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鼻子把異味汙染「揪出來」,宜昌有群持證上崗的專業「聞臭」女孩

2020-12-04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5月27日訊(記者陳俊 通訊員李傳平)俗話說聞香識女人,可在宜昌,有這麼一群80、90後的女孩,每天的工作就是素麵朝天聞臭。

她們來自一間獨立的環境實驗室,接受政府部門、企業乃至普通市民的委託,對產生異味的氣體進行檢測,用最原始的方式——嗅。

她們接受了國家環保部門最權威的培訓和考核,取得資質後持證上崗,在專業領域,她們的職業稱之為嗅辨員。

她們的鼻子每天要接觸各類氣味,其中大多數是有刺激性的惡臭,生活中禁菸酒吃清淡甚至不能用有香味的化妝品。聞過之後得出的報告,可以得出空氣品質是否超標,是否汙染影響了普通百姓生活,進而成為執法的依據。

世界環保日前夕,楚天都市報記者走進葛洲壩試驗檢測公司的環境監測室,解密這群「聞臭的女孩」。

6個人聞18次,才能完成一次樣品檢測

充氣、標註、聞一聞、記錄,從第一個人到第六個,依次進行,各自寫下結論。

25日下午,葛洲壩試驗檢測公司環境監測室的嗅辨室裡,6名穿著白大褂的女孩正在對一組採樣回來的氣體進行嗅辨。樣品存放在一個透明的塑料薄膜袋中,與另兩袋經活性炭處理的純淨無味空氣放在一起,三袋氣體作為一組提供給嗅辨的女孩。

存放氣體的塑膠袋上面有一個可以反覆關合的密封塞,拿起一個打開湊到鼻子前聞聞,迅速關上再聞第二個袋子,同時將第一個袋子交給下一個。聞完三個後,在一張A4紙張上,根據表格中的選項依次填寫,用符號「ooxx」來表示,最後得出自己的結果。

根據國家相關標準,參數以10為基準,大於或小於這個值成為氣體味道是否達標的分水嶺。每個人嗅辨的結果不會完全一致,只有當6個人都認為樣品存在超標情況,才會形成正式報告。

90後女孩李雅倩完成嗅辨後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取樣回來的氣體會進行10倍的稀釋,與另兩袋無味空氣一起聞,確保嗅辨更準確。所以完成一次檢測就是6個人聞18次,要是10倍稀釋後氣味還是很濃,可能要進行100倍稀釋再去聞,那就聞的更多了。

「一些精密的儀器設備雖然也能檢測空氣汙染成分,但惡臭酸腐等味道,也需要通過人體感官來體驗鑑別,這樣更直接,所以才會有了嗅辨員這個崗位。」環境監測室技術負責人王家恆說,稀釋後的樣品空氣如果還有明顯異味,就意味著很有可能超標,為此才稀釋後嗅辨,這樣更嚴謹。

在環保部完成培訓,日常工作連化妝品都很少用

目前這個實驗室共有持證嗅辨員13人,只有兩名男性,日常嗅辨的主要就是6名女孩。

作為一群靠鼻子工作的人,她們必須經過一個嚴格的培訓考試和考核程序,才能取得資質證書,國內唯一從事此項培訓考核的,是生態環保部下屬惡臭汙染控制重點實驗室。

80後女孩丁雙是去年通過考核取得嗅辨師員證書的,她回憶,去北京培訓的前提要求就是沒有鼻炎,嗅覺反應比較敏感,沒有菸酒史,「不是想像的那樣要達到狗狗的鼻子般靈敏,畢竟我們需要與普通人有一樣的感受,才能客觀得出符合大眾化的結論。」

培訓的內容包括惡臭氣體採樣、分析,監測的對象包括各類汙染源,比如化工、養殖、汙水處理廠等,甚至還有居民家庭裝修。進行完理論學習後,最重要的就是實際操作,三張試紙會浸泡在有臭味的液體中,比如氨氣、硫化氫等,將作為氣味源的試紙聞過後,要分辨出是哪一種氣味是不同的,方能合格。每個人的嗅覺不同,對不同氣體的反應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嗅辨員需要準確聞出異味並判斷是否刺激到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這是與儀器檢測最大的不同。

日常工作時,丁雙和同事們幾乎不化妝,因為帶有想起的化妝品會影響鼻子嗅覺。「雖然女孩都愛美,但大家習慣了也就好了。」嗅辨員邵曉娟說,正式嗅辨樣品前,是不能吃辛辣食物的,連有刺激性味道的都不行。

