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布 張洪碩
伊朗頂級核物理學家遭暗殺
11月27日(周五),伊朗國防部證實,一直領導伊朗核項目並擔任國防部研究與創新組織負責人的頂級科學家穆罕默德·法赫裡扎德在德黑蘭附近遭遇「武裝恐怖分子」暗殺,經搶救無效身亡。
伊朗頂級核物理學家法赫裡扎德
綜合伊朗官方和海外媒體發布的消息,周五下午,當法赫裡扎德乘坐的車輛行駛到德黑蘭以東約70公裡的阿布薩德鎮、一處較為荒僻的路段時,一輛裝有木頭的黑色日產皮卡出現在前方,而這些木頭其實是偽裝的爆炸物。皮卡車在前方爆炸,法赫裡扎德受重傷。埋伏在周圍另一輛車上的至少5名槍手手持機關槍,迅速朝法赫裡扎德乘坐車輛掃射。目擊者證實現場交火猛烈。
有社交媒體公布了一段法赫裡扎德及其保鏢在防彈車內的視頻,畫面中,三人都已失去意識,血流不止。而汽車前蓋因爆炸脫離,整個車子千瘡百孔。法赫裡扎德隨後被趕到的直升機送到醫院搶救,但已經無力回天。根據伊朗國家電視臺報導,參與此次暗殺的一名恐怖分子已經被捕。
有分析指,從現場來看,殺手是經過專業訓練的,除了具備使用爆炸物的技能,而且戰術上也是相當嫻熟,為了確保暗殺的成功,還採取了補槍的方式,由此可見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陰謀。
神秘的「伊朗核彈之父」
根據英國《衛報》的報導,法赫裡扎德1958年出生於庫姆,1979年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後,他加入了革命衛隊。即使是作為一名科學家,他也在革命衛隊中保留了準將的高級軍銜。1988年,法赫裡扎德掌管了伊朗物理研究中心。據稱,他在這裡秘密領導了伊朗的核計劃「阿馬德」。也因此,法赫裡扎德一直被歐美國家和以色列描繪成「伊朗秘密原子彈計劃」的負責人。
2008年,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稱,法赫裡扎德負責伊朗最複雜「110和111工程」,旨在解決核彈頭設計的問題,讓核彈頭可以小到足以安裝在飛彈頂部,並能重新返回大氣層。國際原子能機構在2011年的一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裡指,「法赫裡扎德有很大可能是伊朗原子彈開發的核心人物」。2015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對伊朗核計劃進行「最終評估」時,法赫裡扎德也是唯一被點名的伊朗科學家。BBC援引一位西方外交官的說法稱:「如果伊朗有一天選擇武器化(濃縮鈾),法赫裡扎德將被稱為伊朗核彈之父。」
2018年,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親自對其點名。內塔尼亞胡當時指控了伊朗繼續追求擁核的野心,並向在場人士強調——「請記住這個名字:法赫裡扎德」,同時展示了一張罕見的法赫裡扎德的照片。
據報導,在內塔尼亞胡公開法赫裡扎德的照片之前,網絡上根本找不到有關他長相的公開信息,伊朗政府為了保護他甚至多次拒絕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他的採訪。根據路透社報導,伊朗幾年前承認了法赫裡扎德的存在,但只說他是一名陸軍軍官,並沒有參與核項目。而伊朗長期以來也一直否認尋求將核能武器化,伊朗革命衛隊司令海珊·薩拉米在最新發布的推文中就說:「暗殺核科學家是霸權政權為阻止我們進入現代科學而進行的暴力對抗的最典型例子。」
先下手為強:以色列暗殺秘史
法赫裡扎德遭暗殺事件,將以色列及其特工組織「摩薩德」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
伊朗外長賈瓦德•扎裡夫在其推特上寫道:「恐怖分子今天謀殺了一位著名的伊朗科學家。這一膽小鬼行徑有跡象表明系以色列所為,展現了行兇者的極度好戰。伊朗呼籲國際社會,尤其是歐盟,結束其可恥的雙重標準,譴責這一國家恐怖主義行徑。」
伊朗國營全球衛星電視臺阿拉伯語頻道指控以色列情報特務局「摩薩德」謀殺了這位科學家。
