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娛觀察」(ID:wldygc2016),作者:網娛觀察編輯部蘇蘇,36氪經授權發布。
一直以來,盜版高清資源都是損害院線電影票房的殺手。
2019年春節檔,包括《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等在內的多部電影的高清盜版資源在院線上映36小時之內迅速驚現網絡,使得製片方總計遭受七、八億損失。後經公開審判,4名被告一審被判4-6年,並處人民幣罰款1280萬元。
這是對院線電影盜版資源產業鏈最大力度的一次懲處。入刑有力震懾了盜版產業鏈的猖獗。同時,隨著觀眾對高清畫質,觀影體驗的要求以及正版付費意識的加強,新上映的院線新片大規模資源「遭盜」的情況已被有力遏制。
在為被保護的院線電影鼓掌歡呼的同時,我們不得不看到,網絡影視被盜版的範圍和程度有過之而不及。優愛騰視頻平臺的熱門內容,往往成為盜版關注的重點對象。因為相對於院線電影而言,對網絡影視的侵權更加容易,形式和方法也更加多種多樣,打擊防範起來也愈發困難。
被影響的不僅僅是《慶餘年》《想見你》《陳情令》等。只是,由於聲量輻射和產品定位,鮮少人關心網絡電影盜版問題。
「網盜同步」:倍速、高清、時效性強2016年,盜版侵權開始向網絡影視傾斜,主要手段表現為論壇、貼吧、網盤分享,聚合盜鏈,小網站侵權等。擁有正版版權的網站更新後不久,盜版資源就會流出,多以免費方式進行大面積傳播。
事實上,盜版對網絡電影、網絡劇的摧殘,要比院線來的更加直接和徹底。相對於院線電影「1/2天盜錄」,網絡電影幾乎可以實現「秒盜」,半小時完成抓取,3小時完成盜版更新。
平臺上什麼,盜版網站馬上就有什麼,真正實現「網盜同步」。一部網絡電影剛剛上線一小時,便有了鋪天蓋地的盜版,部分盜版網站甚至連種子都不用下載,直接在線就能免費播放。
盜版重災區轉向網絡電影,此後出現盜片數量增加的趨勢,「隨便搜就可以搜到」。甚至不太熱門的網絡電影都成為盜版的目標。因為,大多數時候,國產院線、經典外片、熱門網劇、網絡電影所有盜版資源都在一個平臺,國內的版權意識普遍不強,用戶還習慣於網際網路免費。這種「來都來了」的心態,「不花錢不看白不看」則顯得順理成章——「很多時候他們是在盜版網站上看到海報就點擊了,也不是特意為了找這個網絡電影才上盜版網站。」某影視公司公關告訴網娛君。
時效性強,片源多,資源全面,有的還提供國/粵語兩個版本。其次,質量高清,可倍速觀看,六分鐘之後照看不誤,觀影體驗不差。
「有一次我們下午4點上片,平臺一般會提前半小時左右上線正版資源,最快情況三點半就有正版連結上線了,只是首頁大圖還沒上,結果不到4點,盜版就已經出來了。」
「好多盜版網站,資源都不用下載直接就能看。我們找到後將盜版連結反饋發給發行,發行給到平臺,各家都會反饋給平臺,平臺也幫忙警告發函的,不過確實片子太多了。有的能處理掉,有的處理不掉。」
「在這種盜版網站搜到自家的片子,那種心情真的是,又恨又無奈,因為知道解決不了所以很委屈。」
「某盜版網站,我們發現片源後發動同事舉報了好多回,三個月後這個盜版網站還在。」
目前,打擊網絡影視盜版存在根除難、取證難、維權難「三大難」。「平臺在處理這類事務時也力不從心,片子太多,其實沒啥好方法,頂多發郵件、發律師函警告。」
另一方面原因是打擊盜版成本太高,院線電影會留預算找供應商負責解決盜版連結,預算都至少10幾萬,幾十萬。而對於直接受損的網絡電影片方來說,營銷宣發預算本就不多,大多並沒有為打擊盜版留下花費份額。
呈現的結果便是,面對這個「常態」,「到底能損失多少票房這個不知道,沒統計過」。
盜版不滅,網絡電影升級沒有意義俗話說,多少票房爆款,敗給了高清片源。
原本有希望首日2億+,累計10億+的《花木蘭》,上線第二天即可在盜版網站投屏觀看。
而網絡電影盜攝更方便,「原汁原味」錄下整部電影,清晰度跟正版相比差別不大。這些盜版資源不斷竊取著擁有正版版權的視頻網站的收入和流量,同時也侵蝕壓縮著創作者的創作熱情和生存空間。
而未來,接近院線品質的大IP,大製作的網絡電影無疑受到盜版的侵蝕只會更加厲害。
但同時,如果盜版不滅,網絡電影一切的升級都沒有意義。網絡電影憑何競爭過線下的院線電影?不解決盜版猖獗,品質上的「追趕「更加遙遙無望。何況,觀眾願意為了電影院的沉浸環境和專業影音設備買單,而網絡每次盜版的成功都意味著參加付費分帳的點擊減少,這對於以分帳作為盈利模式的網絡電影來說,無疑是致命的。而針對更高門檻的網絡電影單片付費,同樣一部作品,體驗基本差不太多,觀眾還有什麼理由再次付費?
網絡電影行業加速精品化。昨晚,愛奇藝宣布合作模式全面升級,網絡電影高端付費(PVOD)和分帳模式並行驅動市場。未來,優質內容是推動單片付費的核心驅動力,越是頭部內容將獲得越高收入。而如果讓盜版資源攪亂正常的競爭市場,沒人有動力去創作好作品,網絡電影高端單片付費、純分帳模式的探索實驗將永無盡頭,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也是遙遙幻夢。
技術手段+修煉內容, 網絡電影更需打擊盜版當前,網絡影視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另一方面侵權盜版現象多發。面對新型的數字傳輸環境,打擊侵權盜版已成為內容方和平臺方共同的目標。
既然院線電影可以在製作端層層加密,對素材嚴格管理。視頻網站也更要提高防範盜版的力度,不斷更新反盜版技術,制定有針對性的盜版防禦「護城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才能從源頭上堵住盜版的橫行。
除了技術手段,在正版視頻網站上提高觀眾觀影體驗也是途徑之一。會員的1080P、杜比聲、藍光高清視覺體驗,這是觀眾在山寨網站、盜版APP中所得不到的;彈幕、互動社區也是提高觀眾參與感與觀影體驗的途徑之一;打通觀影和購物渠道,提供更為便捷的觀影「副產品」,不斷創新網際網路新玩法,形成良好的客戶體驗,才能讓觀眾有效遠離盜版。
同時,如果社會輿論能提高對於打擊盜版的重視程度,將網絡電影反盜版的力度提升到與院線電影同等的高度,用法律對盜版產業鏈上的不法分子進行有效制裁,也是遏制網絡電影盜版的有力手段。
凡此種種,但內容為王。創作者不斷修煉內功,深究觀眾和用戶心理,在各個維度精進內容,也是核心法門。
網絡電影經過7年跋涉,從專注內容的升級,到營銷上重點發力,隨後積極適應分帳模式的更新,都在一步步向更好的行業願景邁步。除了「埋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關注、重視反盜版,才不至於「浪費」自身在內容和營銷上的努力。
本文意在提醒反盜版之目的,不做「反向科普」用,守護正版,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