當然,休息時的她們和年輕人一樣青春、活力。「周末我會打扮一下去逛街,尤其喜歡去山裡接觸清新空氣,有時不想動就在屋裡看書追劇,再做頓飯。」嗅辨員李雅倩笑著說,雖然長時間聞各種異味導致鼻子有時會過度敏感,但總的來說沒什麼傷害。

深夜接到採樣任務,躲在化工廠圍牆下布點

不久前的一次採樣過程,令實驗室的許多人感覺「很刺激」。

5月中旬的一天,實驗室忽然接到宜昌市猇亭區環保局的委託,要在當天夜裡對一家大型化工企業廠房周邊排放的氣體進行採樣檢測,「不能公開進行,必須做好隱蔽工作。」雖然多次與環保部門合作,但進行這樣暗訪式「秘密工作」還是第一次,大家都很激動也有點緊張。

當晚10時許,天完全黑下來,實驗室採樣員與環保部門執法人員悄悄來到企業附近,這一帶大燈照射光線充足,不能驚動了廠區大門的保安,他們就繞道後面的雜草小路來到圍牆陰暗處。根據廠房規模和地形,很快分散布置了16個採樣點,確定人員後,就攜帶設備就出發了。有的採樣點沒路可去,只能深一腳淺一腳在土堆裡摸索前進,架設好儀器的同時還要注意不被發現。每隔3個小時,收集一次空氣樣品,用真空薄膜袋迅速裝好,

採樣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之後,帶著不同時段的空氣樣品回到實驗室,編號後存檔,下一步就要交給嗅辨員來「聞出結果」。

目前,這次空氣採樣的嗅辨氣味報告已經形成,取樣點多時間段分散,每一個樣品都要經過6個人的嗅辨程序,24小時內要完成辨別過程,任務很重。每個人嗅辨之後得出的數值將與國家標準進行比對,一旦得出氣味超標結論,就將交由環保部門作為下一步執法的依據。

社會環保意識增強,企業和個人主動來委託聞氣味

隨著生態保護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實驗室已經從政府部門合作的獨立第三方,逐步走入更多行業和普通市民中。

不久前,宜昌地區一家規模較大的生物製藥廠就主動聯繫實驗室,希望委託對該廠在生產發酵、汙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進行取樣檢測。「企業當時意圖很明確,就是不希望有異味被周邊市民投訴,一旦環保部門為此來進行執法,處罰會更重,還不如自己主動點,提前發現有沒有空氣問題。」實驗室負責人劉冬雲介紹。

那次取樣檢測很順利,後來的結果也比較正常,企業拿到報告後非常高興。「通過我們的專業知識為環保意識和行動營造氛圍,也感受到更多企業的環保自覺,這些變化才是最欣喜的。」劉冬雲說,監測室現在不但接受環保部門和企業的委託,許多注重環保的市民也會找來,對新房裝修的甲醛等空氣問題進行檢測,不過目前還只是個別高端房產,普通家庭還沒普及。