冷戰時期,摩薩德和美國中情局、英國軍情六處和蘇聯克格勃並稱「全球諜海四強」。摩薩德,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1951年才成立,主要任務就是海外情報收集和執行暗殺,其成立的背景是原先的以色列情報系統不滿部門改革,出現大規模叛亂和辭職的行為,大量機密檔案被惡意銷毀。因此以色列總理辦公室對其進行鐵腕重組,並將其劃分為負責軍事情報的「阿曼」和負責國土安全的「辛貝特」。
「摩薩德」特工主要以保護以色列為名在海外開展秘密行動,但就一直被指其中包括在執行秘密暗殺行動。據外媒報導,甚至有統計稱,截止到2018年,摩薩德已經執行了超過2300次暗殺行動,平均每年34次。值得指出的是,雖然暗殺在冷戰結束後已經不是全球間諜界的主流任務,但中東地區是目前世界上暗殺行動最為頻繁的地區之一,多個國家被指仍在部署暗殺任務。
報導稱,摩薩德極為大膽的行動手法也給以色列製造了不少麻煩。法國輿論認為摩薩德「缺乏道德規範」;摩薩德的同行、英國軍情六處也對摩薩德的手段感到不滿,曾多次拒絕配合行動。軍情六處還指責摩薩德對英國隱藏重要情報信息。1986年,摩薩德特工使用偽造的英國護照執行任務東窗事發,時任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下令斷絕與摩薩德的合作。
其後,伊朗問題使英國和摩薩德又開始接觸,但2010年針對哈馬斯軍事首領馬巴胡赫的暗殺導致英國軍情六處和摩薩德再次鬧翻。當時,摩薩德特工再次使用了英國假護照。而頗為詭異的是,摩薩德特工使用一種特殊有毒化學品製造了心臟病突發的假象,直到現在科學家仍未查清這種化學品的成分。
有人認為摩薩德是實行了跨國企業管理制度的美國中情局。比起美國中情局來,摩薩德權限更高,行動力更強,手段更無所顧忌,更被認為是全球最高調的情報部門。有時甚至通過故意公開情報的方式來進行輿論和外交施壓。
2013年,摩薩德就借「稜鏡門」的機會,通過前局長丹尼·亞託姆發布消息稱,美國情報機構曾經竊聽並且仍在竊聽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以及多名歐洲高官。2017年,摩薩德從伊朗獲取超過25000頁涉及核技術的機密文件,重達半噸。次年,以色列公開其中的7000頁內容,藉此向川普政府施壓。這種操作極有可能導致情報網絡曝光,震驚各國情報界。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美國近幾年中東政策的劇烈調整,摩薩德藉機迅速擴張。一些輿論還認為,特摩薩德是促使川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的主要幕後推手。
以色列《國土報》披露,摩薩德的預算從2008年的13億美元,飆升至2019年的27億美元,全職僱員人數則從約3000人暴增至約7000人,是僅次於美國中情局的全球第二大間諜機構。摩薩德局長尤西·科恩指出,正致力於研究「新方法」以開展「更多業務行動」。
實際上,摩薩德特工的「傳統方法」也被指絕不傳統。曾有好萊塢編劇直言,摩薩德的行動「腦洞之大讓人嘆為觀止」,而且從不使用重複的「劇情」,連電影劇本都自嘆不如。例如摩薩德史上最為轟動的「天譴行動」據傳就使用了槍殺、下毒、美人計、汽車炸彈、床鋪炸彈、電話炸彈等無所不用其極的招數。2005年上映的電影《慕尼黑》就聲稱「真實還原了部分血腥場景」。
2018年,以色列記者羅恩·伯格曼出版新書《先下手為強:以色列暗殺秘史》,揭露許多「摩薩德秘辛」。採訪對象包括以色列前總理、前國防部長,以及退下來的摩薩德官員及特工等人。這些人對摩薩德的行動進行了反思,有人甚至認為摩薩德的成功是「虛假的成功」。作者稱,全球地緣政治正在劇烈變化,過去的選擇不代表未來仍能「令人你滿意」。作者還指,情報部門很少成為任何國家政治進程的核心,但摩薩德似乎成為一個致力於在「敵後作戰」的「失控實體」。
因為摩薩德所處的灰色地帶將以色列及同盟國置於危險地帶,引發了無休止的報復甚至戰爭。法國《費加羅報》發表書評認為,摩薩德的秘密就是「沒有道德規範的歷史課」。
事實上,這本書的書名《先下手為強》取自《猶太法典》中的一句話,「如果有人要殺你,必須先下手為強」。據說這也是摩薩德的行動信條。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