES)和裝備(過程)控制系統DCS(PCS),依賴工作者進行生產指令和控制決策,無法實現無縫集成優化。轉變為智能化兩層結構後,成為人機合作的智能優化決策系統下,管理的多個智能自主控制系統,實現製造流程全局優化。

在網際網路行業之後,傳統行業也將逐步擁抱人工智慧。在工業用途上,人工智慧正替代自動化,成為下一個工業進步浪潮。「從目標來講,AI是人的智能行為的複製,而自動化減少減輕人的體力和腦力勞動,使得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和效益,他們採用的手段是一樣的,都是算法和系統。」柴天佑說,「共同點是都通過機器延伸和增強人類的感知、認知決策執行的功能,使人增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去完成人無法完成的特定任務,或者是特定任務比人完成得更好。」

柴天佑認為,當前來看,工業AI主要針對產品和工藝設計,針對流程控制管理。此前,工業生產活動中仍然依靠人的感覺、直覺、人的認知、經驗和知識來解決,這個工作又往往帶來的問題。如何將這些工作來進行自動化和智能化,將是工業AI的方向。

不過,基於深度學習的AI技術,在面對工業環境存在「水土不服」問題。「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到今天深度學習,是利用了大的數據,但是今天的成果有一個條件,必須是一個封閉環境下的大數據。」柴天佑說,「而我們今天在工業中所遇到的對象,它的整個機理不清,難以建立數學模型,我們現在的技術,專業知識是解決不了的。」

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各大玩家正積極參與。從傳統工業巨頭西門子、通用電氣,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阿里巴巴和騰訊,軟體巨頭用友、微軟、SAP,擁有晶片、雲計算布局的紫光集團,以及通信設備、運營商,均在推出各自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柴天佑期待,在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存在瓶頸,工業和網際網路磨合困難的當前情況下,技術研究與工業研究能夠充分協同,追根溯源,需要在研發機制上進行改造,「技術發展到如今,而不是像過去技術分節,基礎一段,研發一段,轉移一段,而今天的情況下基礎研究和工業應用必須協同。"他說。