隨著生態理念逐步深入,今後,監測室還會承擔更多水體、鄉村養殖場等地方的空氣檢測項目,對這群年輕女孩來說,還有更多氣味等待她們去辨別。

相關焦點

  • 「聞臭女孩」用鼻子揪出異味汙染 禁止抽菸喝酒用化妝品
    但在宜昌,有這樣一群女孩,每天的工作卻是聞臭。她們來自一個獨立實驗室,接受政府部門、企業或普通市民委託,用最原始的方式,對異味氣體進行檢測。她們的職業,叫「惡臭測試嗅辨員」。要成為嗅辨員,必須接受國家環保機構的嚴格培訓和考核,取得資質後才能持證上崗。
  • 聞臭師:一個很有味道的職業 用鼻子給汙染「定罪」
    正是因為「聞臭師」們圍著臭氣轉,不斷與汙染環境的「惡臭分子」做鬥爭,才換來更加潔淨的空氣。●為什麼需要這個工種?專業機器只能測定單一臭氣的濃度,氣體的成分比較複雜,人的鼻子是惡臭程度最直接的感官表徵。「聞臭師」顧名思義,就是用鼻子來為惡臭「定罪」,其結果也是執法部門處罰的依據之一。
  • 廣州現有數十名聞臭師 專為各種臭味定罪(圖)
    深入現場緝拿惡臭歸案  手執真空瓶蹲點下風口  苦苦守候只為最臭一刻  目前,廣州的環境監測系統內共有近50名持證上崗的聞臭師(也稱「嗅辨員」),其中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以下簡稱「市監測站」)就有30多個。
  • 鼻子有異味?說明你鼻子可能有病了
    傳承專業態度,用心嚴選全球健康護理產品。清氛輕生活,好物保健康! 鼻子發臭,是什麼原因呢? 1、客觀性惡臭 是無論自己是否感覺到有無異常氣味,但實際上臭味是存在的,多見於鼻腔或全身的某些疾病,都需要及時地檢查和治療,常見有以下幾種病。
  • CDA:數據分析師人才缺口擴大,持證上崗才專業
    市場需求打開崗位缺口,專業前景決定人才選擇。然而,數位化轉型不僅需要底層信息化基礎的支撐,還需要培養相關專業人才的實施應用,數據分析師作為極具未來發展潛力的職業方向成為更多數據人才的選擇。數據分析是大勢所趨,持證上崗能脫穎而出。
  • 女孩貸款墊鼻子,隨後患上鼻炎,找媒體曝光:鼻子聞不到氣味
    很多愛美的女孩總愛到美容院動動刀,提高一下顏值。這讓美容整形行業迅速崛起,由於利潤巨大,這個行業魚龍混雜。很多根本沒有資格證的整形師竟然也敢開門營業,整容醫療事故時有發生。寧波18歲女孩去整容機構做鼻子,結果弄得嗅覺失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籍在四川的趙小姐剛上高中就輟學,她來到寧波搞起了服裝生意。
  • 3歲女孩身體散發奇臭,醫生一番檢查,「元兇」竟藏在女孩鼻子裡
    3歲女孩身體散發奇臭,醫生一番檢查,「元兇」竟藏在女孩鼻子裡 張女士因為一直在外地打工,女兒長期由公婆照顧,一個月前,張女士回來看女兒,當時就發現女兒身上有股臭味,當時以為是女兒洗澡沒洗乾淨才會這樣,也就沒太在意。
  • 「聞臭」年入近百萬,這是什麼神仙工作?
    這兩年,恐怕沒有哪一款美食能像螺螄粉一樣「出圈」,憑藉那難以名狀的味道,吸引著數量龐大的「嗜臭」粉絲。 李永國身穿白色工作服,手帶塑膠手套,一邊攪動酸筍一邊仔細檢查著質量,時不時捧起一把酸筍湊近鼻子猛吸一口,再隨機拿起一根放入口中細細咀嚼,「這缸醃得差不多了。」
  • 高空作業出標準「蜘蛛人」上崗須持證
    「蜘蛛人」須持證上崗 新規要求,利用吊籃和座板式單人吊具的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懸吊作業的崗位培訓,取得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蜘蛛人」必須年滿18 周歲,具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而且無心臟病、恐高症等不適應高處特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作業時應隨身攜帶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證。
  • 冰箱異味:食物的味道還是細菌的味道?
    原創 生活小竅門 京醫通「好聞的味道千篇一律,臭的味道各有不同」,有些臭味總是讓人記憶猶新、匪夷所思,比如冰箱的異味…明明是儲存新鮮事物的冰箱,怎麼會這麼臭?比如:甲烷(是沼氣的主要成分)、硫化氫(聞起來像臭雞蛋)、甲硫醇(聞起來像腳臭)、甲基胺(聞起來像鹹魚)。冰箱低溫的環境不僅不能殺菌,反而給細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產生這些氣體的主要細菌,就是冰箱四「菌」子:李斯特菌、耶氏菌、沙門氏菌、志賀菌。
  • 衛生間有異味卻又找不到來源?跟我學,帶著鼻子進去聞一圈就行了
    一提到「廁所」兩個字,大家都會在腦子裡想到「臭」。但是今天的廁所已經和以前不同了,排洩物第一時間被我們衝進馬桶裡,廁所也就成了衛生間。但饒是如此,依然有很多的衛生間在反味——已經被衝進下水道的排洩物的味道,通過下水道的入口重新回到房間裡。