"要做到這一點的,我們的研發機制要進行改造,也就是說要把基礎做得好,匯聚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技術公司與製造行業的科技力量,形成學科交叉長期合作研究機制。」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工業網際網路缺乏與人工智慧深度融合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10月18日,2019工業網際網路全球峰會上柴天佑在演講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攝工業網際網路是工業經濟實現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關鍵支撐,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對我國實現產業結構調整
  • 中美德工業網際網路哪家強?柴天佑院士解讀工業和網際網路磨合大勢
    18日~20日在瀋陽舉辦的工業網際網路國際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柴天佑院士發表主題演講。柴天佑院士認為,工業網際網路不是一張信息網,是互聯的工業系統,目前全球工業網際網路仍然需要解決眾多挑戰。
  •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工業系統安全可靠需要邊緣控制系統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9月5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正在舉行,在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在談及「工業網際網路和工業人工智慧」時表示,傳統工業系統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智慧。必須要加一個強大的計算能力,工業系統要安全可靠,需要邊緣控制系統。
  •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來我校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月9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柴天佑在辦公樓第一會議室作題為《工業人工智慧發展趨勢》的學術報告。報告會前,校黨委書記胡金焱會見了柴天佑院士,交流中,柴天佑院士對我校未來研究院的發展規劃、自動化學院的學科建設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 遼寧省科技廳副廳長王成鑫一行來校看望柴天佑院士、唐立新院士
    1月20日,遼寧省科技廳副廳長王成鑫一行來校看望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唐立新,為兩位院士帶來省政府的慰問信,並向兩位院士致以新春的祝福。我校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人事處相關負責人陪同看望。在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成鑫等與柴天佑院士進行座談交流,介紹了遼寧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的有關情況,匯報了遼寧省以全新體制建設遼寧實驗室,增強創新供給、推動產業升級的重大舉措
  • 剖析:5G賦能下的工業物聯網怎麼走
    但在工業物聯網領域,情況並不一樣。工業各垂直領域行業特性迥異 ,知識壁壘很高,而且工業製造流程對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非常高,目前的運營商網絡還很難滿足工業物聯網對性能方面要求。因此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進展一直比較緩慢,還沒有產生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相對大體量的公司。
  •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王建民: 工業大數據是工業物聯網的核心
    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位造業深度融合的新的基礎設施、新的應用模式與新興業態,迅速成為主要工業國搶佔國際製造業競爭的制高點、尋求經濟新的增長點的共同選擇。日前,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舉行的「工業物聯網生態與平臺戰略」沙龍研討會上,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王建民提出,工業大數據是工業物聯網的核心。
  • 時間簡史 工業物聯網的過去及將來
    從網際網路概念衍生到物聯網再到如今的工業物聯網,物聯網不再是概念上的存在,更是實實在在的應用案例,並且物聯網正在不斷細分,工業物聯網便是物聯網中的一小塊。從概念上區分物聯網和工業物聯網的區別物聯網: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
  • 研華推出WISE-5000 工業物聯網邊緣控制器
    傳統製造企業正面臨數位化轉型升級嚴峻挑戰,隨著個性化產品生產需求不斷增加,顧客對產品品質要求越來越嚴苛,生產設備的狀態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生產數據和設備數據正成為產線數位化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傳統的數位化升級方案需要組合PLC、PC、網關、SCADA軟體等多種不同領域功能的產品於同一系統中通過系統集成實現工業物
  • 校領導春節前夕看望慰問柴天佑院士、王國棟院士
    1月18日上午,校黨委書記熊曉梅、校長趙繼看望慰問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王國棟,代表學校向他們致以新春的祝福和節日的問候,聽取他們關於學校發展的意見和建議。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陪同慰問。在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熊曉梅和趙繼認真聽取了兩位院士在實驗室科學研究、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介紹以及實驗室2020年主要工作,並就學校發展機遇、面臨的困難、如何推進一流大學建設等方面與兩位院士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 柴天佑:未來人工智慧將朝著與人一樣智慧全面的方向發展
    「什麼是工業個性化定製?」「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的界限在哪裡?」「人工智慧能否超越人類?」9月7日,在智能製造與產業生態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作了《工業人工智慧發展趨勢》的主題演講,對這些疑問進行了一一解答。
  • 宇宙世代總經理賴桂楓:工業物聯網的雲平臺應用
    8月1日,2018 深圳國際工業物聯網應用研討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次會議獲得了業內人士的高度認可,大會共邀請了300餘家物聯網工業製造行業產業鏈各環節的優秀企業、行業權威專家、製造業終端用戶代表共同參與,剖析行業發展方向,共同探索行業發展新模式。來自宇宙世代信息技術的雲服務總經理賴桂楓先生出席本次應用研討會,就《工業物聯網的雲平臺應用》做了主題分享。
  • 何友院士:工業大數據是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核心—新聞—科學網
    在日前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主辦的2018國家智能產業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友向記者表示,工業大數據是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核心,是實現工業
  • 柴天佑院士:製造業的強大,必然走向為之做智能化服務隊伍越來越大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3日訊 (陳勇敢)12月13日上午,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在衡陽正式拉開帷幕。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柴天佑在演講中表示,在工業自動化和信息化時代將會產生一些工業軟體,大家都知道工業軟體的重要性,但是要在未來實現智能化的話,必須還得基於工業人工智慧技術,產生智能化的、新的一代軟體。從研究上來講,第一要研究算法。
  • 李蘭娟等院士出席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
    中新社衡陽12月13日電 (記者 餘湛奕)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衡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13日在湖南省衡陽市舉行。在當天上午的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蘭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柴天佑聚焦「抗疫大數據應用」「產業數位化與數學產業化」「工業人工智慧發展方向」等熱點話題作主旨演講。
  • 東北大學柴天佑院士領銜項目 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
    以東北大學為依託單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柴天佑為項目負責人的「重大耗能設備智能系統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獲得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項目總資助經費1939萬元。  據了解,柴天佑院士牽頭申報的「重大耗能設備智能系統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將圍繞多源信息的動態感知、預報模型、決策與控制優化集成三個核心科學問題,採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思想和嵌入式網際網路技術相互融合與協同的技術,將建模、控制、優化理論方法與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開展複雜環境下重大耗能設備運行工況智能識別方法、重大耗能設備生產過程智能建模方法、重大耗能設備智能優化與控制一體化研究
  • 深圳泛為科技客戶工業物聯網項目,通過「上雲上平臺」專家組驗收
    據《廣東省工業企業「上雲上平臺」服務券獎補工作方案(2019修訂版徵求意見稿)》,到2020年,廣東將支持1萬家工業企業「上雲上平臺」,圍繞研發設計、生產管控、經營管理、售後服務等核心業務環節,利用工業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模式,實施數位化網絡化升級,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
  • 江敦濤分別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國
    江敦濤分別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國 2020-10-23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縱行科技發布ZETA泛工業物聯網關,開放對接樓宇、工業系統
    近日,縱行科技在「2020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築博覽會」現場發布新一代LPWAN2.0產品」ZETA泛工業物聯網關」,在針對泛工業場景定製特定功能和提升性能的同時,全面開放對接樓宇及工業的各種管理系統,比如樓宇自控、能源管理、消防報警、門禁控制、工業動、靜、電、儀管理系統等,可廣泛用於不同的工業及樓宇數據通信場景,例如能源、交通、
  •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將出席2020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大會
    屆時,國內外科研專家、政府高層、業內領軍企業高管等行業領袖將齊聚一堂,深度交流數字經濟產業各大重要領域話題,分享數字經濟下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國內知名機械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已確認將會出席本次大會,為現場嘉賓、觀眾帶來主題為《數字經濟與轉型升級: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