  • 為什麼有人喜歡聞自己的臭襪子?知道原因後瞬間不好了
    臭襪子的味道,條件反射都會捏鼻子。但是在生活中,居然會有這麼一撥人,喜歡把自己穿了一天的襪子脫下來,用鼻子聞一聞,感受那銷魂的味道,而不是立刻拿去洗。難道襪子真的有那麼好聞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這其中的奧秘!
  • 車工銑工等職業上崗無需再持證
    對於準入類職業資格,勞動者必須持證上崗;對於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可根據需要,自願參加評價鑑定。人社部負責人表示,今後將繼續以問題為導向,對阻礙創業創新的職業資格予以取消;加快建立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管理制度,對涉及公共安全、生命財產安全的職業,將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統一規劃管理。
  • 阿衰online:阿衰用耳朵聞味道,用鼻子聽音樂?大臉妹:真奇葩
    在《阿衰online》漫畫中,大臉妹感冒之後鼻塞,吃什麼東西都沒滋味,就在她一邊嘆氣一邊吃泡麵的時候,看到阿衰誤把臭襪子當手帕,不禁岔了氣,泡麵從鼻子裡噴出,鼻塞竟意外好了。 當然,這樣的辦法在現實中是行不通的,而且感冒的時候要注意養病,最好不要吃泡麵,大家請勿模仿大臉妹。
  • 為什麼有的氣味聞不到?難道我們的鼻子失靈了嗎?
    為什麼有的氣味聞不到?難道我們的鼻子失靈了嗎? 小火星最近讀書的時候 看到了這麼一句話 「久居蘭室不聞其香 久居鮑市不聞其臭」
  • 肚臍眼又髒又臭?用手摳出來的灰黑色物體到底是什麼?一次說清楚
    忍不住用手去摳,還會摳出一些灰黑色的物體,這些物體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從肚臍眼裡摳出來的灰黑色物體是什麼?肚臍眼裡摳出來的物體,其實由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大部分是汙垢和死皮。人們在洗澡時身上總會搓出來一些汙垢和死皮,肚臍眼裡的成分其實和洗澡時搓出來的東西沒有多大的區別。只不過由於沒有定期清理,累積得會更多一點而已。另外一部分就是汗水以及油脂。
  • 聞臭鞋,舔臭腳,吸臭襪子,貓咪愛乾淨原來都是假的嗎?
    比如,平時對待自己是非常愛乾淨,一天喝不得舔八百次毛的喵星人,居然對我們的臭鞋,臭襪子有別樣的感情!難不成,這貓平時愛乾淨的樣子都是裝出來的嗎?其實呢,這看起來非常怪異的行為,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貓咪對於臭鞋的迷戀,來自於它們對氣味的需求。氣味是自然界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動物可以通過不同的氣味來感受不同的氣息,它們也會通過聞氣味的方式來收悉周圍的新環境。
  • 信山車載便攜空氣淨化器評測:我的臭車一晚過後真不臭了
    根據不同的車型用的不同的工藝,不同品牌的車都有氣味,只是多少的問題。而我的車的品牌可以說是所有車品牌裡面最臭的。沒錯,我沒打錯字,是最臭。至於是哪個品牌,我就不說了,大家應該都懂。雖然我的這車買了3年多了,但現在一打開車門,味道不僅沒比新車剛買時少,反而更刺鼻了。我用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去甲醇,什麼竹炭包,碳粒都試過,沒有任何改善。而且據說這貨使用一段時間後就會二次汙染。
  • 四季皆可採摘,俗稱「雞屎藤」,聞著臭吃著香,在夏季十分暢銷
    這種藥草便捷容易得到,兼顧食藥同源雙用的作用,在農村很受大家鍾愛。在中國嶺南地區,有一種獨特的藥草,別名「雞屎藤」,也是本地極火爆的藥草之一,在夏天十分熱銷。雞屎藤這姓名不大好聽,主要是它有一股類似雞屎的異味,可是用它熬湯或是做菜卻一點也不臭,還具備清熱解毒下火之效,特別適合夏季吃。雞屎藤是一種中藥材,中藥材名叫雞矢藤,大家嫌前邊哪個姓名不雅,取其楷音改成雞矢藤。
  • 口臭、腳臭、屁臭,這些瞬間不僅尷尬,還有可能是身體在報警!
    Dr.X覺得啊,有些事情雖然看起來正常,但如果真的發生了,那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尷尬!當腎臟不能過濾掉體內的廢物時,嘴巴裡聞起來就會有股氨水或者尿液的味道。由於腎衰竭前期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在口中出現異味,且腳部或腳踝出現肌肉痙攣與腫脹時,最好趕緊檢查去。腳臭有些人,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腳總是出汗,並且出汗後還有濃烈的臭味。這個時候,可能就是多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